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本 | 除了获诺奖外,你对鲍勃·迪伦一无所知

女性阅读新力量➤ 半城会 2024-04-15



半 城 大 话】一位歌手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引来无数吃瓜群众调侃:不仅德云社有望冲击诺贝尔文学奖,而且山东蓝翔也有望拿诺贝尔物理奖。悲观者“众声喧哗,文学已死”的观念未免太过狭隘。让文学的归于文学,让音乐的归于音乐,世界最好各安其分,荣誉最好各得其所——这样的单向思维让生活在信息时代中的人们变得简单和无趣。

其实,鲍勃·迪伦的最大文学史价值在于修复了“诗”与“歌”相互关联的传统。非主流的文学形式被主流文学奖项赠予了荣耀,这启发人们:文学不光活在我们的眼中,还活在我们的口中和耳中;文学不是活在某种观念中,而是活在血肉和灵魂里;文学不仅活在过去,更活在未来。

文学是一场无限延长的梦境。一如鲍勃·迪伦所言:“我活在自己的梦中,我没有真正地活在现实世界中。”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吟游诗人

文 / 阿芮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3日揭晓,美国音乐人鲍勃·迪伦获奖。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史上第一次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歌手,这甚至“激怒”了法国作家皮埃尔·阿苏利纳,“瑞典文学院的决定是对作家的鄙视!”而身处风暴中心的鲍勃格外慢热的回应,让强势围观的吃瓜群众对今年的“开奖”又多了一个槽点。

不久前,接受诺奖的鲍勃宣布将缺席12月10日的诺奖颁奖典礼,再度引起热议。

追逐热点的媒体从来不缺乏素材。热闹的“事件”早晚会过去,而诺奖的这次跨界,意义显然更为深远。是鲍勃的词作配不上诺奖,还是文人们玻璃心?是瑞典评委心血来潮,还是我们对文学的理解过于狭隘?

如果一时找不到答案,那么,“不明真相”的人们不妨读一读霍华德·桑恩斯写的书——《沿着公路直行:鲍勃·迪伦传》。


1

关于鲍勃·迪伦,我们还能说点什么?

讲故事是门艺术。电影《公民凯恩》里,为了解开美国报业大亨凯恩临终时让人费解的遗言“玫瑰花蕾”,记者走访了凯恩生前的同事亲友。在多重叙述中,凯恩的一生得以展现。同样,传记也可以写得各有千秋,特别当传主是家喻户晓却又行事低调的名人,比如鲍勃·迪伦。

鲍勃的传记不算少,亚马逊网站上就有将近三百本,其中最为出挑的恐怕要属其2003年出版的自传《编年史》(Chronicles: Volume One)。在自传里,鲍勃天马行空,文采斐然,在缤纷的记忆时空中自由穿梭的诗意文字堪比普鲁斯特。

不过,再好的自传也有局限。大概出于自我保护,鲍勃对早年混迹江湖不断编造身世的经历只字不提,而几乎从未消停的桃花运也被精简到貌似婚前只爱过苏希·罗图洛一人。至于他和经纪人格罗斯曼的关系恶化史,他马不停蹄的巡演生涯的酸甜苦辣,他1966年蒙受的那场蹊跷诡异的车祸,还有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遭遇的跌宕起伏,自传里都难觅踪影。此时,《沿着公路直行》这本纪录片风格的传记就可当仁不让跳出来填补空白了。


2

幸运的“纽漂”

1961年1月,二十岁不到的鲍勃辍学跑到纽约,在格林威治村的咖啡馆、酒吧、俱乐部“跑龙套”。鲍勃长着一张漂亮的娃娃脸,演艺人员都很喜欢他,对他关爱有加。有乐队在演出间隙把舞台让出来让他独唱,有歌手雇他吹口琴伴奏,民谣唱将范·容克不仅指导鲍勃吉他指法、弹唱风格,还慷慨地允许他在自家沙发上过夜。不过,和朋友们“谈心”时鲍勃可不像他的长相那般天真。他曾参照偶像伍迪·格斯的神话虚构出自己的西部冒险史,有时也对帮助接济他的好心人编出孤儿成长的故事来打动他们。

其实,从明尼苏达州铁矿小城希宾走出来的鲍勃,来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他16岁的生日礼物是一辆粉红色福特敞篷车。但生性不羁的鲍勃注定不会像父辈那样过稳定而平凡地生活。在双子城读大学时,鲍勃就迷上了狄克町镇居民波希米亚风格的生活。1960年夏,他还搭乘便车一路西行前往“音乐城市”——科罗拉多州的丹佛。这段长达900多英里的旅程也是向凯鲁亚克致敬。《在路上》曾是鲍勃那一代人的圣经。

怀揣音乐明星梦的鲍勃初到纽约时也曾露宿公园,也曾和穷搭档结伴外出寻找工作和食物,两个人饥肠辘辘地闻着街头油炸意大利香肠和洋葱的香味却都买不起。幸运的是,这个才华横溢的“纽漂”不到一年就遇上了贵人——“星探”A&R唱片公司经理约翰·哈蒙德,他介绍鲍勃与美国最大的唱片公司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订了合约。成功的大门就此开启,鲍勃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作品汩汩而出。民谣界的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3

