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15、《醉翁亭记》
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改革的领袖,在散文、诗词及文学批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2、生字读音:
环滁(chú) 琅琊(láng yá) 辄(zhé) 林霏(fēi)开 岩穴暝(míng)伛偻(yǔ lǚ) 山肴(yáo) 野蔌(sù) 射者中(zhòng) 觥(gōng)筹交错 颓(tuí)然 阴翳(yì)
3、重点词语解释:
(1).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 环:环绕。环:包围。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
(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飞泻。
(4).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
(5).名之者谁 名:命名。(6).饮少辄醉 辄:就。
(7).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9).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集。(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回家。从:跟从。
(11).吾谁与归 归:归依。
(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香花。发:开放。
秀:草木茂盛。繁阴:形成浓阴。
(13).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14).休于树 于:在。
(15).山肴野蔌 肴:野味。蔌:菜蔬。(16).宴酣之乐 酣:尽兴的喝酒。
(17).非丝非竹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18).弈者胜 弈:下棋。
(19).觥筹交错 觥:酒杯。筹:酒筹。
(20)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于。
(21).树林阴翳 翳:遮盖。(22).鸣声上下 上下:指树林的上面和下面
(23).太守谓谁 谓:是。
4、重点句子翻译: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译: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在出游啊。
(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站着或坐着大声喧哗的,是欢悦的众位宾客。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这是喝醉了的太守。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宾客跟从太守回去。树林茂密阴蔽,到处的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二、内容主旨
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三、重点把握
1.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
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4.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5.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7.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8.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9.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请仔细找一找,说说自己的理解。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四、知识点归类
1、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颓废的样子
野芳发而幽香 芳:古义:花朵 今义:芳香
山间之四时也 时: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2、一词多义:
①而:表顺接的连词,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
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到极点,以为绝妙;
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代词,名之者谁?
⑤酿泉:名词,泉的名称,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宾动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
⑥乐:快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开花,文中指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⑨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
⑩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⑾穷:①乐亦无穷也:尽。②欲穷其林:走完。
⑿归:①云归而岩穴暝:归集,聚拢。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3、词类活用:
①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③名之者谁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④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⑤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动词。(后乐)乐趣,名词。
4.特殊句式以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译: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弯着驼背的老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滁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译: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时能够同享那乐事,清醒后能够用文章记述那乐事的人,是太守。
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译: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译: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是琅琊也。)
英华九州语文教育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译: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酒上。)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 ②略无阙处( ) ③重岩叠嶂( )
④不见曦月( ) ⑤夏水襄陵( ) ⑥虽乘奔御风( )
⑦绝巘多生怪柏( ) ⑧林寒涧肃( ) ⑨属引凄异( )
2.下列各句内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重岩叠嶂,稳天蔽日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 , (朝代)人,选自 ,它是有文学价值的 巨著。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 、 。21教育网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至于/夏水襄陵
C.虽/乘奔御风 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二、阅读理解题。
【2017年福建省中考题】《三峡》《徐霞客游记》对比阅读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_ (2)属引凄异 引:__________
(3)不及返顾 顾: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译文:
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①于 在 ②通“缺” ③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④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大阳 ⑤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⑥即使
⑦山峰 ⑧寂静 ⑨连续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实词意思的把握,我们结合语句意思进行分析。
2.B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通假字的理解,B项中“阙”通“缺”。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今异义的理解,我们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古义,然后结合现代汉语理解现在的意思。
4.郦道元 北魏 河流水道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解析:根据自己的文学积累填写即可。
5.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朗读节奏停顿,D项中朗读停顿节奏错误,应该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二、阅读理解题。
1.(1)逆流而上 (2)延长
(3)看,回头看 (4)就是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的意思,我们结合语句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 A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断句。断句时我们根据下面几点进行断句。(1)根据句子语法结构进行断句。(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进行断句。(3)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 进行断句。(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进行断句。(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进行断句。原句中,由于划线句中有“以……为……”作为固定句式的标志,所以较容易划出第一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排除CD 项,再看B 项“土人新”明显错误,排除B 划线句的译文是: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弯曲、笔直、高低不一(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3.(1)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
