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助手

其他

同步学习:八年级下册语文18课《壶口瀑布》

9.结尾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和作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上,交代了作者在各拉丹冬发现流水声,暗示各拉丹冬是长江的源头,寓情于景,赞美各拉丹冬作为长江源头哺育了西藏,哺育了中华文明。
2021年5月18日
其他

同步学习:八年级下册语文17课《壶口瀑布》

7.“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想较,奋力抗争。”这句话有什么深意?以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感,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
2021年5月17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微课+知识点(收藏)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微课八年级下册二十四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读、译文、欣赏八年级下册二十四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八年级下册二十四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八年级下册二十四课《卖炭翁》朗读、译文、赏析八年级下册二十四课《卖炭翁》教案八年级下册二十四课《卖炭翁》课件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微课微课二(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八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
2020年2月26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河中石兽》微课+知识点(收藏)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微课七年级下册二十四课《河中石兽》朗读、译文七年级下册二十四课《河中石兽》课件七年级下册二十四课《河中石兽》教案《河中石兽》知识点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七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学者、文学家,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取法六朝笔记小说而又有所发展变化。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二、故事背景纪晓岚作为盛清时期的饱学之士、一代文学宗师、《四库全书》的总编辑,却没有为后人留下一篇有哲学思想内涵的著作。作为为满清皇朝服务的汉人,他没有成为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哲学家的条件,特别在动辄用“文字狱”“伺候”汉人知识分子的乾隆朝,纪晓岚的处境就像伺候猫的老鼠,不能有丝毫差错,特别是言论。作为饱学之儒,他又不想把他的深刻思想永远带入坟墓。于是,他最终采取了“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的方式来表达他观察当时社会的思想。故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间,他完成了一部志怪小说式的著作《阅微草堂笔记》。三、文言文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是非木
2020年2月26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微课+知识点(收藏)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微课七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带上她的眼睛》朗读、词语、作者七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带上她的眼睛》
2020年2月25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微课+知识点(收藏)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微课八年级下册二十三课《马说》朗读、译文八年级下册二十三课《马说》教案八年级下册二十三课《马说》课件八年级下册二十三课《马说》知识点微课微课二(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八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
2020年2月25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礼记>二则》微课+知识点(收藏)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微课八年级下册二十二课《虽有佳肴》朗读、译文八年级下册二十二课《虽有佳肴》教案八年级下册二十二课《虽有佳肴》课件八年级下册二十二课《大道之行也》朗读、译文八年级下册二十二课《大道之行也》教案八年级下册二十二课《大道之行也》课件微课微课二(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八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
2020年2月24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太空一日》微课+知识点(收藏)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微课七年级下册二十二课《太空一日》朗读、词语、作者七年级下册二十二课《太空一日》教案七年级下册二十二课《太空一日》课件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七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
2020年2月24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微课+知识点(收藏)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微课八年级下册二十一课《北冥有鱼》朗读、教案八年级下册二十一课《北冥有鱼》课件八年级下册二十一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朗读、教案八年级下册二十一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件八年级下册二十一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作者与漫画微课微课二(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八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一)《北冥有鱼》
2020年2月23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微课+知识点(收藏)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微课七年级下册二十一课《伟大的悲剧》朗读、词语、作者七年级下册二十一课《伟大的悲剧》教案七年级下册二十一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七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等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二、故事背景本文写了人类历史上先后到达南极点的科学探险队——挪威的阿蒙森队和英国的斯科特队。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中旬到达南极点,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几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空,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点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原之中。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日记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写成了这篇文章。三、理解词义1.坚持不懈:指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毫不松懈。2.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3.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4.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5.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6.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③):写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却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失望返回并为胜利者做证。第二部分(4—13):写斯科特等人陆续死亡的过程。第三部分(14—16):写英雄们牺牲后,受到世人的悼念和敬仰。五、问题归纳1.
2020年2月23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一)微课+知识点(收藏)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七年级下册二十课《登幽州台歌》
2020年2月22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微课+知识点(收藏)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八年级下册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朗读、词语、作者八年级下册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八年级下册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八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阿来阿来,藏族,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阿来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二、故事背景2012年,阿来到甘肃武威作关于藏文化圈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工作,武威之行结束后又到了丽江。丽江市人民政府听说作家阿来到了当地,就邀请他写一篇关于丽江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文章。《一滴水经过丽江》就是应丽江当地政府此次邀请所作。三、理解词义1.矗立:高耸地立着。2.映照:照射。3.苍劲:①(树木)苍老挺拔;②(书法、绘画)老练而雄健有力。4.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5.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6.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⑤):叙述一滴水经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后,游览丽江的情形。着重展现丽江古城的自然风景之美。第二部分(⑥—⑩):叙述一滴水再次醒来后,游览丽江的情形,展现了丽江古城的建筑之美。第三部分(⑪—⑭):叙述一滴水经历玉河中的徘徊后游览丽江的情形,展现丽江古城的民俗之美。第四部分(⑮、⑯):交代一滴水离开丽江,奔向大海。五、问题归纳1.文章开篇“我是一片雪”的作用是什么?“轻盈”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开门见山地点出“我是一片雪”,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表明作者将以物的口吻来叙述故事。“轻盈”一词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了雪落到玉龙雪山上时姿态轻柔优美的样子。2.“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句子中的两个“喧哗”意思一样吗?各是什么?意思不一样。第一个“喧哗”指水多声大而显得水声嘈杂;第二个“喧哗”指“我们”由冰化成水、获得自由后喧闹、嬉戏的样子。3.“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纳西族人口中对丽江坝的赞美,侧面写出了丽江坝的美丽和闻名。4.“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赏析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明代”意在表现四方街的历史悠久,“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说明四方街建筑的奇特。5.“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这句话用四个“看见”有什么表达效果?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第一个“看见”写出了到这里的游客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表现了游人之多,侧面描写出了古城丽江的出名;后三个“看见”从正面概述了古城丽江的景色。6.“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描写方法,通过不同语言中频频出现“丽江,丽江”,从侧面写出了游人对丽江美景的喜爱和赞美。7.
2020年2月22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二)微课+知识点(收藏)

