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江北新区如何交出高分卷?

南京观察 北京西路瞭望 2022-11-18


“组织400余家企业参与进博会,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额近200亿元。”不久前落幕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南京江北新区收获颇丰。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落子江北新区两年,江北新区连续两年走进这扇“金色大门”,向世界推介。



“瞭望君”注意到,建设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正是江北新区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里,肩负着建设国家级新区与自贸区建设的双重使命。江苏省政府发布的江北新区“十四五”规划,提出“改革开放全面深入推进”的目标。要求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制度型开放向纵深迈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联通国际、带动国内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凸显。


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建设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这张时代“必答卷”,新北新区如何作答、答得怎样?透过几个问题,可见一斑。


增长的支撑是什么?

“两城一中心”的“爆发”


先看一组数据。今年1-9月,江北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5%,高于南京全市7.2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逾7.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前10月,江北新区进出口总额逾377亿元,同比增长37.5%,完成全年任务的98.3%。


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在江北新区的外资成绩单上,“两城一中心”(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主导产业占了上风,几乎占据全部增长份额。


在基因之城中,迅速成长起来的明星企业驯鹿医疗,近日又发布好消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人源双靶点CD19/CD22嵌合抗原受体自体T细胞注射液(CT120)的I/II期注册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及单采,拟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


去年底,驯鹿医疗商业化厂房在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投用, 厂房设计产能质粒5万人份/年,病毒5000人份/年,CAR-T细胞3000人份/年,将作为驯鹿CT103A管线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基地。随着商业化厂房的开工,驯鹿迈入国内CAR-T研发及产业化生产第一梯队。


短短几年,江北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接近千亿规模,目前最热的mRNA疫苗和核酸药物,江北新区至少已聚集5家企业在开展研发。


再看芯片之城。集聚集成电路相关企业500余家,规模突破500亿元,以芯华章、芯行纪、芯驰科技等为代表的“芯片之城”重点科创企业估值超800亿元。过去5年里,新金融中心落地各类产业基金有937家,管理规模达5000亿元。


产业发展到了火候,开放的脚步势不可挡。


11月9日,江北新区产投集团联合大钲资本发起设立的“南京江北新区大钲二期创业投资基金”获批落地,基金总规模30亿元,是南京首批设立的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之一。基金落地,将有更多海内外资金涌入江北,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


今年以来,江北新区结合境内境外产业基金优势,推动驯鹿医疗、新格元、北恒生物等一批创新型明星企业得到大笔境外融资。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金融等主导产业招引86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注册。有2家去年赴港上市的企业,今年一季度投资回流超1.8亿美元。


开放的发力点在哪?

产业和企业的需求


去年11月推出首款支持国产计算机架构的国产EDA工具,芯华章正铆足劲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计划在2023年打造一个完整的验证平台,提供包含硬件仿真系统、FPGA原型验证系统、智能验证、形式验证以及逻辑仿真等关键工具。


创立不到两年,芯华章集结一支近300人的全球化精英团队,当中8成是尖端研发人员。


“EDA是真正的交叉学科,要摘取芯片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必须要用更开放的姿态,去汇聚更多的人才。”芯华章科技董事长兼CEO王礼宾介绍,目前芯华章以南京总部为中心,全球共设立9个研发中心,已申请48件专利,授权14件,著作权2件。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笔的资金、最聪明的头脑。江北新区深知,要抓住机遇,抢占风口,必须开放。


一方面,江北新区积极推进驯鹿医疗、芯华章、药石科技、芯驰半导体等企业在美国、欧洲设立境外研发机构,鼓励境外行业龙头企业与新区优势企业联合,对非总部升级为总部的本土企业给予奖励,推动科技创新与世界接轨;另一方面,新区自身先后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7家海外创新中心,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也已启用。


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说,开放的大门打开了,为“两城一中心”聚合来自全球的人才、资本、技术。


成立2年的芯华章已完成6轮融资,累计金额超12亿元,所融资金都将继续投入下一代集成电路设计工具的研发;驯鹿于今年9月宣布完成1.08亿美元C轮融资,加速公司在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细胞疗法产品管线的全球开发进程。两家企业都受到海内外顶级资本的青睐。


“推动产业发展,江北新区敢开放敢创新,更懂企业要什么。”王礼宾表示,江北新区主导产业方向明晰,为企业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产业配套政策。比如,设立产融中心,通过整合金融机构、产业平台以及优秀企业,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促进各类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再比如,江北新区成立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为企业发展搭建开放式人才培养平台,芯华章将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应用体系应用到基地,联合各方资源,定制面向新生代工程师的EDA培训课程体系,短短一年已有来自20所高校学子和跨领域共160余名人才完成EDA培养课程。


数字贸易朋友圈怎么进?

建设“数贸之都”


11月1日,中国向《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保存方新西兰正式提出申请加入DEPA,希望进入全球数字贸易“朋友圈”。基于数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的强大属性,数字贸易发展迅猛,成为外贸的新增长点。


去年7月的一场大会上,全球跨境数字贸易枢纽港等一批项目签约,江北新区提出要建设“数贸之都”,让开放的脚步再快一点,为“两城一中心”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数贸之都”的蓝图很快落地。当年10月,江北新区发布消息,DTI(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全球总部将落户南京江北新区。DTI是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与中国丝路集团共同倡议发起的“全球领先的数字贸易基础设施”,通过“一带一路”推进DTI国家节点生态建设,依托中国跨境贸易规模,推进DTI业务场景节点,形成“全球买、全球卖”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


今年,丝路集团协调南京海关数据中心在江北新区落地,结合南京海关江北新区口岸业务办事大厅、跨境电商审批中心、区块链应用数据中心等项目,整合各方资源,在公共服务、政策支持、业务创新等方面布局,为新区打造跨境贸易生态。生态有了,集聚效应很快显现。丝路平台在服务新区企业的同时,还辐射到南京都市圈15000余家企业,使得新区对外贸企业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一边,产业发展一马当先;另一边,江北新区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力度空前。新区出台促进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构建若干政策,成立南京片区综保区申建小组推进相关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才流动自由、投资贸易自由、金融开放等领域的探索;落地全省首个外商独资置业技术培训机构,出台南京自贸片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试点办法……乘开放之势,江北新区必须成为引领。


延伸阅读  

城事|高质量发展,南京舞步为何这般轻灵?
江苏省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品思 | 谨防陷入“事务主义”泥淖
书记市长这一周 | 承前启后,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城事 | 黄海边这座“绿巢”,靠什么吸引“院士天团”赴约?

来源 新华日报《南京观察》

撰稿 新华日报记者 许雯斐  通讯员 丁娜 赵斯秋 常青

图片 视觉中国

编辑 王君

值班主编 陈月飞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