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导读:我们的先辈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吃得过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黄帝内经》里面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说明一次吃很多东西,首先损伤的是我们自己的肠胃。中医古书《济生方》也指出:“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则积结为症瘕。”从古人的经验看,饮食过量就会使肠胃功能失调,时间久了,患癌无法避免。症瘕积聚是肿瘤一类的实质性物体。


      当然正在生病当中,身体正虚弱的时候正气不足时更应该不能吃太多太杂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本来身体需要能量去对抗病邪,这时反倒吃很多的东西令脾胃气血无法运化给身体添堵而已。有人也会说生病了,身体虚弱要补补,还是那句话,脾虚何以化。需从粥汤杂粮慢慢调养开始,让脾胃之气强盛方可。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并没有胃口,自然而然不想吃就不要吃是最好的养病方式,等病邪去了胃口自然也有了。


疾病以减食为汤药”这句话是出自唐朝

百丈大智禅师二十条丛林要则的第四条,

这二十条要则的原文: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有了是非,就会引起纷争,而不能安心修道。)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

  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

  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这二十条要则的含义每一条都很深,因限于篇幅的关系,

现在我们只解释为什么疾病要以减食为汤药。



 

中国人以农立国,讲究吃饭。其实一个人身体真正需要做燃料、能量的饭量只有半碗,如果吃三碗,其余两碗半都浪费了。有许多消化不良的渣子,变成大便排泄出来,能排出来身体也是要有能量支撑的,否则就瘀滞在体内。中国人喜欢吃,脾胃都吃坏了,而很多病都是肠胃堵塞,而导致中气不足所引发的,要想少病就得使脾胃健康是关键。


1

  少吃或不吃东西是人类生病时的一种自然反应,少吃东西才能让胃充分休息,而且减轻身体机能的过度负荷,使生理组织恢复活力,白血球和抗体充分发挥驱除病菌的效能。


2

  有很多疾病是由于饮食太杂和太多引起的,所以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节制饮食,可以防治疾病。

3


  据书中记载:“吃得少,心智才能清明,”心智清明,修行止观觉知的工夫才能得利,才能运用觉知和止观来治病。


4


  吃得越多,人越昏沉:饮食过量,不但会伤肠胃,而且过多的养分留在体内,排不出去,会变成毒素,尤其脂肪或者维生素A、D、E、K这四种油性的维生素过多,无法排出体外时,会造成血管硬化等可怕的疾病。另外存留在肠道里的宿便过久产生的毒素会进入循环系统,到脑部甚至引起精神问题,详细阐述请阅读本文:《无论得什么癌症,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所以减少饮食,可以把遗留在体内的毒素排出,对于强化身体机能很有用。

5

    虽然《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把一切食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常吃而有利无害的食物。中品是少吃有利、多吃有害的食物;下品是本身具有毒性,除非当药治病,否则不能食用的食物。现在由于大量生产,农作物普遍喷洒杀虫剂和农药,很多好东西都变了性质了,再者,食品加工大多掺放了色素和防腐剂,碗盘上洗洁剂的遗毒又很难洗干净,所以再好食物还是不宜多吃,以免伤害肝脏和身体机能


6


  减少贪欲,食无求饱,随遇而安,才能专心修道,锻炼心智,天天讲究美味,贪求口福,则必然会起分别和烦恼心,这样,心地怎会清净呢?所以还是少吃比较自在,少吃则对物质的依赖也相对地减少,容易达到知足常乐的境界,既不必为生活而奔波,又可对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

7

  减食最明显的理由,也许是因为现代人普遍都吃得过多。吃得过多会造成身体机能的负荷太重和操作过量。身体机能长期的亢奋,最后可能导致机体组织的损坏或崩溃,而造成机能失调或引发其他的病疾。糖尿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购书:《长寿大道》行住坐卧、吃穿住行的智慧

点击 ☟ 标题

 病在心里

 被营养学祸害的一代 ▎营养中毒的孩子

 一个中医的生死观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  每种疾病都在提醒你有一个内在情绪问题

●  一位医生痛述:“体检”是怎样把正常人“干掉”的?

 这些话才是中医养生的至高境界,如此才真好病!

向上滑动(倒出杯中二维码,长按关注小编,茶话健康)

关于我们

☯古圣言: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我们致力于成为优秀的新媒体医学学习传播平台。敬请一如既往的关注我们,与我们一道体悟生命智慧

☯咨询微信13810949871 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欲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二维码识别求关注
若受益请转发或点 在看 分享健康涨姿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