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捧回这块“金字招牌”,淮安有何实力?
初冬时节,落叶缤纷,满地金黄。令淮安560万人民无比欣喜的消息传来——
11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捧回一块沉甸甸的“全国文明城市”奖牌,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央文明委隆重表彰。
这也意味着,淮安迎来“文明”高光,正式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历经多年磨砺铸就,淮安是如何做到的?有何独特招数?
坚定求索,汇聚创建合力
作为综合评价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发展实力、文明程度、整体形象的金字招牌,为全国各级城市所追逐。
11月10日,三年一次的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尘埃落定,从结果看,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省会、地级市、县级市等各级行政单位越来越多。在此次最新的评选结果中,共有133个城市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比第五届增加44个,入选总数再创新高。
面对众多竞争“对手”,淮安的测评成绩在地级市中位列全国第七名。这个成绩,无疑称得上优秀。
而优秀的背后,是淮安多年的沉淀与努力。尤其是自2018年起,围绕“高分高位夺牌、全国走在前列”目标定位,淮安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列为年度重点重抓的大事要事,把文明城市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写入党委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高质量考核内容,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各个方面。
淮安市级层面专门组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市直条线和县区层面抽调专人负责创建工作,通过市、区、镇(街)、社区(村)高度融合联动,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成果清单,细化推动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
高位推进,坚定求索。为了成功摘牌,淮安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一线调度”,研究会办问题,暗访督导推进工作。三年来,研究部署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多次成为淮安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议的主题。会场之外,淮安市委书记、市长还多次深入创建现场直接推进工作。
比如,5月14日,淮安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工作推进会。聚焦最直接、最直观创建突出问题,淮安聚焦农贸市场(车站)及其周边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及园林绿化整治提升、建筑外立面整治、“拆违清非”整治、户外商业广告、广告设施店招店牌整治、“飞线”整治、不文明交通秩序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整治、网申资料专项攻坚十项任务,打响“十大专项战役”。
每一项战役,都由蔡丽新亲自“点将”,明确每一项工作的牵头负责人员,“确保城市形象、环境面貌、市民行为规范有一个大的改善提升,收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一个细节足见淮安的认真。当天推进会结束后,蔡丽新直接从会场前往创建现场,一连去了四五个地点,督查“挑刺”,推进“拆违清非”、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提升工作。
又比如,4月初,蔡丽新和淮安市市长陈之常等市领导穿上红马甲走上街头参加爱国卫生运动,修剪绿化带、清除小广告、扫除落叶垃圾,检查文明创建工作。
对于淮安来说,文明城市创建不是“一阵风”,更不是为了搞迎检突击战。而是在创建的同时全力巩固抓细抓实、常态长效。
比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突击创建等不良倾向,在重点解决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公共空间治理等创建重点难点的同时,淮安推行社会治理网格和城市管理网格“两网融合”,完善优化月度考评、巡查督办、挂钩社区等制度,着力从根源上解决创建突出问题,形成城市精细化管理、创建长效化机制,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是这样,追梦的每一天,淮安就一直保持奔跑的姿态。从上到下,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提升行动的强劲脉动。
攻坚克难,增进民生福祉
文明城市创建,涉及到方方面面。既要比精细度、满意度,更要拼执行力、持久力。
以锲而不舍的决心,行非常之策攻坚克难,淮安使出不少招数——
2018年,淮安创新实施乡镇街道给106个市直部门单位打分的“逆向考评”方法,倒逼行业部门发挥职能作用;
去年,创新实施居民小区和背街小巷“新亮工程”,对破损严重外墙面进行出新、内墙面整体出新,全面亮化楼道及公共部位路灯,维修破损路面等。
在今年这个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考之年,为进一步压细压实市级单位挂钩社区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和常态长效创建机制,淮安创新启动主城区道路街巷挂包助创工作,提高实地创建现场水平。
务求取得实效,淮安组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专业考评队伍,将全市城区31个街道和农村的41个乡镇全面纳入创建考核范围,采取月度考评、年终综合排名等方法,将考核结果与年终综合考核、干部评价直接挂钩。
......
