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事 | 人到苏州才有为!最强地级市新年再亮雄心

林元沁 北京西路瞭望 2022-11-18


新年大幕拉起,苏州好戏盈台,收获火热目光。


1月5日,苏州“新年第一会”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召开,明确提出“重点工作是什么”的问题,对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作出系统谋划部署,让创新和人才议题热度不减。


相隔仅一周,1月12日,苏州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全力打响“人到苏州才有为”的工作品牌,描绘打造国家级人才平台,建设中国人才发展现代化强市的“路线图”,释放出抢抓人才不一般的信号。



“苏州是一座容易结缘的城市,是一座充满机会的城市,是一座拥抱未来的城市,当前我们正在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实现梦想。”


现场,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一番激情洋溢的话感染着与会者们。


奋勇争先,强要有强的样子


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城市竞争力,就有什么样的城市未来。喊出建设中国人才发展现代化强市的目标,苏州的“强”从何来?


翻开苏州的城市发展篇章,“人才”这一关键词力透纸背。近年来,苏州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队伍量质齐升。“十三五”期间,苏州全市人才总量达321万、增长41%,其中高层次人才超30万、增长70%。


近3年新增参保大学生近200万人,入选国家级创业类人才连续9年列全国首位,入选省双创人才连续15年列全省首位,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人才效能显著增强。全市领军人才企业达2771家、累计纳税超500亿元,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74家,46家企业实现上市。98%的领军人才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办了全市六成以上的科创板上市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有力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发展。


人才改革持续发力。从2016年的“人才新政40条”,到2020年的“人才新政4.0版”,再到去年的“人才制度改革十五条”,苏州先后两次对人才政策进行提档升级,出台50多项举措,形成覆盖引进和培养、塔尖和塔基、个人和团队、创业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引育体系。


在外籍人才方面,主动接轨国际人才评价标准,累计发布5批344项职业资格比照认定目录,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中德专技人才之间的互认。


人才生态不断优化。中组部在苏州挂牌成立全国唯一的创业人才投资中心,设立超20亿元规模姑苏人才基金,推出国内最高授信额度人才贷,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创新推出人才政策计算器,畅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为人才提供一揽子专属服务。



放眼苏州,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的布局,为各类人才大显身手、大展宏图提供广阔舞台。大力推动姑苏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大力推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太湖科学城、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建设,建成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79家,累计引进大院大所超130家,中科院在苏建设的科技载体占其全国布局的五分之一。


全方位打造凤栖之地,持续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平台引才、赛事引才、资本引才、以才引才、云端引才……多种方式齐出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去年7月,第十三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开幕,吸引3010位人才携带3139项目参会,再创历史新高。


一“谋”一“动”,步步为先,招招过硬,不难感知苏州这座“人才之城”的雄心。


登高筑梦,强要有强的体魄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对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战略部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南京、苏州、无锡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建设国家级人才平台。



向着更高愿景迈进,必须要有更强的“体魄”。瞄准“打造国家级人才平台,建设中国人才发展现代化强市”的目标定位,曹路宝以“打造人才高地节点之城,打造产业创新标杆之城,打造创投资本活跃之城”三座“城”来阐明具体路径。


一幅更为具象的“路线图”徐徐展开——


到2025年,人才发展现代化强市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人才总量达400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超1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左右,人才结构实现新优化,人才效能达到新高度,人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到2030年,基本建成人才发展现代化强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人才制度优势显著转化为发展优势。


到2035年,全面建成人才发展现代化强市,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水平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位居全球城市前列,成为对外开放程度更高、创新活力更强、人才科技成果更丰富的国家人才改革示范区。


战略已定,接着是看战术。曹路宝强调,要全面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战略人才力量,培育集聚战略科学家,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


要放眼全球大力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拓宽海外人才招引渠道,做好以才引才文章,提高海外人才服务水平;要着眼长远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抓好民营企业家接续培养……