颈联描绘了何样的风土人情?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新奇和亲切。3.
2020年2月22日
其他

微课!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微课(全册)全!全!

电子课本作文微课+写作技巧+作文素材+满分作文+考场技巧初中语文知识系统梳理(思维导图)第一单元微课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梅岭三章3*.短诗五首
2020年2月22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登勃朗峰》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八年级下册十九课《登勃朗峰》朗读、词语、作者八年级下册十九课《登勃朗峰》教案八年级下册十九课《登勃朗峰》课件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八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其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代表作品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耶历险记》《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二、理解词义1.翌日:次日。2.巉峻:险峻陡峭。3.拾级:逐步登阶。拾,轻步而上。4.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5.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6.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2020年2月21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下册十四课《山水画的意境》朗读、词语、作者、原文九年级下册十四课《山水画的意境》教案九年级下册十四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九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一)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惆怅(chóuchàng)
2020年2月21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短文两篇》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下册十三课《谈读书》朗读、词语、作者九年级下册十三课《谈读书》教案九年级下册十三课《谈读书》课件九年级下册十三课《不求甚解》朗读、作者九年级下册十三课《不求甚解》教案九年级下册十三课《不求甚解》课件读书格言警句大全微课、微课二(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九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怡情(yí)
2020年2月21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外国诗二首》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七年级下册十九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视频朗读七年级下册十九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件七年级下册十九课《未选择的路》课件七年级下册十九课《未选择的路》朗读、教案七年级下册十九课《未选择的路》朗读、教案七年级下册十九课《未选择的路》课件微课微课二(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七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用诗歌来抨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两次被流放,也曾身陷囹圄,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二、故事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三、问题归纳1.如何理解标题中的“假如”二字?作者把真实的压迫和束缚说成“假如”,表现了他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诗人以饱满乐观的情绪在劝告自己,更是在鼓舞斗争中的其他人。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3.
2020年2月21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十五首描写长江的古诗词,气势磅礴,奔腾不息八年级下册十八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朗读、词语、作者八年级下册十八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八年级下册十八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八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作者《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选自《藏北游历》,作者马丽华,
2020年2月20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无言之美》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下册十五课《无言之美》朗读、词语、作者九年级下册十五课《无言之美》教案九年级下册十五课《无言之美》课件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九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一、认识作者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来源
2020年2月20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一颗小桃树》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七年级下册十八课《一颗小桃树》朗读、词语、作者七年级下册十八课《一颗小桃树》教案七年级下册十八课《一颗小桃树》课件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七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他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北农村的变革,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代表作品有《废都》《满月儿》《秦腔》《白夜》等。二、故事背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苞,不仅是“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三、理解词义1.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散步。2.楚楚:娇弱柔美。3.矜持:拘谨,拘束。4.孱头:称呼软弱无能的人。5.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6.