钻石与铁锈

让鲍勃念念不忘的女友苏希·罗图洛,就是1963年发行的经典专辑《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唱片封面上的女孩。画面上穿着绿色风衣的苏希搂紧鲍勃的臂膀,两人偎依着行走在冰雪覆盖的格林威治村。事实上,两人当时已濒临分手。在自传里,鲍勃对苏希的母亲颇有微词,把她说成棒打鸳鸯的罪魁祸首。嫌弃穷小子固然有眼无珠,但在断言鲍勃不能给女儿带来幸福这一点上,准丈母娘倒是没看走眼。

在和苏希交往时,鲍勃还和民谣明星琼·贝兹擦出火花,虽然他最终迎娶的人是模特萨拉。在与妻子十几年的婚姻生活后期,已是乐坛巨星的鲍勃频频出轨,忍无可忍的萨拉选择离婚。1986年,鲍勃又与歌手卡罗琳·丹尼斯结婚,四年后两人分道扬镳。


△ Bob Dylan and Joan Baez

鲍勃一生恋情无数。这个爱情世界里的唐·璜让不少女人心碎,但一段段或刻骨铭心或风轻云淡的爱恋也成就了他不朽的歌曲:《无需再想,到此为止》是与苏希的爱情挽歌,《萨拉》是献给妻子的赞歌,《来自北国的女孩》是糅合多位女友形象谱写出的对理想女性的浪漫情歌……

两次失败的婚姻让鲍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巨额财产的分割,孩子监护权的丧失,无家可归的孤独与疲惫,负面情绪带来的创作才能的枯竭……鲍勃年复一年地率队奔走于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和早年受控于“吸血鬼”经纪人格罗斯曼而拼命接活不同,历经家庭破裂的中年鲍勃的全球巡演承受着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他需要通过演出门票收入来获取现金,以便支付工作团队,同时供养家庭、房产并给付昂贵的离婚费用。此外,激情四溢的流动舞台能让鲍勃暂时摆脱心灵的困扰,一时忘却妻离子散的现实窘境。

因为分离十多年的鲍勃意外地打来了一个电话,痴情的琼·贝兹创作出著名的歌曲《钻石与铁锈》。在西方文化里,钻石象征坚定和闪光的过往,铁锈代表质变和时间的印痕。“如果你将送我钻石和铁锈,我已经为此付出代价。”哀艳的唱词,是否也可套用在鲍勃身上?

4

音乐诗人

 对于“六十年代的代言人”这份殊荣,鲍勃敬谢不敏。师承伍迪·格斯的鲍勃赶上了第二次美国民谣复兴运动。民谣复兴运动的理想带有潜在的左翼政治色彩和对现实的关怀。毫无疑问,鲍勃许多六十年代的作品都踏准了时代的鼓点。《埃米特·希尔之死》鞭挞了美国南方地区的种族不平等;《让我在游走中死去》嘲讽了美国修筑辐射防尘掩体、实行防空演习的冷战政策;《暴雨将至》回应了当时的古巴导弹危机;《生如滚石》唱出了一代人的愤怒与仇恨……

与迎合时代风向的创作姿态迥异的,恰恰是词作者本人对政治和社会运动的疏离感,鲍勃向来对两者都不感兴趣。他很少参与众多歌手集体亮相的激进活动,甚至连1965年9月25日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反战演唱会”(呼吁年轻人抵制越战征兵行动)都不参加。这个被大众误会很深的所谓的“六十年代的代言人”,曾对记者说:“我不喜欢成为代言人,也不喜欢成为任何一种类型的领导人。”

鲍勃自认是个音乐人。作为一位艺术家,鲍勃感到自己有权创作所希望创作的任何一种类型的音乐——民谣,摇滚,乡村音乐,甚至是爵士乐。鲍勃对文学的吸收也同样不拘一格。《圣经》故事、中世纪长篇叙事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意识流小说、垮掉派作品、嬉皮士的语言,等等,都可以为他所用,融入歌词创作。

鲍勃根据现实题材创作的大量歌曲往往并不紧贴时代,这大概与他的历史观有关。迷恋历史的鲍勃初到纽约时曾用微缩胶卷阅读过1855年到1865年的报纸。废奴运动、南北战争、国家分裂……焦虑动荡的岁月让鲍勃惊愕那段历史与他所处的时代是何等相像。穿越历史迷雾,书写普世价值渐渐成为他的艺术追求。颖悟绝伦的鲍勃学会在创作中淡化作品的时代背景、细节限定,使得像《船只抵达时》《战争主宰》这类原本素材确凿的歌曲在所属年代渐渐远去后,依然流传下来。

有朝一日,鲍勃的风流韵事会随风而逝,鲍勃的财富名望会化作云烟,但他创作的那些经典词作,仍会被世人传唱。当有人还在纠结音乐人鲍勃·迪伦该不该拿诺贝尔文学奖时,我们不妨回头再瞅下诺奖评价他的授奖词——“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谢天谢地,没有拿六十年代说事。

这个年纪轻轻就实现了美国梦的励志人物指责反主流文化把他涂抹成“叛逆的佛陀,抗议的牧师,不同政见的沙皇,拒绝服从的公爵,寄生虫的领袖,变节者的国王,无政府的主教,头等重要的人物”。和那些硬塞给他的头衔相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实在是最最靠谱的。



半城荐书

《沿着公路直行:鲍勃·迪伦传》

(英)霍华德·桑恩斯(Howard Sounes)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本书是关于著名音乐人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以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写作,并与鲍勃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人物都建立了联系,并对其中的大部分人进行了新的专访,从而清晰地描绘出鲍勃人生的每一个方面。



文编丨车俊铭  美编丨陈茜茜  音乐丨范丽甍

配图来源于网络

半城编辑部

转载请联系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