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13、《小石潭记》

必知诗词文精讲:《小石潭记

知识点

【注释】

1.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散文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与韩愈、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他曾被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写下了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钴鉧潭记》等八篇,被公认为山水游记中的佳作,合称《永州八记》。

2.小丘:小山。

3.篁竹:成林的竹子。

4.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环玉佩相碰发出的声音。鸣:发出的声音。玉佩与玉环都是系在腰带上的玉制装饰物。

5.伐:砍伐

6.取:这里指开辟。

7.水尤清洌:水格外(特别)清澈。尤,格外,特别。洌,凉。清冽,清澈。

8.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作为底部。以为:把...作为。

9.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以:相当于“而”,表承接。

10.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chí),水中高地。屿,小岛。嵁(kān),高低不平的岩石。岩,崖岸。

11.翠蔓:翠绿的藤蔓。

12.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13.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表示数目不确定,上下,左右,光景。

14.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

1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彻:透过,穿过。布:映现。

16.佁(yǐ)然不动:(鱼)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17.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18.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迅速。翕忽,迅速。

1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时隐时现。斗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20.犬牙差(cī)互:(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交错。差互:参差不齐。

2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楚,使……寒透。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

22.以其境过清: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以,因为。清,凄清,冷清清。

23.居:停留。

24.去:离开。

25.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友善。

26.龚古:作者的朋友。

27.宗玄:作者的堂弟。

28.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作随从跟着来的人,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跟随,动词。而:表并列。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

28.小生:年轻人。生,对读书人的尊称。

 

【译文】

从小丘东面向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心中把这个当作一种乐事,心中高兴舒畅。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潭水十分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青的树枝,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乎在与游玩的人逗乐。

站在潭边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小石潭边上,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空虚,没有其他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景致便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一起去的随从,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年轻人。(崔氏二小生)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前往,到某处。

3.闻: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5.布:古义:映,显现。(影布石上)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6.许:古义:表示多于……。(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允许、准许。

7.佁然:古义:呆呆的样子。(佁然不动)

今义:静止的样子。

8.以为:古义:作为(全石以为底)

今义:认为等。

9.清:古义:凄清;冷清。

  今义:清晰,清净等。

 

【一词多义】

1.可:(1)大约。表示估计数目。(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2.从:(1)介词,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

3.清:(1)形容词,清澈。(水尤清冽)

(2)形容词,凄清。(以其境过清)

4.差:(1)形容词,长短不一。参差不齐(参差披拂)

(2)动词,交错。(其岸势犬牙差互)

5.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2)逗乐。(似与游者相乐)

6.以:(1)介词,因为。(以其境过清)

(2)连词,而。(卷quan石底以出)

(3)介词,用,把。(全(quán石以为底)

7.而:不译,(1)表承接关系。(乃记之而去)

(2)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

(3)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8.游:(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

9.环:(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四面竹树环合)

10.为:(1)动词,作为。(全(quán)石以为底)

(2)动词,成为。(为岩)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从:自,由。

2.下见小潭。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形容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彻。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彻 :形容词作动词,照到。

5.俶尔远逝。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感到快乐。

12.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作为随从。从,跟从。

13.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取乐。

14.近岸。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1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形容词作量词,大约。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修辞手法:

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 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 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逗乐。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我”)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弯曲。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4.心乐之。(省略主语“我”)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写作手法】

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的记述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全文寂寥清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中还运用了移步换景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传神,穷为尽妙,意境幽深。

 

【段意】

①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②写潭中游鱼;

③写小石潭曲折的岸势;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⑤交代同游者。

 

【中心】

作者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问答:

1. 作者由“闻水声”到“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其中的“闻”“伐”“见”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既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表现了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

2.“伐竹取道”说明什么?

