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献管理 | 基于考古研究特性的工作流

沈劼 六把铲 2023-09-19

Before enter into Metaverse we need Metadata.

虽然我之前已经写过不少关于文献和笔记管理的推送,经过了新的一年,我又重新梳理了一遍目前的工作流,并且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提高效率的技巧。在这篇推送里,我会从文献搜集和管理,文献阅读,和笔记输出这三个方面,来讨论适合考古学研究的一个工作流是怎么样的。我写得很长,建议拿电脑看,以及建议不要放在微信收藏(你再也不会打开的)

当然,工作流这种事情因人而异,我所展现的是最适合我工作习惯的一套方法,大家仅作借鉴即可,应用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和个人习惯进行调整

我的工作流架构受下面这篇文章影响很深,也吸收了和许多学友讨论交流的内容,在此不一一致谢了。

数据管理的顶层设计:Architecture and Workflow|RDM第一课

老规矩,我的文献管理还是以Zotero为基础,笔记管理以Logseq为主。由于这篇文章属于进阶型的内容,建议刚开始接触文献管理软件的读者先参看前几篇推送:

学习工具 | 详解如何用Zotero高效梳理文献
学习工具 | 如何用Zotero一键下载知网文献
学习工具 | 如何用Logseq有效率地记文献笔记(上)
学习工具 | 如何用Logseq有效率地记文献笔记(下)

不了解我对笔记管理的流程的,可以参看这两篇:

学习方法 | 阅读和记笔记的目的、方法及输出成果
最近从一个博士大哥那里学到了一件事,那就...


一、工作流

一般来说,我们开始一项研究或者学习某个方向的第一步,都是广泛地搜寻相关文献(Import),然后对文献进行整理,区分有用和无用(Management),然后开始阅读和记笔记的过程(Reading and Noting),最后结合自己的材料输出转化为研究成果(Export)。当然,这几个阶段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在研究过程中反复进行的,并不存在一口气找完所有的文献然后在一口气全部读完这样的机械操作。

因而设计自己的工作流时,更应当有一以贯之的流程,保证自己每次搜集的文献都按同样的方法整理好,输出的材料也按同样的方式编辑,这样才不会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迷失在混乱的材料里。还要想清楚自己的研究需要,比如搜集到的材料要怎么呈现,笔记要怎么归类才能方便后期汇总成文,这样的工作流才是有效率的工作流。


二、文献输入(Import)

考古学研究的一大特点就是,我们的“文献”是广义的文献,不仅仅是论文和论著,也包含图像、视频、博物馆馆藏档案、地图、发掘记录、网站、数据库等不同格式的“文献”。

以我自己的骨器实验为例,我在琢磨怎么设计骨器实验的时候,用到的参考资料包括:

论文、论著、Youtube视频、维基百科页面、从报告和简报里扒出来的参考的图片,以及一些新闻报道;

除此之外还有我自己写的实验设计的草稿和记录的数据。

因此我会在Zotero里单独开一个以这个项目命名的文件夹,然后把所有的参考资料都扔进去,方便随时查找。

(我做的例图,不代表真实研究状况)
如图所示,这个示例的文件夹里有各种各样类型的资料:书籍、期刊论文、油管视频、项目报告书(report)、维基百科、硕博论文、可下载的地图、某个学者的博客文章、预印本论文、某文献电子版的网页,甚至还有以.docx和.xlsx结尾的纯文件

2.1 为什么不用传统的文件夹对这些资料进行收纳管理呢?

1) 如果使用文件夹系统,需要我们手动下载所有的资料,然后一一进行重命名,这个过程费时费力
2) 即使认认真真把所有文件重命名,文件名上无法呈现这个资料的所有信息,不方便浏览。比如通常我们会按作者名和论文标题来命名下载的论文,但是且不说论文标题无法显示完全,发表年份、关键词、期刊名和期刊卷数、页数等信息都无法完全包含。
3) 文件夹不方便查找和筛选。比如我们需要按论文发表时间进行排序,或者按文章关键词来搜索某一方向的文献时,都很难在文件夹里进行操作。
4) 不同类型的资料无法全部集成在文件夹里。比如我上面提到的视频、博客内容、网页和地图等资料,很难全部下载,只能分散储存在本地文件夹和浏览器收藏夹里,使用的时候非常不便。
5) 文件夹系统其实是基于树状的管理结构,一个大的类别(总文件夹)下面分出无数的小类别(子文件夹)。但是树状结构需求的是文件有非常明确且层级分明的分类,但我们都知道,文献是不能这样简单分类的。一篇文献可能既包含动物考古又包含类型学,既有新石器的材料又有商周的材料,既有分析的数据又有理论的探讨,因此很难做到明确分门别类
树状和网状结构
这时我们只能采用网状结构的管理方式,也就是在Zotero内给予一篇文献(或者一个参考资料)多个不同的tag,每个tag对应一个关键词。在搜索时,按照tag来定位相关的文献,而不是殚精竭虑地思考一篇资料到底应该归属哪个类别的文件夹。

2. 我坚持用Zotero(或者别的文献管理软件)的理由

1) 可以借助插件轻松地获取资料的元数据和pdf文件;
2) 可以在一个平台里集成所有类型的资料,并且资料类型一目了然;
3) 可以将资料和自己做的笔记放在一起,方便回看;
4) 方便检索;
5) 可以随时同步到不同的设备上;
6) 可以和合作者一起协同使用和编辑资料和笔记;
7) Zotero作为免费的开源软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安装插件。且不像其他软件,一旦失去了学校提供的免费账户,就需要进行资料迁移。

