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令营经验分享第二波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夏令营

宇哥 六把铲 2023-06-25

申请夏令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夏令营  考古专业

目标方向:考古专业(断代考古)

 

本文目录

1.学校/专业/夏令营简介

2.报名及录取情况

3.食宿安排及校园情况

4.夏令营流程相关问题

5.面试过程及经验

6.相关感想


作者:某宇,江湖人称宇哥。武汉大学考古专业15级本科生,立志于断代考古,具体方向仍处于迷茫中(哭~)。


 


(最近在工地整陶片、录表格、做描述,同时忙着我的减肥大业(误),面对群里每日的催更轰炸,真是很有压力啊。不过再不码,有些细节我都要忘了。)

                           

      

01学校/专业/夏令营简介 

学校  武汉大学,是一所中国著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清政府设立自强学堂,由此揭开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序幕。1913年为六大国立高师之一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更名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为现名。至今已有125年办学历史。我武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颜值极高,我忍不住要炫耀一把。


          (图片via历史学院田春雨)


专业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共开设三个专业,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专业。目前考古专业的教师队伍规模相比于其他高校还是比较小的,专业的招生规模也比较小,考古班本科生大概在15—20人左右。但是考古专业逐渐受到重视,学院也在加快引进新鲜血液,据说投资巨大、设备高端的考古实验室很快就要建成,相信武汉大学考古专业会越办越好。


夏令营  本次历史学院夏令营同样是分为三个专业进行笔试、面试的,其中考古专业有断代考古、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文物与博物馆四个方向可以申请。由于这是学院第一次举办夏令营,因此夏令营的内容略显单薄,录取优秀营员的目的性十分明显。

                            

  
02
报名及录取情况

报名直接进入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服务系统,填写个人信息和选报专业后提交成绩证明和获奖证明、个人陈述即可,不需要推荐信


本次夏令营营员人数要求是全院所有专业加起来不超过100,但是进夏令营QQ群的大概不到80个,所以大家是可以大胆填报的。优秀营员的录取比例比较高,达到了70%。本次考古专业夏令营人数共17个,最终录取12人为优秀营员。

                  

       

03食宿安排及校园情况


学院为参营人员提供夏令营活动期间在汉食宿费用(武汉市本地高校学生不提供住宿)、外地高校的学生往返交通费(含火车硬卧或动车二等座或客车)、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提供有效交通票据即可报销交通费用,如果是乘坐飞机的话,需要提供来汉登机牌和航空公司提供的电子行程单。


今年学院安排营员住在街道口的如家,吃饭问题在桂园食堂解决。作为本校学生,我没有去体验,所以都不做评价……


夏令营第一天下午,世界史专业的潘迎春老师(人非常nice)带领大家参观了文理学部的部分区域(我武实在太大了嘻嘻),相信之后的夏令营也会有这个环节,大家可以借此机会切身感受一下武大的校园环境,了解武大校史。



04夏令营流程及相关问题


以上是夏令营具体流程安排。

开幕式学院领导简单介绍了历史学院的整体情况,然后做了一个多小时的学术讲座(院长是中国史专业的,讲的是他做的文献校勘之类的,我好像听不进去?)。


思想状况问卷如实填写,但是学校现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重视,记得一定乐观一点填写(你懂的)。


笔试环节在夏令营开始之前,我制定了每天复习考古学专业知识的计划,后来贪玩,flag白立了。笔试之前,我仔细分析了形势,想到中国考古学通论每个学校的课程形式不尽相同,侧重点也不相同,那么从中出题就不太现实或者说不能保证公平性。所以我猜测对理论知识的考察可能是重点,因此把类型学、地层学(考古学的两大理论基础)的讲义拿出来好好看了一遍,整理了一下语言。果不其然,笔试一共两道题目,“谈谈你对类型学/地层学的认识”。请叫我预言家~(当然这两个题目不是很难,学过考古学都能说出一堆)

 


05面试过程及经验


面试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英语面试  

英语面试是一对多位主考官。


首先是自我介绍,个人认为不要说太多很复杂的(有的同学还介绍了自己的科研),除非很有对自己的口语很有信心,不然很可能给自己挖个大坑,因为老师会根据自我介绍提问。当时我介绍了自己的家乡,提了一下有哪些考古遗址,老师就问我了在考古遗址实习的经历,当时就懵逼了,但是很巧的是,我们17年在工地实习的时候看《爸爸去哪儿5》,被Jasper圈粉,在工地干活的时候学着他说了一段时间英语,不可避免地查了一些专业名词(窃喜),所以回答还算顺利。



