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书是我对抗世界的盔甲
【半 城 语】半城线上分享会,曾在不事张扬中,以娴静的姿态开题,随着一期又一期的接力棒传递,日渐如火如荼,声音愈发嘹亮。
每周,大家共读一本好书,从如泣如诉的传奇故事,到登高览胜的地方风物志,从曲折跌宕的悬疑小说,到寸言寸金的投资指引……可谓涉猎广博。
一个人读书是孤独的,也是局限的,就思想的开拓而言。有什么比人们之间的相互分享和彼此借鉴更具影响呢?上一期的演讲者,也是下一期的聆听者;受益匪浅的聆听者,同时又是贡献笔记的志愿者。
与美好的人,读灿烂的书,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日臻从容完美………
半城会客厅线上读书分享沙龙
NO.21~NO.24期集锦
半城编辑部
分享书目:《世界是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
分享嘉宾:高成
点评嘉宾:吴增明
主持人:谷俊杰
半城说:
1. 作者认为,世界已经从松散的连接转为高度的连接,从彼此联系转向彼此依赖;
2. 世界是平的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他们的合作方和竞争对手来自世界各地;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上,人们与本国人、外国人相互竞争和合作,整个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
3. 作者将一体化分为三个阶段,即1.0时代到3.0时代:
(1) 1.0时代是以哥伦布为代表人物的大航海时代到1800年,这一时间段全球化主要依靠的是国力、马力和风力。其核心问题在于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此时国际化的推动力量来源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执政方略;
(2) 2.0时代是1800年到2000年。这个时候的全球化的主要推力是来自于跨国公司。核心问题是公司处在国际竞争中的什么位置,这个时期最出名的是东印度公司以及2000年之前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3) 3.0时代开始于2000年之后,跨国公司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使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世界越来越小越来越扁平。人们开始关注自我在全球竞争中、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与地球上的其他人进行合作;
4. 作者在他的书中将碾平世界的力量归结为十种:
(1) 意识形态——推倒柏林墙: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曾经老死不相往来,人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几乎听不到一体化的声音。继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后不久苏联解体,人们开始意识到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存在;
2) 互联网:一家位于加州的小公司网景(Netscape),创造了第一个重要的网页浏览器,以及一般大众的上网文化。PC和视窗系统带动了网景浏览器和电子邮件,促使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能前所未有地交互交谈,为“世界是平的”打下基础;英国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提出了万维网的概念,即创建一个系统,以便创造、组织和链接文件,方便人们浏览;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则将新兴国家直接或间接纳入了一体化进程;
3) 工作流软件:万维网其共通之标准让网络的应用软件沟通无碍,人们可以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工作;
4) 开放源代码(资源开放共享):源代码开放是一辆重要的推土机,全球数百万人因而可以免费取用多种工具,如网络服务器专用的共享软件阿帕契(Apache)、操作系统Linux,以及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Wikipedia)等,都是自由软件运动、知识共有的例子;
