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碗乌梅汤,解决爱上火,爱长痘、口腔溃疡、咽喉肿痛……


那些动不动就“上火”,动不动就吃寒凉去火药的人,为什么其火总也清不尽呢?而且越服寒凉药,其“上火”越顽固呢?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上火”一词,凡是吃点热性的食物而出现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等,皆认为是“上火”。

 

因为是“火”,就想当然地吃些清热降火的药。于是药店里各种清热降火药卖得很好,甚至抗生素也成了去火的家庭备用药,一觉“上火”即服一两片,方便又省事。


在广东、福建地区,喝凉茶更是成了人们去火的一大特色。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动不动就“上火”,动不动就吃寒凉去火药的人,为什么其火总也清不尽呢?而且越服寒凉药,其“上火”越顽固。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人稍微吃一点温热的食物都容易“上火”,难道是越老体内阳气越来越多了?


甚至也有人吃冰淇淋也“上火”,越吃脸上痘痘越是疯长,难道冰淇淋也是热性的?我们以为的“上火”真的是火吗?

 


什么是“上火”?

 

生活中我们理解的“上火”,其本意是体内有热气。


所以吃了某些含热气的食物就会咽喉疼痛、长痘痘、牙龈肿痛,这是因为食物中的热气进入体内,散发于外,表现出来的即是“上火”的症状。

 

所以,我们才会去用些清热降火的方法,以去除体内多余的热气。

 

可是,那些越去火越容易“上火”的现象该如何解释呢?吃寒性食物也会长痘痘的现象又怎么解释呢?

 

若把“上火”看成是真的有火,肯定不是这么回事。


关于“上火”,我们肯定没有正确地理解它的含义,以至于普遍应用寒凉去火的方式也并没有真正让我们摆脱“上火”的困扰。


事实上,人们普遍认为的“上火”并不是实火,临床上我们常见的“上火”见于两种情况:或阴虚于下而阳根不固;或阳亏于内而相火外腾。


中医认为阴阳是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当体内阴虚,则依附之阳相对亢盛而浮于上


所以表现出了“上火”;相火藏于肾水之中,肾水温升而能生木,相火只有下藏才能温肾,如果相火不安于位而上浮,即是失其位,表现为“上火”。

 

此两种原因导致的”上火”都为虚火,而非实火。

 

关于阴虚,我们可以理解为阴液的亏虚。津液是人体阴液除了血液外的所有水液的总称。

 

由于热性的食物耗伤了人体的津液,导致阳气相对亢盛,会出现”上火”。而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中焦的运化而来,这个运化是阳气的运动,亦称为气化。

 

喝到肚子里的水不能等同于津液,只有通过脾阳的运化,才能变为人体有用的津液而发挥濡养作用。所以说,津液的化生离不开脾阳的运化,阳气是动力,是生机的根本。故说,一分阳气,则是一分生机。


阴虚可以短暂地存在,而不能独立地长期存在,只要正常摄入饮食,脾阳不损,即能化生津液。


关于阴虚导致的“上火”,滋阴药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前提还是要在脾阳不损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实际上有没有真正的“上火”呢?当然有,真正的上火表现为小便灼热,口渴饮冷,此时稍微用点苦寒药就好了,不需治疗数月数年。


而对于临床上大部分的“上火”来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虚。

 

寒凉药去火之害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所谓的“上火”,即火在上,寒在下

 

阳气不足于下,导致虚火上炎于头面,出现头面、耳、眼、口、鼻、咽喉的各种火热症状


如痤疮、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面红、眼红、耳中生疮、牙龈炎,口腔溃疡、头晕、头痛等等。明白了这个道理,扶阳抑火即可治疗。


人体的元阳来自于肾,它决定着我们寿命的长短,这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中焦脾胃之阳是后天之本,这是我们可以左右的。

 

寒凉药物暂时有去火之效,但毕竟会耗伤人体唯一能左右的后天脾阳。脾阳一损,则后患无穷,百病因而丛生。                                                       

上火了怎么办?                                                                  

若木火过浮出现上火诸症,则需敛降木火,可服乌梅固本汤。

 

组方:乌梅15克,黑豆20克,绿豆20克,黄豆20克,冰糖30克,杏仁10克。3剂,水煎服,日1剂。

 

功效:乌梅收敛从左逆升的阳气,使之降回水中。三种豆子清上部之热,且不伤中气。


杏仁降肺气,以助收敛。阳泄过热,则肺气不降,杏仁可降之。冰糖甘温,以培土固中。

 

方法:去药店,买乌梅,每天用五个大乌梅(大人可以用到七八个),白糖两调羹,熬水,把乌梅熬烂。制作成乌梅汤。放温,服用乌梅汤,当做饮料来喝。

 

生活中易上火之人可以食些酸品,酸性收敛可以潜阳


同时,平日素体阳虚之人于生活中尤当忌生冷饮食,可以通过食温补的食物,或者找专业的中医调理,以改变阳虚体质,从而治疗“上火”诸症。

 

临床上大量病例证明:温阳药物可以降火,比如用温阳潜阳的方法可以治疗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脸上痤疮等等,这正是说明温阳药对应了阳虚证引起“上火”的特点。


医圣张仲景有句话:“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病有阴阳,证有阴阳。阳虚证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就是扶阳抑阴。而顾护脾阳,慎食生冷,这也是预防“上火”的前提,也是根本。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温饱,而更注重于食物的味道,由此导致的问题是,有人会为了口舌之欲而不顾脾胃的阳气。

 

滥吃各种冷饮、冷冻品及部分海鲜都容易伤损脾阳。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患病是以实证为多还是虚症为多呢?

 

根据以上分析,再对比临床上的症状,可以得出结论:“上火”,阳虚者为多数。


对于这样的“上火”,生活中是扶阳,还是泻阳;是温补还是凉泻?可以说,若滥用寒凉药去火,肯定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相关阅读:

▲专治“上热下寒” 爱上火,脸上长痘,口腔溃疡,便溏尿频,腰膝酸冷,手脚冰凉

替代参芪,补气而不上火的两味好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