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最新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标准、评分细则公布!

博物馆圈 博物馆圈 2021-12-11

1月20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公布了最新版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评估标准和评分细则。2020年,国家文物局将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开展新一轮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

 

新版评估相关文件突出了三个方面:


一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

三是推动博物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版《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调整


对比旧版《办法》,取消了关于“一、二、三级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数量比例分别控制在3%、6%、9%”的限定,放开了“初次申请定级评估的博物馆,可申请不高于二级的博物馆等级”的限制,有利于扩大评估覆盖范围,鼓励不同资源属性、不同举办者性质、不同地理区域的博物馆平等参与评估;也有利于真正优秀的博物馆快速脱颖而出,激发更大发展动力和潜力。

关于评估组织,新版《办法》减少了评估工作层级和环节设置。

 

新版《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调整


新版《标准》共设有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影响力与社会服务3个一级评估指标,其下分设13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以及15个加分项。与旧版《标准》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降低“硬件”限制,同时提高“软件”要求;

二是鼓励互相帮扶,推动协同融合发展;

三是支持创新,激发特色发展。

着力避免“千馆一面”,增设学术研究、高清资源开放共享、博物馆资源进校园、馆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加分项目,鼓励优秀博物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改革创新,实现高品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四是与时俱进,体现国家政策导向

增加对新颁行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的援引,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更加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细化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慧博物馆建设,以及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博物馆业务的内容,推动提高智慧管理、智慧保护、智慧服务水平。增加实施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设置文创产品销售服务设施的要求,多层次满足观众需求。

 

《评分细则计分表》的修订幅度较大

 

一是实行“低槛高值”。细化赋分规则,适当拉开得分档次,鼓励博物馆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精益求精。二是增加加分项。包括一般加分项和专属加分项。一般加分项,着重鼓励优秀博物馆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如“吸纳教育界人士进入决策机构”、“免费提供藏品完整高清图片下载”“拓展博物馆开放时间”等7处内容。专属加分项,专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量身定制,涉及建立理事会制度、规范征藏活动、落实法人财产权等8处内容。此外,还大幅调整、细化了130余处得分点及分值,明确一批体现新时代要求的指标,如博物馆章程、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报告、接受捐赠、藏品征集政策、入藏标准和程序等均应向社会公布;增设建筑节能降耗、实验室开放共享、新媒体传播、导览导赏服务、无残障设施等相关内容。


关于公布施行《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等文件的决定


文物博发〔202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中国博物馆协会:


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博物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以展示教育、开放服务为核心的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博物馆条例》相关规定,我局修订了《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评分细则计分表》(2019年12月)。


现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1.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

2.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2019年12月)

3.评分细则计分表(2019年12月)


国家文物局

2020年1月8日




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

(2019年12)


第一条为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提高博物馆质量,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登记、经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具有文物、标本和其他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传播功能,向社会开放、正常运行36个月以上的各类博物馆,均可申请参加定级评估。


第三条国家文物局负责制定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等,并对办法、标准等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中国博物馆协会具体负责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可以委托地方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第四条 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遵循自愿申报、行业评估、动态管理、分级指导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博物馆经定级评估确定相应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第六条申请参加评估的博物馆应依照博物馆评估标准开展自评,填写《博物馆定级评估申请书》,向中国博物馆协会提出申请。参评博物馆应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可靠;填报的相关数据信息,应与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全国博物馆信息年报系统、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数据库等相关数据保持一致。


第七条 中国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还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小组进行现场评估。专家小组在审查材料、实地考察、咨询评议的基础上,提出现场评估报告。


第八条 中国博物馆协会根据申请单位的《博物馆定级评估申请书》和专家小组现场评估报告,进行综合评定并打分产生评定意见。


第九条 如评定意见与申请书存在重大差异,且申请单位或相关专家等对评定意见提出重大异议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应对相关评定意见给予复核。复核工作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具体组织,并形成进一步评定意见。


第十条 中国博物馆协会可委托地方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对所属行政区域申请参评的博物馆进行审核、提出评定建议。


第十一条中国博物馆协会将评定意见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后,以发布公告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一个博物馆机构只能获得一个质量等级。


博物馆如因机构变化出现合并重组等情形,与现有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存在隶属、包含关系的,合并重组前的博物馆等级一致的,合并重组后等级维持不变;合并重组前的博物馆等级不一致的,合并重组后,在下一次运行评估前,等级可暂维持在原先较高的等级。

已获得等级的博物馆如因机构变化出现拆分的,只能由一个机构保留原有质量等级。


博物馆质量等级变化信息,应于1个月内报中国博物馆协会备案。

已获质量等级博物馆发生终止的,其质量等级在依法完成注销登记后不再保留。


第十三条博物馆等级标牌、证书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统一制作、颁发。


第十四条被评定为相应等级的博物馆,须将等级标牌置于其主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五条博物馆定级工作原则上每三年集中开展一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临时组织,具体时间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


第十六条中国博物馆协会应对所评博物馆进行监督检查和运行评估。运行评估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运行评估规则由国家文物局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经运行评估达不到已获等级标准的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发出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的处理,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后对外公告。


博物馆接到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的通知后,须认真整改,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报中国博物馆协会。


凡被降低、取消等级的博物馆,自降低或取消等级之日起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参加定级评估。相应等级标牌、证书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收回。


第十八条中国博物馆协会应当将博物馆定级评估情况及相关资料,在其网站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九条 中国博物馆协会及其委托、组织的地方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专家小组须严格遵守相关评估工作程序、规则和纪律,接受有关管理部门、博物馆行业、社会各界和公证机构的监督。参与博物馆评估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如有违纪、违规行为,一经查实,由国家文物局依法根据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第二十条申请参加评估的博物馆,一经查实有弄虚作假、行贿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后,取消其评估资格、撤销所获质量等级、收回等级标牌及证书。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2:


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

(2019年12月)

目次

1、前言

2、范围

3、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4、引用的标准和规范

5、术语

6、博物馆等级及标志

7、博物馆等级划分条件

8、评分细则


1、前言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加强博物馆质量管理,促进博物馆履行保护、诠释和推广人类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职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博物馆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总结了国内博物馆的管理经验,借鉴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和技术规程,并直接引用了部分国家标准或标准条文。同时,根据自《博物馆评估暂行标准》2008年起用、2016年7月修订沿用至今的实施情况,在原标准基础上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修订,使其更加符合博物馆的发展实际和发展方向。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2016年7月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


2、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博物馆等级划分的依据、条件及评定的原则性要求。

2.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正式登记,并经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具有作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的文物、标本、资料、模型等藏品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传播功能的,向公众开放的各类博物馆。


3、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

《博物馆条例》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

《博物馆管理办法》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中共中央宣传部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

《中共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

《中共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宣传部  文化部  中央编办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文物局  中国科协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

《文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深化文物博物馆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国家文物局  应急管理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博物馆馆长专业资格条件(试行)》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


4、引用的标准和规范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自然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版(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GB/T 23863-2009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

GB/T 36721-2018《博物馆开放服务规范》

JGJ66-201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WW/T 0017-2013 《馆藏文物登录规范》

WW/T 0020-2008 《文物藏品档案规范》

WW/T0088-2018《博物馆展览内容设计规范》

WW/T0089-2018《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20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T10001.1-2000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7775-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 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5、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藏品:是指由博物馆永久收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的,用以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传播目的的文物、标本、资料、模型等的总称。


藏品库房:是指藏品集中保存的特定建筑物。


藏品保护修复场所:是指博物馆运用传统修复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藏品进行科学分析、检测和保护、修复的特定建筑物。


展厅:是指博物馆用作向公众展示藏品、举办陈列展览的特定建筑物。


6、博物馆等级及标志


6.1 博物馆等级划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6.2 博物馆的等级证书、标牌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统一制作和颁发。


7、博物馆等级划分条件


7.1 一级


7.1.1 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7.1.1.1 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理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健全,运行机制有效。

7.1.1.2 章程与发展规划

有正式批准和发布的博物馆章程和博物馆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符合自身定位、宗旨,体现高品质、特色化、差异化方向,服务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年度工作计划符合发展规划要求。

7.1.1.3 建筑与环境

a)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合理,自成系统。

b) 环境整洁、美观、舒适,绿化率高;室内空气质量好。

7.1.1.4 人力资源

a) 岗位结构优化、梯次合理。高、中层管理人员一般应具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b) 员工考核、培训制度健全,人员、经费落实,业务培训全面,效果良好,强化上岗人员岗前培训管理,博物馆机构主要管理人员应具有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委托或认可的干部培训经历并取得结业证书。

7.1.1.5 财务管理

a) 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并有效实施, 有充足的事业经费来源和保证。

b) 有多渠道、来源稳定的社会资助。

7.1.1.6 安全保障

a) 一、二、三级风险单位按要求落实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统,一、二、三级风险部位按要求落实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

b) 有与博物馆规模相适应的管理规范、人员配置齐全的保卫工作机构;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有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卫人员受过专业培训,素质高、业务精,工作程序规范、准确;档案齐全,交接班制度完善、记录齐全;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c) 消防组织健全,责任明确,管理制度完善,有处置各类火灾的应急预案;有与单位规模相适应的完善的消防设施、设备及安全、有效的防雷装置,并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新;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消防人员设备操作熟练、规范。

d) 公共安全制度完善,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通畅,标志醒目;应急照明、救生等设施、设备完好;节日期间有应急医护人员。

7.1.1.7  信息化建设

a) 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接入、网络安全、终端和配套设备等)建设完备,适应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基本要求;

b) 有一整套适用于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业务系统,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博物馆业务流程。


7.1.2 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

7.1.2.1 藏品管理

a) 藏品资源与本馆的宗旨、使命相符,形成完整的体系。

b) 藏品总量300件/套以上、藏品总体价值特别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其中一类价值具世界意义。

c) 有适应本馆藏品状况、功能完善的藏品数据库。

d) 有与本馆宗旨、使命相符的藏品征集政策和收藏范围;有规范的藏品征集组织与制度,对征集的藏品进行鉴定;有接受捐赠等多种征集渠道,征集经费充足,使用合理、效果好。

e) 藏品管理制度完善;藏品入藏手续齐全、资料完整;藏品总登记账清晰,账物相符;分类账准确合理,编目科学详实;藏品档案记录规范,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建档备案,并及时登记入藏品总账。

f) 库房面积满足收藏需要;库房管理制度完善;库房设施、设备齐全,藏品存放环境达标;藏品提用手续齐全,进、出库记录完整;藏品存放科学、合理、规范; 三级以上藏品均配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一级文物和其它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根据藏品质地控制温湿度,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库房整洁,空气质量好。

g) 藏品保护修复场所规模较大、设备齐全,并能有效运转;文物藏品修复资质和具备文物藏品修复资格的人员多;藏品修复、保养程序科学、规范,效果好。


7.1.2.2 学术研究与科技

a) 学术机构健全,学术带头人为有全国性学术影响的专家;定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定期出版高质量的学术刊物;馆内人员经常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系统收藏相关中外文学术期刊。

b) 有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科技队伍,有较大规模的实验室及相应科研仪器设备,能独立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或引进新技术,并运用到工作中,取得显著效果。

c) 有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联合研究、人才培养、双向兼职、科研成果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的协作机制。