傲慢:形容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四、课文结构第一部分(①):引文,交代“我”写小桃树的缘由,表达“我”对小桃树的深情。第二部分(②):眼前的情景,写开花的小桃树经受风雨磨难,抒发一种怜悯、痛心、惋惜、自责、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第三部分(③—⑧):回忆小桃树艰难曲折的生长过程。第四部分(9-14):描绘眼前的小桃树与风雨搏斗的情形。五、问题归纳1.如何理解“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这句话的内涵?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我”常想写,却一直没写,所以感到内疚,要忏悔;现在“该给它写”了,所以感到安慰。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内容上,暗示“我的小桃树”有特殊的经历、特殊的含义,以点明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写法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作者是怎样写眼前大雨中的小桃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将小桃树在风雨中受难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一个“瘦”字用得十分恰当。“容颜全然褪尽了”令人痛心,表达了作者对小桃树遭受风雨摧残的同情。4.
2020年2月20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壶口瀑布》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点击直接链接人教网可查2020所有教材,最权威)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八年级下册十七课《壶口瀑布》朗读、词语、作者八年级下册十七课《壶口瀑布》教案八年级下册十七课《壶口瀑布》课件郁达夫《西溪的晴雨》徐驰《黄山记》王充闾《读三峡》有关黄河的诗句
2020年2月19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屈原》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点击直接链接人教网可查2020所有教材,最权威)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下册十七课《屈原》词语、作者九年级下册十七课《屈原》教案九年级下册十七课《屈原》课件屈原生平经历
2020年2月19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点击直接链接人教网可查2020所有教材,最权威)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九年级下册十六课《驱遣我们的想象》词语、作者九年级下册十六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九年级下册十六课《驱遣我们的想象》课件
2020年2月19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紫藤萝瀑布》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这句话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此题可运用作者情感态度分析法进行分
2020年2月19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枣》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点击直接链接人教网可查2020所有教材,最权威)九年级下册十九课《枣儿》朗读、词语、作者九年级下册十九课《枣儿》教案九年级下册十九课《枣儿》课件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九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重点字词梳理生字:蓦然(mò)
2020年2月18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天下第一楼》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点击直接链接人教网可查2020所有教材,最权威)九年级下册十八课《天下第一楼》词语、作者九年级下册十八课《天下第一楼》教案九年级下册十八课《天下第一楼》课件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九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词语1.鼎盛
2020年2月18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点击直接链接人教网可查2020所有教材,最权威)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八年级下册十六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八年级下册十六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八年级下册十六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词语、朗读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八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二、故事背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创办到1912年举行第5届奥运会前夕,暴露出了不少弊端。仅以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为例,由于英国裁判偏袒本国选手引起其他国家选手,特别是美国选手的不满,致使美国选手弃权罢赛以示抗议。这类事情在顾拜旦看来显然都是完全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思想的。这使他深感忧虑不安,他敏锐地看到了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不利于体育健康发展的潜在危机。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定于191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被迫取消。致使顾拜旦对奥林匹克精神做了更深入的思考,于是他作此演说以重申奥林匹克精神。三、理解词义1.萦绕:萦回。2.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3.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4.枷锁:比喻束缚人的观念、制度等。5.奠定:使稳固;使安定。6.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7.乌托邦:泛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8.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2020年2月18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点击直接链接人教网可查2020所有教材,最权威)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七年级下册十六课《陋室铭》朗读七年级下册十六课《陋室铭》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十六课《爱莲说》朗读七年级下册十六课《爱莲说》教案
2020年2月18日
其他

