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反鸡汤丨当然要谈钱

miss半城 半城会 2024-04-15




【 半 城 大 话 】货币是市场与社会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筹码游戏筹码,如果你藐视金钱你就出局。但是,你不能因此坠入金钱万能的认知迷途,通往心灵、自我与情感的路径在金钱之外。

周国平曾说,“金钱这个东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价值,手段的价值,而不是目的性的价值。”比起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和曲高和寡的小情怀,世人在谈论金钱时似乎更愿意以此自我安慰,不仅否定了“唯物”的低俗而且将话题引向“幸福人生”这一哲学命题。

可“形而上”就真的能改变人们对于金钱的认识吗?纯粹的批判和精神鸡汤真的可以让人们过得更好吗?不如直面现实,直面金钱,活得清醒明白又情怀满满。





当然要谈钱

文/张洪

钱这个东西,就跟性一样,虽说谁也离不开,但在文明人这里,总不大好摆在台面上说。一个人若是直言自己爱钱,是要被那些明明心里同样爱钱,却在嘴上高唱情怀的人所鄙视的。而为了掩饰对金钱的渴望,以及维护自身的光辉形象,我们不惜把脏水全泼在钱身上,发明了诸如“万恶的金钱”,“谈钱伤感情”,“金钱不能换来幸福”,“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等等豪言壮语。这些话中当然有部分真理,不过事情的真相要稍微复杂些。

金钱能不能换来幸福,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自身的处境,以及你所处的社会。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越有钱的国家整体上越幸福(当然仅限于能调查到的国家,不包括像朝鲜这样的神秘国度)。在富裕国家内部,基本上人人衣食无忧、各种社会保障健全的情况下,金钱对幸福的影响较小。但在贫穷的国家,越穷的人幸福感越低(见下图)。这个结果可以对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理解:你的钱若不能满足基本的生理、安全和关系需求,那么,你是不大可能会幸福的。但在此前提条件下,拥有更多的金钱,并不会让你的幸福感提升多少。人们常常高估得到金钱所带的快乐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而实际上,当收入增加后,人们很快就会适应新的收入水平,并进而产生更高的物质需求。也就是说,金钱所带来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金钱确实会影响人们对生活的评价,但幸福与其说与金钱有关,倒不如说与人际关系(尤其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包括安全、自主、关系和胜任感等)、人格倾向(外向合群乐观利他)和个体应对挫折的能力有更大的关联。

▲图片来自Diener&Oishi, 2000
谈钱伤感情这句话也有部分的真理。在前面谈论婚姻的那篇文章中,我曾说过有两种关系类型,即交换关系和共有关系,两者的心理定位和交互规则是不同的。在交换关系中(比如,雇员和老板),可以光明正大地谈钱,但在共有关系中(比如夫妻),关系的基础是感情,把钱谈得太清楚可就没有那么美妙了。在以交换为基础的关系中,彼此相处的时间长了,也能慢慢发展出感情。但一旦将原先定位为共有关系的关系转换为交换关系,感情则毫无疑问会变质(可见感情比金钱脆弱多了)。
然而,鉴于我们赖以获取生活物质的关系必然是交换关系不谈钱更伤感情。并且,不谈钱还远不止伤感情这么简单。虽说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金钱与主观报告的幸福感之间关系不大,但从思维模式和生活状况各方面来说,即使在西方国家,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面临的处境也是相去甚远。以下关于穷人和富人的比较,您也许已经有所耳闻。这部分信息黑暗而密集。如果您碰巧自定义为穷人,请一定强壮神经,看完再流泪。
穷则志短

很多研究证据表明,社会阶层和经济收入越低的个体,思维越为狭隘,目光越为短浅,道德观念也越为僵化。因为面临的风险更多(包括赌博、疾病、犯罪、物质滥用、婚姻不稳定等),对环境的掌控能力更低,相对于富人,穷人更关注他人和周遭环境的局限性(见下图)。他们的担忧太多,因而常常无法做出最佳的决定。为了生计,穷人总是不得不以不够有尊严的方式与他人发生联系,他们因此对自己的评价也更低。因为缺乏对抗环境的资源,他们的应对方法是彼此抱团,或依附更为强大的力量,所以对权威和超自然力量更为迷信和盲从。长期的贫困甚至会影响人们的自我认同,导致底层人士比上层人士更为接受不合理的社会结构。穷人谨小慎微,逆来顺受,而地位越高的人,越对自身的不道德行径满不在乎,而当他人有侵犯自身利益的不道德行为时,则毫不客气地加以谴责。