7.1.3 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

7.1.3.1 影响力

a) 有博物馆品牌标志,并全面、恰当地运用;有完善的博物馆宣传计划,全国性媒体经常报道博物馆动态。

b) 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声誉;公众影响力很强,年观众20万人次以上;经常举办出境展览或引进外展。

c) 主动融入博物馆所在地城乡人民文化生活,年均开展社区活动不少于20次。

d) 积极参与各类博物馆行业组织、区域博物馆联盟、馆际交流平台,并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

e) 与地域相邻、主题相近、藏品相关的博物馆之间建立密切关系,与相关博物馆加强在藏品、展览、教育、人才资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f) 为中小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提供长效化、机制化对口帮扶,有健全完善的联展、巡展、互换展览和人员互派等长效协同发展机制。


7.1.3.2 展示、教育和传播

a) 展厅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展柜内微环境适宜展品保存。

b) 基本陈列主题明确,鲜明体现本馆特色;策划方案科学,经过专家论证;内容研究深入,展品组织得当,文字说明准确、生动、有文采;展览设计准确表达陈列主题,艺术感染力强;具有基本陈列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进行内容和展品更新;社会美誉度高。

c) 采取多种合作模式,经常举办原创性、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临时展览;临时展览主题注重观众调查,筛选过程引入观众需求因素,有完善的前期策划和营销计划,展览的社会、经济效益好。

d) 能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有社会教育机构和专门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馆内设有专门的教育服务区;有完善的社会教育工作方案和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社会教育计划;经常与教育部门以及其他单位联系或建立共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积极推动博物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举办不同形式的讲座等活动,服务学校、工厂、社区和农村等不同观众群体;为省级(含)以上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基地。

e) 有高素质、稳定的讲解员队伍;有两种(含)以上语言的、适合不同观众群体的科学、准确、生动的讲解词;定期进行义务讲解;有针对特殊观众群体的讲解服务;有两种(含)以上语言的现代化自助语音讲解设备。


7.1.3.3 公众服务

a) 有“博物馆之友”等群众组织,人员结构合理,依照章程定期开展活动;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稳定、具有相当规模,全部实施上岗培训,每名志愿者每年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48小时以上。

b) 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长240天以上;基本陈列在特定时间段定期免费开放,或向教师、军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免费开放;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年免费接待青少年观众人数占观众总人数的30%以上;科学测定、管理观众承载量。在具备条件和安全保障前提下,探索通过举办夜场延长开放时间;探索错时开放。

c) 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好;博物馆出入口处道路通畅,有无障碍通道;外部引导标识设置科学、合理,清楚、美观。

d) 设室内售票点,或实施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参观游览线路合理、顺畅;观众服务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齐全,功能体现充分,咨询服务人员配备齐全,业务熟练,服务热情;博物馆导览等基本信息资料特色突出,品种齐全,内容丰富,文字优美,制作精美,适时更新,并免费为观众提供;基本陈列的标牌、展品等有文字说明;设有免费物品寄存处、特殊人群服务设施和设备、餐饮服务设施和纪念品、文创产品销售服务设施等;展厅内有观众休息设施;厕所等卫生设施、设备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维护清洁及时,并与环境相协调;各种设施、设备中、外文标识清楚。

e) 有专门网站,设计简洁大方,界面友好,互动性强,内容丰富,信息更新及时,支持两种(含)以上语言;馆内建立有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或参与式的多媒体文化、科普、教育服务设施,服务有特色、质量高。

f) 文化产品本馆特色突出,种类丰富,制作精美,销售情况好,有较完善的博物馆馆藏资源知识产权授权制度规范,为文化、科技企业开发利用博物馆数字资源提供便利。

g) 提供藏品代为保管、鉴定、养护、修复及咨询等公众服务项目,公众满意度高。

h) 观众调查制度健全,调查方法多样,调查成果充分运用。

博物馆能依托自身资源,发挥特色和优势,在法人治理结构、藏品管理、学术研究、展示教育、观众服务等领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作出卓越贡献。


7.2 二级


7.2.1 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7.2.1.1 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理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健全,运行机制有效。

7.2.1.2 章程与发展规划

有正式批准和发布的博物馆章程和博物馆发展规划,体现高品质、特色化、差异化方向,服务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年度工作计划符合发展规划要求。

7.2.1.3 建筑与环境

a)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合理。

b) 环境整洁,绿化率高;室内空气质量较好。

7.2.1.4 人力资源

a) 岗位结构优化、梯次比较合理。高、中级管理人员一般应具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b) 员工考核、培训制度健全,人员、经费落实,业务培训全面,效果良好,强化上岗人员岗前培训管理,博物馆机构领导人员应具有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委托或认可的干部培训经历并取得结业证书。

7.2.1.5 财务管理

a) 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并有效实施, 有基本满足需要的事业经费来源和保证。

b) 有稳定的社会资助。

7.2.1.6 安全保障

a) 一、二、三级风险单位按要求落实完备的安全防范系统,一、二、三级风险部位按要求落实完备的安全防范措施。

b) 有与博物馆规模相适应的管理规范、人员配置齐全的保卫工作机构;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有处置一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卫人员受过专业培训,工作程序规范;档案齐全,交接班制度完善、记录齐全;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c) 消防组织健全,责任明确,管理制度完善,有处置特定火灾的应急预案;消防设施、设备配备合理,有安全、有效的防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新;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保卫人员熟练、规范操作消防设备。

d) 公共安全制度健全,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通畅,标志醒目;应急照明设备完好。


7.2.1.7 信息化建设

a) 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接入、网络安全、终端和配套设备等)基本完备,适应博物馆数据管理和业务处理的基本要求;

b) 有适用于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部分业务系统,能够在一定层面上支撑博物馆业务流程。


7.2.2 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

7.2.2.1 藏品管理

a) 藏品资源与本馆的宗旨、使命相符,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

b) 藏品总量300件/套以上、藏品总体价值珍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其中一类价值具全国意义。

c) 有基本适应本馆藏品状况、功能相对完善的藏品数据库。

d) 有与本馆宗旨、使命相符的藏品征集政策和收藏范围;有规范的藏品征集组织与制度,对征集的藏品进行鉴定;有接受捐赠等多种征集渠道,征集经费基本满足需要,使用合理、效果好。

e) 藏品管理制度完善;藏品入藏手续齐全、资料完整;藏品总登记账清晰,账物相符;分类账准确合理,编目科学详实;藏品档案记录规范,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建档备案,并及时登记入藏品总账。

f) 库房面积满足收藏需要;库房管理制度健全;库房设施、设备基本符合藏品存放环境标准;藏品提用手续齐全,进、出库记录完整;藏品存放合理、规范; 二级以上藏品均配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一级文物和其它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库房重点部位能控制温湿度,采光照明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库房整洁、空气无异味。

g) 有藏品保护修复场所和基本的设备;有文物藏品修复资质和具备文物藏品修复资格的人员;藏品修复、保养程序科学、规范,效果好。                                                                                                                                                            

7.2.2.2 学术研究与科技

a) 学术机构健全,学术带头人为有省级学术影响的专家;定期举办省级学术活动;定期出版较高质量的学术刊物;馆内人员经常在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出版学术专著。

b) 有专门科技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设备,能独立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能借助或引进专业科技力量开展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并将有关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c) 有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联合研究、科研成果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的协作机制。


7.2.3  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

7.2.3.1 影响力

a) 有博物馆品牌标志并有效运用;有系统的博物馆宣传计划,省级媒体经常报道博物馆动态。

b) 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好的声誉;公众影响力较强,年观众5万人次以上,经常举办国内巡展和引进展览。

c) 主动融入博物馆所在地城乡人民社会文化生活,年均开展社区活动不少于10次。

d) 积极参与各类博物馆行业组织、区域博物馆联盟、馆际交流平台,并发挥作用。

e) 与地域相邻、主题相近、藏品相关的博物馆之间建立密切关系,与相关博物馆加强在藏品、展览、教育、人才资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f) 经常为中小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提供对口帮扶,有较为健全的联展、巡展、互换展览和人员互派等长效协同发展机制。


7.2.3.2  展示、教育和传播

a) 展厅环境整洁,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珍贵文物展品的保存环境达标。

b) 基本陈列主题明确,较好体现本馆特色;策划方案合理,经过省级专家论证;内容研究较深入,展品组织较得当,文字说明准确、生动;展览设计较准确地表达陈列主题,艺术感染力较强;具有基本陈列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进行内容和展品更新;社会美誉度较高。

c) 采取多种合作模式,经常举办原创性、有省级影响力的临时展览;临时展览主题注重观众调查,筛选过程引入观众需求因素,有周密的前期策划和营销计划,展览的社会、经济效益较好。

d) 能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有社会教育机构和专门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馆内设有专门的未成年人教育服务区;有周密的社会教育工作方案和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社会教育计划;经常与教育部门以及其他单位联系或建立共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积极推动博物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举办不同形式的讲座等活动,服务学校、工厂、社区和农村等不同观众群体;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基地。

e) 有较高素质、稳定的讲解员队伍;有适合不同观众群体的科学、准确、生动的讲解词;定期进行义务讲解;有针对特殊观众群体的讲解服务;有现代化自助语音讲解设备。

7.2.3.3  公众服务

a) 有“博物馆之友”等群众组织,依照章程定期开展活动。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稳定、有一定规模,全部实施上岗培训,每名志愿者每年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48小时以上。

b) 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长240天以上;基本陈列在特定时间段定期免费开放,或向教师、军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免费开放;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年免费接待青少年观众人数占观众总人数的25%以上;科学测定、管理观众承载量。

c) 交通方便,可进入性良好;博物馆出入口处道路通畅,一般有无障碍通道;外部中、外文引导标识设置合理,清楚、美观。

d) 设室内售票点,或实施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参观游览线路合理、顺畅;设有观众服务中心或相应场所,咨询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中、外文的博物馆导览等基本信息资料品种多,内容丰富,制作较好,并免费为观众提供;基本陈列的标牌有中、外文说明;设有免费物品寄存处、特殊人群服务设施和设备和纪念品、文创产品销售服务设施等;展厅内有观众休息设施;厕所等卫生设施、设备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维护清洁及时,并与环境相协调;各种设施、设备中、外文标识清楚。

e) 有专门网站,网站内容有特色,定期更新;馆内有互动式或参与式的多媒体文化、科普、教育服务设施,服务有特色、质量较高。

f) 文化产品本馆特色突出,种类较丰富,制作较精美,销售情况较好,有博物馆馆藏资源知识产权授权制度规范,为文化、科技企业开发利用博物馆数字资源提供便利。

g) 提供藏品代为保管、鉴定、养护及咨询等公众服务项目,公众满意度较高。

h) 观众调查制度比较健全,调查方式较多,调查成果有效运用。

博物馆能依托自身资源,发挥特色和优势,在法人治理结构、藏品管理、学术研究、展示教育、观众服务等领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作出重要贡献。


