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城调 | 你好,艳遇

半城会 2024-04-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幸爱大师 Author 裴谕新

不靠一顾倾城的美貌征服世界,我们是推崇独立、自由、美好、有趣的半城女性。                            




人的每一步选择,都不要将就自己。必须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也必须明白,自己为此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正视自己的欲望,不要自我压制,越是压制越会膨胀,总有一天会大到你无法掌控,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能高昂到完全承受不起……任何事物都是变动的,很难预料将来,只有尽可能地把握现在,愿赌服输……除了生命和健康,其他的,失去了就失去了吧……生命和健康,也正如其他宝贵的,总体也是一个失去。所以,最重要的是当下,和享受过程。
——裴谕新





你好,艳遇
文 | 裴谕新

2014年我的睡前读物,是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非虚构作品。我是从她的成名作看起的,也就是2010年被拍成同名电影的《美食,祈祷和恋爱》。茱莉亚.罗伯茨主演。


罗伯茨那时已经是大明星,她之前的电影《风月俏佳人》、《我最好朋友的婚礼》、《诺丁山》、《蒙娜丽莎的微笑》,都比这部被搞怪翻译成《饭.祷.爱》的电影更有影响力。基本上,原著是一个离异女性的心灵成长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励志片。如果不是大明星领衔,估计看惯了爽片的人,会觉得这部片的节奏太拖沓了。影片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原著更在全球卖了一千万册。我看的是原著。本想睡前读一下英文,助眠。没想到比电影好看多了,激起了我在电影中完全没有体会到的心灵共鸣。


吉尔伯特出生于1969年7月。她是我的同龄人。

让我代入的其实不是她的年龄,而是她讲故事的那种方式。这本回忆录的开始是她的离婚,她用一种看起来不同寻常的方式来疗愈离婚带来的创痛——卖了自己的房产去全世界旅行。在意大利,她享受美食;在印度,她学习灵修;在巴厘岛,她遇到了相爱的人,但她并没有沉溺在新的恋情中,而是在热恋和内心安宁中寻找平衡。


这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

不喜欢吉尔伯特的人会说,她太沉溺于自我了,并且她将特权阶层才有的生活方式美化成好像每个人都能享有的“选择”,她追求灵性和智识上的觉悟,却忘记了她的社会责任——作为社会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丢下一切说走就走;并且,寻找自我,也不是非要到异国他乡才能实现。



有影响力的思想,一定是充满争议的。

如果毫无争议,那就是没有脱离我们大部分人固有的思维。那又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引领我们冲出当下的困境呢?

吉尔伯特这本书,包括她以后又出版的两本非虚构作品,《承诺》和《创造力》,以及她在TedTalk上所做的两次著名演讲,我都看了又看,听了又听。可以说,她是2014年至今,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也许,没有之一。最喜欢的就是她。

她带给我非常多的关于女性自我、婚姻、恋爱、创造力、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思索。当然,也不完全是她。毕竟,我的博士教育以及这么多年的阅读和写作,都是关于女性和女性主义的。只是,作为一位全面展示自己的生活与思考的作家,吉尔伯特更加立体,更加生动,也更容易让人产生链接感,就好像是你身边一个熟悉的老友。


《美食、祈祷和恋爱》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功之后,吉尔伯特在新泽西州的法国镇买下了一座庄园式的房子,用以和自己二度婚姻的丈夫共同生活。同时,她还“资助”了十几位艺术家住在她的房子里搞创作,不收房租就是她的资助方法。

2016年她再度离婚,搬到了纽约。出人意料的是,她选择住进一间只有60平方米的公寓,这样,没有生育、没有固定工作的她,就获得了她所能得到的最大意义上的自由,可以用于自己的写作、运动、交友和旅行。

怎能说吉尔伯特在利用大部分人都没有的“特权”来渲染虚假的选择呢?相对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资源,但我们如何利用资源来进一步选择,吉尔伯特不是示范了一种看起来另类、但其实也可行的生活道路了吗?从这一点来说,她称自己为创造力生活家,是很有道理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房产可以变卖,但有房产而变卖做旅费不可以成为一种选择吗?正如她成名之后,可以买庄园式的房子来赞助艺术家,也可以蜗居小屋获得自己想要的最大化的自由,难道仅仅因为她拥有的这些资源,就否定她的选择的解放性和启发性吗?



吉尔伯特成名之后,也就是这最近十年,英文出版物里有不少自我成长与自我疗愈的书籍,大部分是应对精神危机。

离婚对于一个人的心灵锤击,可能超出我们目前的想象和研究范围。我在一篇文献里看到,离婚是失去至亲和遭遇重疾之后,排名第三的心理创痛。为此,我毫不怀疑。因为前两名我都还没有经历过,我只尝到了离婚的滋味。尽管我之前做过关于婚姻的研究已达十年,并且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和研究对象离婚,但当离婚降临到我的身上,还是很重很重的一击。

记得那段时间我经常给一位好友打电话,我形容离婚后的日子:“天也不是原来的天,地也不是原来的地。”这不是形容词,而是我走出家门的真实感受,因为天蓝天灰,在你眼睛里看出去的样子都和以前不一样了。走路,地面好像总是崎岖不平,双腿的力气都没有了。“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


我的好友虽然对心理学也很感兴趣,也算是一个富有同理心的人,但她可能忍受不了我的脆弱,或者她接纳不了我成为这样的我,她用不解的语气说:“这不是你一直想要的吗?你应该感觉解放了,自由了,为什么你也像其他人一样,这么痛苦?”