答:一方面说明作者的游兴之盛,另一方面说明小石潭环境寂静,人迹罕至。

 

3.第2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清澈。作者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游鱼、阳光、鱼影的描写,侧面衬托出潭水的清澈见底。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4. 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特点: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修辞:比喻。

     

5.“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本文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在寂寞处境中的孤凄悲凉的情感。

6.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记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答:顺序:①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特点:②幽静。  

 整体感受:③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7. 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答: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8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

答:①先声夺人。如第1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隔篁竹,闻水声”,用“如鸣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调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②抓特点,用比喻。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指出“全石以为底”,从而照应了“水尤清冽”一语,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

③正面、侧面相呼应。第2段写潭里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④对比描写,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能显出鱼的活泼。

⑤拟人。“似与游者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更把游鱼的神情写活了。

⑥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了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同步练习

一、注音

篁( huáng )    佩(  pèi )    洌( liè )    

坻(  chí  )    屿(    )    佁(  )

翕(  xī  )    邃( suì )      寥( liáo )

俶( chù )     怆( chuàng )    嵁( kān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下小潭    见: 看见             

(2)隔篁竹    簧竹:成林的竹子     

(3)如鸣佩环   鸣:使……发出声音;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      

(4)心之    乐: 以……为乐  

(5)水清洌    尤:格外          

(6)岸,卷石底以出    近:靠近,动词                          

(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翠蔓:翠绿的茎蔓   蒙:覆盖   络:缠绕  

(8)参差披拂   参差: 高低不平                    

(9)日光下澈,影石上    下:向下照射;澈:穿过,透过;布:照映、分布。                         

(10)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11)俶尔远逝   俶尔:忽然          

(12)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三、填空

1、《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作者(柳宗元 ),字(子厚 ),唐代(河东 )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山水游记),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永州八记 )。本文是其中的第(四 )篇。

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是属于(散文)的范畴。

四、用原文回答: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答案: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答案: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答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五、理解课文

 

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  C  )

A、如鸣佩环,心乐之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卷石底以出

 

2、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C

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4、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青 树 翠 蔓,蒙 络 摇 缀,参 差 披 拂。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潭 西 南 而 望,斗 折 蛇 行,明 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

答案:青 树 /翠 蔓,蒙 络/ 摇 缀,参 差 /披 拂。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潭 /西 南/ 而 望,斗 折/ 蛇 行,明 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

 

六、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隔着竹林听见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倒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七、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写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游览的先后顺序。 特点: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特点:清、澄。写法: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好处: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4、《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

“似与游者相乐”。                                    

     

5、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小石潭的主要特征:全石为底、潭水清澈、竹树环合(幽静)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凄清寂静 寂寞忧伤

              

9、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答案: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0、对“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进行赏析?

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1、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12、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13、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

示例: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用“随”“入”两字将“山”、“江”、“半野”、“大荒”四个意象贯穿,描绘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离家渐远、乡情渐浓的思乡情。                            14、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乐、悲(由乐到悲) 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15、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示例: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非常真切。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练习: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A.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B.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选自《永州八记·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释:①刈(yì):割。②举:全。③熙熙然:和悦的样子。④兹:这,代词。⑤瀯瀯(yíng):象声词,水回旋的声音。⑥匝(zā)旬:满十天。匝,周。旬,十天为一旬。

⑦澧(fēng)、镐(hào)、鄠(hù)、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澧、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⑧遭:运气。

 

10.下面是“书”的四个解释,文中“书于石”的“书”的 意思是      (填序号)(2分)

  ①书籍。“家贫,无从致~以观,每假借于藏~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②书信。“烽火连三月,抵万金。”《春望

  ③书写。“乃丹~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④(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上~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11.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意思。(2分)

  (1)影石上                         布:          

  (2)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之。   陋:          

 

12.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2)以兹丘之胜               翻译:                              

13.《钴鉧潭西小丘记》和《小石潭记》同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创作的山水游记散文,请分析文中划线语句,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A.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                                                                           

  B.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答:                                                                           




真题模拟题演练


2009中考真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           

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9.柳宗元 《黔之驴》、《捕蛇者说》等  

10.由于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11.B 

 