7.3 三级


7.3.1 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7.3.1.1 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理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健全,运行机制有效。


7.3.1.2 章程与发展规划

有正式批准和发布的博物馆章程和博物馆发展规划,体现高品质、特色化、差异化方向,服务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年度工作计划符合发展规划要求。


7.3.1.3 建筑与环境

a)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基本合理。

b) 环境整洁,室内空气质量较好。


7.3.1.4 人力资源

a) 岗位结构、梯次基本合理。高、中级管理人员一般应具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b) 员工考核、培训制度健全,人员、经费落实,业务培训全面,效果良好,强化上岗人员岗前培训管理,博物馆机构主要负责人员应具有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委托或认可的干部培训经历并取得结业证书。


7.3.1.5 财务管理

a) 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并有效实施, 有基本的事业经费来源和保证。

b) 有社会资助。


7.3.1.6 安全保障

a) 一、二、三级风险单位按要求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系统,一、二、三级风险部位按要求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b) 有与博物馆规模相适应的专职保卫人员;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有处置一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卫人员受过专业培训,工作程序规范;档案齐全,交接班制度完善、记录齐全;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c) 消防责任明确,管理制度完善;有针对一般火灾的消防应急预案;消防设施、设备按要求配备,有安全、有效的防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新;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保卫人员能够熟练、规范操作消防设备。

d) 公共安全制度健全,应急预案规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通畅,标志醒目,应急照明设备完好。


7.3.1.7 信息化建设

a) 能够接入国际互联网,在编人员人均电脑配备率100%。

b) 有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的局域网办公信息系统。


7.3.2 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

7.3.2.1 藏品管理

a) 藏品资源与本馆的性质、任务相符,形成基本的体系。

b) 藏品总量300件/套以上、藏品总体价值比较珍贵,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其中一类价值具省级意义。

c) 有藏品数据库。

d) 有与本馆宗旨、使命相符的藏品征集政策和收藏范围;有规范的藏品征集组织与制度,对征集的藏品进行鉴定;有接受捐赠等多种征集渠道,征集经费使用合理、效果好。

e) 藏品管理制度健全;藏品入藏手续齐全、资料完整;藏品总登记账清晰,账物相符;藏品档案记录规范;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建档备案,并及时登记入藏品总账。

f) 库房面积基本满足收藏需要;库房管理制度健全;库房设施、设备基本适应藏品存放环境要求;藏品提用手续齐全,进、出库记录完整;藏品存放规范; 一级藏品均配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一级文物和其它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库房重点部位能控制温湿度,采光照明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库房整洁,空气无异味。

g) 藏品保养制度和措施健全,效果较好


7.3.2.2 学术研究与科技

a) 有学术机构,学术带头人为有地区性学术影响的专家;定期举办区域内学术活动;定期出版学术刊物;馆内人员每年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

b) 有一定科研能力,能借助或引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业科技力量开展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并将有关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7.3.3. 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

7.3.3.1 影响力

a) 有博物馆品牌标志;有较为系统的博物馆宣传计划,地区级媒体经常报道博物馆动态。

b) 在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好的声誉;公众影响力较强,年观众3万人次以上;定期举办省内巡展和引进展览。

c) 主动融入博物馆所在地城乡人民社会文化生活,年均开展社区活动不少于5次。

d) 积极参与各类博物馆行业组织、区域博物馆联盟、馆际交流平台。

e) 与地域相邻、主题相近、藏品相关的博物馆之间建立密切关系,与相关博物馆加强在藏品、展览、教育、人才资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f) 为其他中小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提供对口帮扶,积极融入相关形式的联展、巡展、互换展览和人员互派等长效协同发展机制。


7.3.3.2  展示、教育和传播

a) 展厅环境整洁,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珍贵文物展品的保存环境基本达标。

b) 基本陈列主题明确,体现本馆特色;策划方案比较合理,省级专家参加论证;内容研究具有一定深度,展品组织较合理,文字说明准确;展览设计较好表达陈列主题;具有基本陈列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进行内容和展品更新;有一定社会美誉度。

c) 采取多种合作模式,定期举办原创性、有地区性影响力的临时展览;临时展览主题注重观众调查,筛选过程引入观众需求因素,有前期策划和营销计划,展览的社会效益较好。

d) 能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有社会教育机构和专门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有具体可行的社会教育工作方案和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社会教育计划;经常与教育部门以及其他单位联系或建立共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积极推动博物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举办不同形式的讲座等活动,服务学校、工厂、社区和农村等不同观众群体;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基地。

e) 有较高素质、稳定的讲解员队伍;有适合不同观众群体的科学、准确、生动的讲解词;定期进行义务讲解;有针对未成年观众群体的讲解服务。


7.3.3.3   公众服务

a) 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稳定、有一定规模,全部实施上岗培训,每名志愿者每年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48小时以上。

b) 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长240天以上;基本陈列在特定时间段定期免费开放,或向教师、军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免费开放;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年免费接待青少年观众人数占观众总人数的20%以上;科学测定、管理观众承载量。

c) 交通方便,可进入性较好;博物馆出入口处道路通畅;外部引导标识设置比较合理,清楚、美观。

d) 设室内售票点,或实施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参观游览线路基本合理、顺畅;设有观众咨询服务场所,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博物馆导览等基本信息资料内容丰富,制作较好,并免费为观众提供;设有免费物品寄存处和纪念品、文创产品销售服务设施等;厕所等卫生设施、设备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维护清洁及时,并与环境相协调;各种设施、设备中、外文标识清楚。

e) 文化产品开发体现本馆特色。

f) 提供藏品代为保管、养护及咨询等公众服务项目。

g) 定期进行观众调查,并尽可能运用调查成果。

博物馆能依托自身资源特色,发挥各自的特点和擅长优势,在法人治理结构、藏品管理、学术研究、影响力、展示教育、观众服务等领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


8、评分细则


8.1 本细则共计1000分,共分为三个大项,各大项分值为: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200分;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300分;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500分。评估时,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项最低分值应在80分(含)以上;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项最低分值应在120分(含)以上;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项最低分值应在200分(含)以上。

8.2 一级博物馆需达到800分,二级博物馆需达到600分,三级博物馆需达到400分。

8.3 评分细则计分表(附后)。


附件3


评 分 细 则 计 分 表

(2019年12月)


说明:10栏为打分点,所有10 分值总和为 1000分(加分项除外)。


序 号

评  定  项  目

检 查 评 定 方 法 与 说 明

大项分值栏

分项分值栏

次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次小项分值栏

自评计分栏

评定计分栏

1

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本大分项满分200分,下设次分项内含有共3个加分项,经加分后,本大分项总分最多不超过200分。

200







1.1

法人治理结构



14






1.1.1

决策机构




9





1.1.1.1

决策机构形式





2





有理事会(董事会)

理事会(董事会)由博物馆举办者或其代表、馆长、职工代表、社会人士组成。

附件1001:博物馆法人登记证书或主管部门批准博物馆成立的其他文件

附件1002: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理事会的文件




2




有其他形式决策机构





1




1.1.1.1.X

专属加分项: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理事会(董事会)

本项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专属加分项,满分1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设有由博物馆举办者或其代表、馆长、职工代表、社会人士组成的理事会(董事会)的可予加分。




1




1.1.1.2

决策机构组织规则

附件1003:理事会(董事会)章程或其他组织规则文件




2





有理事会(董事会)章程





2




有其他形式的组织规则





1




1.1.1.3

决策机构人员结构

附件1004: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录(应包含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单位、职务、学历等信息)




2





决策机构由博物馆举办者或其代表、馆长、职工代表、社会人士组成。





1




理事会(董事会)组成人员的名单、个人证件照、简历等信息在网站向社会公布

附件1005:公布网站页面链接、截图




1




1.1.1.3.1

一般加分项:

吸纳教育界人士进入决策机构

本项为一般加分项,满分4分。

附件1006:吸纳博物馆所在地中小学教师加入理事会(董事会)的情况说明



4





1.1.1.4

依照理事会(董事会)章程或其他组织规则有效开展决策活动

附件1007:决策机构活动记录

附件1008:决策机构年度工作报告




3




1.1.2

监督机构




5





1.1.2.1

监督机构形式





2





有监事会或监事

监事会由博物馆举办者代表、职工代表组成。

附件1009: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监事会和任命监事文件




2




有其他形式监督机构





1




1.1.2.2

有监督机构组织规则

附件1010:监事会等组织规则




1




1.1.2.3

监督机构依据组织规则有效运行

附件1011:监事会等人员名单

附件1012:监事会等活动记录

附件1013:监事会等年度工作报告




1




1.1.2.4

监督机构组成人员的名单、个人证件照、简历等信息在网站向社会公布





1




1.2

博物馆章程与发展规划



20






1.2.1

博物馆章程




5





1.2.1.1

内容全面,系统申明博物馆的法律地位、使命、永久性、非营利性质以及管理运行原则与机制等重大事项

附件1014: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博物馆“三定”方案或其他由主管部门发布的申明博物馆机构职能的文件

附件1015:博物馆章程文本




2




1.2.1.2

经过主管部门批准

附件1016:主管部门批准博物馆章程的文件,网站发布页面链接、截图




2




1.2.1.3

在博物馆网站向社会公布

附件1017:网站公布页面链接及截图




1




1.2.2

发展规划




8





1.2.2.1

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符合本馆宗旨和使命定位,体例完备,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保障措施具体, 体现高品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能因地制宜地为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配合

附件1018: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文本




3




1.2.2.2

规划经过专家论证

附件1019:带有专家签名的论证意见或论证会议纪要




3




1.2.2.3

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附件1020:主管部门批准或发布博物馆中长期规划的文件




1





在博物馆网站向社会发布

附件1021:网站发布页面链接、截图




1




1.2.3

年度工作计划与中长期规划有效衔接,思路清楚、任务明确、操作性强

附件1022:博物馆年度工作计划文本



1






在博物馆网站向社会发布

附件1023:网站公布页面链接及截图



2





1.2.4

博物馆年报告

附件1024:博物馆自行向社会发布的近三年的年度报告



4






向社会发布博物馆近三年的年度报告,内容完整详实,图文并茂,在博物馆官网提供电子版全文网络下载




4





向社会发布了博物馆部分年度的报告,内容基本完整,在博物馆官网提供电子版网络下载




2





1.2.4.X

专属加分项: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年度报告

本项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专属加分项,满分2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自行向社会发布的近三年的年度报告的可予加1-2分。



2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向社会发布近三年的年度报告,内容完整详实,图文并茂,在博物馆官网提供电子版全文网络下载




2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向社会发布部分年度的报告,内容基本完整,在博物馆官网提供电子版网络下载




1





1.3

建筑与环境



16






1.3.1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

根据《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3.1 一般规定”中的条款酌情给分。

附件1025:博物馆建筑功能分区示意图及附带说明(说明应以定量形式清晰描述博物馆功能区块布局



4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合理,自成系统




4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较合理,相对自成系统




2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基本合理




1





1.3.2

环境卫生

附件1026:博物馆环境卫生说明(以定量形式清晰描述)



