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评 | 高校毕业季,“上岸”宣传要不得

丁昊 北京西路瞭望
2024-09-27
近期是高校毕业季,翻阅众多高校微信公众号,开展成功上岸的宣传层出不穷,“上岸快乐”成为很多高校师生的祝福语。
所谓“上岸”,是高校宣传其应届毕业生参加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国企或者考取硕博士研究生被录取的宣传用语,在备考叫做“涉水”,考取了就表示“上岸”。

“上岸”,一方面折射出当下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高校毕业生求职压力之大;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也应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更深层次领域进行一些思考:

一是,高校与学科教育平行匹配的就业教育体系健全了么?实事求是说,现行的高校教学体系是围绕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构架的,虽逻辑严谨、体系严密,但与现实职场中要求员工能综合运用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仍有所差别。因此,以学科划分为基础的教学知识体系,就与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岗位技能体系产生了偏离,进而从源头上产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促使许多毕业生更依赖于“付费内推”等捷径。

二是,高校与新业态新就业粘合适配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了么?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劳动关系和就业模式产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数字经济中的新就业已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新业态新就业形态及其引发的就业效应在高校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以致高校对毕业生参加公务员等被录取“上岸”的宣传较多,而对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的宣传较少,对其招录信息的发布、应聘技能的培训等相应服务则更加缺乏。

三是,高校的就业实践活动专业化水平快速提升了么?坦率地说,“上岸”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毕业生的一种“急功近利”求职心态,这样的求职心态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但也与多数高校侧重于完成就业率指标有一定关系。部分高校在就业形势的深入分析、学生个人职业规划的细致指导,以及正确就业观树立等方面相对不足,就业实践活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导致就业实践内容存在局限性和临时性,比如时常出现就业指导以组织学生集体讲座为主、缺乏针对性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也未能充分满足学生对于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落实好这一重要指示要求,作为高校这一端,还应在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更加重视“全过程、全周期”。持续实施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就业教育深度合作“全覆盖”工程,紧扣“职业规划”“专业知识”“求职竞争力”等核心要素,构建更加灵活的教育体制,促进更加多元的要素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努力打破学科的边界、校园的边界,真正让专业扎根产业,将课程对接市场,把课堂设在车间,不断增强就业教育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的“粘合力”“适配度”。

更加强化“全方位、全链条”。搭建上下贯通、功能互通、平台到校、服务到生的分类定向就业指导载体,不仅关注求职技巧和就业信息,更要注重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有序衔接,新业态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有效联动,就业结构优化与就业转型密切协同,同时要用好大数据,引入新的就业指导工具和方法。

更加彰显“全流程、全闭环”。以“访企拓岗”为抓手,将就业指导延伸至“就业后”,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和雇主调查,及时掌握学生专业就业对口、职业胜任、社会适应等情况,并与用人单位建立日常联络、适时走访工作机制,推动校企签订人才招聘协议。深挖校友资源,邀请优秀企业家针对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和就业经验进校培训,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热情。

延伸阅读   

李强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

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检查调度全省防汛工作,强调了这些重点任务

江苏周记丨激荡着先锋力量

此地,最江南?

城事记 | 决胜城市发展未来,苏州靠什么?


撰稿 | 丁昊 (扬州市广陵古城党工委)
编辑 | 谷雨责编 | 陈月飞审核 | 耿联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西路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