我也就不再打电话倾诉了。

我应该没有再向第二个人透露过,我其实很痛苦。

我翻来覆去回想过往的一切。从情窦初开,到一段一段的恋爱,到婚姻生活,到解体。我不断回想自己到底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为什么不早点离婚?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42岁才离婚?为什么不能不离婚?……

我曾经劝慰过多少离婚的朋友、来访者:”离婚只是这段婚姻出了问题,离婚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出路,离婚不证明你人生的失败,更不能说明你失败了。”

用同样的话来劝自己,听起来是那么苍白:“你怎么会那么就将?你怎么就不能继续将就下去?你为什么要做那样的选择?你是不是就没有了选择?”


如果说我从过去的婚姻里学到了什么,我学到的是:人的每一步选择,都不要将就自己。必须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也必须明白,自己为此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正视自己的欲望,不要自我压制,越是压制越会膨胀,总有一天会大到你无法掌控,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能高昂到完全承受不起……任何事物都是变动的,很难预料将来,只有尽可能地把握现在,愿赌服输……除了生命和健康,其他的,失去了就失去了吧……生命和健康,也正如其他宝贵的,总体也是一个失去。所以,最重要的是当下,和享受过程。

痛苦中我寻找理性。所有手头上能找到的有关婚姻和情爱的书籍,我都拿来翻看。唯有吉尔吉特,告诉我,她也同样痛苦,她也同样辗转难眠,她也深刻地怀疑过自己,她觉得自己永远没办法再爱上一个人,也很难被人爱上。但是她走出去了,换了个天地,她遇到了性,遇到了爱,遇到了理解,遇到了心灵的安宁与平衡。她遇到了新的自己。


就算是按图索骥吧。我在杜城,遇到了一个年轻人。是的,就是上篇里,读者留言六月所说的:“我以为男主角出场了……”

他的具体职业、年龄、国籍,我都不交待了。到现在我们还是社交媒体上的好友。离开杜城的一年以后,我看到他头像换了,换成了和新女友的合照,就去点了一个赞,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看到过他有新的推文,我也没有刻意去查看,他是否将我取关。

在我中年离异、心情低落到谷底、对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的魅力和价值以及前景,都丧失了信心的时候,他让我确认,哪怕只是因缘际遇,我还是被吸引和有吸引力的,我可以享受热烈的情爱,我可以给予热烈的情爱,我可以有爱情,只要我想要,只要我愿意。


不要说,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不应该由男人来定义你的价值。这次短暂的恋情,或者说一场事先张扬的艳遇,不是一个男人来定义你这么简单。作为异性恋,一直生活在女人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之中,就算读一百本女性主义经典著作,你还是会怀疑自我,你还是要面对异性恋情爱这个性别结构化的市场。唯有活生生的恋爱经历会让人豁然开朗,切身体会到人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明白那些试图贬损你的言论和话语,都出自于他们而不是你的利益,都令他们活在一个自以为更安稳和更舒适的秩序里,而不想让你有转圜的余地。所以你必须走出去,走到他们看不到的地方,走到他们控制不了的地方,走到你可以活得像一个新鲜人的地方,寻找新的自己。

你必须走出去。


不一定是地理空间上的走出去。也可能只是换了一个工作,也可能只是切断原有的关系建立新的关系,也可能只是搬了一个家或者把房子重新装饰了一下,也可能是看了新的电影读了新书……你所做的应该是,摆脱那些总是告诉你“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你不行,没可能……”这些令你沮丧的声音,也许不需要加油的励志式的鼓劲,而只是让人用新的想法武装你自己,接纳你自己,找寻新的可能。

不管你的年龄,不管你的性别,不管你的学历,不管你的背景,你总要寻找可能。

可能是可能的。






本文作者:裴谕新
中山大学女教授
曾以万元征集“自慰视频”
中国继李银河、艾晓明之后最具社会知名度的女性研究学者




来半城读灿烂的书
欢迎加入半城交流群
请各位半城的朋友添加半城小姐的微信号missbancheng1984方可邀请您入群


延伸阅读

半城调 | 你是谁?你身边都有谁?

半城调 | 关于「性」,该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半城调 | 学理工科的女生,需要男人吗?


半城编辑部

转载请联系幸爱大师

图片来自网络

文编 | 小风

美编 | Miss半城

音乐 | 小风

半城编辑部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半城往期精彩文章黄菡|叶檀|陈文茜|黄佟佟|野夫|张明|潘知常周晓虹|白岩松|徐士进|裴谕新|薛冰|刘嘉|李丽淑金一虹|晋锋@一猫一艺术|吕莎莎|张默雪鲁敏|陶向南|傅国涌|曹立群|于海青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