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未来, “核心素养”是否足够?

徐海娜 FT有教无类 2020-09-01


徐海娜:近年源自欧美的“21世纪核心素养”等名词风靡,成为很多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基础。然而如此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面对未来挑战?



作者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海娜
全文共4517个字




--说说埃德加•莫兰关于未来教育的理念


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同时科技发达到AI已经有能力在多个领域取代人类,未来变幻莫测,那么我们要如何装备学生,才能更有准备地面对日益复杂的未来呢?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都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教育改革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进。近年来,源自欧美的“21世纪核心素养”等名词更是风靡世界,几乎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制定教育政策的基础。所有围绕“21世纪核心素养”的讨论和举措,都让人们有机会对未来展开丰富的想象,然而这是否足够?我们如此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面对未来的挑战?


对于什么是“21世纪核心素养”,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认识。例如新加坡就明确指出小学生的课程框架除了包括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及社交和情感技能的教育外,还需着眼于“日益重要的21世纪技能”,并将其具体化为“批判与创意思维、沟通、协作和资讯科技能力、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沟通技能”等几个方面。中国提出的“核心素养”则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据今年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的统计和归纳,所谓“核心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从不同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提出的29个素养框架中可归纳出多达18项“核心素养”条目。这些条目中除了在传统上一直受关注的语言、数学、人文与社会、运动与健康之外,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以及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等素养也受到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的高度关注。所有这些名词都似乎振聋发聩,然而还是有一些更为根本的问题被忽略了。一切依然像法国人埃德加•莫兰在大约20多年前所说的那样,存在着“在当前教育中被忽视或遗忘的根本问题”。





未来教育需要教授“认识”的不足


埃德加•莫兰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号召人类进行思维方式上的革命,并提出了“复杂性”的概念。经典的科学思维方式最初是建立在“有序”、“分割”、“理性”三大支柱上的,然而随着科学本身的发展,这三大基石都被一一动摇,原有的科学思维方式早已受到挑战。在此基础上,埃德加•莫兰指出,自笛卡尔以来,哲学与科学的分离削弱了它们之间的交流,并最终可能剥夺科学的任何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更新思维方式,要看到世界是有序与无序的交混,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融合,要用“宏大概念”(打破学科壁垒的概念网络)和“复杂方法”来认识世界。因此,他逐步系统化地提出了他的“复杂性”思维范式理论。莫兰在《复杂性思想导论》一书中指出:“复杂的东西不能被概括为一个主导词,不能被归结为一条定律,不能被化为一个简单的观念。”“复杂的东西也不能用‘复杂性’一词来概括,复杂的东西是不能用简单的方式加以确定并取代简单性的东西”。他还认为“分离的原则使科学认识的三大领域——物理学、生物学、人类科学彼此根本隔离”。在这种形势下,“复杂的整体”、“部分和整体之间的互动和反馈作用”、“多维度的实体”以及“最根本的问题”都被掩盖了。后来,他从“改革思想的必要性”引申到“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并从1997年他担任一本教育杂志的特别主编开始,系统化地在教育领域阐述他的学说。


埃德加•莫兰曾被法国教育部聘为教育改革咨询委员会主席,并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邀,围绕他对于思维方式改革的建议,全面陈述了他对于未来教育的理念——《未来教育所必需的七种知识》,该文1999年末被印发给该组织各国。读者可以在陈一壮翻译的埃德加•莫兰所著《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一书中读到全文。此书中还有一篇论文为《构造得宜的头脑》,侧重阐述改革思想和改革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倡议要打破学科间的藩篱和分割,用复杂性理论指导自我的学习。虽说此书拿到手上不过是薄薄一本,内容却相当有份量。



《未来教育所必需的七种知识》讲的正是当前教育中被忽略和遗忘的问题。他说,我们首先应该知道“认识”本身是有“盲点”的。任何“认识”本身都包含着产生错误和幻觉的危险,教育应该表明,没有一种“认识”不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错误和幻觉的威胁。科学的发展虽然可以成为探测错误和抵抗幻觉的手段,然而支配科学的范式可能发展幻觉,科学认识也还不能单独处理认识论的、哲学的和伦理学的问题。这些可能的错误和幻觉来源甚多,包括心理的错误的、理智的错误、理性的错误和范式上的盲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所说的“理性的错误”中,如何区分“合理性”与“合理化”的区别。“合理化”是自认为是合理的,建立于一个看似完美的逻辑系统上,事实上,却可能是虚假或残缺的,它拒绝表示异议的论证和经验的检验,因此是封闭的,也是构成错误和幻觉的最强大泉源之一。而“合理性”则是开放的,会与抵抗它的现实进行对话,是多种观念论证争辩的结果。他强调,“人们认出真正的合理性是从后者具有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的能力上。”其实,看到这里,我一阵阵后背发凉。我过去十数年所接受的基础教育从来不曾让我知道这一点,然而今天处处提倡“核心素养”的时代依然如此,学生们从来不知道我们的“认识”本身是有“盲点的”,我们的基础教育也一直在做“合理化”的事情,而我们对“合理性”却一无所知。这直接导致在现实生活里面,一些去海外留学的大学生,也只知道用“爱国”一词来“合理化”自己的一切行为,而拒绝讨论任何事情的“合理性”。事实上,我们的“认识”本身都具有先天的不足,都有“阿克琉斯之踵”。除了在信息的传播和接收以及解码过程中的差错,人们的感情,担忧或者激情,怨恨与哀愁等等也都可以使我们变得盲目起来。但是,假如不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真的无法面对日益复杂的未来社会,无法面对那些并没有因为全球化而“变平”的世界,无法面对族群、文化、宗教各种冲突的复杂性,也无法真实地相互理解。





