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城×三联 | 《三十而已》热播,比出轨、铂金包更残酷的是中产阶级的地位恐慌

半城会 2024-04-15

       



【半城大话】

《三十而已》的剧情中,铂金包、富人圈的鄙视链、为了优质生活而展现出的种种野心和手段,贡献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阶级差异”“中产焦虑”等话题。

但其实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阶级身份的标识与定义。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地位消费(status consumption)。

社会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通过购买地位产品,可以向自己和周围的重要人物进行展示。一个人通过购买和消费自己或他人认为的高地位产品,可以从中获取地位或社会声望”。

这也是为什么拥有某样东西,就可以进入某个圈子的原因。



这段时间,电视剧《三十而已》着实贡献了一波热度。剧中的主角之一——顾佳和富太太圈错综复杂的关系发展,是许多观众讨论的焦点。

顾佳,在旁人看来是典型的“人生赢家”。

她名校毕业,情商高、能力强,和丈夫共同创立了烟花公司,事事妥帖周全。

一家三口住在豪宅里,用得起限量款名牌服饰和鞋包。

但精英如她,为了能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帮公司拉到订单缓解危机,也需要费尽周折挤进富太太圈,谋求更多人脉和资源。

为了能被太太们另眼相看,甚至求得一个在合影中露面的机会,她不惜大费周章,刷爆信用卡额度,也要买到太太们人手一只的限量款爱马仕铂金包。

更拼的是,她在公司资金吃紧的情况下,也要不惜代价开一间甜品屋,放低身段为富太太们制作甜品,为的就是巩固人脉,换取更多信息资源。

在这些剧情中,铂金包、富人圈的鄙视链、为了优质生活而展现出的种种野心和手段,贡献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阶级差异”“中产焦虑”等话题。

但其实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阶级身份的标识与定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奋斗半生才成为黛西眼中的“富人”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地位消费(status consumption)。

社会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通过购买地位产品,可以向自己和周围的重要人物进行展示。一个人通过购买和消费自己或他人认为的高地位产品,可以从中获取地位或社会声望”。

这也是为什么拥有某样东西,就可以进入某个圈子的原因。

在日本,高跟鞋被认为是女性进入职场的必要配备

无独有偶,在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的书《我是妈妈,我需要铂金包》里,也讲述了一位中产阶级的妈妈一心为了融入精英妈妈圈层,不得已买了一只象征身份门槛的铂金包的故事。

对于这种圈子文化,作者也在书中给出了社会学层面的解释:

“虽然地位低下会带来压力,继承来的高阶地位则带来各式各样的好处;但灵长类动物之间的位阶,其实比众多田野科学家原先的假设更有弹性,并非永远固定不变。……

在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组群内,位阶在中间的动物,压力反而可能少于最高阶者,因为高处不胜寒,如果不必时时提防被人推翻、不怕有人嫉妒,日子可能更好过”。

这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处在“人生胜利组”却依然无法停下前进脚步的原因。

除剧中反映的现象外,其实,人类社会产生的诸多问题,社会学家早已有了深刻的洞察,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疑惑。

但我们却往往因为不了解社会学而在遇到问题时使自己深陷其中。

青年作家蒋方舟就提到过我们当下面临的困境:“年轻人被投入社会的游戏,却对身处的环境一无所知,这是当下最常见的残酷,会导致这种情景,是‘大人们’不再相信社会规则”。





面对社会矛盾和现象,与其视而不见,得过且过,不如从现在开始改变,从社会学入手,了解其背后的本质,找到问题的答案。

而绝大多数社会热点议题,我们都能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副教授严飞的社会学节目——《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中听到相关解答。


比如离婚这个现象,在我们看来简单,但在社会学家眼里其实很复杂。

它不仅仅涉及个人感情问题,它同样是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的缩影,也是我们反思“理所当然”的生活现象的一个有趣切片。

《婚姻故事》

此外,这门课还解答了层出不穷的热点话题:

"

人性可以被教育吗?

选择坐在宝马里哭,还是坐在自行车上笑?

为什么我们永远在“剁手”?

为什么我们痴迷于滤镜?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抖音?

选择广场舞还是麻将?

当我们谈论“佛系”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

这些话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看似平常,却也可能成为困扰你许久的问题。

但无论是个体生活中面临的困扰,或者是我们面对整个社会时,看到的种种困惑和不解,你都可以跟着社会学家,在社会学里寻找答案;

更重要的,是你能从中得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那么现在,就一起进入课程,用全新的视角,看穿热点背后的本质,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课程亮点

01  中国社会大变动: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

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剧烈变化的中国社会,社会学视角将带你拨云见日,厘清社会运作的基本逻辑;

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修补和弥合我们社会的裂痕、道德的滑坡、家庭的衰落、人与人之间信任的丢失,从而迎接一个更加有序美好的社会图景。

02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当我们了解社会学视角后不应当强求它对每个问题都有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

社会学更应当成为一种智识工具,提升我们的判断力和审美力,真正从思维底层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让我们的大脑先人一步。

03  人人都可以是社会学家

现今,“情绪先行”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特征,网友们发表评论时使用大量情绪化语言吸引眼球。

而社会学恰恰相反,它用理性作为刀刃切入事件中,运用批判性思维考察事件影响。因此,学习这门节目后你也可以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在朋友圈与人辩论时真正做到“以理服人”,拒绝“人云亦云”。


主讲人简介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清华社会学评论》执行主编。求学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曾任职于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都市文化与治理,曾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最佳研究生论文奖。


节目大纲


他们都在听


扫描二维码订阅课程

限时特惠:88元 

两杯咖啡钱

就可以让你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来半城读灿烂的书

欢迎进入半城交流群

加好友,邀请进群

▼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