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硕士论文写作回顾-一点经验分享和反思

沈劼 六把铲 2023-06-05
拖到ddl前最后一秒,我的硕士论文总算是写完了。这次论文写作过程意外地长,自己原创性的内容也比较多,相较于三年前的本科论文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字数看起来还少了不少。所以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吧,希望下次写论文的时候能避免踩同样的雷。
 
这次的论文主题的齐家文化篮纹的装饰技术,主要是基于齐家坪遗址出土篮纹陶片的3D模型,来分析其制作工具、制作技术,并基于技术差异来进行分类。和传统基于形态划分的类型学有一点区别。论文主要三个部分:篮纹的学史回顾,3D模型的数据处理和初步分类,复原实验。

1 学术史的梳理与文献整理
 
这篇毕业论文的最初出发点,是对“篮纹”这个常见的陶器纹饰的学史做一个梳理,并且从这个名字出发讨论一下制作技术,到底和篮纹有无关系。然后导师提醒我可以基于齐家坪所出土的篮纹陶片自己做一下实验复制篮纹的制作过程。这个题目本身是比较小的,作为硕士论文来说很好内容范围控制,而且也有一定的深度。所以着手的时候是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追溯源头,找到纹饰命名的逻辑,顺便梳理一下名称演变的过程和对篮纹施制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处理齐家坪所出篮纹陶片的3D模型,进行初步的测量和形态记录。分别说一下这个过程中我的一些感悟。
 
首先是刷文献的过程。这可以说是所有研究开始前必备的过程,我的思路是找有篮纹的典型文化的最初的报告,然后追根溯源看到底是哪位发掘者进行了最初的命名。然后,再倒回去看后期的报告和研究文献,看之后的研究者是接受了这个命名逻辑,还是说有不同见解。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安特生是最初命名这一纹饰的人,并且史语所也继承了这个命名。但之后对篮纹其实还有别的称呼,这个现象和史语所退出大陆,新一代考古学者崛起的更替过程有一定关系,不过最终还是又回到了“篮纹”的统一称呼。和这个多种命名相对的,是篮纹定义的模糊性。很多小报告里可以看到,不属于绳纹或者别的定义清晰的纹饰的,又和篮纹比较相近的,都归入了篮纹之中,导致篮纹这个类别之下百花齐放。最终基于这两点,我展开了对学史的回顾和归纳,并且以解决这个“定义模糊”的问题为目标,进行之后的研究。可以想见的是,这个过程中文献阅读量是很大的,而且笔记也很零碎。我因为记忆力比较差,读过的东西记不住在哪,甚至记不住读到过什么,所以基于Zotero这个文献管理软件总结出来一套刷文献的流程。和endnote或者noteexpress比起来,zotero最大的好处就是笔记功能更完善,把文献导入之后可以比较方便的翻看每一条文献下的读书笔记。我看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献,就把记录导进去,记好笔记。写论文时把文献按时间排列好,再逐条把笔记串起来就好了。但光是靠这样的“电子读书卡片“,会容易丢失大的思路方向。所以再配套一个onenote记录一下思路,比如写一个时期的summary,记录几个重点文献,等到最终落笔的时候容易找回看书时候的思路。

一个Zotero笔记的例子

用Onenote记录思路以及和导师交流进程


这个过程中犯的错误当然也有,其一是看的文献多,书少。一方面是因为燕京的报告不够多,有的中文报告看不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后期疫情严重,网上能方便找到的资料还是以期刊为主。其二是理论基础不够,关于命名(term)和指代对象(reference)的研究,大概是属于语言学的东西,但是因为自己阅读量小,找不到对应的理论可以引用,连搜索都找不到合适的关键词,等到写完了才从导师那里获取了一堆参考文献。在此基础上,讨论类型学和技术的问题更是没能深入阐发,很是辜负了导师的指点。最后也是造成麻烦最大的,就是读书笔记里没记录引用页数,以致于交论文前几天疯狂改正参考文献,重新一条条看文献找原文,好把引用的页数加上去。一些借来的书在归还回去之前也没给重点内容拍照,等到重新要用的时候因为没有原文,很难确定自己到底写对了没有。

2 数据搜集与整理
 
同时进行的对3D模型的处理,实际上也是个苦力活。我预先考虑了几个需要搜集的变量,包括长宽高,形态特征,分布之类的,最后能用上的比较少。而且因为随着数据处理增加,标准有所变化,所以其实有一部分数据还重新弄了测量了一遍。这其实说明,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问题来引导说需要什么样的数据,以什么方式呈现,漫无目的地记录下来的数据其实最后不一定能用上。具体是怎么没用上我后面再细说。而且即使是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东西,但数据本身不一定满足你,有的模型就是不清楚测不了,有的陶片太小看不见整片篮纹就测不了长度。所以数据处理绝对不是一次能搞定的事情,我就是最开始的时候总是舍不得自己已经记录下来的东西,总想着在原来的基础上看能不能改改适应新情况,太在乎沉没的时间成本导致最后反而浪费时间更多。
 