图片来自Kraus et al., 2012
穷则伤身

更有甚者,近期的一些研究证据,让人不得不相信,贫穷为万恶之首。贫穷的家庭不仅在物质上更匮乏,其稳定性也更低,更可能有受教育水平不高的母亲,因而家庭氛围和子女教育也更糟糕。在贫困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前额叶皮质(这一皮质与目标、计划和自我控制有关)的活跃程度更低,脑容量更小,智力水平更低,学习成绩更糟糕,进入名牌大学的几率更小。追求上进的贫困子弟,比富人的孩子更早衰老。极端贫困的人,因为生活压力过大,甚至比富人出现更多的基因损伤。与富人相比,穷人面临的健康条件更恶劣,而他们拥有的保健知识更缺乏,所以他们更可能面临疾病、肥胖、早衰和过早死亡。
这些研究的结果可真是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其狰狞的真面目啊。于是一些被知识武装了的网友们开始疾呼:不要做穷人,不要嫁给穷人,要富养孩子...等等。然而…好吧,我相信大家都是善良的人。每个人都想要更好的生活,这本也无可厚非。这里我只想补充说明,我们对穷人的厌恶以及贫穷所带来的恶果,离不开人的天性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我们天生嫌贫爱富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人类是天生的势利眼(当然,我们那些近亲比如黑猩猩之类也好不到哪里去)。生物性决定了我们对资源的热爱。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种无法克服的渴望,就是要对自己感觉好。人们以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资源为荣,这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对比我们更优越的人羡慕嫉妒恨,而轻贱那些不如我们的人,很多时候不过是为了我们那点可怜的自我感觉。但同时,我们也能意识到赤裸裸的嫌贫爱富是不太恰当的。我们内心仍有声音告诉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平等的尊重和爱护。只是,在一个穷人处境艰难、资源分配严重不平等、处处鼓吹追逐名利的社会,我们本性中的善良缺少了展示的空间。社会不平等

贫富差距越大,穷人越被污名化。社会越不平等,富人越为富不仁。每个人的财富,不管是合法还是非法所得,都是由社会共同创造的。社会资产常常不过是由一个人(阶层)的口袋,以有利于既得利益者的方式,进入了另一个人(阶层)的口袋。社会结构如此,不管个体资质努力程度如何,都会形成极少的富人与大批的穷人。大家都打破头往上挤,总还是大部分人都是失败者。穷人是社会赋予的属性,而不是人的本质属性。思维狭隘僵化,常常是长期贫困的结果而非原因。当穷人的口袋里有了钱之后,他们也能进行独立思考,也会有更良好的自我感觉,也能做更好的决定。


社会的物质导向

在这样一个把金钱看作成功的标志,以及幸福和快乐的源泉的社会中,富人的处境必然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穷人的处境则必然是悲惨的。商业社会中大量充斥的物质符号,让我们更艳羡富人的光鲜,更无视穷人的尊严。研究表明,单单是看到物质符号(比如奢侈品),已经足以让人们产生不满足感和竞争心理,减少利他行为和增加对社会不公正的接受程度。看来,就算是为了自身幸福,我们也有必要对这种由社会催生的贪婪和虚荣保持警惕啊!事实上,对金钱的看重程度与幸福感之间确实存在负相关,尤其是在不富裕的人群当中。要让所有人都不看重物质是不可能也是不合适的,但至少,一个健康的社会似乎应该允许多元价值观的存在。
不得不说,在看过前面那些耸人听闻的研究结论后,我上面这几点解释好像已经不太重要了。毕竟,解释得再动听,也改变不了惨淡的现实啊...总结起来讲,现实似乎是这样的:虽然有钱也不一定更幸福,但穷人的日子一定是悲惨的。虽然谈钱伤感情,但不谈钱,伤心又伤身。幸运的是,如果你想要的是幸福的小日子,那么,你实在也不需要朝成为亿万富翁的方向使劲。从目前积极心理学对于幸福人生的理解来看,它大概是这个样子的:一二乐事,三五知己,衣食无忧,消费有度,有小闲情,无大烦恼,不做金钱的奴隶,还能稍微有点比金钱更高的追求,比如,情怀(心理学中说的自我成长和利他,我想应该跟情怀近似)。


