查看原文
其他

考研经验分享 | 2021四川大学文博专业考研

六把铲 2023-06-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qiu碎碎念 Author 叶归


基本情况:跨考,一战上岸
本科院校:重庆师范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上岸院校:川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本文目录

1.心态

2.方法

3.各科复习




(这首歌是我考研复习期间的单曲循环,出自电影《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影片中凯拉.奈特莉饰演了一个潇洒自由、热爱音乐的女性。我很喜欢这个人物,也很喜欢她演唱的这首歌——迷途的星星)
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是九月中旬才正式开始复习的。(八月底的时候还在每天疯狂看电影,一天看两三部,不过真的很爽。)非跨考,本科双非院校,一战上岸。初试成绩403,最后总排名第五。

写这篇经验贴是因为深知考研不易。我在很焦虑找不到方向时,很喜欢查阅各种经验贴,也的确得到了很多帮助。我想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这篇贴子有点长,分为心态篇、方法篇和复习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阅。
01心态篇
在介绍我的复习安排之前,我想说一些心态方面的东西。每年考研都有很多人最后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很多人到后期心态就不行了,坚持不下去了。
考研需要我们努力学习,但是心态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一个好的心态,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在这里也要感谢我的家人老师和朋友们的支持和陪伴,因为他们给了我信心,让我能一直坚持下去。)
考研目的
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很多人考研可能都是跟风考研,没有坚定的信念。在考研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决定考研。
对我自身而言,考研有以下几个原因:本科学习的东西比较宽泛浅薄,虽然本科要毕业了,但我觉得我掌握的东西还是很不足,需要进行自我提升;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好的就业。
信心
因为我的自制力很差,比较贪玩。20年5月到7月在工地实习,没有复习。8月没有回学校,也没有复习。等9月开学回学校之后才开始真正了解考研这些事情。(不要学我,我太不靠谱了)
开始我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的确时间有点晚了。而且20年川大的题也的确很难。
在开学的导师见面中,导师了解了我的考研意向,并推荐我武汉大学也可以考虑一下,说她带的学生考研都考得很好。
这在无形中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什么学校都可以选择。
在后期我也动摇过要不要选择川大,也准备换学校了。我的好朋友一直鼓励我考川大,告诉我一定要相信自己。就这样,我报考了四川大学。
大家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一定不要纠结时间这个问题。准备时间或长或短,成功和失败的人都有。如果正式开始了,就认认真真开始,不要觉得自己时间不够。在复习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自己的时间充足,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自己复习好了的。
在这里,我也建议大家不要把战线拉得太长了。开始的时间太早,后面很容易崩不住。一般7、8月份开始比较合适,可以慢慢进入学习的状态,九月份就开始慢慢冲刺了。如果真的像我一样很晚才开始,那也不要怕,按着自己的步子走,直接冲就行了。
坚持
放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坚持到最后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一个考研上岸的朋友和我说,她给我的经验只有一条,坚持到底。她说她当初复习的时候,几乎没怎么出过校门。到后期,她去的自习室人也越来越少。
我学姐也一直告诉我,会有很多人放弃,一定要坚持。我坚信她们的经验,告诉自己一定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我另一个在川大读研的朋友,当初考试时也想要放弃,最后被她室友逼着去考完了所有科目,然后上岸了。
考研到后期,每个阶段都会有很多人会放弃。就算上了考场,也有人不会坚持到最后一科,我去年考试的时候,结束之后,我们考场最后缺考了八九个人。
其实越到最后,竞争对手就会越来越少,也越有优势。所以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管成不成功,都是给自己的一个交待。
关于心态调整
在考研阶段,很多小事情会影响自己的复习状态。出现了问题就要及时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复习。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九月底的某一天,我在图书馆占到位置后,发现位置旁边的插座是坏的,不能给电脑充电。我的手机也突然坏了。当时真的觉得特别难受,什么事情也不想做。于是就背上我的小书包回寝室了,不过晚上我还是看了看网课。
如果觉得自己学不进去,可以试试做一些和学习相关的事情,看看网课,或者近代史相关的的电影,既没有那么累,也不算太浪费时间,自己不会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我也和我的朋友们聊过心态崩溃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收获不成正比,造成的心理落差。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没有什么进步。
这个时候要好好想想自己的方法是否得当,是不是应该适当调整一下。看过的书或背的内容忘掉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背一遍就是了。同时,也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适当地放松一下。
学习的时候要认真,但是不要过于认真,如果脑袋里面只装得有学习,那也挺没意思的。
不要被别人消极的情绪影响,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个时候朋友之间相互鼓励、灌灌鸡汤也挺管用的。
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冬天每次参加考试,都会穿上我的紫色大衣,因为我觉得它是我的幸运大衣,考试会比较顺利。
在考试的时候,抽到和6有关的数字,我也会很开心,我觉得我的幸运数字是6。
今年1月准备教资面试的时候,我其实有点紧张,但是去放东西时给我的牌子是6,我忽然觉得今天应该会很不错。反正最后面试是过了。
在前段时间考研复试的时候,我排的序号是16,我就告诉自己说,有6,我今天会比较顺利。然后抽题我给自己抽的6号,题我也会,比较幸运。
其实不管是幸运大衣还是幸运数字,都是给自己的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记录下自己的所感所想
如果有什么烦恼或者遇到的问题,鼓励自己的话,可以把自己当时的想法记在备忘录里面,编上日期,相当于写日记。过几天你翻开备忘录看,会发现之前的问题早就已经解决。或许这时你又遇到更大的难题了,不过最后都会解决。
当你不想学习的时候,翻翻以前写的,其实有时候会被曾经的自己给激励到。我现在翻以前写的备忘录,我就觉得我自己说得好有道理。