科技人才是推动全市创新发展水平向更高层级跃升的重要依靠,在12日下午召开的苏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新闻通气会上,苏州市科技局明确表示,将以“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上不封顶的特殊支持,大力引进具有科技前沿引领力、科研资源集聚力、国际话语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和重大创新团队。力争到未来三年引进20个顶尖人才和重大创新团队。


探索设立科学家工作室,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自立自强为出发点,以重大科学问题突破为导向,聚焦战略性领域开展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研究。为战略科学家量身创设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战略科学家按需开列人才清单和资源配置清单,开辟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管理自主权充分赋予、财政投入稳定持续的“科研特区”。


实施领军人才“倍增计划”,姑苏领军人才计划立项数每年保持15%以上增长,用4年时间实现领军人才总量翻番,全市引进扶持人才(团队)20000个以上。


让更多的人才青睐苏州,留在苏州。苏州市人社局表示,将积极抢抓建设国家级人才平台重大机遇,在完善人才引进渠道方式上持续发力,围绕建设产业创新集群,重点引进战略性科学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高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群体。


特别是要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编制池制度”,对在苏高校、科研院所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引进的特殊人才,按规定给予事业编制保障。以更广阔的视野聚集人才,提升已有海外创新平台建设水平,滚动支持并新增一批国内外创客育成中心,持续推进博士后海内外“飞地”建设,建设校地博士后联合培养平台,启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       


剑指创新,强要有强的格局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之于今日之苏州,数字经济不仅是新赛道、更是主赛道,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日益密不可分,正成为城市竞争胜负的关键。


在此前苏州“新年第一会上”,曹路宝曾形象地表示,苏州制造如乘风之舟,数字经济如鼓风之帆,创新潮起大船开,集群成势波浪宽,托载着苏州制造的大船破浪前行、又稳又快。



剑指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苏州正以更大的格局视野谋划人才工作。与会人士向“瞭望君”透露,在会议期间下发的《关于打造国家级人才平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鲜明地把人才工作放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坚持产才融合鲜明底色,强化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让更多人才团队主动投身、全面助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推动创新之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作为外籍高端人才聚集的创新型城市,如何织好国际化品质和最江南气质兼备的“双面绣”,如何推动面向国际人才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成为苏州必须做好的答卷。


此次会议期间下发的《关于围绕打造国家级人才平台,推进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透露出苏州将把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作为新时期人才工作创新实践着力点的谋划。


“市委人才办将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把会议制定的‘路线图’切实转化为‘施工图’和‘时间表’,将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做到每一项任务都有布置、有要求、有责任人员、有完成时限、有督查考核。”苏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一阶段主要是抓好两个意见的出台,以打造国家级人才平台,加快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为重要抓手,统筹谋划好下一阶段人才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会表彰“最美姑苏人才”“最佳雇主”“最佳人才落地平台”“最佳引才合作伙伴”,为年度第二批“姑苏领军人才”颁证,透露出这座人才之城崇尚人才的满满诚意。


会上,曹路宝还为新一批苏州市“人才特聘顾问”逐一颁发聘书。这11位院士顾问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影响力,积极为苏州人才工作建言献策,助力苏州更快更多地集聚全球人才和创新要素。


“苏州是优秀人才大有作为的宝地,是有志之士实现理想抱负的福地。”会上,曹路宝再次向天下英才发出诚挚邀请——


我们张开双臂礼遇每一位怀揣梦想的人才来到苏州。相信数年之后,大家都会和我们一样发自肺腑地说,“人到苏州才有为”。


  延伸阅读   

吴政隆在全省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上强调:不断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深度 | 相约黄海之滨,这个顶级“国际朋友圈”,谈成哪些重要事?
交卷了!去年江苏省政府15类52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2021年江苏省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第一批拟遴选人员名单公示
人事局 | 苏州县(市、区)人代会上,他们当选市长、区长

撰稿 新华日报记者 林元沁

素材支持 苏州市委组织部 苏州市委人才办

图片来源 苏州日报  姑苏人才 姑苏晚报

编辑 王君

值班主编 孙巡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