7





1.3.2.1

室外卫生

无乱堆、乱放、乱建现象,施工场地维护完好;无污水、污物;酌情给分。




2




1.3.2.2

室内卫生

整洁、美观、舒适;酌情给分。




2




1.3.2.3

室内空气质量

清新,无异味;酌情给分。




2




1.3.2.4

绿化

根据室外植被覆盖、室内绿化情况酌情给分。




1




1.3.3

建筑节能降耗




5





年平均单位面积建筑能耗低于30千瓦时/平方米





5




年平均单位面积建筑能耗低于40千瓦时/平方米





2




年平均单位面积建筑能耗低于50千瓦时/平方米





1




1.4

人力资源

附件1027:博物馆人力资源情况说明(需应以定量形式清晰描述博物馆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30






1.4.1

人员资质与比例

“人员资质”指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业务人员。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的规定,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附件1028:由人事、编制部门出具的博物馆编制、岗位核定文件

附件1029: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名录(应包含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学历、学位等信息)



5






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在编人数的85%以上




5





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在编人数的70%以上




3





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在编人数的50%




1





1.4.2

人才梯次结构




10





1.4.2.1

优化岗位结构,专业技术人员中高、中、初级职称人员比例适当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120号),一、二、三级博物馆的专业技术岗级岗位比例分别按不超过40%、35%、30%控制。酌情给分。




4




1.4.2.2

高、中级管理人员

高级管理人员指博物馆负责人,中级管理人员指各部门负责人。

附件1030:博物馆管理人员清单(应包含博物馆管理人员职称、学历、学位等信息)




5





高、中级管理人员都具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5




高、中级管理人员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




1.4.2.3

高级管理人员(博物馆负责人)的名单、个人证件照、简历等信息在网站向社会公布

附件1031:网站公布页面链接及截图




1




1.4.3

人员培训

指参加市(地)级(含)以上文物行政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专业培训。



12





1.4.3.1

有切实可行的人员培训制度

附件1032:博物馆人员培训办法等制度性文件




3




1.4.3.2

有相应的培训经费

附件1033:博物馆近三年人员培训经费情况说明




2




1.4.3.3

人员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

附件1034:博物馆近三年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情况




3




1.4.3.4

上岗人员培训合格率达到100%,有相应证书

合格率未达到100%的,酌情给分;合格率低于80%不得分。

附件1035:博物馆上岗人员培训情况




4




1.4.4

有科学的员工考核、奖励制度并有效实施

附件1036:博物馆员工考核奖励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及实施情况



3





1.5

财务管理



30






1.5.1

财务管理制度完善

附件1037:博物馆财务管理办法(含财务内部控制)等制度性文件



5





1.5.2

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实施

附件1038:由审计机构为博物馆出具的审计报告(报告期限应为近三年以内的)或博物馆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说明



5





1.5.3

经费来源与保证

附件1039:博物馆上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10






人均事业经费在

10万元(含)以上

事业经费指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除职工工资福利、设施设备维护、行政办公费以外的业务工作经费。



10





人均事业经费在

5(含)-10万元




8





人均事业经费在

2(含)-5万元




6





人均事业经费在

1(含)—2万元




4





1.5.4

社会资助

近三年内实际接受资助的项目,包括无偿赠送的物资(含文物)及赠款,额度不限,以捐赠协议等书面证据为依据。

附件1040:博物馆近三年内接受社会捐赠的捐赠协议或情况说明(应以表格形式逐笔记录捐赠情况)



10





1.5.4.1

渠道





3





多渠道





2




单一渠道





1




1.5.4.2

稳定性





3





有定期的社会资助





2




有不定期的社会资助





1




1.5.4.3

制定接受社会捐赠管理制度,具有清晰的操作规程,并在博物馆网站向社会公开





4




1.6

安全保障



80






1.6.1

风险与防护


参照《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要求评分。

附件1041:由公安部门出具的博物馆风险等级达标证明

附件1042:博物馆安防设备配置清单



40





1.6.1.1

有中心控制室





2




1.6.1.2

中心控制室能随时掌握报警现场位置





1




1.6.1.3

报警资料保存完整、能随时提用





1




1.6.1.4

有与公安部门联动的装置





1




1.6.1.5

有室外周界报警系统





3




1.6.1.6

室外设置电视监控装置





3




1.6.1.7

室外周界出入口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





3




1.6.1.8

室外有实体防护装置





2




1.6.1.9

有巡更系统





1




1.6.1.10

展厅出入口有出入口控制装置





3




1.6.1.11

藏品库房出入口、通道处有出入口控制装置





3




1.6.1.12

修复场所出入口、通道处有出入口控制装置





3




1.6.1.13

内部重要出入口有电视监控装置





3




1.6.1.14

内部重要部位有实体防护装置





2




1.6.1.15

展厅内有周界报警系统





2




1.6.1.16

展厅内有振动报警设备





1




1.6.1.17

库房内有周界报警系统





2




1.6.1.18

库房内有振动报警设备





1




1.6.1.19

重要展柜安装防弹玻璃或设置报警装置





3




1.6.2

安全保卫

参照《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评分。

附件1043: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情况说明

附件1044:博物馆安全保卫部门近三年的工作总结



15





1.6.2.1

有专门安全保卫工作机构

附件1045:博物馆安全保卫部门设置情况及职能说明




1




1.6.2.2

安全保卫人员配置合理

附件1046:博物馆安全保卫人员名录(应包含保卫人员职称、学历等信息)




3




1.6.2.3

安全保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健全完善

附件1047:博物馆安全保卫制度

附件1048: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程




2




1.6.2.4

安全保卫工作档案齐全规范

附件1049:近三年任意一份博物馆安全保卫巡查记录

附件1050:近三年任意一份博物馆安全保卫交接班记录




3




1.6.2.5

安全防范应急预案科学规范

附件1051:博物馆安全防范应急预案




3




1.6.2.6

安全保卫演练

附件1052:最近1至2次博物馆安全保卫演练记录




3





每年举行2次(含)以上





3




每年举行1次





1




1.6.3

消防安全

参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评分。

附件1053:博物馆消防安全情况报告

附件1054:消防部门给博物馆出具的消防达标证明



12





1.6.3.1

消防组织健全,消防安全责任明确





2




1.6.3.2

消防安全管理规章操作规程健全完善

附件1055:博物馆消防管理制度

附件1056:博物馆消防工作规程等




2




1.6.3.3

消防设施齐全、完好有效

附件1057:近三年内消防部门到博物馆进行消防检查的检查记录或博物馆消防设施运行情况说明




2




1.6.3.4

防雷装置安全、有效

附件1058:防雷设施运行情况说明




2




1.6.3.5

消防应急预案科学规范

附件1059:博物馆消防应急预案




2




1.6.3.6

消防演练

附件1060:最近1至2次博物馆消防演练记录




2





每年举行2次(含)以上





2




每年举行1次





1




1.6.4

公共安全




13





1.6.4.1

参观游览等公共安全制度健全、有效实施

附件1061:博物馆参观游览安全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及实施情况说明




4




1.6.4.2

进出口、安全疏散路线设置合理畅通,标志醒目、美观

附件1062:进出口、安全疏散路线设置情况说明及疏散路线图




3




1.6.4.3

应急照明、救生设施设备配置合理、完好

附件1063:应急设施设备配置清单及运行情况说明




3




1.6.4.4

公共安全应急预案科学规范、有效实施

附件1064:博物馆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及实施情况说明




3




1.7

信息化建设



10






1.7.1

信息化基础设施

附件1065:博物馆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关情况说明



6






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接入、网络安全、终端和配套设备等)建设完备,适应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基本要求;




6





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接入、网络安全、终端和配套设备等)基本完备,适应博物馆数据管理和业务处理的基本要求;




4





能够接入国际互联网,在编人员人均电脑配备率100%。




2





1.7.2

业务系统建设

附件1066: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情况说明



4






有一整套适用于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业务系统,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博物馆业务流程。




4





有适用于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部分业务系统,能够在一定层面上支撑博物馆业务流程。




3





能够接入国际互联网,在编人员人均电脑配备率100%。




2





2

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

本大分项满分300分,下设次分项内另设共5个加分项,经加分后,本分项总分最多不超过300分。

300







2.1

藏品管理



150






2.1.1

藏品情况

附件2001:博物馆藏品情况综述(应包含博物馆藏品数量、体系、特点、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等方面情况)



33





2.1.1.1

藏品体系





5





与本馆宗旨、使命相符,形成完整体系





5




与本馆宗旨、使命相符,形成相对完整体系





3




与本馆宗旨、使命相符,形成基本体系





1




2.1.1.2

藏品规模

依据《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三款“藏品计件”、第四款“藏品计量单位”。




20





藏品数量10万件以上





20




藏品数量5万件以上





19




藏品数量4万件以上





18




藏品数量3.5万件以上





17




藏品数量3万件以上





16




藏品数量2.5万件以上





15




藏品数量2万件以上





14




藏品数量1.5万件以上





13




藏品数量1万件以上





12




藏品数量8000件以上





11




藏品数量6000件以上





10




藏品数量5000件以上





9




藏品数量4000件以上





8




藏品数量3000件以上





7




藏品数量2000件以上





6




藏品数量1500件以上





5




藏品数量1000件以上





4




藏品数量800件以上





3




藏品数量600件以上





2




藏品数量400件以上





1




2.1.1.3

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8





藏品总体价值特别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其中至少一类价值具有世界意义





8





藏品总体价值珍贵,具有很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其中至少一类价值具有全国意义





6





藏品总体价值比较珍贵,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其中至少一类价值具有省级意义





4




2.1.2

藏品数据库

附件2002:藏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运行情况说明(应包含系统功能、使用情况、藏品信息采集比例、珍贵文物信息采集比例等内容)



5





藏品信息采集比例达到100%




5





藏品信息采集比例达到80%




3





藏品信息采集比例达到60%




1





2.1.3

藏品数据库公开

附件2003: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公开藏品数据库,可供普通观众提供包括藏品高清晰度照片、详实文字信息等在内的藏品数据在线查阅、搜索服务的情况说明



5






藏品数据库公开比例达到藏品总量100%




5





藏品数据库公开比例达到藏品总量80%




4





藏品数据库公开比例达到藏品总量60%




3





藏品数据库公开比例达到藏品总量40%




2





藏品数据库公开比例达到藏品总量20%




1





2.1.3.X

专属加分项: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公开

本项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专属加分项,满分2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公开藏品数据库的可予加1-2分。



2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公开比例达到藏品总量100%




2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公开比例达到藏品总量50%




1





2.1.3.1

一般加分项:

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等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藏品完整高清图片等信息下载,图片完整清晰,藏品档案信息完备

本项为一般加分项,满分10分。

附件2004: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免费提供藏品完整高清晰度照片等信息下载服务的链接、截图