铁心硬手抓整治,随着创建的深入,难啃的“硬骨头”一个个被攻破——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方面,共完成老旧小区整治改造320个,整治面积共1102万平方米,惠及10.7万户居民,创建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16个。
农贸市场基础硬件设施升级方面,去年投入340万元升级高改造36家农贸市场,今年再投入2386万元对49个农贸市场、328个项目实施提档升级。
推进“厕所革命”方面,2018年来,淮安市区约投入2000万元,新建43座公厕,改造34座公厕,并加强所有公厕日常考核,确保其干净整洁无异味。
在拆除违建方面,累计拆除违规广告65072块(处),面积达 210988.5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 44万平方米,2020年以来组织执法行动2000余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244户、面积 20万平方米。
改善交通方面,新改建滨河大道、枚乘路等城市道路,市区道路达2153公里、4052万平方米,较“十二五”末增长24%、39%;总投资165亿元的市区内环高架工程建成通车。2018年以来,累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059万起,全市交通遵章率达到90%以上。
可以发现,淮安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更是为民办实事、百姓得实惠的过程,文明城市创建的脉搏始终与城市发展、群众生活“同频共振”,由此也带来一系列“文明蝶变”——淮安的道路更整洁了,交通秩序更优良了,空气更清新了,市民素质更高了,城市变得更加宜居,生活也更加美好。
共建共享,铺就文明底色
文明城市创建,为民惠民更要靠民。
为让淮安群众都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热潮中来,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走进群众身边——
淮安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走进百姓“今天我是倾听者、志愿者、宣传员”活动,让人大代表为民发声;淮安市创建办、市委网信办组织“网聚淮安 唱响四季”活动,常态化发动广大网友助力文明创建;共青团淮安市委开展“文明城市·青春力量”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为创建汇聚青春力量;淮安市级机关发起“在职党员回社区助创建”活动,凝聚起文明城市创建的磅礴力量。
更重要的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检验的不仅是外在的市容市貌、民俗民风,更是内在的民生福利和隐性的人文精神。
注重市民素质教育春风化雨、入脑入心,以擦亮“德润淮安”品牌为抓手,淮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学习践行周恩来精神、周恩来读书节等活动,推进“创建进万家,文明大走访”、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活动,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常态化,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比如,动员市民共建共享“美丽淮安”“健康淮安”,淮安发布《淮安文明市民12条》,引导市民养成“光盘行动用公筷”“遛狗牵绳清粪便”“垃圾分类不乱扔”“楼道杂物要清光”等卫生习惯。
点滴细节之间,文明新风在淮安见微知著,“润物细无声”地提升着这座城市的文明气质。如今,自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许多淮安人的生活方式和文明习惯。全市已注册登记志愿者74.69万名,占本地常住人口比例52.51%,志愿者组织达5191个。他们“不请自来”,守候在城市每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文明见于物,更藏于人。文明创建不仅仅是为了拿牌子、得荣誉。刷新城市文明高度,需要下足“绣花功夫”,让文明真正成为一种“习惯”。
当下,推动创建常态长效,已经成为了淮安新的课题。在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后,淮安就召开创建常态长效工作专题会议,提出“创建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目标定位。
站在新的起点,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基因,淮安正在以常态长效化建设,持续为城市发展注入“文明”源动力。
延伸阅读
正在公示!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拟表彰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名单来了
实现“全治愈、零死亡、零感染”,这个经济大省如何做到?
国务院刚刚给它定名,扬州这座“国字号”博物馆有何不一般?
开门问策谋划江苏“十四五”发展!娄勤俭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
撰稿 新华日报记者 胡兰兰图片 淮安发布值班主编 郁芬编辑 四维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