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石潭记》(广西、四川、上海、吉林)中考题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北部中考)

(二)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       策之不以其道

B.全石以为底     一食或尽粟一石

C.日光下澈       主人日再食

D.不可知其源     林尽水源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以调素琴

B.似与游者相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

C.潭西南而望        思而不学则殆

D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西行到看见篁竹、听闻

水声,寻得小石潭,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态画面感。

B.第段特写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之间,游鱼形象丰满灵动,体现游鱼怡然自得的

同时,也侧面凸显潭水的空明澄激,二者各尽其妙。

C.第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环境之清深入心神,作

者顿感悠闲宁静,直接反映他纵情山水的精神追求。

D.作者写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

景的描绘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道的忧伤悲凉之情。

16.把第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文:   

    

答案:

(二)

13.D

14.B

15.C

16. 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2)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节选)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7.下列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水中藻荇交横盖 / 竹柏影也                   B.雾淞沆砀天 / 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C.潭中鱼可百许头 / 皆若空游无所依                D.以其境过清不可 / 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湖中人鸟声俱绝(隔绝)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边)             D.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9.下列对选文文意理解概括与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选文都有叙事。甲文写的是夜游承天寺,乙文写的是到湖心亭赏雪,丙文写

的是游览小石潭。

B.三则选文都写到了水。甲文写了水中竹柏倒影的景致,乙文写天云山水一片混沌的景色,丙文写了水中鱼儿嬉戏的画面。

C.三则选文都融情于叙事写景中。甲文抒发了苏轼贬谪的悲凉,乙文抒发了张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丙文抒发了柳宗元贬官失意后的孤凄。

D.画线句子写景各有千秋。甲文运用比喻手法,富有情趣;乙文采用白描手法,形神

兼备;丙文动静结合,游鱼与潭水相映成趣。

三、文言文语句翻译与古诗文积累(10分)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1.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6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3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

<论语>十二章》中所言                           


答案: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7C【解析】见教材。

8D【解析】(A.念:考虑。B.绝:消失。C.西:向西。)

9B【解析】(甲文没有写水。)

 

三、文言文语句翻译与古诗文积累(10分)

10.(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共2分,关键词“但”1分,表达通顺明白1分。)

2)(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共2分,关键词“翕忽”1分,表达通顺明白1分。)

11.(1)何当共剪西窗烛(2)生子当如孙仲谋(3)黑云压城城欲摧

4)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句1分,共6分。多字、少字、错字,该句都不得分。)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上海市中考)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     ,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分)

 

答案:

8.(2分)B

9.(3分)评分量表:

分值

等级描述

答案示例

3

全句翻译正确,“似”和“与……相乐”翻译正确。

(鱼)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

2

句子翻译基本正确,关键词“似”和“与……相乐”有一个翻译正确。

(鱼)好像在同游人赛乐

(鱼)是在和游人逗乐。

(鱼)好像在互相逗乐。

1

句子翻译不够正确,关键词“似”和“与……相乐”有一个翻译正确。

(鱼)好像在游泳逗乐。

(鱼)在和同伴逗乐。

0

⑴全句翻译错误;

⑵不成句,仅有关键词的翻译;

没有作答。

(鱼)在和同伴游泳取乐。

10.(4分)清澈(2分)  灵动(活泼)(2分)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作者       (人名)      (朝代)文学家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水尤清冽                 2)佁然不动              

3)悄怆幽邃                 3)隶而从者          

11 第一段作者从哪些反方面描绘了小石潭的美?(2分)

 

12“影布石上”的意思是鱼的影子投在石头上。请结合第二段内容,说说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有哪些。(2分)

 

13统观全文,小石潭合作者的遭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3分)

 

答案:

9 柳宗元 唐代

10 清凉;呆呆的样子;忧伤的样子;跟随

11 水特别清冽,以整块石头为底,潭岸岩石形状各异,岸边树木茂盛秀丽。

12 日光折射入潭中,监狱的影子投在石上,原因是潭水清澈;能够看清鱼影投在石上。原因是石潭面积小。

13 小石潭岸势曲折。不知其源和作者被贬后遭遇坎坷,前途迷罔相似;小石潭周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环境和作者被贬后的孤凄悲凉,悲哀深沉的心境相似。给作者带来了幽深冷寂、孤苦悲凉、悲哀深沉的感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