10






可供下载图片等信息的藏品比例达到藏品总量的90%以上




10





可供下载图片等信息的藏品比例达到藏品总量的75%以上




6





可供下载图片等信息的藏品比例达到藏品总量的50%以上




4





2.1.4

藏品征集




14





2.1.4.1

明确藏品征集政策和征集范围

与本馆性质、任务相符

附件2005:藏品征集办法等制度文件




1





藏品征集政策等制度文件信息在网站向社会公布

附件2006:网站公布页面链接及截图




1




2.1.4.2

明确入藏标准和程序

附件2007:藏品入藏标准和征集工作流程等




1





入藏标准和程序等信息在网站向社会公布

附件2008:网站公布页面链接及截图




1




2.1.4.2.X

专属加分项: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明确藏品征集政策、征集范围、明确入藏标准和程序

本项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专属加分项,满分1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制定清晰的藏品征集政策、征集范围、明确入藏标准的可予加分。




1




2.1.4.3

有藏品征集机构





1




2.1.4.4

有专门负责征集的人员





1




2.1.4.5

有具备文物鉴定资质的人员

具备其中之一:1、本馆设有文物进出境鉴定站或省级文物鉴定委员会;2、本馆至少有1名在编人员有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资格;3、本馆至少有1名在编人员是国家或省级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4、本馆至少有1名在编人员是省级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

附件2009:博物馆文物鉴定人员名录(应包含职务、职称、学历、鉴定专业资格等信息)




1




2.1.4.6

有藏品征集经费

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的支出科目

附件2010:博物馆近三年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1




2.1.4.7

藏品征集经费使用合理、效果好

所征集的藏品与本馆宗旨使命相符,并与现有藏品构成互补,有利于充实藏品体系

附件2011:近三年藏品征集清单




1




2.1.4.8

藏品来源渠道

附件2012:近三年藏品征集途径说明




5





接受社会机构或个人捐赠






2



考古发掘品移交






1



海关、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罚没移交






1



其他渠道






1



2.1.5

藏品接收与入帐

检查藏品帐卡、档案记录情况,重点查是否及时补充新增内容

附件2013:藏品接收、鉴定、入藏、登帐、编目、建档办法等制度及实施情况



13





2.1.5.1

入藏的藏品有完整、清晰的原始档案资料





1




2.1.5.2

入藏手续齐全





2




2.1.5.3

藏品登记





4





藏品总帐清晰、帐物相符






2



分类帐科学合理,编目详明,查用方便






2



2.1.5.4

藏品档案完备,记录规范





4





藏品全部建立档案并依法备案





4




90%藏品且珍贵文物、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藏品建立档案并依法备案





3




75%藏品且珍贵文物、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藏品建立档案并依法备案





2




珍贵文物、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藏品建立档案并依法备案





1




2.1.5.4.X

专属加分项: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落实法人财产权,及时完成与办馆宗旨、业务范围和馆舍规模相适应的藏品登记,依法确认为博物馆法人财产,并建立藏品档案、依法完成备案

本项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专属加分项,满分2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落实法人财产权,及时完成与办馆宗旨、业务范围和馆舍规模相适应的藏品登记,依法确认为博物馆法人财产,并建立藏品档案、依法完成备案的可予加1-2分。




2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完成所有的藏品登记,依法确认为博物馆法人财产,并建立完整藏品档案、依法完成所有的藏品备案





2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完成80%以上的博物馆藏品登记,依法确认为博物馆法人财产,建立藏品档案、依法完成80%以上的藏品备案





1




2.1.5.5

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建档备案





2




2.1.6

藏品存放

附件2014:藏品保存状况说明(应包含藏品分类保存、分库保存、放置及保管装备装具配置情况等方面内容)



15





2.1.6.1

藏品分类保存





3





全部藏品按质地分类存放





3




90%藏品且珍贵文物、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藏品按质地分类存放





2




珍贵文物藏品按质地分类存放





1




2.1.6.2

藏品分库保存





3





全部藏品科学分库保存





3




90%藏品且珍贵文物、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藏品科学分库保存





2




珍贵文物、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藏品分库保存





1




2.1.6.3

重要的珍贵文物、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藏品有专用柜





3





珍贵文物、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藏品有专柜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3




一、二级文物和其它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以及一、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藏品有专柜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2




一级文物和其它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藏品有专柜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1




2.1.6.4

藏品放置

按科学方法分类上架、归置




3





科学、合理、规范





3




合理、规范





2




基本合理





1




2.1.6.5

藏品装具(载具、护具)





3





全部藏品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载具、护具)





3




90%藏品且珍贵文物、标本藏品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载具、护具)





2




珍贵文物、标本藏品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载具、护具)





1




2.1.7

藏品提用

参考《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评分

附件2015:藏品提用制度及实施情况说明



5





2.1.7.1

提用手续齐全





3




2.1.7.2

进出库记录完备





2




2.1.8

库房面积




5






满足藏品收藏需要




5





基本满足藏品收藏需要




2





2.1.9

库房管理

附件2016:藏品库房管理制度及实施情况说明



8





2.1.9.1

库房管理制度健全有效

检查库房管理制度和库房日记登记情况,酌情给分





3




2.1.9.2

库房管理人员配置合理

藏品库房应有专人管理




3




2.1.9.3

库房环境整洁

堆放违禁物品的不得分




2




2.1.10

库房设施

参考《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试行规范》评分

附件2017:藏品保存环境达标情况说明



17





2.1.10.1

库房建筑和保管设备应安全、坚固、适用





2




2.1.10.2

温湿度控制设施





5





温湿度设施完善、设备齐全,按藏品质地控制温湿度





5




温湿度设施基本完善、设备基本齐全,能控制温湿度





3




有简单的温湿度控制设备





1




2.1.10.3

库房照明设施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参考《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评分

附件2018:库房照明设施达标情况说明(应当对照《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有关要求逐项说明库房内照明设施的种类、数量、配置安排情况、使用情况等内容)




2




2.1.10.4

通风设施完善、设备运转正常





2




2.1.10.5

有防腐蚀措施





2




2.1.10.6

有防霉变措施





2




2.1.10.7

防虫、防鼠等有害生物入侵





2




2.1.11

藏品保护与修复




30





2.1.11.1

藏品保护修复场所

本馆独立拥有

附件2019:藏品保护修复场所设施情况说明




7





有较大规模、设备齐全的藏品保护修复场所





7




有一定规模和设备的藏品保护修复场所





4




有藏品保护修复室并配备简单设备





2




2.1.11.2

文物藏品保护修复资质

附件2020:省级以上文物行政部门颁发的可移动文物保护设计、修复资质证明




6





单位具备20种以上文物藏品的修复资质





6




单位具备15种以上文物藏品的修复资质





5




单位具备10种以上文物藏品的修复资质





4




单位具备5种以上文物藏品的修复资质





3




单位具备1种以上文物藏品的修复资质





1




2.1.11.3

文物藏品保护修复的人员规模

指从事修复工作的人员具备可移动文物修复能力,或具有中级以上文物博物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

附件2021:文物藏品保护修复人员名录(应包含修复人员职称、学历、学位等信息)




7





有15名以上具备文物修复能力的人员





7




有10名以上具备文物修复能力的人员





6




有5名以上具备文物修复能力的人员





4




有1名以上具备文物修复能力的人员





2




2.1.11.4

藏品修复程序科学、规范,效果好

附件2022:近三年藏品修复、保护工作情况说明




8





藏品检测报告全面科学,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2



藏品分析报告全面科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



藏品修复方案依法报批后实施






2



藏品修复报告科学规范






2



2.1.11.5

藏品日常养护程序科学、规范,效果好

附件2023:藏品养护办法

附件2024:近期藏品养护记录(记录时间应为24个月以内)




2




2.2

学术研究与科技



150






2.2.1

学术组织




10





2.2.1.1

有学术委员会

本馆独立设立

附件2025:学术委员会成立文件




1




2.2.1.2

学术委员会组织制度健全规范

附件2026:学术委员会章程、工作规程等制度性文件




1





学术委员会组织制度等信息在网站向社会公布

附件2027:网站公布页面链接及截图




1




2.2.1.3

人员结构合理

应体现出学科的专业性和多样性

附件2028: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录(应包含成员年龄、单位、职务、学历、学位等信息)




7





学术委员会成员都具备高级职称,且外聘专家占20%以上,本馆在编学术带头人为有全国性学术影响的专家





7




学术委员会成员都具备高级职称,且外聘专家占学术委员会成员10%以上,本馆在编学术带头人为有全国性学术影响的专家





5




学术委员会成员都具备高级职称,且有外聘专家,本馆在编学术带头人为有省级学术影响的专家





4




学术委员会成员都具备高级职称,本馆在编学术带头人为有省级学术影响的专家





3




学术委员会成员80%以上具备高级职称,本馆在编学术带头人为有地区性学术影响的专家





2




2.2.1.3.1

一般加分项:

学术委员会学术影响力巨大。学术委员会组成成员中有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学术大奖获得者,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或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个人或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

本项为一般加分项,满分3分。

附件2029:高水平学术委员会组成成员名单、聘任证书等证明文件,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学术委员会组成成员信息的链接、截图



3





2.2.2

学术活动




10





2.2.2.1

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附件2030:近三年本馆独立或牵头主办的国际会议情况(以表格形式逐次记录)




3





年均1个以上





3




两年1个以上





2




三年1个以上





1




2.2.2.2

定期举办国内学术会议

附件2031:近三年本馆独立或牵头主办的国内会议情况(以表格形式逐次记录)




3





年均1个以上全国性学术会议





3




年均1个以上省级学术会议





2




年均1个以上地区级学术会议





1




2.2.2.3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

附件2032:近三年本馆在编职工到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情况(以表格形式逐次记录)




2





年均1人次以上





2




两年1人次以上





1




2.2.2.4

参加国内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

附件2033:近三年本馆在编职工参加非本馆主办的国内省级以上学术会议情况(以表格形式逐次记录)




1




2.2.2.5

派出访问学者

附件2034:近三年本馆在编职工境外讲学、研习活动(一次三个月以上)情况(以表格形式逐次记录)




1




2.2.3

学术刊物




14





2.2.3.1

期刊

具有正式刊号,公开发行

附件2035:本馆主办的期刊情况(如有期刊应扫描提交期刊封面及版权页)




5





列入核心期刊





5




普通期刊





3




2.2.3.2

定期公开出版学术刊物

公开发行

附件2036:近三年学术刊物公开出版情况(以表格形式逐册记录并提交刊物封面及版权页)




3





年均1期以上





3




两年1期以上





2




三年1期以上





1




2.2.3.3

编辑出版论文集

公开发行

附件2037:近三年出版论文集情况(以表格形式逐册记录并提交刊物封面及版权页)




3





年均1种以上





3




两年1种以上





2




三年1种以上





1




2.2.3.4

馆内人员出版学术专著、科普读物

公开发行。署名为第一作者。

附件2038:近三年学术专著、科普读物出版情况(以表格形式逐册记录并提交刊物封面及版权页)




3





年均20种以上





3




年均10种以上





2




年均5种以上





1




2.2.4

学术论文

署名为第一作者



7





2.2.4.1

馆内人员在《自然》《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月刊》《文物》《考古》《考古学报》《中国博物馆》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每发表一篇1分,最多3分。