在这个前期准备的过程基本完成之后,新学期也开始了。因为正好有一门statistic的课,我就跟我导师商量,不如拿我的数据练练手,看能不能做个基于statistic的类型学,就算失败了,做出来的结果也可以用在实验考古的参考里嘛。这个主意是个好主意,但我实在低估了这事的难度。我尝试了我在课上学到的,我理解范围内的各种统计方法,有的可以用上,有的因为数据类型问题效果不是很好,最终的成果实际上我是很不满意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我水平实在不够,很多方法的应用停留在跟着老师给的instruction走的层面,怎么把统计学结果赋予考古学意义上,让我困惑了很久,最终写出来的解析也是有些牵强的。其二是这部分内容和实验是同步进行的,但两者并没有互通,所以等到我写论文结论的时候,我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学史、统计学结果和实验三者的脱节,仿佛我把三篇课程论文凑在了一起。然而我已经来不及改了,当我跟导师吐槽这问题的时候,他的表情就是: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没好意思跟你说。其三就是根源的思路问题,我想用cluster analysis的方法做类型学,但是即便我分开了形态和尺寸两个不同的变量种类,但最终没能把两个合起来,以致于我明知不同subtype的篮纹是有尺寸上的差异,并且可以基于这个来证明类型学的可靠性的,但我最终没能成功证明出来。其四是个不明显的事情,就是我处理数据过程中去掉了很多outlier,本来打算逐一解释这些outlier的考古学意义的,但最终也没写。总的来说,这一章的内容我完全不满意,ddl前一天我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我好想重写这部分,换个思路重头再来。不过我导安慰我说这是个很好的方法训练,至少你从失败中获得了经验。。。

3 实验考古
 
第三部分也就是实验部分。实验考古是我自己很感兴趣的一个类别,也是之后想做的一个方向,所以还是上了比较多的心。先总结几条纲领性的东西。

1. 实验考古的结果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可信(valid)。也就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一个问题。所以实验考古的目的不是(或者至少现在做不到)reproduction,而是探寻一些规则和信息,用来辅助对遗物遗迹、古代人类行为等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一定要注意:
2. 让实验具有可复制性:严格记录所有的变量,包括所用的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环境,实验结果等等。只有实验可复制,才能保证在同等条件下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3. 记录实验的失败结果:失败也是实验的一部分,而且是具有考古学意义的。记录失败也可以避免后来者(如果真有人看我这论文的话)浪费同样的时间。
4. 这条是我自己的经验,就是作为一个手残或者动手能力没那么强的人,多做几次,随时更新实验设计,不然做出来的结果也没什么指导意义。

我的最初设计是自己做一堆各种各样的工具,包括以前前辈们试过的猜想过的还有一些我自己异想天开的。然后先在陶片上试,再在复原的陶器上试。最后的结果还是比较好的,基本复原了在齐家坪所看到的篮纹类型。但是因为一个菜鸡孤军奋战,缺乏指导,而且实验量也比较小,最终结果在解释一些纹饰被抹平、以及互相覆盖的问题上,还是没能特别有说服力。实验本身还是挺有意思的,我也确实发现了某个特殊类型篮纹的一种新的有可能的工具。但自己的技术本身还得练,大概就像旧石器打石头一样,得练习很多遍才能让自己的能力贴近当时制作者的状态。
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
A: 自制木拍 B: 拍出来的纹饰 C: 原版齐家篮纹的3D模型

4 磨人之痛:格式和引文

学位论文一般来说格式没有期刊那么严谨,但是可以稍微按着自己喜欢的样子来弄。但标题摘要等等的部分还是会有规定的。这部分建议开写之前就去官网找guidebook和sample来看,特别注意表格图标的标题,引文格式,附件格式等问题。并且就此做一个简单的笔记随时查看,以免(像我一样)ddl前一天狂改captions。

 

最后说一下引文的问题。关于引文格式,我导对我耳提面命的次数不下于他修改我the a 的错误使用的次数。最终我总结下来比较合适的在英语论文中的中文文献引文格式如下:
【正文】(Shen 2021: 22-33, Jie 2020: 11-22)
Shen Jie 沈劼, 2021. 中文名 pinyin [Translation]. 期刊中文名 qikan zhongwenming de pinyin English Name(Volume.): page.
 
搞得如此繁复的意义就在于,让非中文的阅读者可以借助拼音找到原文,以免受到(像我这样不专业的翻译者所作的)翻译名的干扰。同样要注意的就是在正文中,第一次提及某人或某非英文原文遗址的时候,在拼音或者英文译名后附上原语言的原文。
篮纹(lan wen, basket pattern)
Yuan Fuli (袁复礼)
The Yangshao(仰韶) site
在让乐于分享数据和减少读者的重复性劳动和困难这一方面,我受了我导很深的影响(并因此崇拜度+n)。

5 最后的最后 场外干扰

写论文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反复挠头,撞墙,和拖延症作斗争,和自我和解的一个大型心理学案例现场。去年在武大历史做的一个讲座里,我大概总结了一些有用的方法,但写着写着,还是不可避免地沦陷到了拖延症的深渊里。特别是写第二章的时候,改也改不好,又找不到思路,一度拒绝打开电脑面对自己写出来的垃圾。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和我导的每周例会(虽然我想尽办法拖了几次例会2333),与人的交流虽然不一定能帮助我解决问题,但是确实是一个情绪出口,让自己了解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可救药。同时也是靠ddl逼迫自己,不管好坏,也得先写出东西来。疫情居家让很多仪式感的东西,比如去图书馆或者约自习变得效力减弱,日常生活和工作时间之间的边界模糊化也会给人带来压力。但是克服这些东西最终还是得靠自己寻找出路,出门社交也好,彻底瘫倒一星期也好,唯有不断地折腾和刺激才能让自己不被自宅待机的温水煮化。

 

写完的时候我想起我导最初对我的期望是:硕士论文是一个对学术写作和自主尝试解决一个学术问题的训练,与之相反的是博士申请面试时候未来导师对我的疑问:那你的这个研究,对于洮河流域整个研究项目有什么贡献呢?我的回答是:可能不太大,因为这主要是一个锻炼自己学术能力的机会。我的写作过程中也确实印证了这个事实。在已有训练的学史部分我做得最好,缺乏了解的统计学和实验部分,我都处于摸索和学习阶段,最终收获的个人成长远高于论文本身的学术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