未来教育需要教授如何“相互理解”


相互理解是人类交往的手段,同时也是目的。在《未来教育所必需的七种知识》中第六章的标题就是“教授相互理解”。埃德加•莫兰认为相互理解已变成对于人类来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因此,也应该成为未来教育的目标之一。相互理解的问题有两个焦点,一个是全球性的人类之间的相互理解;一个是亲近的人之间的、私人关系意义上的相互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并无法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例如中国的社交媒体微信上,朋友可以分组,朋友圈也可以分组显示,人们实际上不是越来越亲近,而是越来越割裂。有人说,同学群里任何一个话题都可能引致有人愤而退群。我们都知道近期香港发生的事件中,餐厅分黄蓝,个人政见分黄蓝,因而不少人退出大家庭的社交圈,乃至亲朋好友反目也是有的。


有人认为,充分的信息可以带来理解,但是,这是相互理解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埃德加•莫兰所说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理智的或客观的理解;一种是人类主体间的相互理解。第一种理解可以经由“解读”和“说明”来实现,而第二种理解却无法如此简单地实现。《孟子》中记载了孟子的“四端说”,引子就是一个孩子坠井的事故——“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这里的“怵惕恻隐之心”就包含了完全非功利化的一个移情、同化、投影的心理过程。为什么我们说现在社会变得冷漠,就是这种意义上的理解在减少。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完不成作业在哭,我说我将理解他,是把他与我同化,在我身上重新发现幼年的悲伤。埃德加•莫兰说第二种理解是主体间的,说明和解读已经远远不够,它需要开放、同情和宽宏。“



“不理解”与自我中心主义、种族主义和排外情绪相互滋生,因此而来的愤慨还会让人忘却对自我以及事实的审查和分析。正如哲学家韦斯特马克所说,“道德愤怒的突出特点仍然是本能的以怨报怨的愿望”。这在近期香港警察和示威者的冲突中十分明显。还有一种导致“不理解”的因素是人们思维中总是把复杂事物“简化和还原”,例如把一个杀人犯本身视同他的罪恶性,把示威者简化为“曱甴(蟑螂)”,而无视这个人的其他特点。此外,还有“狂信”一种理念,也会消除了理解其他观念的可能性。这世界上总是有人会因狂热信仰某种理念或宗教而杀人。理解的障碍多种多样,埃德加•莫兰认为最严重的障碍由以下因素构成:自我中心主义、自我辩护、自我欺骗的圆环;狂信和还原;以及报复和复仇。


要达致人类之间的相互理解,需要学习理解的伦理学,需要“明智地思考”和注重“内省”。另外,要理解别人,还需要意识到“人类的复杂性”,做到主观上对他人开放,以及把宽容内在化。埃德加•莫兰认为,宽容有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伏尔泰所表述的宽容,尊重别人说出让我们感到卑鄙的言论的权利。这是避免因自我的对何谓卑鄙的观念,而禁止另一种言论。第二个等级与民主的选择不可分离。民主制度以利益和观念的多样性为条件并反过来滋养它们,它不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它包含着任何意见存在和表达的权利,冲突的观念和民主制度相互滋养,产生生命力和创造性。却同时服从民主的规则,用观念的战斗来代替肉搏。它本身要求的多样性和对立性同时滋养着个人的精神自主性和公民责任感。在近期香港爆发的冲突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示威者对异己的不宽容达到的程度,“手段”过度膨胀也会使“目的”窒息。第三个等级是遵从尼尔斯•玻尔的一个观念,一个深刻的思想的对立面是另一个深刻的思想,我们必须尊重。第四个等级是意识到人类被神话、意识形态、观念或神衹所支配。宽容对各种观念都有效,而很多学校似乎从来没有教过学生这些。



埃德加•莫兰认为有“七种‘基本的’知识”是未来的处于任何社会和任何文化中的教育毫无例外都不能排除的,包括:1、认识中的盲点:错误和幻觉;2、恰切的认识的原则;3、教授人类的地位;4、教授地球本征;5、迎战不确定性;6、教授相互理解;7、人类的伦理学。欲知其详,可去读书。相关图书除了已经翻译出版的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复杂性思想导论》、《伦理》等许多种外,还有陈一壮著《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述评》等都值得一看。


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框架之“核心素养”中都曾考虑过上述观念,愿我们在提倡“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能够注意到一些可能被忽视的却相当基本的问题。埃德加•莫兰在他的文章开端引用克莱斯特在《致一友人书》中的一句话说,“知识既未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也未使我们变得更加幸福。”如今的世界是一个信息社会,瞬息万变。我们如何才能够不在信息中失去知识,不在知识中失去智慧呢?“简单性”在失效,不妨就用“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去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如何把获得的知识转变为智慧去生活,恐怕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正如思想家蒙田所说,一个构造得宜的头脑胜过一个充满知识的头脑。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推荐阅读

敬畏大规模评估的力量:什么是不能测量的

12-11 特稿

妈妈,我长大可以当一名时尚偶像吗?

11-26 特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