考试时做好面对各种情况的心理准备

我们考试拆开信封之后,看到的试题可能简单也可能很难。不管怎么样,都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难就不想考了,不要因为简单就觉得自己完全没问题了。
就川大文博而言,想体验一下考试不会做的感觉,去试试20年的真题。如果正式考试时也遇到这么难的题,那么就要立刻调整,放平心态,硬着头皮做下去。想体验一下试题比较简单的感觉,试试一几年的题和21年的题。如果正式考试题不难,那么一定要细心。
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做好最好和最坏的打算。
02方法篇
1、我建议去图书馆、自习室复习。大家都在努力学习,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比较不容易分心。
2、找一个考研的研友每天一起学习,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自己要考研的好朋友建一个群,分享学习日常,互相督促和鼓励。和要考研的朋友每天一起打卡,起床打卡,学习进度打卡。

和研友每天约饭
和学姐早起打卡


和要考研的好朋友互相鼓励,最后我们三个都上岸了


3、使用一些时间管理APP。我用的是番茄APP,可以记录每天的学习时间。加入了番茄里面的文博考研自习室,会看到研友的学习时间,如果自己学习时间太少,就会很不好意思
APP记录的学习时间
考研前一天大家也在努力学习
使用时间管理的小本子,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学习内容,按遗忘曲线进行复盘。前期可以使用小本子记,这样会对自己每天的时间使用比较了解,也清楚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到了后期养成了习惯可以不使用了。
4、定期复盘。背了又忘,忘了又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只要背过第一次,第二次背肯定会很容易。复盘是一件很痛苦但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复盘不是浪费时间,如果只在抓进度,不顾复习的质量,那才是浪费时间。可以使用anki APP,编上日期,记录每天背过的东西。后期可以根据日期进行复习。

5、熟悉考试的感觉。我在去年备考的时候,顺便参加了一下教资科三和英语六级的考试,一方面是自己的确需要考,另一方面帮助自己熟悉考场,克服考试紧张的感觉。
提前模拟考试。从11月开始,我就和我的小伙伴每周去模拟考试。只有真正做了题,才能清楚自己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后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考完之后给自己改试卷,估分,清楚自己的水平。同时对于答题时间的控制也很有帮助。
模考专业课
6、一定要记住,专业课是最重要的。不要把太多时间花在政治和英语上,只要英语、政治不是太烂,大家分数都差不了多少。专业课一道论述题就是几十分,很容易拉分。
03复习篇
我每天早上会先背一个小时单词,或者读读英语;然后看一节政治课视频,一般课上午看不完,中途吃个饭,睡个觉,醒来之后继续看。看完之后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专业课。有时候中途也会做做政治题选择题或者英语题。前期是晚上10点结束学习,到了后期晚上11点结束学习回寝室。在睡觉之前看看单词和政治选择题。(因为我的时间很紧,所以我没有给自己安排休息日,每周末会和朋友去开开小灶,吃点好吃的)
英语
其实我英语复习得很不好,在考试前一周,我甚至觉得我什么单词都不认识。不过这也是自己吓自己。
平时可以用默默单词APP、拓词记单词。因为我自己一直只是用APP记的单词,效果不是很好。建议大家买本考研真题单词书跟着记忆,和APP相结合。
不用做模拟题,英语真题就足够了。真题里面的每一个单词都要记住,尤其是最近三年的真题,在每一年的真题中,会出现很多重复的单词。
我是九月的时候开始陆陆续续做真题,时间比较紧,从10年的开始做起。到最后可能做了三遍。不要害怕重复,因为英语阅读过一段时间自己也会忘掉,再重新做基本又是新的感觉。把握真题出题的规律,解题的方法。到后期每天做一两个阅读或者完型填空保持题感。
在做题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问题,可以看看考研名师的解题课程,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根据自己的薄弱版块看对应的老师的网课,哪个部分看哪个老师的视频,网上都有推荐。我阅读方面看的是唐迟老师的长难句解读、阅读题讲解。作文看的是刘晓艳老师的视频。
买作文纸练作文,字要写得好看。作文整理模板进行背诵。我12月的时候作文模板还没解决,这是我当时的心头大病。我问了一个考研上岸的学姐作文怎么准备,学姐直接把她当初备考的作文模板丢给我了。(学姐太好了!)