(2)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翻译,我们要注意关键词语的翻译。(1)句中虽,意思是即使。奔意思是飞奔的马。(2)句中许意思是多,下是往下的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一问是概括三峡四季景物的特点。通过下面语句看出四季水的特点:“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第二问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到答案“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中考真题
《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题)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堅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3.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2 分)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的翅膀一样 )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
③因为本其山川(根据 )
④遂书以名其亭焉(起名,命名 )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
A. (1)山水之乐 (2)乐其地僻而事简
B. (1) 在乎山水之间也 (2) 幸生无事之时也
C. (1)名之者谁? (2) 修之来此
D. (1) 山行六七里 (2)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解析】B。都 属于判断句式,意思和用法就是一样的。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玡山。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17. [乙]段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 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和_ 喜与予游也 (用原文语句回答)。甲乙两段都表现了作者 与民同乐 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1+1+2=4 分)
《醉翁亭记》《醒心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伛偻提携 伛偻:
(2)泉香而酒洌 洌:
(3)杂然而前陈者 杂然:
(4)则必即丰乐以饮 即:
10.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临溪而渔 则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以文者 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
11.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12.(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2分)
(二)(13分)
9.(1)驼背,指老年人。(2)清。(3)错杂的样子。(4)就,靠近,到。
(4分。每小题1分)
10.B(3分)
11.(1)脸色苍白,头发雪白,昏昏(或“东倒西歪”)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2)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
(4分。每小题2分,关键词语理解正确、句式翻译恰当即可)
12.(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答“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等都可)
(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练习题
(一)“环滁皆山也……得知心而寓之酒也”
【阅读训练】
1、文中最能说明醉翁亭命名之意的一句话是“ ”。
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与“名之者谁”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两狼之并驱如故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写出文段中的两个成语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 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2、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⑴泻出于两山之间也 泻 ⑵有亭翼然 翼 ⑶饮少辄醉 辄
3、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哪两句话进一步说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太守醉也”。
【阅读训练】
1、 写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中写春夏秋冬景色的原句。
春: 夏: 秋: 冬:
2、联系全文,可以从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一种( )
A、被贬之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3、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 和 。
4、语段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也具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所抒发的 的旷达胸襟。
5、下列各组语句中叫横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⑴往来而不绝者 ⑵帅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⑴临溪而渔 ⑵把酒临风
C、⑴宴酣之乐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⑴宴酣之乐 ⑵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下列各组中加横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⑴非丝非竹 ⑵无丝竹之乱耳 B、⑴往来而不绝者 ⑵以为妙绝
C、⑴行者休于树 ⑵捕蛇者说 D、⑴杂然而前陈者 ⑵其一犬坐于前
7、“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8、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拓展比较阅读】
(一)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若夫阴雨霏霏……感极而悲者矣”
〔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⑵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⑶日出而林霏开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水落而石出者 A、黑质而白章 B、云归而岩穴暝 C、学而不思则罔D、吾恂恂而起
3、把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甲乙两段文言文都是写景的名段,却表达了作者不同的心境。
甲段写了 的景色,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乙段写了 的景色,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采取 ③上:皇上 ④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佳木秀而繁阴 秀: ⑵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⑵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 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
4、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思想?
5、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附参考答案:
(一)【阅读训练】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B 3、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 4、⑴有座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张开翅膀一样,高居在泉水的上边。⑵醉翁的情趣不在酒,而是在于山水之间。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⑴泻:倾泻 ⑵翼:象鸟张开翅膀 ⑶辄:就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知心而寓之酒也。
(二)【阅读训练】
1、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者 2、B 3、美丽的山水景色 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D 6、B 7、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也说明太守治理有方。
【拓展比较阅读】
(一)1、⑴隐没,隐藏 ⑵离开 ⑶散开,消失 2、B 3、野花开了,散发着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4、阴雨连绵 悲(悲伤、忧伤);朝暮四季 乐(喜悦、欢乐) (二)1、⑴开花,这里是滋长的意思 ⑵离开 2、⑴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⑵于是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仰头望山,低头听泉声。日:“每天”不现实,应当为“经常”。3、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 4、与民同乐
5、相同点: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⑴甲文以“秀”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具备,精确熨帖。⑵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不同点:乙文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初中语文助手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