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鸡汤丨你的真相,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 半 城 大 话 】在这个早春二月,迎春花快开了。迎春花是什么颜色?人眼看是鹅黄色,在蜻蜓眼里是浅灰色,狗狗看来是深褐色。我的问题是,迎春花究竟是什么颜色?
很多年前我在《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上,看见不同动物眼中的迎春花,突然陷入一种不可知的惶惑之中。你以为亲眼所见就是真相?我們眼中看到的不过是现象而已,现象分为真相和假相。我们透视世界的渠道不同,人眼还是蜻蜓眼?你接触的媒体是什么?在你生命历程中遭遇了什么人,什么事?这些都决定你看见什么,看不见什么。于是,我们都是充满偏见的人。
真相其实离我们很远,真相不是认知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
——朱虹
你的真相,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文/张洪
记得Ted上有个演讲,说的是人们都渴求真相,赋予真相以价值(讲演者用的词是本质主义),表现之一就是艺术真品无价,赝品则一文不值。比如,他提到一个例子,是画商米格伦用自己仿制的维米尔的名作忽悠纳粹头子戈林,后者在狱中得知真相后,“好像第一次发现这个世界上存在邪恶”,愤然自杀了。
可是,我总觉得人们喜欢真相这件事情,远远不是事情的真相。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真相是从哪里来的?爱迪生不是第一个发明灯泡的人,达尔文也不是第一个提出进化论的人,我怀疑世上能与梵高或者毕加索的才华相媲美的,也大有人在。成名不过是件偶然的事情。
没错,心理学家可以让人一夜成名!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第一天给被试看一串名单,第二天给被试再看一串名单,其中某些名字,在前一天的名单中出现过。然后询问被试,名单上哪些名字更可能是名人。结果发现,尽管被试不记得一个名字是否曾经见到过,但他们更容易相信之前见过的名字是名人。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是简单曝光效应(一件中性的事物,见得越多好感越强)。你如果足够敏锐,在生活中一定发现过相似的现象。比如,一样商品放在超市收银台边,每次买单你都能看到,于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遇,这样商品好像成了一位熟悉的朋友,然后,终于有一天,你一伸手,从货架上取下了它。
一样商品见得多了,就成了名牌,这是众多广告背后的原理。同样的,一个名字见得多了,就成了名人,这也丝毫不足为奇。大概一些所谓的名家,也就是这么来的。我倒不是说他们一无所长,只不过他们比与他们有着同样才华的人碰巧多了点曝光度而已。
社会不但影响你能看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影响你觉得什么是好的。前几天半城推荐了一本书,探讨关于为什么没有杰出的女性艺术家这件事。事实上,不仅是艺术家,还有科学家、工程师、作家、医生...在几乎所有的专业领域,杰出的女性都凤毛麟角。这背后最强大的原因,仅仅因为她们是女性!一份同样的简历,性别标为男性或女性,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觉得标注了男性的那份简历所描述的个体更有能力。人们无法接受渴望成功的女人,总是有意或无意贬低她们的价值。然而颇为意味深长的是,因为被寄予的期望不高,女人往往只要有点小才华,就会得到夸大其辞的赞美(比如某位女导演)。才华不够颜值凑,这在客观上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性别间的不平等。
这种现象说明了一项规则,叫赢家通吃(学名:马太效应)。男性作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在所有他们愿意从事的领域的领头地位都固若金汤。我们的刻板印象当然不仅仅体现在性别上。事实上,我们对所有地位高、名气大的人都趋之如骛。同一篇论文,署大牛的名比署普通人的名,得到了更多溢美之辞和发表机会。同样的一篇糟糕的诗歌,告诉被试一个普通人觉得它好,或是大诗人艾略特觉得它好,前者被嗤之以鼻,后者被推崇备至。很多时候,错不在作品本身,而在于出品人,或在于某个碰巧热爱或憎恨这个作品的有高度影响力的人。
不过呢,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每个人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平凡人也拥有了影响世界的能力。2006年Science上发表的两项研究中,研究者让被试评价一些他们从未听过的音乐。一组被试不知道其他人的偏好和选择,而另一些被试则被告知了这些信息。结果表明,知道他人的选择严重影响了被试自己的选择,并带来了音乐市场的不确定性(即无法预期哪些音乐会流行)和差异性(即流行和不流行的音乐被接受的程度出现天壤之别)。在另一项相似的研究中,研究者建了两个网站,放上同样的歌曲。在其中一个网站,人们可以看到他人的评论,在另一个则不能。结果显示,在前一个网站,很快几首歌就成了热门金曲,而其余大部分的歌,则根本无人问津。而在第二个网站,每首歌被下载的频率都差不多,并没有出现特别受欢迎的曲目。由此可见,我们的选择绝不仅仅是我们的。能自由获取信息确实令人更自由了,但不幸的是,人们只是更自由地选择从众。
我曾经喜欢的一个歌手孟庭苇,人美歌甜,十几岁出道即大红大紫。后来到三四十岁,又发布一张专辑《第二道彩虹》,市场几乎没有反应,于是觉得十分困惑又心灰意冷:当年随便唱唱就红了,现在用心制作却无人问津,真是今时不同往日,后来就渐渐淡出江湖了。唉,今时确实不同往日,声音太多太嘈杂,什么都阻挡不了娱乐化和庸众狂欢的步伐。她如果知道这些道理,又何至于想不开,不说多唱几首好歌给爱她的人,自己也会过得比较云淡风轻一点啊!