政治
选择一个老师听基础课,我跟的是腿姐。每天看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做对应的一千题。(虽然这样的计划很完美,但是我常常不想做题,于是到了十一月份,我的一千题还没做完。当时就是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躺在床上一边打瞌睡一边用小程序刷一个小时一千题。)
就算一千题错得很多也不要害怕,一千题涉及的东西比较细致。考研政治真题的选择题很多时政性比较强(时政题不要害怕,考研老师会总结出来,也会出相关的时政题,用小程序刷刷题,大概就知道这些热点了),较基础的题出现的篇幅也不会非常大。而且政治题的单选题一题才一分,多选题两分,为了一两分浪费很多时间没必要,我们要紧抓专业课。
到后期很多老师会出冲刺题,把这些都做一下,看一看错题,可能会考到原题。做政治选择题也有一定的技巧性,可以听听腿姐将的技巧,把握做题的感觉,不要想得太多。
不要质疑肖大爷,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肖四肖八必买。大题肖四必背,其中第一套最重要。肖八的选择题也要好好看看。有些老师出的冲刺题可能比较偏难,错很多也不用太怕,看看错误的原因,了解一下自己没掌握的知识点。做真题的感觉还是要看肖四肖八。
专业课
一定要记住,专业课非常非常重要。我的政治和英语成绩都很一般,全部都是靠专业课给我拉的分。
我们复习的内容有三本书,《中国考古学通论》、《博物馆学基础》、《文物学》。因为我开始复习的时间很晚,所以我没有一轮复习,直接开始二轮,简单粗暴地背书。(我的经验,要背的就不要花时间看,看了也会忘,直接背)
我把公众号「文博考研资讯」上整理总结的这三大本书的内容打印下来了,直接背。对于里面觉得不好的地方,自己再相应的进行修改和补充。
我最开始背的是《中国考古学通论》,因为这本书最难,考的内容也很多。如果有些内容自己一直记不住,那就跳过去,后面还有很多内容要记。在背书的过程中会发现每个时代的框架内容都差不多,涉及城址、墓葬、遗物等内容,慢慢理顺进行记忆就可。同时不能忘记,复盘很重要。
在记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相关内容时,结合地图进行记忆。太多了记不住,就把内容简化一下,可以尝试编各种谐音口诀进行记忆。如考古学文化的介绍,一般就答地理位置、时代、典型遗址、石器、陶器、墓葬、房屋、农业、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在记忆城址形制的时候,配合平面图进行记忆。在答题的时候,要多方面思考,有条理。比如城址类答题,介绍其地理位置基本情况,历史发展,基本布局,如果有重要的遗迹、遗物要指出,最后说明城址的意义。如继承了先前XX都城的特点,又有XX的新特点,影响了后世XX都城的形制,在我国都城建造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最初我只背了考古学的内容,没有管博物馆学和文物学的内容。到了十月底,我一边背考古学的内容一边背博物馆学的内容。文物学最简单,背的东西也比较少,不用太担心。
十一月的时候,我就三本书混着背。我考古学的内容背到11月初才背完,这时我的博物馆学和文物学的内容背了一半。(考古学背完之后发现,我史前时期的内容又忘了,于是我又重新开始从史前时期出发。)到了11月10号的时候,我强行把我的博物馆学和文物学的内容拉完了,只选取了比较重要的内容背,其他的就没有管了。