2010灿烂在六月AB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本文作者为             ,他和同时代的               一起倡导古文运动,被列为“唐宋八大家”。(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11.文中用“                 ”和“              ”两句侧面写出小石潭水的清澈。(3分)

9.柳宗元    韩愈

10.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3分)  

1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除本文外,我们学过作者贬谪永州时写过的一篇文章,篇名为《             》;

还学过他写的一篇寓言故事,篇名为《             》。(2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主要描写小石潭的概貌。

B.第②段,写观赏小石潭的游鱼,主要写出了鱼儿的活泼。

C.第③段,写远望小石潭的西南,主要写出了岸势的曲折。

D.第⑤段,写感受小石潭的气氛,主要抒发了内心的忧思。

10.对于第⑤段,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游者中既有作者的亲戚,也有随从,还有朋友。

B.因为是游记,所以有必要交代同游者,以便读者了解。

C.虽然同游者关系亲近,但作者还是难以排解内心忧郁。

D. 由于同游者人数众多,所以大家游玩的兴致很高。

8、(2分)捕蛇者说  黔之驴

9、(3分)B

10、(3分)D

 

 

小石潭记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__(2分)

9、翻译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1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B、第2段写了小石潭的鱼。没一句写水,却句句有水。

C、第3段写小石潭的源头活水——小溪。

D、第4段写了小石潭周围寂静和清幽的环境。

8.唐     柳宗元

9.向小石潭的西南望去,(那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10. A   

 

8.本文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3分)

    全石以为底。                                                    

10.下列不是表现潭水清澈的一项是       (4分)

A.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B.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C.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D.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 (2分)柳宗元   

9. (3分)(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10. (4分)D 

 

 

2018年上海市中考卷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               ,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分)

8.(2分)B 

9.(3分)(鱼)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

10.(4分)清澈(2分)  灵动(活泼)(2分)

 

课后巩固练习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方面?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本文是移步换景手法来写景抒情的 本文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文中描写了“小石潭”石底、潭水、游鱼、岸势曲折、环境凄清等方面。

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 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 (愉悦的心情) 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抑郁忧伤的心情) ,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衬托出潭水的清澈,写鱼动静皆宜,看到了其行踪,鱼像在空中游动一样。体现出水的透明,再进一步用太阳的照射,一起突出潭水的清澈。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4、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有什么修辞?

                                                                

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修辞:比喻。

5、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闻水声,如鸣佩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①全石以为底 ②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有: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6、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特点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7、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8.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四个方面:(1)水特别清澈;(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9.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通过侧面描写写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衬托出水的清澈。

10、《小石潭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1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

                                                                

因为有游鱼的活动,周围树木的保护,而且小石潭是活水,小潭以全石为底

12.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左右,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中考题《小石潭记》专练

一、安徽省池州市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考答案

15.(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二、大连市

(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 :8.(1)到、靠近(2)的  (2分。每小题1分) 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2分。每小题1分)

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三、荷泽市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状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10.答案 :①  因为        ②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 :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 :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 :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四、深圳市

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

答案 :6.(1)大约  (2)呆呆的样子  7.(1)水格外清凉。(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8.此题答案 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

五、(南京)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题。(13)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xià):裂缝。掉:摇动。

  1.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D.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面受沫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3.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4.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

    (1)《次北固山下》:□(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4.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2)

   

    

表达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1)        

《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

《观第五泄记》

(2)       

  依依不舍

 

答案:1(2)D

2(2)B

3(4)(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4(3)(1)(或:绿)  (2)  (3)(或:疾)  (每处1)

5(2)(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  (每处1)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1、《论语》十二章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2、《曹刿论战》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3、《孟子》二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4、《北冥有鱼》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5、《虽有嘉肴》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6、《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7、《出师表》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8、《桃花源记》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9、《答谢中书书》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10、《三峡》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11、《马说》

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12、《陋室铭》

来源 | 网络

初中语文助手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初中语文助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