但如果你觉得人们只是被动接受社会的影响,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自身的行为,也创造了我们所看到的真相。我们被设定成如此热爱与自己相似的人,厌恶与自己不同的人,以至于我们简直不能容忍与我们不同的人存在于我们周围。在越亲密的生活领域,我们越排斥跟我们不同的人。我们总是夸大自己与我们观点不同的人之间的差异,认为对方不可理喻。保守派眼中的自由派比真正的自由派自由得多,就跟自由派眼中的保守派比真正的保守派保守得多一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标榜自身很开放的人,其实周围聚集的也是跟他们同样开放的人。也就是说,他们依然选择与跟自身有差异的人保持距离。只是,当你总是被相似的人包围着,你如何才能得到不同的意见呢?
我们人类还有一种不可救药的心理特征,就是认为付出的代价越大,那么得到的东西就越好。拼了命追来的美女总比找上门的值钱,得了便宜不卖乖对不住自己那颗傲娇的心。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提供给被试一种假装可以提高认知能力的能量饮料,一部分人花1.89美元购买,另一部分人打了个折,只要他们付0.89美元。结果,这后一组人更不相信功能饮料是有效的,他们在随后的认知测试中的表现也更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买对的只买贵的,是有道理的,因为贵的就是对的!所以如果想做贵妇,就不要买打折的衣物,或者干脆就不要买会打折的牌子。这些东西就算穿戴在身上不差分毫,内心里可少了睥睨众生的底气啊!
更有甚者,我们所处的位置,同样会影响到我们所看到的真相。经历了同一件事的两个人,会留下了完全不同的记忆。观看同一场比赛,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支持的队表现更好犯规更少。这显然绝对不可能是同时是真的。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设定出现数字给予另一部分被试奖赏。结果,当呈现一个可能被知觉为B,也可能被知觉为13是模糊刺激后,两组被试都判断为自己应该得到奖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相,你看到了你的白月光,我看到了我的朱砂痣。真相绝不是铁板一块,人世间不过是循环镶套的罗生门。
所以你所钟情的,可能并没有那么特别,它们只是碰巧出现在你的世界,被见到,被听到,被与你相似或被你认同的人所推崇。人类世界哪里有什么纯粹的真相或本质呢!而事实上人们也并不真的在乎真相,人们只在乎感觉、信念、以及他人的声音。我不知道,戈林是不是真懂维米尔的好,当然这也并不重要。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有个技术控偏执狂Tim Jenison认为维米尔的画作过于写实,很可能是造假(借助光学仪器),并花了十几年的功夫给证实了!不知道在天堂亦或地狱里的戈林若是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又得愤然自杀一次?
或者,不如就让我们各自沉浸在各自的深情中吧,哪怕付出了毕生痴情,所迷恋的不过是想象中的事物。毕竟,世界那么不可控,总要抓住点什么才能好好活下去啊!
本文部分参考文献(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Jacoby, L. L., Kelley, C., Brown, J., & Jasechko, J. (1989). Becoming famous overnight: Limits on the ability to avoid unconscious influences of the pa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3), 326-338.
Dipboye, R. L., Arvey, R. D., & Terpstra, D. E. (1977). Sex and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f raters and applicants as determinants of resumé evalu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3), 288-294.
Pheterson, G. I., Kiesler, S. B., & Goldberg, P. A. (1971).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women as a function of their sex, achievement, and personal hist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1), 114-118.
Peters, D. P., & Ceci, S. J. (1982). Peer-review practices of psychological journals: The fate of published articles, submitted agai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5(2), 187-195.
Aronson, E., Turner, J. A., & Carlsmith, J. M. (1963). Communicator credi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discrepancy as determinants of opinion change.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1), 31-36.
Salganik, M. J., Dodds, P. S., & Watts, D. J. (2006).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equality and unpredictability in an artificial cultural market. Science, 311(5762), 854-856.
Byrne, D., & Nelson, D. (1965). Attraction as a linear function of proportion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659-663.
Chambers, J. R., Baron, R. S., & Inman, M. L. (2006). Misperceptions in Intergroup Conflict Disagreeing About What We Disagree Abou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1), 38-45.
Shiv, B., Carmon, Z., & Ariely, D. (2005). Placebo effects of marketing actions: Consumers may get what they pay f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2(4), 383-393.
Balcetis, E., & Dunning, D. (2006).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motivational influences on visual percep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4), 612-625.ì
▲张洪
张洪,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一个学了一些理论,做了一些研究,但仍行事天真的心理学家。喜欢思考与自我、关系和幸福感有关的问题。
配图来自ins @ZERICIPHONE
半城编辑部
转载请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