附件2039:近三年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以表格形式逐篇记录)




3





年均1篇以上





3




每两年1篇以上





2




每三年1篇以上





1




2.2.4.2

馆内人员在省级以上(含)刊物发表论文

附件2040:近三年国内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以表格形式逐篇记录)




4





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人均每年发表论文2篇以上





4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人均每年发表论文2篇以上,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人均每年发表论文1篇以上





3




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人均每年发表论文1篇以上





2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人均每年发表论文1篇以上





1




2.2.5

学术期刊收藏

附件2041:近三年中外文学术期刊收藏情况(以定量形式清晰描述)



4





2.2.5.1

有外文学术期刊





2





5种(含)以上





2




3种以上





1




2.2.5.2

有中文学术期刊





2





20种(含)以上





2




20种以下





1




2.2.6

单位内部设置有独立的科技部门

开展与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科技活动的部门

附件2042:博物馆科研部门设置情况及职能说明



5





2.2.7

科技人员学历结构

从事与文物保护相关的科学与技术活动的人员

附件2043:科技人员配置情况说明及人员名录(应包含科技人员专业、学历、学位、职称等信息)



10






全部学士以上,其中硕士比例不低于80%,博士比例不低于30%




10





全部学士以上,其中硕士比例不低于50%,博士比例不低于20%




8





全部学士以上,其中硕士比例不低于30%




6





全部大专以上,其中学士比例不低于80%




4





2.2.8

科技人员知识结构




10






有精通专业,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人员





4




有从事文物、博物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的人员,与博物馆宗旨、定位相符合





4




有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人员





2




2.2.9

科研经费

附件2044:近三年内科研经费情况(以定量形式清晰描述近三年博物馆科研经费的金额、来源及使用情况)



10






有国际援助





2




有财政支持的专项科研经费





4




自筹科研经费





4




2.2.10

科研仪器设备

附件2045:本馆独立拥有的、列入博物馆资产管理账目的科技仪器设备清单(以表格形式逐件记录)



10






总价在1000万元(含)以上




10





总价在500万(含)—1000万元之间




8





总价在100万—500万元之间




4





总价在1万—100万元之间




2





2.2.11

科研实验室

区别于文物修复室

附件2046:本馆独立拥有的科研实验室情况



10






有常规实验室





2




有仪器室





2




其他实验室





2




科研实验室向科研院所、企业等开放共享





2




科研实验室接受普通公众预约参观





2




2.2.12

科研基地

附件2047: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基地文件



10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10





省级科研基地




5





2.2.13

科研课题

附件2048:近三年本馆独立或牵头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以表格形式逐项记录,应包含批准立项单位、批准立项文号、研究经费等信息)



15






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含)课题10个以上




15





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含)课题5个以上




10





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含)课题1个以上




5





承担其他科研课题




2





2.2.14

专利与奖励




15





2.2.14.1

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专利

附件2049:近三年获得的国家专利证书及专利说明书




5





年均1项以上





5




两年1项以上





4




三年1项以上





2




2.2.14.2

科研项目获奖

附件2050:近三年科研项目获奖情况(以表格形式逐项记录)

附件2051: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获奖证书




10





获得国家级奖项





10




获得省部级奖项





8




获得其他奖项





5




2.2.15

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联合研究、人才培养、双向兼职、专业技术职务互认、科研成果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的协作机制

附件2052:近三年引进与藏品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传播等相关的技术手段,与高校、科研机构等有合作协议,借助社会力量完成相关工作,利用“外脑”取得科研成果的情况



10






协作机制健全有效,已建立制度化合作框架,已签署书面协议,并取得积极、显著成果




10





有一定的协作机制,取得一定效果




5





3

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

本大项满分500分,下设分项内另设共7个加分项,经加分后,本大项总分最多不超过500分。

500







3.1

影响力



75






3.1.1

博物馆品牌标志




17





3.1.1.1

具有馆标等品牌标志

附件3001:博物馆品牌标志及设计说明文本




5




3.1.1.2

品牌标志注册

附件3002:博物馆品牌标志注册商标或著作权证明文件




5




3.1.1.3

品牌标志运用

附件3003:博物馆品牌标志使用说明情况




7





建筑显著位置上有品牌标志





2




宣传品上有品牌标志





1




文化产品上有品牌标志





2




纸质门票、电子门票上有品牌标志





1




工作服上有品牌标志





1




3.1.2

博物馆宣传




18





3.1.2.1

有系统的宣传计划和措施

附件3004:近三年博物馆宣传推广计划及实施情况




4




3.1.2.2

广播电视宣传

附件3005:地市级以上广播电视媒体播放博物馆宣传片、专题片或制作专题广播电视节目的清单(不含领导人参观报道)




5





全国性电视台、电台播出博物馆及活动专题片、专题节目,平均每年8次以上





5




地市级(含)以上电视台、电台播放博物馆及活动专题片、专题节目,平均每年5次以上





3




地市级(含)以上电视台、电台播放博物馆及活动专题片、专题节目,平均每年2次以上





1




3.1.2.3

报刊宣传

附件3006:地市级以上报刊媒体刊登博物馆专题报道文章清单(不含领导人参观报道)




5





全国性报刊专题介绍博物馆及活动,平均每年5次以上





5




省级(含)以上报刊专题介绍博物馆及活动,平均每年8次以上





4




地市级(含)以上报刊专题介绍博物馆及活动,平均每年4次以上





2




地市级(含)以上报刊专题介绍博物馆及活动,平均每年2次以上





1




3.1.2.4

新媒体传播

以适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途径,开展新媒体传播。




4





博物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具有很高的点击率,具有较强的传播力、服务力、互动力、认同度





2





进入人民日报舆情数据中心、新华社、新浪、腾讯(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发布的相关排行榜,并进入全国前10名





2




3.1.3

博物馆公众影响力

附件3007:近三年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或观众构成情况说明



10






境外观众1万人次以上




10





境外观众1千人次以上




4





国内异地观众占年观众量30%以上

指与本馆所属级别相符的行政区划以外的观众,如省级博物馆的异地观众指本省以外的观众,县级博物馆异地观众指本县以外的观众



6





国内异地观众占年观众量10%以上




3





3.1.4

博物馆声誉

可参考游客意见评分

附件3008:近期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或观众调查报告中的观众评价部分



10






有极好的声誉

受到95%以上游客和绝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誉



10





有很好的声誉

受到85%以上游客和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誉



6





有一定的声誉

受到80%以上游客和多数专业人员的赞誉



3





3.1.5

旅游影响力

参考三年内国内外大型知名旅行社、网络旅游产品供应商、电商平台等推出的固定旅游线路上是否将该博物馆作为区域内重要推荐景点来确定

附件3009:近三年博物馆旅游推广计划及实施情况说明



10






国际旅游推荐景点




10





国内旅游推荐景点




6





省内旅游推荐景点




3





3.1.6

进出境展览

附件3010:近三年本馆独立或牵头举办文物进出境展览情况(以表格形式逐项记录,不包含单纯出借展品占该展全部展品20%以下的参展活动



10






每年举办进出境展览5个(含)以上




10





每年举办进出境展览2个(含)以上




6





每年举办进出境展览1个(含)以上




3





3.1.7

一般加分项:

博物馆素材“进校园”:博物馆展览、藏品等素材被写入“校本课程”、“乡土教材”等当地中小学通行教材、考试试卷中

本项为一般加分项,满分3分。

附件3011:写入博物馆展览、藏品等素材的“校本课程”、“乡土教材”等当地中小学通行教材、考试试卷




3




3.1.8

一般加分项:

加强交流协作:为中小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提供长效化、机制化对口帮扶机制。

积极参与各类博物馆行业组织、区域博物馆联盟、馆际交流平台。与地域相邻、主题相近、藏品相关的博物馆之间建立密切关系,与相关博物馆加强在藏品、展览、教育、人才资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融入相关联展、巡展、互换展览和人员互派等协同发展机制。

本项为一般加分项,满分3分。

附件3012:为中小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提供长效化、机制化对口帮扶机制;参与相关博物馆行业组织、区域博物馆联盟、馆际交流平台的具体做法,及在藏品、展览、教育、人才资源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具体措施。




3




3.2

展示和教育



250






3.2.1

展厅空间




17





3.2.1.1

展厅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

附件3013:展厅环境卫生情况说明

附件3014:展厅室内空气检测报告




4




3.2.1.2

室内外展示区域布局合理,室内展厅空间体量适当,区块划分疏密有致,功能完备





2




3.2.1.3

展厅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参照《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给分

附件3015:展厅照明设施达标情况说明(应当对照《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有关要求逐项说明展厅内照明设施的种类、数量、配置安排情况、使用情况及利用自然光的情况等内容)




5





照明完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合理使用自然光





5




照明基本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有效使用自然光





3




照明符合设计规范基本要求





1




3.2.1.4

展柜微环境适宜展品保护

参照《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试行规范》给分

附件3016:展品保存环境达标情况说明




6





所有文物、标本展柜





6




珍贵文物、标本展柜





4




一级文物、标本展柜





2




3.2.2

基本陈列

附件3017:基本陈列概况



80





3.2.2.1

内容设计

附件3018:基本陈列大纲




25





陈列主题鲜明,体现本馆收藏和文化特色,符合博物馆使命定位






5



陈列内容研究深入,学术性、思想性强






10



展品组织得当






5



内容研究设计中引入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






5



3.2.2.2

陈列大纲经专家论证

附件3019:带有专家签名的论证意见或论证会议纪要




8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组织国内知名专家论证





8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组织省内知名专家论证





5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组织省内专家论证





2




3.2.2.3

形式设计

附件3020:基本陈列艺术设计方案




15





准确表达陈列主题和思想内容






4



艺术风格突出






3



展线流畅、无堵塞、反复






2



辅助性展品运用恰当






2



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运用适度






2



说明牌精致美观






2



3.2.2.4

制作精良,经济合理

附件3021:陈列制作说明




5




3.2.2.5

陈列互动性、趣味性强

现场察看并随机访问观众

附件3022:陈列参与性说明




5




3.2.2.6

文字说明

附件3023:布展方案或陈列大纲




10





准确、恰当






2



通俗、易懂






2



信息量大、可读性强

文字说明能让一般观众了解展品、展览的丰富信息





2



说明牌有两种(含)以上文字






2



专门区域设置残障人士适用的盲文等辅助手段






2



3.2.2.7

陈列维护、动态调整

附件3024:近三年基本陈列维护情况说明




12





及时进行内容和展品更新






8



展具展品整洁






2



辅助设施运行正常






2



3.2.3

临时展览

附件3025:近三年举办临时展览情况(以表格形式逐项说明,不包含进出境展览、巡展)



