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的出海攻略
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和电动出行的需求日益增长,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伴侣,正逐渐从我们国内熟悉的街角走向遥远的海外。但究竟什么是充电桩?它又有哪些类型?它们如今在国际上的布局如何?在远航的过程中,它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呢?接下来,让我们一一为您揭晓。
一、认识充电桩
充电桩,顾名思义,是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它们能将电能高效转换为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直流电或交流电,从而为汽车注入动力。
二、充电桩的类型
按输出的电流充电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交流充电桩(AC)和直流快充桩(DC)。
此外,按照不同的充电速度和功能,充电桩还可以细分为慢充、快充、超快充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充电桩市场需求与布局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区域就是中国、美国和欧洲,充电桩的需求都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而增长的,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哪里,充电桩的市场就会在哪里。新区域市场的业务推广,例如东南亚、日本。
盛弘股份、道通科技、炬华科技、EN+、英杰电气等我国充电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继布局海外市场。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市场的充电桩竞争则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以泰国为例,其车桩比约为20:1,比欧美的差距更大,而且存在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目前,中国充电桩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如星星充电等充电桩企业已经在新加坡、越南进行了市场布局。
中国主要充电桩供应链企业
四、充电桩出海机遇与挑战
欧美充电桩市场存在大量需求,当地制造成本较高,企业倾向于供应中高端产品。东南亚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是国内企业争夺的焦点,更是跃向欧美市场的跳板。
1
市场分析
欧洲:欧洲充电桩市场增速较快,且充电桩认证相对较容易,周期更短,国内企业出海更易切入。
美国:美国充电桩认证难度高、政策成本较大、下游格局集中,国内企业目前主要通过与车企合作或进入海外商超平台(如亚马逊)等方式进入市场。
东南亚:东南亚充电桩的充电接口标准主要为欧标(CSS2)和日标(CHAde-MO)。根据麦肯锡预测,东盟市场总共需要大约9.5万个公共交流充电点和4万个直流充电点,以支持2030年的电动汽车数量。
2
市场挑战
产品适配度:中国充电桩出海,除了满足硬件标准要求外,在软性需求方面,需要符合当地的用户体验,还需要考虑本土化落地问题,具备物联网交付能力和配合整个售后服务体系搭建等。
出口限制:海外市场出于贸易保护、信息安全等考虑对充电桩产品进口有一定限制。根据欧盟《净等工业法》和《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提案目标,计划到2030年,将光伏和电池等关键绿色工业的本土产能提高到40%。美国政府要求,所有接受美国《基础设施法案》补贴生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必须在美国制造,同时从2024年7月开始,至少55%的充电站零部件采购必须来自美国。
产品认证:门槛高、周期长、费用高;如欧洲CE认证周期一般为3-6个月,单次认证费用在30-50万元,美国UL认证较欧洲CE认证难度更大,认证周期约6个月,单次认证费用需约50-80万元。
五、充电桩出口标准认证
国际上主要有五个充电桩标准,分别是:中国国标GB/T、CCS1美标(combo/Type1)、CCS2欧标(combo/Type 2)、日本标准CHAdeMO,特斯拉则拥有独立的充电接口标准。全球范围内,CCS和CHAdeMO两种标准的使用较为广泛,支持车型较多。
欧美主流充电桩认证标准
在充电桩行业的全球扩展浪潮中,选择一家专业的物流供应链合作伙伴变得至关重要。作为行业领先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商,合聚新物流致力于为充电桩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出海解决方案,确保产品安全、高效地到达全球各地。我们的专业团队深入了解充电桩行业的独特需求,从合规咨询到运输包装、清关配送等,每一步都精确策划,确保无缝执行,真正做到让客户省时省力省心!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