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给我一个浴火重生的机会
图片来源:摄图网
巴黎圣母院的一把大火,烧在每个关切的人心上。
被火苗意外吞没的800多年历史,留给我们一句未能说出口的话:
保护我,重建我
这次牵动全球神经的火灾,并非巴黎圣母院第一次被重创。
法国大革命期间,它也曾“苟延残喘”:财宝被掠夺,塑像被破坏,只剩下一地狼藉。
但比战乱和火灾更残酷的,或许是时间。
19世纪大文豪雨果出版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随着小说译本在海外出版,敲钟人卡西莫多和这座修缮后的法兰西哥特式教堂逐渐被世界熟知。七八百的时间里,巴黎圣母院见证了无数法国的风雨。
巴黎圣母院模型 图片来源:记者 魏官红/摄
“你相信巴黎圣母院会消失吗?”这句刷爆朋友圈的话,让目睹悲剧的人哽咽。实际上,不止巴黎圣母院,许多人类文明的结晶也面临着这样的担忧。
越是古老的木质结构建筑,越不容易渡过火灾这一劫。
据《财经》报道,建于12世纪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古老的建筑,其中屋顶结构被称为“森林”,是因为建筑巴黎圣母院用了大量的树木,主要是橡木。而木质结构建筑一旦起火,容易见风起势难以控制。
巴黎圣母院大火 图片来源:推特视频截图
我国也有这样的例子,2017年12月,有“亚洲第一高木塔”之称的四川绵竹市九龙镇灵官楼突发大火,该木塔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卯榫结构,共16层高。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后,英国温莎城堡、威尼斯歌剧院、韩国崇礼门、巴塞罗那歌剧院等古建筑均遭遇了程度不一的火灾。
这些被历史长河雕琢过的古建筑,需要我们去保护。
VR技术助历史文物“永存”
或许巴西国家博物馆的“复活”能给我们启发。2018年9月,一场大火席卷了位于里约热内卢的巴西国家博物馆,超过90%的馆藏珍品被烧毁,200年的记忆毁于一旦。
就在火灾后的第120天,巴西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称这座“南美洲的记忆”正在复活,原因在于2016年谷歌公司完成了巴西国家博物馆文物的虚拟图扫描。
技术的进步,让在火灾中消失的文物得以保存。
N+财经(微信号:njcjnews)记者注意到,以文物数字化为基础,随着VR手段在文博领域的广泛运用,实体物品、建筑不再是文物保存以及参观的唯一方式。
例如今年3月VR内容公司Targo发布了巴黎圣母院的VR纪录片,对大教堂的塔楼、圣器室等进行了全方位呈现。
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切入文博产业,例如目前腾讯云开始为故宫提供后端平台建设技术支持,打造故宫整体线上博物馆平台,融合了目前故宫的几十万件藏品。
对于拥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文物而言,时间的流逝是考验也是损耗,而人类通过技术手段对文物的采集、记录也是与时间赛跑,在不可预计的意外来临前拓展文物的存在维度。
正如巴西国家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大·科尔纳在写给谷歌线上博物馆观众的信中所说:“尽管博物馆失去了绝大部分收藏,但是我们从未失去生产知识的能力。”
把古建筑纳入现代消防体系
在惋惜之余,博物馆和古建筑如何纳入现代消防体系也引起了业界的思考。
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马炳坚对N+财经(微信号:njcjnews)记者表示,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事件,也将提升全球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消防普及意识。
事实上,全球古建筑的起火事故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曾有多位律师和从业者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古建筑的消防管理法规,推进法制化管理进程。
此次巴黎圣母院之殇,又一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古建筑保护,时不我待!
“消防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大,防火、灭火打的就是装备仗。”云南省消防总队火灾科学实验室主任田锦林感叹道。
田锦林表示,从经济角度来讲,消防投入是不产出的,但是不投入也不行。在古建筑保护上,普遍的情况是,经济条件好的地区,投入就多一些。
面对隐患多、投资大的古建筑火灾防控,除了资金投入,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结合运用也很必要。
“古建筑的消防体系也要与时俱进,纳入现代消防体系和技术。”一位研究古建筑消防的专家对N+财经(微信号:njcjnews)记者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图像型火灾探测技术、自动消防炮灭火技术、细水雾灭火技术等技术为代表的特殊场所消防系统也在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会场应用。
记者丨方京玉 张虹蕾
编辑丨魏官红 徐斐
本文为丨N+财经 njcjnews 丨原创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N+财经后台留言以获得授权
往期文章
☑公司丨觉得红酒劲不够,改卖白酒现隐忧——通葡股份去年仅挣4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