这个时候,我开始了每周一次的专业课的模考,不出所料,我答得非常烂,论述题也写不出来内容。(一般名词解释在150字比较合适,简答题在400—600比较合适,论述题在800—1000比较合适。但是能少说的就不要多说,表达要准确简洁。)
于是我买了川大的一个高分跨考学姐的资料(壹加壹文博考研),里面是一些真题总结及其答案。(考研买资料水很深,很容易被坑,大家可以问问自己目标院校的已经上岸的学姐,寻找可靠的复习资料。)我花了大半个月把里面的简答题和论述题背完了,中间穿插着以前记忆过的专业课的内容。
背到相关的题,我会把以前背的内容重新背一遍,把一个系列的内容都拉一下。比如涉及到陈列设计的题,我会把陈列研究与艺术设计的内容全部背一遍,博物馆陈列的含义、基本陈列、临时展览及意义、陈列的划分标准及其类型、组织陈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总体研究与设计、内容研究与设计、陈列艺术等。
看到一样东西,要想到和它相关的一连串的东西。在背答案的过程中,也慢慢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清楚答题要多个角度去思考。
真题很重要,可以了解学校的出题风格,就川大文博而言,每年的试题中会出现几个以前考的题。
做真题的时候,因为背过答案,我做题相当于是把答案默写了一遍。但是记多了写多了,遇见没背过的题,也慢慢可以自己写出内容来。
平时也要看看文博类公众号推送的社会热点,给自己答题积累例子,拓展思维。看看文博考研辅导相关的公众号推送的题目和其他院校往年真题,可以思考一下从哪些方面进行回答。
在背书练题的过程中,要关注重大学术问题,对于一些想到的问题要学会搜集资料自己总结答案。比如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农业起源问题、科技手段在现代考古学中的应用、二里头文化和夏文化的关系、三星堆遗址的发掘意义、列举线性文化遗产等。
到了12月初,我把学姐的资料背完了。于是我又重新开始背,这次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背完了资料书,同时也穿插背网上整理的专业课的内容。到了考前最后一个星期,我又把资料书看了一遍,这次基本是看题目自己想解题思路,不细背。
我最开始没有背名词解释,一是因为我大题还没背完,二是因为太多了,背完就要忘。到了十一月底的时候,我开始每天记名词解释。
其实名词解释答题也有套路,相同类型的名词解释可以套用一个答题内容。对于名词解释,答题时要把自己能写的全写出来。遇见自己没记过的名词解释很正常,这时候就要根据自己的推测进行答题。一定不能空着,答了如果提到相关的东西,会有分的。如果是自己背过的内容,那就尽量答得完整一点。
最后计算下来,我背网上总结的专业课资料背了不完整的三次,背从学姐那里买的资料背了三次。
背书,一定要不断地重复,如果背不完了,给自己定下每日计划,一天必须背几个题。为了赶进度,我到后期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背10个大题,于是我从白天背到了晚上。不过实践证明,努力一下还是背得完的。

虽然我开始的时间很晚,但是我一旦进入到了学习状态中,就会非常认真。
考研那段时间过得很快,也非常充实。考研虽然有时候有点苦,但也是快乐的,因为拥有了一个纯粹的学习时光。
在我没有考研之前,每次路过图书馆,看到埋头苦读的学长学姐,我会觉得好可怕,我好像没有办法做到这个样子。但自己去做了,发现每天都这样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我复习的地点大部分时间是在自习室旁边的过道里。因为我要复习的内容基本靠背,而我默背又很容易走神,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外面背书。周围也有其他的小伙伴在背书,每天伴着别人的背书声背书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排排坐
摆摊背书
从自习室回寝室
到了11月份天气开始变冷,因为我比较怕冷,为了保暖,我穿得特别多,两件毛衣一件羽绒服,每天裹得像球一样。因为睡眠时间不足,脸上也开始冒痘。冷的时候,就用杯子装热水,对着墙壁,一边抱着杯子一边背书。
抱水杯取暖
当你全身心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脑袋里面更多装的是我要达到什么目标,可能也没有什么时间再去焦虑了。
考研结束之后,第一天想睡一个懒觉但是早早就自然醒。想要玩耍却觉得有点无聊,因为在无形中已经养成了学习的习惯。不管考研成功还是失败,其实我们都是有收获的。
最后,我希望大家可以心想事成,考上自己的目标院校。如果这一篇经验贴能给你们带来一点点的帮助,我也会觉得很开心。有什么问题,你们也可以后台私信我。



作者介绍

叶归:小时候向往武侠世界的潇洒自由,看剧版《天涯明月刀》时觉得叶这个姓很有江湖气息,然后胡乱给自己起了个叶归的名字当昵称。现在看来有点怪怪的,但依旧会让我想起江湖。喜欢看电影,喜欢有故事的东西。就读于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是,我想要知道文物背后的故事。

小qiu碎碎念:佛系更新,分享生活,分享喜欢的书影音,分享和考古文博相关的种种。




 - - - - 相关经验分享回顾   - - - - 保研:  过期保研经验 | 北大/人大/复旦/浙大/南大考古文博保研面试夏令营经验分享第三波 | 四川大学考古夏令营
夏令营经验分享第二波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夏令营        非典型考古学生的碎碎念 | 中科大“科技与文化”夏令营
暑期课程:
举起我的小骨簪︱北大实验考古暑期课程之骨器制作

留学:

深造 | 考古专业美国硕士申请指南


文 | 叶归编辑 排版 | 铁哥 鸟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