情怀能有还是要有的。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之后,不再满足于蝇营狗苟,生命才有光。毕竟,如果所作所为只为了眼前利益,这人生也挺无趣。但若是老板想跟员工谈情怀,还是有些必要的前提条件的:第一、员工自身的温饱和安全需求已满足,不用为子女入学、老人生病等事愁得夜不能寐。没有个人生活中的担忧,可能就有了点想要实现更高价值的基础,比如更开阔的眼界和更灵活的思维;第二、员工不是作为随时走人的雇员,而是作为合作者和共同决策者。也就是说,员工和老板之间,已经在交换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那么一点点共有关系,这样才有一起造梦的可能性。离开了这两条,光谈情怀不谈钱的老板,就是耍流氓。

本文部分参考文献(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Diener, E., &Oishi, S. (2000). Money and happiness: Incom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cross nations.In E. Diener& E. M. Suh (Eds.), Subjective well-being across cultures (pp.185-218). Cambridge, MA: MIT Press.Diener, E., Ng, W., Harter, J., &Arora, R. (2010). Wealth and happiness across the world: material prosperity predicts life evaluation, whereas psychosocial prosperity predicts positive feel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9(1), 52-61.Mogilner, C. (2010).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ime, money, and social connec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21(9), 1348-1354.Kraus, M. W., Piff, P. K., Mendoza-Denton, R., Rheinschmidt, M. L., &Keltner, D. (2012). Social class, solipsism, and contextualism: how the r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oor. Psychological Review,119(3), 546-572.Vohs, K. D., Mead, N. L., & Goode, M. R. (2006).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money.Science,314(5802), 1154-1156.Shah, A. K., Mullainathan, S., &Shafir, E. (2012).Some consequences of having too little.Science,338(6107), 682-685.Mani, A., Mullainathan, S., Shafir, E., & Zhao, J. (2013). Poverty impedes cognitive function.Science,341(6149), 976-980.Jost, J. T., Pelham, B. W., Sheldon, O., & Ni Sullivan, B. (2003). Social inequality and the reduction of ideological dissonance on behalf of the system: Evidence of enhanced system justification among the disadvantaged.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33(1), 13-36.Piff, P. K., Stancato, D. M., Côté, S., Mendoza-Denton, R., &Keltner, D. (2012). Higher social class predicts increased unethical behavior.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09(11), 4086-4091.Mitchell, C., Hobcraft, J., McLanahan, S. S., Siegel, S. R., Berg, A., Brooks-Gunn, J., ...&Notterman, D. (2014). Social disadvantage, genetic sensitivity, and children’s telomere length.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11(16), 5944-5949.Noble, K. G., Houston, S. M., Brito, N. H., Bartsch, H., Kan, E., Kuperman, J. M., ... &Schork, N. J. (2015). Family income, parental education and brain structur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Nature Neuroscience,18(5), 773-778.Piff, P. K., Kraus, M. W., Côté, S., Cheng, B. H., &Keltner, D. (2010). Having less, giving mor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lass on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9(5), 771-781.Wilkinson, R., & Picket, K. (2009).Why greater equality makes societies stronger: the spirit level. Bloomsbury Press.Caruso, E. M., Vohs, K. D., Baxter, B., &Waytz, A. (2013). Mere exposure to money increases endorsement of free-market systems and social inequal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142(2), 301-306.




张洪教授
张洪,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一个学了一些理论,做了一些研究,但仍行事天真的心理学家。喜欢思考与自我、关系和幸福感有关的问题。


来半城读灿烂的书
欢迎加入半城交流群
请各位半城的朋友添加半城小姐的微信号missbancheng1984方可邀请您入群


延伸阅读

半城调 | 父母、朋友、金钱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
半城反鸡汤 | 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有钱就离婚半城学术 | 中产男人都是怎么选老婆的?

文 编 林丽丨 美 编 Miss半城丨音 乐 林丽
半城编辑部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半城往期精彩文章黄菡|叶檀|陈文茜|黄佟佟|野夫|张明|潘知常周晓虹|白岩松|徐士进|裴谕新|薛冰|刘嘉|李丽淑金一虹|晋锋@一猫一艺术|吕莎莎|张默雪鲁敏|陶向南|傅国涌|曹立群|于海青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