作文!作文微课+写作技巧+作文素材+满分作文+考场技巧(适用于七八九年)

电子课本(点击直接链接人教网可查2020所有教材,最权威)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作文微课第一讲:考场作文,从这几点入手第二讲:考场作文,从这几点入手第三讲:作文审题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四讲:如何写好一件事的记叙文第五讲:强烈推荐记叙文写多件事第六讲:写景记游,有这样几种角度第七讲:家庭生活,如何才能写出新意第八讲:文化生活,怎么写才能让老师认可写作技巧1、【写作指导】三招写活人物,作文高分到手!2、7个方法让作文更有文采,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3、2020中考作文13个题目日常训练,附范文!4、初中生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这些方法简单又实用!5、这些文学名家亲自执笔,教你人物素材怎么写!6、【满分作文揭秘】“成长类”作文指导,离满分,真的不远!7、中考小作文写作指导+真题优秀范文8、2020年中考小作文写作指导+真题优秀范文(二)9、2020年中考小作文写作指导+真题优秀范文(三)10、中考作文专题辅导:让你的作文有一个亮眼的开头和结尾11、中考作文提分捷径一:选材技巧12、中考作文提分捷径二:机构技巧13、中考作文提分捷径三:解说技巧14、中考作文提分捷径四:一事一议15、中考作文提分捷径五:引议联结16、中考作文提分捷径六:应用写作17、中考作文提分捷径七:有理有据18、中考作文提分捷径八:真切技巧19、中考作文提分捷径九:自我修改作文素材1、中考优秀作文开头结尾50例,干货满满!2、热门写作必备金句集锦,用在作文里妥妥加分!3、暑假摘抄全集:100句美文、139则名言、150个成语、9篇素材运用!4、20类作文开头与结尾的优美段落,赶紧收藏!5、15个人物故事素材分类汇编,不要再说不会描写人物啦!6、25本世界名著的结束语,考场绝佳资料和素材!7、让人拍案叫绝的55句“诗词之最”,句句都是知识点!8、趣味成语300则,
2020年2月17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点击直接链接人教网可查2020所有教材,最权威)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七年级下册十五课《最苦与最乐》原文、朗读、词语、作者七年级下册十五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十五课《最苦与最乐》课件微课微课
2020年2月17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5、孔乙己微课6、变色龙微课9、鱼我所欲也微课10、唐雎不辱使命微课11、送东阳马生序微课12、词四首微课22、出师表微课
2020年2月17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曹刿论战》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译文: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你的。(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一定要以实情判断。(4)夫大国,难测也,具有伏焉。
2020年2月17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电子课本(点击直接链接人教网可查2020所有教材,最权威)七年级微课八年级微课八年级下册十五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朗读、词语、作者八年级下册十五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案八年级下册十五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件六十八个经典管理小故事微课微课
2020年2月17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驿路梨花》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七年级下册十四课《驿路梨花》朗读、词语、作者七年级下册十四课《驿路梨花》课件七年级下册十四课《驿路梨花》教案《驿路梨花》读后感微课微课
2020年2月16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诗词曲五首》(二)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朗读、译文、欣赏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过零丁洋》朗读、译文、欣赏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过零丁洋》教案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过零丁洋》课件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山坡羊潼关怀古》朗读、译文、欣赏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山坡羊潼关怀古》课件最新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微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九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释⑴南乡子:词牌名。⑵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⑶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⑷北固楼:即北固亭。⑸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⑹悠悠:形容漫长、久远。⑺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dōu
2020年2月16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诗词曲五首》(一)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十五从军征》朗读、译文、欣赏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十五从军征》教案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十五从军征》课件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朗读、译文、欣赏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有关咏雪的古诗词大全微课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九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2020年2月16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八年级下册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朗读、词语、作者八年级下册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八年级下册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八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故事背景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三、理解词义1.荣幸:光荣而幸运。2.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3.领悟:领会;理解。4.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7.彷徨: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8.激变:急剧变化。四、问题归纳1.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2.第②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用《大学》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3.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4.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解答。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5.第八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同时与王阳明“格”竹的事例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的道理。6.“大都”“往往”“常常”在文中有何作用?本题运用议论文修饰限制性词语作用分析法解答。“大都”指明了范围,“往往”和“常常”则指出了频率上的多。这些词语突出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的普遍性,语言准确严密。7.作者举自己在美国求学这一事例来进行论证,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解答。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在美国求学的例子证明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再次说明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使说理更加真实可信、无可辩驳。8.《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做实验得到知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只是消极的袖手旁观。9.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五、课文主题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来源
2020年2月16日
其他