53





3.2.3.1

数量和影响力





18





每年举办原创展览10个以上,其中跨省联合举办全国性展览2个(含)以上





18




每年举办原创展览10个以上,其中跨省联合举办全国性展览1个(含)以上





15




每年举办原创展览10个以上,其中省级展览3个(含)以上





10




每年举办原创展览8个以上,其中省级展览1个(含)以上





8




每年举办原创展览5个以上,其中地区级展览1个(含)以上





5




每年举办原创展览5个(含)以上





2




3.2.3.2

举办模式





5





全部展览由本馆独立或牵头举办





5




80%展览且代表性展览由本馆独立或牵头举办





4




60%展览且代表性展览由本馆独立或牵头举办





2




3.2.3.3

展览前期策划依据充分,选题和内容设计符合博物馆使命定位与观众需求

附件3026:代表性展览策划方案和内容设计大纲




10




3.2.3.4

宣传推介

附件3027:代表性展览宣传方案及实施情况




10





代表性展览在全国性电视台、电台、报刊报道和网络宣传、新媒体推介





10




代表性展览在省级电视台、电台、报刊报道和网络宣传、新媒体推介





8




代表性展览在地区级电视台、电台、报刊报道和网络宣传、新媒体推介





4




3.2.3.5

临时展览观众量

按三年内所有临时展览观众总量除以展出时间的平均数计算。

附件3028:近三年临时展览观众情况




10





日均2000人以上





10




日均1000—1999人





8




日均500—999人





5




日均500人以下





2




3.2.4

陈列展览履行验收评估程序

附件3029:近三年陈列展览项目管理、绩效评估情况



5





3.2.5

陈列展览资料保存完整

附件3030:近三年陈列展览建档情况



5





3.2.6

陈列展览获奖或推介情况

附件3031:近三年陈列展览获奖或推介情况(以表格形式逐项说明)



8






入选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推介名单,或入选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8





入选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推介单项、提名名单,或入选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6





获省级奖励,入选省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4





获地(市)级奖励或推介




2





3.2.6.X

专属加分项: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陈列展览获奖或推介情况

本项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专属加分项,满分4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陈列展览有以上获奖或推介情形的可予加1-4分。



4






入选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推介名单,或入选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4





入选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推介单项、提名名单,或入选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3





获省级奖励,入选省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2





获地(市)级奖励或推介




1





3.2.7

社会教育




50





3.2.7.1

社会教育机构

附件3032:社会教育机构及人员、场所情况




8





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场所,教育人员配置合理,满足教育工作需求





8




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场所,教育人员配置基本合理,基本满足教育工作需求





6




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人员配置基本合理,基本满足教育工作需求





4




有教育机构,有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基本满足教育工作需求





2




3.2.7.2

社会教育工作策划

附件3033:近三年社会教育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10





有针对不同社会群体观众的社会教育工作方案






4



与教育管理部门沟通助教






3



与相关单位进行教育共建






3



3.2.7.3

参与、构建博物馆间协作交流机制,服务所在地城乡人民文化生活

附件3034:近三年积极参与、构建博物馆间协作交流机制,主动融入所在地城乡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相关情况(以表格形式逐项说明)




15





积极参与各类博物馆行业组织、区域博物馆联盟、馆际交流平台,并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






3



与主题相近、藏品相关的博物馆之间加强在藏品、展览、教育、人才资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3



有较为健全的联展、巡展、互换展览等长效协同发展机制,为有需要的中小博物馆提供对口帮扶






3



每年进入所在地校园、社区、乡村、企业厂矿、社会福利机构、其他公共文化场所举办3个(含)以上巡展






3



每年在其它城市举办2个(含)以上巡展






3



3.2.7.4

讲座、论坛或社会教育活动

附件3035:近三年讲座、论坛或社会教育活动举办情况(以表格形式逐项说明)




12





每年举办讲座、论坛或社会教育活动70场次(含)以上





12




每年举办讲座、论坛或社会教育活动30场次(含)以上





8




每年举办讲座、论坛或社会教育活动10场次(含)以上





4




每年举办讲座、论坛或社会教育活动5场次(含)以上





1




3.2.7.5

教育基地、国防基地、科研基地等称号

附件3036:主管部门批准文件或证书、牌匾




5





国家级





5




省级





3




地(市)级





2




县级





1




3.2.7.5.X

专属加分项: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获得教育基地、国防基地、科研基地等称号

本项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专属加分项,满分3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获得教育基地、国防基地、科研基地等称号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的可予加1-3分。




3





获得国家级或省级教育基地、国防基地、科研基地等称号





3




获得地(市)级教育基地、国防基地、科研基地等称号





2




获得县级教育基地、国防基地、科研基地等称号





1




3.2.7.6

一般加分项:

博物馆结合中华传统节日文化、重要纪念日开展专题活动


本项为一般加分项,满分10分。

附件3037:博物馆结合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以及烈士纪念日、国庆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国家重大纪念日,精心设计、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专题活动,结合馆藏和展览优势,带领观众体验节日习俗、传承革命传统、展现中国精神、增进文化自信的情况说明



10





3.2.8

讲解导览服务

附件3038:讲解服务制度及实施情况说明



32





3.2.8.1

讲解人员数量





3





与接待规模相适应,完全满足需要





3




基本满足需要





2




有一定数量的讲解员





1




3.2.8.2

讲解员基本条件





5





全部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普通话标准





5




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且大学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90%,普通话标准





4




全部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且大专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80%,普通话标准





3




全部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普通话标准





1




3.2.8.3

讲解语种





4





汉语、英语等2种以上外语以及少数民族语种、手语





4




汉语、英语或少数民族语种





2




仅汉语





1




3.2.8.4

免费讲解





2





所有陈列展览免费讲解





2




部分陈列展览、面向部分特定群体定时免费讲解





1




3.2.8.5

讲解词

附件3039:基本陈列讲解词




5





科学、准确、生动、有文采






3



有针对不同群体观众的讲解词






2



3.2.8.6

自助语音导览

附件3040:自助语音导览设备配置情况




3





设备配置满足需求并免费使用,涵盖汉语以及英语等外语语种





3




设备配置满足需求并免费使用,仅汉语





2




设备配置基本满足需求并有偿使用





1




3.2.8.7

专家导览、馆长导赏特色服务

附件3041:博物馆通过定期组织高级职称以上专家、馆领导亲自示范科学、规范的高水平陈列展览专业导览活动,吸引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积极参与,丰富文物背后故事的讲述方式、拓展传播水平。其中,专家定期导览每年不少于30次,馆长定期导赏每年不少于10次。




10




3.3

公众服务



175






3.3.1

群众组织




10





3.3.1.1

成立“博物馆之友”

附件3042:主管部门批准成立文件




2





经主管部门批准





2




未经主管部门批准





1




3.3.1.2

制订规范的组织章程

附件3043:博物馆之友章程

附件3044:主管部门批准文件




2





经主管部门批准





2




未经主管部门批准





1




3.3.1.3

组织章程公开





2





“博物馆之友”组织章程等信息在网站向社会公布

附件2045:网站公布页面链接及截图




2




3.3.1.4

活动开展

附件3046:近三年博物馆之友活动情况说明




4





博物馆会员稳步增长、结构合理,有系统的年度活动计划,每年活动4次(含)以上





4




博物馆会员稳步增长、结构合理,有系统的年度活动计划,每年活动3次(含)以上





3




博物馆会员稳步增长、结构基本合理,有系统的年度活动计划,每年活动2次(含)以上





2




博物馆会员稳步增长,有年度活动计划,每年活动1次(含)以上





1




3.3.2

志愿者

附件3047:志愿者招募及使用情况说明



10





3.3.2.1

志愿者队伍





2





志愿者与本馆在编人员人数比达2:1





2




本馆在编人员与志愿者人数比达1:1





1




3.3.2.2

志愿者队伍影响力





1





在职或已离退休地方党政领导同志、知名企业家、社会公众人物加入志愿者队





1




3.3.2.3

志愿者培训





3





实施上岗培训






1



每年1次(含)以上定期培训






2



3.3.2.4

志愿者服务





4





平均每名志愿者每年服务时间不低于48小时





4




平均每名志愿者每年服务时间不低于36小时





3




平均每名志愿者每年服务时间不低于24小时





2




平均每名志愿者每年服务时间不低于12小时





1




3.3.3

开放

附件3048:开放管理制度及实施情况说明



25





3.3.3.1

开放时间





5





全年开放时间300天以上





5




全年开放时间240天以上





2




3.3.3.1.X

专属加分项:

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开放时间

本项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专属加分项,满分3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全年开放时间达标的可予加2-3分。




3





全年开放时间300天以上





3




全年开放时间240天以上





2




3.3.3.2

免费开放





10





对公众全面免费开放





10




对公众定期免费开放,同时对未成年人等特定人群常年免费开放





6




基本陈列在特定时间段定期免费开放,或向教师、军人、未成年人等免费开放





4




3.3.3.3

免费开放观众比例





5





为总观众量的80%以上





5




为总观众量的40%以上





3




为总观众量的10%以上





1




3.3.3.4

观众投诉处理

附件3049:观众投诉处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




5





投诉处理制度健全






1



有投诉服务设施






1



投诉处理及时、效果好






3



3.3.4

交通

附件3050:博物馆交通情况说明



10





3.3.4.1

有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公交线路通达





5





距离地铁站、公交站台100米以内





5




距离地铁站、公交站台100-300米





4




距离地铁站、公交站台300-500米





2




距离地铁站、公交站台500米之外





1




3.3.4.2

有停车场或其他停车措施





5





有专门免费停车场并满足需求





5




有专门停车场并基本满足需求





3




借助社会停车场





1




3.3.5

参观游览服务

附件3051:参观游览服务说明(应包括票务,导览材料,参观流线,寄存、购物、餐饮、特殊人群服务、休息、卫生设施等情况)



25





3.3.5.1

售领票处或身份查验





2





实施网络预约售票、现场二维码查验入场





2




现场购、领票、查验入场





1




3.3.5.2

有导览图





2





中英文等多语种纸质或电子导览图





2




仅中文版或无电子版导览图





1




3.3.5.3

内部参观游览线路合理、顺畅,标识清楚





3




3.3.5.4

免费提供博物馆及展览介绍等基本信息资料





3




3.3.5.5

提供物品免费存放服务,并满足需要





2




3.3.5.6

纪念品、书籍出售服务设施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2




3.3.5.7

有餐饮服务设施





2




3.3.5.8

老年人、残障人士、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服务设施满足需要





3




3.3.5.9

展厅内有观众休息设施,满足需要





2




3.3.5.10

厕所等卫生设施、设备布局合理,运行正常,维护清洁及时有效,满足需要





4




3.3.6

网站、信息资料、融媒体服务




20





3.3.6.1

网站内容

附件3052:网站建设情况说明及网站页面截图




5





内容丰富





5




内容一般





2




3.3.6.2

支持语言





2





支持多语种





2




仅有汉语





1




3.3.6.3

网站设计简洁大方,界面友好,互动性强





3




3.3.6.4

网站内容及时更新





2





每日更新1次以上





2




每周更新1次以上





1




3.3.6.5

信息资料服务

附件3053:信息资料服务情况说明




2





有设施完善的信息资料中心,资料存储量大





2




有图书资料室,资料存储量一般





1




3.3.6.6

融媒体服务(微博、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客户端

通过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与公众的“超级链接”,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公众号等多种渠道,集中展示藏品,创新展示服务方式。