提问结束后,要求读一段英文选段,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大意。我分到的是中国史研究方面的内容,有好多单词我都不认识,但是磕磕巴巴加上胡猜还是说出了一点。(所有的人都是这个题目,我去候考室拿书包,竟然把题目告诉了所有人,🤦‍♀)


第二部分:专业面试

当时我准备了两份自我介绍,一看现场的考官有两个老师与我要介绍的科研相关,为防止给自己挖坑,我选择了精简版的自我介绍。


提问1:想读哪一段考古,答曰商周(当时挺想读商周的,最近又迷茫了),在场没有商周方向的老师,于是冷场了二十几秒?


提问2(正好是我科研的指导老师):介绍一下你参加的国家级科研立项。我:巴拉巴拉(还好前几天好好看了一下),提问的老师赞赏地(?)点了点头,当时我深深感到了这位老师拉了我一把。


提问3:(一位做古文字的老师,因为科研课题是刻画符号,与古文字有一定联系)科研成果如何,得出相关结论吗?我:暂时还没有,但是我们有一些假设的想法。这时之前提问的老师说,没有结论就是没有,你们要抓紧了,不要总是扎在材料堆里(来自指导老师的敲打)。我:好的好的。


提问4:介绍一下学年论文


然后老师突然开始讨论,让她出去吧,时间差不多了。我当时很懵,因为之前面试的2个同学都在里面待了至少20分钟,我这还不到10分钟。他们讨论了一会儿面试时间不要拖得太长,就让我出去了(我表示心里有点慌)。没想到后面的同学面试时间都至少15分钟以上,他们选择了折中的时间,就我一个人8分钟(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幸运)。


听其他同学讨论面试题目还有:谈谈你看过的专业书籍/谈谈你去过的考古遗址的文化面貌/你认为《活着》电影和书哪个好看(?)/谈谈你发表过的论文(这位同学好牛)……


经验总结:

1、自我介绍的时候,还是适当吹一下自己吧,就算在自己的学校,也不是所有老师都了解你的情况,如实地把自己说的厉害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2、阅读一些相关专业书籍,事先组织一下相关语言。可能本科期间大家的阅读量都比较低,但是总是回答一些诸如《中国古代官窑制度》(仅做举例,针对性太强,一看就是为了写读书报告看的)的书籍,作为本科高年级学生已经不太像话了。


3、面试的时候不要表现得太紧张,面试更多地还是考察大家的心理素质。说话的时候注意礼仪、仪态(不要用手撑着头讲话,不要有奇怪的小动作、小眼神),要敢于直视老师的眼睛(这样会显得自信~)


暂时就能想到这些。



06相关感想

这个暑假我仅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因为我决心留在武大了。一方面,在武大学习三年,专业许多老师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宽厚品德打动了我,那是一群很可爱的人;另一方面,玩得好的朋友们都不要留在武大了,各自的理想学校不约而同地离家近了。作为一个湖北人,选择留在武汉,以后对学习工作的选择可能不那么纠结,小仙女们回母(niang)校(jia)了也有个娘家人嘛(羞),我才不会承认还有我男朋友的因素呢(嘻嘻)。



不过,这次只参加一个夏令营我还是蛮后悔的,毕竟抓住这次机会多出去开阔眼界,了解其他高校的专业情况也是很有益处的(幸好仙女们给我分享其他学校夏令营地情况,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懒,没有申请多的院校,那就快来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吧)除了懒于申请,我更多地还是害怕自己面试的时候怯场,在申请夏令营前一段时间,生活学习诸事不顺,也扰乱了我的心性。在这里希望像我一样胆小,害怕失败的朋友们,一定要勇于抓住机会,事情可能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困难。并且有很多夏令营是与保研无关的,有兴趣便可多参加一些。


在此立个flag,明年我要参加北大的考古实验夏令营(被我鸟安利)。好了,该洗洗睡了。




回顾:

非典型考古学生的碎碎念 | 中科大“科技与文化”夏令营

深造 | 考古专业美国硕士申请指南

创刊 | 考古路上,我们都还是学生


目前我们还没有留言功能

(大概再发几篇就会有了

如有问题想咨询欢迎直接在后台留言~



文 | 宇哥

排版 | 宇哥 小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