初中语文知识系统梳理(思维导图)

电子课本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资源(按目录整理)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资源(分类整理)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资源(按目录整理)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资源(分类整理)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资源(按目录整理)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资源(分类整理)中考作文资源汇总语法、文体知识初中必读名著知识整理
2020年2月16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七年级下册十三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朗读、词语、作者七年级下册十三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七年级下册十三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七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河北香河人,学者、散文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出版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等。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二、故事背景1951年初,张中行从贝满中学走入了出版社。叶圣陶不久就发现了张中行的价值,他意识到出版社来了个人才,他发现张中行对文字敏感,在史学、哲学、文学上的知识和见识都有过人之处,对词语的运用、标点的排列,都有一套逻辑,不喜欢多余的词语和无趣的话,把握文体也有一套本领。所以叶圣陶很信任他,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让张中行可以按自己的看法改动作品,比如自己的童话作品集,放手让张中行编。1988年,张中行获悉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写下这篇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三、课文结构第一部分(①):写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感到悲哀。第二部分(②):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③—⑧):写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待人厚,律己严。第四部(⑨):谈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四、问题解疑1.
2020年2月15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出师表》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九年级下册二十二课《出师表》朗读、译文九年级下册二十二课《出师表》教案九年级下册二十二课《出师表》课件《出师表》知识点《出师表》重点词语归类微课微课二(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九年级下册全册视频)视频朗读原文
2020年2月15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八年级下册十三课《最后一次讲演》朗读、词语、作者八年级下册十三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八年级下册十三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最后一次演讲》电影观后感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八年级下册全册视频)视频朗读原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1946年7月15日被杀害。二、故事背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讲演”。三、理解词义1.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2.赋予:给与。3.发扬: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4.代价:①获得某种东西所付出的钱。②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5.卑鄙无耻:品行低下,不知廉耻。6.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四、问题归纳1.“写写”“说说”“打”“杀”与“偷偷摸摸”这几个词有何表达效果?本题运用品析词语表达效果法。“写写”“说说”和“打”“杀”分别用来描写李先生和反动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偷偷摸摸”是个贬义词,这些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2.连用三个“无耻”有什么表达效果?连用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表达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同时用“无耻”反衬后句的“光荣”,爱憎分明,很有鼓动性。3.第五段第一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题运用理解句子含义法。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战斗。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4.本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强大力量的赞颂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5.④、⑤段中的“他们”“你们”“我们”分别指谁?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他们”“你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作者用不断变化的人称表达不同的情感。用“他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用“你们”,变成直接对反动派的揭露、痛斥,表现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用“我们”,表示讲演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6.
2020年2月15日
其他

微课!八年级下册语文微课(全册)含学习资料!全!全!