5) 外包的商业模式:许多企业将国内自己不擅长的,或者说是成本相对较高效率较低的业务外包其他公司。例如九零年代末期,光纤开始狂飙,把印度和美国连接起来,且千禧虫Y2K危机也逐渐酝酿,Y2K升级工作成为印度科技人才就业的大好机会,造就将程序发包至印度的热潮,令印度的经济得益;
6) 岸外生产:“外包”是把公司在内部进行的部分程序,让另一家公司代劳,再将完成的工作合并。然而“岸外生产”则是把企业的工厂整个搬至海外,搬去后产品和生产方式完全相同,但享有人工更低廉、赋税更低等优势。Y2K把印度和全世界带进外包的全新层次,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把北京和全世界带进岸外生产的全新层次。越来越多公司把生产移至海外,再将产品纳入旗下的全球供应体系;
7) 供应链:例如沃尔玛的出现,在奇高系统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了解顾客需求,通过把产业链细化到每一步,把其他厂商纳入自己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供应效率,使得市场中总是能出现适销对路的产品,激发了市场的潜在的需求;
8) 内包:内包是外包形式的转变和延伸,简而言之即公司将不擅长的业务外包给另外一个公司,而这个公司以原公司的形象出现,是外包技术的进步发展;
9) 信息检索: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廉价地搜索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托马斯·弗里德曼指出“信息搜索”意指“修造和部署你自己的个人供应链-信息供应链、知识与娱乐能力”,而Google就是这些可能性的例证,“Google就像上帝”;
10) 轻科技“类固醇”:托马斯·弗里德曼指出“类固醇”是放大的技术,比如增加电脑计算速度、文件共享、多用途设备和无线传输。
通过以上搭建了一个世界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相互合作,这种规模是空前便利和集成的;
5. 分享者总结了我们可以从全球化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1) 一体化加强了各国之间、不同人种之间的交流。这个时代的哲学不再是溶解、瓦解对抗,而是顺应和具备弹性;
2) 互联网和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使得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所以每一个人在掌握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6. 一体化本身寻求的是国与国之间加强联系、加强自由贸易。但英国脱欧公投似乎在上演着一种逆一体化,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7. 分享者介绍了英国当初加入欧盟的前身欧共体的前因后果,分析认为英国和欧盟间的关系,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
8. 点评嘉宾列举了脱欧当天金融市场的强烈反应:欧元、英镑大幅下跌,欧洲主要股市也下跌严重;恐慌避险情绪主导市场,美元、日元大幅上涨;
9. 点评嘉宾认为英国脱欧最直接的导火索是英国民粹主义的的崛起,而民粹主义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反精英、反全球化等,发展中国家的民粹主义还可能体现为反西方;
10. 点评嘉宾多角度解读了英国脱欧对自身及欧洲带来的不良影响,分析表明不良影响远远大于可能的利益。
书目梗概/介绍: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托马斯·弗里德曼展示了“全球化正在滑入扭曲飞行的原因和方式”,揭开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深入浅出地讲述复杂的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为读者释疑解惑。作者通过其对复杂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的非凡的解读能力,解释了世界的平坦化趋势是如何在21世纪来临之时发生的;这个趋势对于国家、公司、社会和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政府和组织如何才能接受而且必须接受;为什么恐怖分子仍然想继续妄为。
分享书目:《第二性——女人》(西蒙娜·波伏娃)(点击进入:品读本丨男色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点评嘉宾:耿强
主持人:王念念
半城说:
1. 分享者在大学二年级时第一次接触了《第二性》这本书。这本书对于她作为女人的生命历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她的价值观最宝贵的影响是让她下定决心,做一个独立、自由的女性;
