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之下中国高校的返校难题

赵敏竹 FT有教无类 2023-01-11


赵敏竹:随着十一长假到来,中国高校再一次面对学生流动。为避免“封校”措施的一刀切,该如何在疫情下寻找平衡有效的常态化管理?




文丨赵敏竹

全文共1637个字


“时隔八个月终于返校了”,飞机一落地,就读北京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周宇(化名)定位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发送了一条朋友圈。随着中国国内疫情逐渐稳定,8月下旬开始,千万量级的中国大学生陆续返回中国各高校开始秋季学期。今年的高校返校显得较为特殊,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尚未稳定,即将到来的秋冬季也有疫情反弹的风险,高校返校不仅涉及大规模的全国性跨区流动,还将有数万名大学生在有限区域内高密度聚集,且全天候长期相处。





全面封闭管理可行吗?


面对疫情风险,中国高校采取了严格的返校措施和校园管理。一开始,多数学校实行审批制的封闭管理(后简称“封校”),即学生的出校申请需经过校内相关部门审批。不同高校的审批过程严格程度有差别,有的高校仅为名义上申报,填写基本信息即可自由出校;而大部分高校则采取严格管控,非急病等特殊原因不允许通过。


7月中上旬,陆续有学生在春季学期末尾返校,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却因封闭管理措施冲上微博热搜。9月20日,西安外国语大学多名学生因不满校园封闭管理“喊楼”,通过在宿舍内集体向外呐喊的方式,抗议学校封闭而导致校园内物价上涨、后勤服务严重落后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封校”带来的问题也一一浮现,学生陆续在知乎、微博等论坛发声,将“高校封校”的话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社交热点数据来看,以“封校”为关键词的微信指数从7月下旬开始持续上扬,在9月中旬达到高峰。



学生对学校封闭管理措施的抱怨多种多样:有知乎网友愤慨学校封闭政策只针对学生、不针对教职工,差别待遇,实际效果微弱;有网友抗议过于严格的封闭管理等于限制自由;还有学生抱怨校园开放的设施不足以满足平日生活所需,封校政策实为形式主义。


这一公共事件形成广泛的舆论浪潮,部分地方单位和中央也做出回应。


如江西省在9月17日印发提示函称各校要全面取消校园全封闭管理,允许学生正常外出;教育部也在9月18日提醒高校,隔离政策切忌“一刀切”“简单化”的封闭管理。


在舆论之后,学校相关措施似乎也开始调整。天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受访者均表示,目前学校的进出校园政策更加灵活,例如天津大学学生现可提交电子表单申请出校,当日返回的申请由系统即刻批准通过,相比学校在7、8月份不允出校的严格管控,防疫管控逐渐常态化。北京科技大学于9月下旬开始也逐步放开出入校管理,当天出入校可直接通过系统申请,自动批准。





疫情防控改变高校生活


疫情之下,除了原本开放的校园突然面临封闭化管理,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也给高校学生的生活带来诸多变化。


多校延迟开学并延长开学返校时间,通过分批次返校控制人流,并要求学生在返校前上报自己的健康状况,例如北京要求高校学生持7日内核酸检测证明返校。由于校园封闭管理,非校内相关人员如快递员和外卖员被限制进校,有受访者对FT中文网反映,这导致在校存取快递的排队时间延长,部分快递站包裹堆积如山,领取外卖的路程也增加。校内部分公共区域如图书馆、澡堂则实行限流和预约制,尽量避免人群密集。也有受访者反映,学校今年的学术讲座明显减少,“因为很多讲座都是请外校老师”。一位不愿具名、今年就读大三的学生有些无奈,他还反映,部分学校活动由于疫情推迟,至今时间未定。


对于高校封闭管理政策,有的学生显然难以接受。“虽然当日出入校政策已经放开,但出省或是校外留宿的审批依然严格繁琐,”一名受访者表示,自己因此不得不放弃十一假期返家的计划。


但也有同学已快速适应因疫情调整的新大学生活。周宇说,自己的生活基本不受影响,“只是学校将家属区和校园隔离,现在去不了那边的小吃店和餐馆,不过也影响不大。”他说,时隔八个月能再次回到校园,他已感到激动;学校的迎新活动和社团招新正在开展,周宇也准备好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随着高校陆续开学,有关“封校”的讨论热度不减。“国庆中秋”八天超级长假本是学生返家或旅游的好时间,在此特殊情况下,部分高校通过限制出省尽量减少在校学生跨省流动,而未加以限制的高校又将面临学生再度返校的难题。在管控和弹性政策中,如何寻找到平衡有效的疫情常态化管理,是中国高校必须正视的紧迫问题。



作者为FT中文网实习生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推荐阅读

英国数千大学生在宿舍隔离



丁学良:越是世界剧变时,越要走出国门求知于寰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