附件3054:融媒体(微博、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服务情况说明及相关服务页面截图




3





内容丰富





3




内容基本满足观众需要





1




3.3.6.7

影视系统服务

附件3055:影视厅设置情况说明




3





有专门的影视厅





3




仅有影视播放系统





1




3.3.7

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和经营

附件3056: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综述(应包含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种类、数量、经营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年销售额等内容)



40





3.3.7.1

产品充分体现本馆藏品和陈列展览特色,能够深入持久传播博物馆文化





4




3.3.7.2

产品制作精美,具有稳定的、高水平的产品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与现代日常生活具有较高的贴合度





4




3.3.7.3

产品品位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产品品牌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





4




3.3.7.4

产品种类丰富,具有稳定的、一定规模的、高水平产品设计、研发团队





4




3.3.7.5

具有完备的知识产品保护利用措施保障,能够向社会提供便捷的搜集、整理、利用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信息的窗口渠道,便于社会商业等机构设计开发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





4




3.3.7.6

产品经营销售





20




有针对不同消费群体不同价格的营销政策,有销售计划和具有完善、稳定的销售渠道与网络






4



有专门的营销团队






4



一种以上的“明星产品”深受群众欢迎,且销量较高






4



在人流量集中的机场、车站、商场等地运营专门的实体销售商店






4



运营专门的电子网络销售平台,或在主流网络电商平台上开设有专门的网络商店或专柜






4



3.3.8

便利社会的服务项目

附件3057:提供藏品代为保管、鉴定、养护、修复及咨询等公众服务的制度及实施情况说明



5





3.3.8.1

有服务制度并公示





1




3.3.8.2

为公众提供收藏品寄存、代保管服务





2




3.3.8.3

为公众提供资料查询、藏品养护、修复的咨询和帮助





2




3.3.9

观众调查

附件3058:观众调查表、观众调查报告及观众调查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10





3.3.9.1

观众调查方式





4





定期开展或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开展实地观众调查






2



采用网站调查、融媒体、书面调查表、馆内留言本等多种方式






1



采用馆内留言本单一方式






1



3.3.9.2

观众调查人数





3





年均1500人以上





3




年均1000-1500人





2




年均1000人以下





1




3.3.9.3

观众调查报告





3





年度观众调查报告公开发布





3




有年度观众调查报告





1




3.3.10

观众量统计

附件3059:近三年观众量统计



20






年均300万(含)人次以上





20




年均200万(含)—300万人次





19




年均100万(含)—200万人次





18




年均50万(含)—100万人次





17




年均40万(含)—50万人次





16




年均30万(含)—40万人次





15




年均25万(含)—30万人次





14




年均20万(含)—25万人次





13




年均18万(含)—20万人次





12




年均16万(含)—18万人次





11




年均14万(含)—16万人次





10




年均12万(含)—14万人次





9




年均10万(含)—12万人次





8




年均9万(含)—10万人次





7




年均8万(含)—9万人次





6




年均7万(含)—8万人次





5




年均6万(含)—7万人次





4




年均5万(含)—6万人次





3




年均4万(含)—5万人次





2




年均3万(含)—4万人次





1




3.4

一般加分项:

在确保藏品安全和运行稳定的前提下,拓展博物馆开放时间

本项为一般加分项,满分4分。

附件3060:拓展博物馆开放时间的各类具体做法


4







定期举办参观夜场




2





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延长开放时间;或闭馆时间与所在城市其他博物馆错开




2





总分值

自评分值:

评定分值:









说明:10 栏为打分点,所有 10 分值总和为 1000分(加分项除外)。


//////////


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有关负责人解读
新版《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等文件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最新修订的《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这是国家文物局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完善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推动博物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就修订《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等文件接受了媒体专访。


问:请介绍一下我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升,在场馆建设、藏品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社会教育、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成绩斐然。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5354座,年举办展览2.6万个,开展教育活动26万次,接待观众11.26亿,博物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持续显现,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社会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博物馆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的意义愈加重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日益显著,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的呼声不断高涨,也给传统的博物馆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带来了挑战。我国现行的博物馆定级评估体系始于2008年,从博物馆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保护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三个层面,对博物馆质量水平和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等级。


十年来,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先后组织开展了三轮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累计评出国家一级博物馆130家、国家二级博物馆286家、国家三级博物馆439家,合计855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16%,建立了具有较强公信力、影响力的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


实践证明,建立博物馆分级评价管理制度,开展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是引导博物馆明确职责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重要方法,是促进博物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博物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通过评估产生的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标杆和表率作用,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按照博物馆级别设置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适当提高了已定级博物馆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重。


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需求,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现行博物馆定级评估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需要及时调整完善有关制度设计,不断推进博物馆事业向前发展。


问:请介绍一下此次修订《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和《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的主要考虑。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博物馆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国家文物局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博物馆条例》的有关规定,于2019年组织开展了《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的修订工作,日前向社会公布。


此次修订聚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旨在充分发挥定级评估的“方向盘”和“导航仪”作用,引领、带动广大博物馆提升以展示教育、开放服务为核心的发展质量,着重解决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主要把握了以下原则:

一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新的评估体系愈发重视公众使用博物馆的体验,既关注作为藏品的“物”,更关照作为博物馆建设、发展和受益主体的“人”,增加了对“博物馆主动融入城乡人民文化生活”“结合中华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开展专题活动”“博物馆资源进校园”、以及免费服务等方面的考察,强化了博物馆观众调查、开放服务、讲解导览、志愿者服务等直面公众的指标设计,希望通过评估引导,进一步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评估中显现出的好的博物馆,首先是人民满意的博物馆。


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围绕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传播等核心职能,着力提升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突出博物馆运营管理专业化、标准化、公益化要求,新增馆舍建筑节能降耗、智慧博物馆建设、学术影响力、新媒体传播、馆际交流协作、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捷化等一批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考察指标,提升标准的整体“含金量”。不再依传统将馆舍面积、员工构成、藏品和展览数量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而是立足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来评价什么是好的博物馆。


三是推动博物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的要求,把深化博物馆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博物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评估工作的重要目标,将创新博物馆发展理念、完善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拓展博物馆服务功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等纳入评估视野。并按照差异化发展要求,针对不同类型博物馆特别是行业博物馆、中小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的特点,在调整若干刚性指标的同时,提升评估指标的全面性、兼容性、灵活性。


问:请简要介绍新版《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的主要内容


:新版《博物馆评估定级办法》共21条,对博物馆定级评估的对象范围、组织架构、方式方法和监督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进一步优化程序,减少层级,互通信息,规范管理,使得评估制度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切合实际。


关于评估对象,新版《办法》规定,凡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正常运行36个月以上的各类博物馆,均可申请参加定级评估。对比旧版《办法》,取消了关于“一、二、三级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数量比例分别控制在3%、6%、9%”的限定,放开了“初次申请定级评估的博物馆,可申请不高于二级的博物馆等级”的限制,有利于扩大评估覆盖范围,鼓励不同资源属性、不同举办者性质、不同地理区域的博物馆平等参与评估;也有利于真正优秀的博物馆快速脱颖而出,激发更大发展动力和潜力。


关于评估组织,新版《办法》减少了评估工作层级和环节设置。明确评估工作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统一组织,可以委托地方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协助开展相关工作。取消了原先“评估委员会”的设定,进一步明确了权责,减轻了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博物馆行业组织和博物馆的负担。


关于评估方法,新版《办法》在延续原自评、申报、评定、公布等基本程序的同时,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在申报环节增设了博物馆行业数据互联互通、互为印证的条款。同时要求,参评博物馆应确保填报数据信息真实可靠,与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国博物馆信息年报、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数据库等保持一致,有利于健全博物馆信用体系和信息公开制度。


关于评估管理,新版《办法》要求中国博物馆协会强化自律,将博物馆定级评估情况及相关资料在网站上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对经查实有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参评博物馆,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取消评估资格、撤销所获质量等级等处分。


问:请简要介绍新版《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的主要内容。


:新版《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的指标体系充分继承了旧版《标准》的合理设置,并按照提升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评估指标设置、权重等进行了优化完善。

新版《标准》共设有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影响力与社会服务3个一级评估指标,其下分设13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以及15个加分项。与旧版《标准》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降低“硬件”限制,同时提高“软件”要求。考虑到广大市县级基层博物馆,以及数量众多的行业博物馆、革命纪念馆、考古遗址和古建类博物馆的客观实际及其在我国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适当降低藏品总量、开放时长和年观众量等硬性指标要求,取消不符合实际的“一票否决”设计,不以藏品多寡等作为衡量博物馆质量高低的核心标准,把更多的博物馆纳入定级评估体系,引导促进全国博物馆同步发展。同时完善了学术研究、青少年教育、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等“软件”指标要求,推动博物馆更好的实现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


二是鼓励互相帮扶,推动协同融合发展。增加对中小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提供长效化、机制化对口帮扶的要求。支持博物馆积极参与各类博物馆行业组织、区域博物馆联盟、馆际交流平台的联展、巡展、互换展览、人员互派等长效协同发展机制,鼓励藏品、展览、教育、人才资源交流合作。


三是支持创新,激发特色发展。着力避免“千馆一面”,增设学术研究、高清资源开放共享、博物馆资源进校园、馆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加分项目,鼓励优秀博物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改革创新,实现高品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针对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在建立理事会制度、落实法人财产权、推动信息资源公开、规范征藏活动、完善展览服务等内容中,量身定制考察指标。


四是与时俱进,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增加对新颁行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的援引,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更加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细化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慧博物馆建设,以及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博物馆业务的内容,推动提高智慧管理、智慧保护、智慧服务水平。增加实施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设置文创产品销售服务设施的要求,多层次满足观众需求。



《评分细则计分表》的修订幅度较大,


一是实行“低槛高值”。细化赋分规则,适当拉开得分档次,鼓励博物馆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精益求精。


二是增加加分项。包括一般加分项和专属加分项。一般加分项,着重鼓励优秀博物馆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如“吸纳教育界人士进入决策机构”、“免费提供藏品完整高清图片下载”“拓展博物馆开放时间”等7处内容。专属加分项,专为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量身定制,涉及建立理事会制度、规范征藏活动、落实法人财产权等8处内容。


此外,还大幅调整、细化了130余处得分点及分值,明确一批体现新时代要求的指标,如博物馆章程、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报告、接受捐赠、藏品征集政策、入藏标准和程序等均应向社会公布;增设建筑节能降耗、实验室开放共享、新媒体传播、导览导赏服务、无残障设施等相关内容。


问:新的《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等文件公布施行后,下一步会有哪些具体的工作安排?


:2020年,国家文物局将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开展新一轮博物馆定级评估,并与已定级馆的运行评估工作相衔接。欢迎所有博物馆积极参加定级评估。定级评估不只是意味获得一个质量等级、一项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评估,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提质量,提高博物馆各项业务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国家文物局将加大指导和监督力度,确保评估定级工作严格依法依规实施,并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各地在评估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及时提出,以便不断完善博物馆质量评估办法、标准,推动博物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