2. 法国哲学家西蒙娜·波伏娃的《第二性》是一部女权主义的鸿篇巨制,探讨了女性的存在与女性的自由之间的关系。叫“第二性”而不是“女性”的原因是波伏娃想要旗帜鲜明地表达,女性是作为低于男性的第二性而受到压迫与歧视的;
3. 波伏娃不但从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的多重视角,深刻揭示了女性作为低于男性的第二性,是怎么被男权文化和社会结构建构出来的,还用人类学视野的现场感和穿透力,情景再现了女性生命历程中境遇的种种男权社会的挤压与压迫;
4. 《第二性》内容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运用了妇女传记、社会和历史资料等大量第一手材料,这些都体现了波伏娃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观察思辩能力;
5. 《第二性》有两条写作脉络:
1) 从女性个人生命史的角度来展示女性生命中的不同阶段,具体剖析了一个女性是如何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被塑造成女人的;
2) 从人类学和社会史的角度,论述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苏联社会),女性的处境、权利与地位的变化,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6. 波伏娃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女性不是天生的第二性,不是天生就低于男性的性别,女性的弱势是由男权社会结构与文化所造成的,男权社会中的性别建构模式自然都更有利于男性获得资源,因而占有优势地位的男性会跟倾向于强化这种性别建构模式:
1) 从文化角度看,刚出生的男孩和女性没有社会属性概念。但还处于胚胎阶段之时,他/她的社会属性已经开始被建构。选择芭比娃娃还是变形金刚,这就是性别在构建;
2) 从社会角度看,拥有相同社会资源的一群人和拥有另一种社会资源的另一群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社会关系。一个人的收入由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决定;
7. 女性的种种特征“既不是由荷尔蒙决定的,也不是由女性的头脑决定的,她们是被她们的处境塑造出来的”。简言之,女人不是女性特征的综合,女人是环境的产物。当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把妇女限制在互相孤立隔绝的家庭中,从而使妇女的总体水平低于男性时,男人却反过来说女人的能力总是低于男人。事先赋予女性某种特征,然后再拿这种特征去衡量和要求女性,这或许就是波伏娃揭示的“永恒的女性气质”的奥秘所在;
8.《第二性》已出版了六十七年,可妓女、小三、剩女、中年女性的婚姻焦虑、职业女性的双重压力等正在上演的中国女人故事告诉我们,女性作为第二性的社会特征依然如故;
9. 分享者提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还是习惯将女性贴上‘红颜祸水’或是‘荡妇’的标签,该国的男女平等,依然任重而道远”;
10. 点评嘉宾从生物角度分析认为男女不同由生理机制决定,认为将女性直接定位为第二性有所不妥:当今社会中,男性是第一性,有自主意识的女性是第二性,顺从、压抑本性的女性是更为可悲的第三性。
书目梗概/介绍:
在女权主义的历史上,法国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她的这本《第二性》也被奉为女权主义的“圣经”。几十年过去了,女权主义的形态日新月异,然而也面临着困惑、分裂和裹足不前。在这个时代重温波伏瓦写下的精彩且极具穿透力的文字,也许能够让我们寻回一些已经不知不觉间沉没在遗忘之中的东西。(点击进入:她们是时间的敌人丨波伏娃:永恒不在男女欢爱里)
分享书目:《疯传》(乔纳·伯杰)
分享嘉宾:王辉浩
点评嘉宾:江谦鸣
主持人:胡雪芳
半城说:
1. 分享者认为,爆红不是侥幸,某个人或某种产品的爆红背后一定存在某种规律;
2. 这本书揭示了爆红、流行、病毒式传播等现象背后的秘密;
3. 作者将人们愿意疯狂传播某些产品、思想和行为的原因归为六点: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使用价值和故事,分享者针对这六点一一进行了介绍:
1) 社交货币,即谈资,指的是你会主动跟身边人谈起的话题,包括物质和观念,亦可理解为一种炫耀性的心理,人们想使得自己显得与众不同。而铸造社交货币亦有原则:猎奇,竞赛,专属性等。需要注意的是,社交货币与真正的货币相互排斥;
2) 诱因指可以用一些刺激激发人们的记忆、用更加频繁出现或更容易想到的东西去激活人们的联想(参考脑白金的广告);