三、文献管理(Management)
一般来说,我的资料分为三种:课程材料、自己的研究项目或自学某个方向的资料,以及暂时无法分类的材料。
3.1 课程材料:一般都是老师提供的阅读材料,因为老师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所以这一类资料往往也是结构性最强的,可以很方便的按照老师规划的课题来进行分类管理。如下图所示,我通常就在Zotero里开一个以课程命名的总文件夹,然后按照需求分几个子文件夹(或者干脆不分),再把资料都导入进去。

3.2 研究项目或自学某个方向的资料:都是我自己搜集的资料,所以往往会有些混乱且良莠不齐。因此我会选择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按照课题、方法、数据类型、地域或时代等标准先大致分类到不同的文件夹。然后再利用tag功能对每篇文献进行细致的分类。这样不必花太多时间来设计文件夹结构,也方便后期检索。

3.3 暂时无法分类的材料:通常是我觉得有用,但是一时间想不到该归属哪个大类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一些闲书或者路遇的有趣研究,就先收藏着万一以后有用(虽然最终大都吃灰了)。

3.4 善用Tag能提高很多效率Tag的作用有以下三种:

一是标注文章中对我重要的内容关键词,比如含有骨器的报告我就会标明骨器的tag,使用了我感兴趣的ZooMS方法的我就标个ZooMS。这样我在写ZooMS推送的时候,不管文章材料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都会一键出现在我面前。这个功能尤其适用于读报告和简报,因为报告大量的内容中其实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对我有用的,因此我只需要标注出“骨器”,或者细致一点标注到骨器类型和时代,就可以完成对报告材料的初步整理了。
二是用来追踪的我的工作进度。一般来说tag都不会显示在zotero的主界面,但我会用emoji作为特殊标签让它能够出现在文章标题旁边。💪标注我是否查找完了文献的参考资料,有的文献我实在找不到电子版就标注一个💀,👹则代表一篇文献很有用我希望赶紧看它。
三是用来区分已读文献的重要性。我会按照完全没用🙃,有一点用但是和我目前的兴趣不相关🌟,很有用但是和我目前的兴趣不相关🌟🌟,有一点用且和我兴趣相关⭐,很有用且和我兴趣相关⭐⭐来区分文献。这样在写综述的时候就能很方便的定位核心文献,同时也可以增加阅读阶段的成就感。

四、阅读和记笔记(Reading and Noting)
4.1 新版Zotero提供内置的阅读器:可以高亮内容和插入大段笔记,且阅读完成后还可以将笔记提取出来自动生成汇总的笔记页。可以说基本满足了文献笔记的基础要求。
但是我基本不使用这个功能,因为似乎在zotero内文献数量过大之后阅读器很容易卡顿,而且我使用Logseq来做细粒度的笔记管理,现在也不太需要zotero的笔记提取功能。

4.2 区分笔记和注释

基于之前跟学友的讨论,我读文献时的笔记大致分两种:注释(annotaiton)和笔记(note)Annotation是边读边勾画的文章重点,帮助我回看的时候迅速会想起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阅读过程的终点。
这是Annotation
Note是我自己的总结、想法,以及结合个人研究的新阐释,可以说是写作过程的一个起点。
这是Note
因此在做笔记时我会尽量注意区分“原作者的观点”和“我的观点”,这样后期写作时就不会混淆,或是忘记引用原文。
4.3 用Logseq做笔记
如我前面所说,一篇文章往往会涉及不同方面的内容,有的和我现在的研究兴趣相关,有的无关但是值得先记下。如果用普通的笔记软件或者用word来记笔记,所有的笔记内容都是在同一篇内的,没法单独将其中一段和另一篇的某一段直接关联起来。所以用Logseq我可以做到更细粒度的笔记管理。
以我这个暑假读实验考古相关的文献为例,我会在logseq内用zotero插件导入我要看的文献,然后在这个文献页面记笔记。如果是摘抄原文,就标注一个页数然后直接复制粘贴;如果是自己的想法,就打个括号【】再往里面写。

笔记页面以作者、发表年份和文章标题命名,下面是笔记内容

看了几篇综述后,我大概对实验考古方向涉及的几个问题有了概念,这时候我就单独开一个总纲性质的页面,里面列举出来要讨论的问题,比如实验的定义、类型、特征等等。
我在看新的文献写新的笔记时,一旦碰到对应的问题,我就会在那一段笔记里关联这个总纲页面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子。等我读完了一堆文献在回来看,就会发现总纲页面的关键词或者句子旁边会出现数字,这个数字就是和它关联的笔记数量。点开就能看到对应的笔记的预览界面。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在写综述时,写到哪个问题,就可以点开对应的关联笔记,然后直接定位到那一段笔记内容,而不需要重新在海量的笔记里慢慢搜寻我写过的内容。这对于我这样的金鱼记忆患者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当然也助长了我不带脑子记笔记的陋习)。
Logseq还有个好处就是Tag功能。比如实验考古的讨论里必然会涉及到中程理论,而我在别的课上阅读中程理论相关的文献时,早就把这个词设成了tag。这样我在学实验考古的时候,就可以方便地回看之前的笔记内容,并且和实验考古领域的讨论做对比。
绿色的就是我的Tag,点进去可以看到以前关联的文献笔记
4.4 对报告和简报材料的整理
Logseq的细粒度双链功能同样适用于整理考古报告内容,但是在报告材料较多,每篇笔记量又较小的情况下,新增大量的笔记页面似乎有些冗余。我目前还在探索更合适的方法来管理这类一手材料,也约了一个朋友来分享她的经验,之后有进度了再更新吧。

五、总结
总的来说,我就是用Zotero来管理文献本体,用Logseq来管理笔记内容,(暂时)用excel表来管理考古报告材料,最终它们的归宿都是word(或者公众号推送)。这套流程保证了我在一个项目或者课程结束后,所搜集的资料和笔记还能为新的项目使用,并且可以比较简单地迁移到新的框架里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