作文视频课公益讲座:考场作文,从这几点入手(第一期)公益讲座:考场作文,从这几点入手(第二期)公益讲座:作文审题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三讲)公益讲座:如何写好一件事的记叙文(第四讲)公益讲座:强烈推荐记叙文写多件事(第五讲)公益讲座:写景记游,有这样几种角度(第六讲)公益讲座:家庭生活,如何才能写出新意(第七讲)公益讲座:文化生活,怎么写才能让老师认可(第八讲)第一单元微课1、社戏2、回延安3、安塞腰鼓4、灯笼第二单元微课5、大自然的语言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7、大雁归来8、时间的脚印三单元微课9、桃花源记10、小石潭记11、核舟记12、《诗经》二首(更多微课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自我检测1、社戏2、回延安3、安塞腰鼓4、灯笼5、大自然的语言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持续更新中……)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测试卷期末测试卷全书要点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上)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翻译汇总部编八年级下册成语汇编八年级下册生字词合集部编版
2020年2月15日
其他

微课!七年级下册语文微课(全册)含学习资料!全!全!

作文视频课公益讲座:考场作文,从这几点入手(第一期)公益讲座:考场作文,从这几点入手(第二期)公益讲座:作文审题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三讲)公益讲座:如何写好一件事的记叙文(第四讲)公益讲座:强烈推荐记叙文写多件事(第五讲)公益讲座:写景记游,有这样几种角度(第六讲)公益讲座:家庭生活,如何才能写出新意(第七讲)公益讲座:文化生活,怎么写才能让老师认可(第八讲)第一单元微课1、邓稼先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4、孙权劝学第二单元微课5、黄河颂6、老山界7、土地的誓言8、木兰诗三单元微课9、阿长与《山海经》10、老王11、台阶(更多微课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自我检测1、邓稼先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3、回忆鲁迅先生4、孙权劝学5、黄河颂6、老山界(持续更新中……)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测试卷期末测试卷(一)期末测试卷(二)全书要点七年级语文下字音、字形、成语、文学常识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之文言文、诗词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整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七年级下册现当代作家和诗人主要人物和代表作品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篇目及译文梳理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1-3单元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4-6单元预习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音频)七年级下册语文词语、朗读(全册)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年级下册课件七年级下册电子课本(点击直接链接人教网可查2020所有教材,最权威)作文例文《我的好朋友》例文《争论》例文《这样的人让我……》例文《乡情》作文3例《我的烦恼》作文2例《——的那一刻》作文4例《晒晒我们班的“牛人”》4例《我的一天》例文《月亮》例文《我的语文生活》例文关注我们本站资源来源网络,初中语文助手整理。转载出于学习之目的,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人员删除。
2020年2月14日
其他

【直击中考】话题作文(二)-备战2020年中考之优秀范文

命题作文-备战2020年中考之优秀范文周周背材料+命题式-备战2020年中考之优秀范文材料作文(一)-备战2020年中考之优秀范文材料作文(二)-备战2020年中考之优秀范文
2020年2月14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词四首》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渔家傲(秋思)》朗读、译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渔家傲(秋思)》课件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江城子•密州出猎》朗读、译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朗读、译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满江红》朗读、译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满江红》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满江红》课件微课微课二(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九年级年级下册全册视频)原文知识点创作背景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作者简介
2020年2月14日
其他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九年级下册第十一课《送东阳马生序》原文、朗读九年级下册第十一课《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第十一课《送东阳马生序》课件九年级下册第十一课《送东阳马生序》复习题《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东省中考题)勤学苦读的名言诗句勤学苦读的故事、《送东阳马生序》学习笔记
2020年2月14日
其他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二首》之《关雎》原文、译文、朗读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关雎》课件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关雎》教学设计2例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二首》之《蒹葭》原文、译文、朗读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蒹葭》课件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蒹葭》教学设计诗经《蒹葭》改写的情书
2020年2月14日
其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炭翁》微课+知识点(收藏回放)

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卖油翁》原文、朗读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卖油翁》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卖油翁》课件微课(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七年级下册全册视频)视频朗读原文卖油翁
2020年2月14日
其他

【预习必备】八年级下册:5课《大自然的语言》自我检测(附朗读)

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因为地势的高低也是影响物候的因素,山寺一般都建在山上,与平地的温度不一样。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地势高的地方出现得越迟。03
2020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