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事 | 获批建设“国字号”示范区,徐州怎样写好转型出关大文章

张涛 北京西路瞭望 2022-11-17


《国务院关于同意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最近发布,同意徐州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自此,徐州成为全国11座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之一。


为什么是徐州?


关于“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由来,还得追溯到2015年9月举行的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一致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各国采取行动,为今后15年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旨在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等三方面问题,推动全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次年12月,为响应联合国号召,国务院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对示范区建设提出目标:积极向国内同类地区推广实践经验和系统解决方案,对其他区域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搭建以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交流合作平台,向世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瞭望君”梳理这一方案发现,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申报,国务院设定三个条件,概括起来就是:工作基础好、地方很重视、问题较普遍。这三个条件,徐州符合吗?


最近这几年,徐州统筹推进产业、城市、生态转型,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华丽转身,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千亿元台阶,去年迈上八千亿元量级,“十四五”期间向“万亿俱乐部”的目标进击。


说到徐州,很多人知道,这座城市因其区位、经济、人文等因素,在江苏乃至全国发展棋盘上,是一枚有着独特作用的棋子。


先看全国。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中提出,支持徐州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这是徐州首次在国家规划中被明确为江苏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更早之前,国务院在2017年批复同意《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7年修订),进一步确立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


回到江苏。去年11月召开的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深入推进淮海经济区建设、支持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推进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海港联动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在“1+3”重点功能区中,“3”即包括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从国家到省,赋予徐州发展的定位和使命,鞭策着徐州登高望远,不断提升硬核实力,放大枢纽经济优势,成为更具带动力、辐射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作为江苏唯一兼具国家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双重身份的城市,徐州面临的发展难题依然不小,比如,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而这些,也正是全国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徐州推动可持续发展积累的经验,可为同类型城市转型出关探一探路。


“瞭望君”注意到,国务院近几年三次复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11个城市上榜。


  //  

2018年,国务院批复3个城市,包括山西太原、广西桂林和广东深圳;


2019年,再次批复3个城市,分别为湖南郴州、云南临沧和河北承德;


此次批复的5个城市,具体是江苏徐州、浙江湖州、内蒙古鄂尔多斯、山东枣庄和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仔细研读国务院批复,11座领命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城市,创建主题不同,目标任务不一。来看此次获批的5座城市,都有什么创建主题——


  //  

徐州,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


湖州,绿色创新引领生态资源富集型地区可持续发展;


鄂尔多斯,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


枣庄,创新引领乡村可持续发展;


海南藏族自治州,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显然,处在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这些城市侧重点不一样。作为江苏唯一跻身这一“示范区”建设的城市,徐州的表现值得期待。


争当“双典型”


煤城,是徐州曾经的城市标识之一。这座城市,开采煤炭百余年。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徐州年均开采煤炭超2000万吨,其中八成输往苏南等地,可以说为保障区域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因煤而兴,也因煤而累。依托煤炭延伸出的煤电、煤焦化、钢铁、水泥等产业,使徐州一度形成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体系,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产业结构偏重单一、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转型出关,迫在眉睫。2008年,江苏省委制定《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全面启动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2016年,出台《关于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意见》,对徐州转型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前后,徐州被纳入《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贾汪、鼓楼、泉山、沛县、铜山等徐州县区承担国家专项试点,涉及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老工业区搬迁、独立工矿区改造、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不同主题。



2019年,徐州跻身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次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江苏徐州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2019-2025年)》,明确要求徐州争创国家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双典范”。


面对环境的压力、转型的阵痛,徐州树牢新发展理念,下大力气补齐生态短板,坚定走生态转型之路,在推动生态修复治理、加强产业转型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形成具有徐州特色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面对42.33万亩采煤塌陷地,徐州通过农田整理、沉陷区复垦、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等方式,累计完成治理26.64万亩,越来越多的塌陷地变身生态湿地、特色旅游区。贾汪区潘安湖经生态修复后,蝶变为风景优美的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九里湖湿地公园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沛县安国湖湿地获批国家湿地公园……


针对工矿废弃地的土壤类型、积水深浅、地层结构等不同情况,徐州“宜耕则耕、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建则建”,量身定制治理方案,分类实施,改造利用,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治理项目规模5.61万亩,置换建设用地指标5.23万亩,在治愈“伤疤”的同时,创造出宝贵的发展空间。


采石宕口治理,堪称徐州生态修复的点睛之笔。这些年,徐州实施两轮“进军荒山”计划,对宕口、矿坑、裸岩和断崖进行治理,采用绿化造林、岩壁造景、遗存保护等不同手法,治理采石宕口81处,创造“石头缝里种出森林城市”的成功范例。



2019年6月,徐州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向世界发布《黄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两部技术标准,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同类城市生态修复提供技术参考。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破解发展之困,关键在于产业转型。


一方面,徐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煤炭、钢铁、水泥、焦化等传统行业整合整治,推动产业质态由低端迈向中高端,企业布局由绕城而建变为入园进区,装备工艺向世界先进水平跃进,在提升优化存量中,让老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另一方面,徐州发力集聚“新”“绿”要素,发展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等六大新兴产业。截至去年底,徐州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升到57.3%、47.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两番,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分别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


示范区怎么建?


尽管转型发展初见成效,但对照国家要求,转型出关对于徐州而言仍是进行时。“瞭望君”注意到,在同意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中,国务院点出徐州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传统工矿废弃地可持续利用难度大、要素供给结构性矛盾制约新老产业接续。




按照国务院要求,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将重点针对这两个问题,推进生态修复与低碳绿色开发、产业转型与竞争力攀升、就业保障与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提升“四大行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等18项工程,破解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打造新老产业接续发展典范、工矿废弃地综合利用典范和城市生态修复典范,建成在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资源枯竭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典范区。


关于“四大行动”,徐州在今年5月制定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22-2024年)中,已明确实现路径——


  //  

实施工业遗留地块修复、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采石宕口治理、深地空间建设与示范、中心城市生态功能提升五大工程,制定黄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技术标准等。


实施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重化工业布局优化和整治、生产性服务业增效、现代农业竞争力提升五大工程,推动新兴产业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技术、重化工业整治与优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绿色循环技术的应用,走创新供给、精品创造、集群集约、智能升级的高端发展之路。


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质量就业促进、全民社会保障提升、创业支撑平台打造四大工程,推进智能教学助手、人工智能(AI)教师技术、智能化交互化在线教育技术、大数据和移动应用技术、“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实体空间”结合技术的应用。


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四大工程,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技术、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绿色低碳技术、前沿和共性技术、大数据人才地图分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统筹推进“产业+企业+平台+高校+人才+金融+政策”的七大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区域性产业研发、创新产业孵化、产业化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四大集聚中心,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在此路径下,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勾画出三年蓝图——


  //  

到2022年底,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可持续发展重大工程全面展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


到2023年底,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关键技术与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取得重要突破,重大工程实施初显成效,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到2024年底,环境污染治理与区域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可持续发展决策机制和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发展成果共享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和生命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首位度大幅提升,可持续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奠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坚实基础。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关键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徐州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进程中,一定能蹚出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出关新路。


延伸阅读   

非凡十年 | 苏州:勇当高质量发展引领者

深度 | 县域创新一线,这些“特殊团员”如何跑好“接力赛”

来看名单!江苏2022年名校优生选调录用人选公布

央媒看江苏 |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江苏答卷”

中共江苏省委召开民主协商会


撰稿 新华日报记者 张涛

供图 徐州市委宣传部

编辑 王君

值班主编 顾敏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