3) 情势、情绪也会促使人们去传播一条信息,在驱使人们行动的情绪中最常见的是生气、担忧、兴奋、快乐等。由此可知,作为传播者,我们应该花更多心思使消费者对产品投入感情;
4) 公共性指人们会观察其他人的所作所为并模仿,且人们更喜欢谈论一些具有普适适用性的实用信息;
5)使用价值往往与公共性结合,例如人们看到ipod的白色耳机觉得非常时尚,了解后发现它可以方便地存储、播放音乐,这便会引发流行;
6) 故事性,即通过讲一个个故事来进行产品传播而非喋喋不休地说道。但也很有可能听众记住了故事,却忽略了你植入的理念和想传播的产品;
4. 点评嘉宾基于分享者的分享内容,更加细致地解释了六要素以及如何在设计传播时灵活运用;
5. 点评嘉宾用一句话总结了这本书:如果我们想让我们的思想行为达到疯传的目的,只需要给我们的目标群体讲一个故事,一个可共享的、可激活的、有情绪反应的、看得见的、有使用价值的、特洛伊木马的故事。
书目梗概/介绍:
从买轿车、买衣服、吃三明治,到给孩子取名字,你是否知道为什么某些产品会大卖,某些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某些电子邮件更易被转发,或者某些视频链接被疯狂地点击,某些谣言更具传播力,某些思想和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你的大脑……这本书将为你揭示这些口口相传和社会传播背后的科学秘密,并且告诉你如何将产品、思想、行为设计成具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内容。
分享书目:《熟悉的陌生人: 明清江南社会才女群体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分享嘉宾:张杰
点评嘉宾:赵阳
主持人:胡雪芳
半城说:
1. 明清时期的才女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有一个之前唐宋都没有的特点:不仅组成女子诗社,更和男性才子展开交往;
2. 明清时的才女并非人们想象那样公然出没于公共场所,成为才女的首要前提往往是大家闺秀的身份;
3. 社会主流对才女有自己特殊的定义,才女有别于如今的“学霸”,讲求的是诗文才华。诗歌之才在明清社会中对于士子来说是“无用之才”,仅可作为消遣,并非主流的文学形式,但却是才女们才华的主要体现;
4. 由于女性的出行受到极大限制,因而在阅历方面与男性没有可比性,但清朝主流对文学的审美风格是性灵派,因此对女性特点非常有利;才女们往往具有非常敏感的心理,正好贴合性灵派的要求;
5. 才女还需要具备社会主流要求的“女德”,这也是秦淮八艳等才伎无法被认同为才女的重要原因。但对才女德行的要求可比一般女性弹性稍大,例如一般女性讲求“无才”,而才女可以炫才;
6. 才女在江南地区的婚恋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才女比无才之女在后代的早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另一重要原因在于才女有利于家族维护自己的声望;
7. 除了才德兼备,才女的第三个标准是“色”:当时有卫道士毫不客气地讥讽才女们,认为才子们吹捧她们的诗文不是因为她们的才华,而是为了她们的容貌。而分享者认为当时男性对才女们容貌的欣赏并非单纯对外貌的审美,而是看重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8. 点评嘉宾由才女谈到名媛,认为明清江南对才女的定义源于德、才、色三方面,而现代的名媛更多则考虑财、才、色方面。其中,名媛的“色”更多定义为嫁得好、地位高;
9. 点评嘉宾提到洪晃老师的观点,即所谓名媛是公众幻想中的人群,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确实存在一群被称为名媛的人,数量少、行事张扬,却很神秘;
10. 名媛往往有四大特征:自身素质高(貌美、有才、有钱),社交场上地位高,是小众文化的标签与引领,是社会担当;
11. 点评嘉宾总结名媛的养成过程有两大要素:首先是良好的出身,其次是良好的教育;
12. 名媛是个过程名词:内部有成长与等级。
书目梗概/介绍:
本书从社会学的“陌生人”视角出发,将才女群体视为一种与西方陌生人迥异的陌生人类型,是熟人社会中的熟悉的陌生人,是既远又近者,这种远不是西方意义的文化或社会地位等既定的由空间的外来性引发的,而是在士人群体内部内生的陌生性。通过熟悉的陌生人这一概念的建构,本书进一步描述和解释明清才女群体的兴起作为一种陌生人,其存在与被容忍是与其特定的社会空间建构联系在一起的。在才女建构的交往规范迥异于礼法空间的异质空间中,才女群体作为陌生人的个体性以及基于个体因素的平等交往法则得到确立和发展。但是这种异质空间由于其建构主体与社会空间规范的一致性的特征,使得才女必须放弃其流动能力,成为规训的从而安全的个体,其所建构的异质空间必须具有空间边界的自闭性才能被地域社会所容忍。
文编:王 茜
美编:王 茜
音乐:范丽甍
半城编辑部
转载请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