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混凝土与水泥构建脱碳社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和CO2循环
本文1992字,阅读约需5分钟
摘 要:“碳循环利用”技术是实现2050年碳中和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CO2作为资源,正在进行各种研发,其重点领域之一便是混凝土与水泥。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与水泥产业为实现包括CO2在内的终极“循环型经济”以及构建脱碳社会所采取的对策。
关键字:碳循环利用、碳循环水泥制造技术、循环经济、混凝土、水泥、脱碳社会、碳中和
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混凝土的杰作,包括水坝、道路、大楼等,而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是水泥。
水泥的原料利用了城市废弃物和灾害废弃物等。日本总废弃物的5%(约3000万吨)用于制造水泥,这有助于地方自治团体的灾后重建和维持政府职能。通过在水泥制造过程中高温燃烧这些废弃物,可以将其用作原料和燃料。
另一方面,日本的水泥产业每年会排放4147万吨(2019年)CO2,因此必须采取相关对策来抑制CO2排放量。针对该情况,捕捉和利用CO2作为资源的“碳循环利用”技术变得尤为重要,相关机构正在推进其研究开发。如果能够回收利用混凝土与水泥产业领域排放的CO2,预计将大幅削减日本的总CO2排放量。
下面将介绍水泥领域的CO2减排对策。
水泥的制造过程如下:调配石灰石、粘土、以及废弃材料或废弃塑料等废弃物原料,经高温煅烧后迅速冷却,加入石膏后粉碎。在高温加热后进行冷却的过程中会产生被称为“熟料”的中间产品,在生成熟料时必然会从石灰石中排出CO2。
现在的水泥制造流程
在现有技术中,处理水泥制造过程中排放的CO2时需要大规模设备,且耗能大,成本高。
因此,新的研发致力于开发一种在水泥制造过程中不向外排放CO2并可高效回收CO2的技术。在水泥制造工艺中,先在“预热器”中预煅烧石灰石等原料,然后在称为“窑”的水泥烧结炉中以1450℃的高温加热原料。在水泥制造工艺中产生的来自原料的CO2几乎都是在预热器内部产生的。基于该工艺,将开发一种划时代制造技术——仅改造预热器部分,就能够回收水泥制造工艺中产生的CO2的80%以上,并且能够直接利用现有设备。
除了在预热器中回收CO2的技术之外,还正在开发以回收的CO2为原料并循环利用废弃物以制造水泥原料的新技术。现有的水泥材料使用回收的社会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副产物,例如废轮胎、废塑料、木屑、建设用土、制铁矿渣、下水道污泥等。实际上,2011东日本大地震等产生的灾害废弃物也能够用于水泥制造。
废弃物接收量的变化与灾害废弃物的接收处理案例
在新技术开发中,计划从废弃混凝土等废弃材料中提取出钙,使其吸附水泥制造工艺中排放的CO2形成CaCO3,从而生成代替水泥主要原料即石灰石的人工石灰石。如果这一计划能够实现的话,将创造出无需使用石灰石的“碳循环水泥”,其得到普及的话,有望进一步提高CO2削减效果。
回收利用CO2和废弃物等的碳循环水泥制造技术
目标到2030年左右实现该碳循环水泥制造技术的实用化。在水泥领域,通过该技术,能够回收产自石灰石的全部CO2,并利用回收的CO2制造碳酸盐,以用作水泥原料等。
接下来,对混凝土领域的CO2削减方法进行介绍。
混凝土是在作为主要原料的水泥中混合砂砾和碎石等骨料、水、用于提高混凝土品质和强度的混合材料而制成。
今后的课题是如何使CO2固定量达到最大化;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也很重要。目前,一部分利用CO2制成的水泥产品已经商业化,其价格为一般水泥产品的2~3倍,因此需要将该水泥的成本降低到与现有水泥产品相同或更低的水平,并促进其在市场的普及(参考:预制混凝土(在工厂内预成型的混凝土):30日元(约1.67元)/kg左右;新拌混凝土:8日元(约0.45元)/kg左右)。
为了解决这些课题,需要开发能最大限度固定CO2的材料(骨料、混合材料)、复合利用这些材料的技术、以及在使CO2固定量最大化的同时降低成本的混凝土制造方法。
削减CO2排放量并使CO2固定量最大化的混凝土方案
另外,混凝土用于大型建筑物,对强度和长期耐久性的要求很高,因此大前提是保证长期安全性。使CO2固定量最大化的混凝土也一样,需要确立质量管理方法和CO2固定量的评价方法。目前,无论是日本还是全球都还没有制定CO2固定量相关标准,因此今后将进行验证和数据收集等,以规范评价方法。关于吸收CO2制成的混凝土,计划在2030年之前降低成本,并制定质量管理方法和国际标准。
混凝土和水泥的整体流程图
通过回收制造水泥时排放的CO2以防止向大气中的排放,再从回收的CO2和废弃混凝土等中提取钙以用作水泥原料,可以构建不排放CO2的循环。另外,将在水泥制造工艺中回收的CO2和碳循环水泥用作制作CO2减排和固定量最大化混凝土的原料,并在拆除使用这种混凝土的建筑物后,将其作为原料再次利用,可以实现零浪费的资源利用。
今后,还计划与建筑业的相关各方合作,构建覆盖混凝土与水泥产业,乃至整个建筑业的废弃物等循环系统。由此,在实现碳中和社会的同时,还能实现可持续的资源循环系统。
如上所述,如果能在混凝土和水泥领域实现资源和CO2循环利用的终极“循环经济”,则将成为实现脱碳社会的重要举措。为了在2030年实现该“循环经济”,需要产学研官共同推进各项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翻译:肖永红
审校:贾陆叶
李 涵
统稿:李淑珊
●可吸收CO2的混凝土引发关注,每立方米可固定100公斤以上
●煤炭碳中和之路的探索 | 三重复合发电、氨混烧、CCS、CO2再利用
●日本碍子:开发出新型CO2分离膜,分离精度约为DDR型沸石膜的5倍
●日本资源能源厅:推进开发由CO2和氢制造的“合成液体燃料”,旨在2040年实现商业化
●将CO2还原成甲酸制氢!能够利用全部波长范围可见光的氧化还原光敏剂的开发
●利用太阳光和水将CO2转化为资源!1m2的人工光合作用电池实现10.5%的世界最高水平太阳光转换效率
●三菱重工工程:已完成CO2吸收液实证实验,吸收率高达99.8%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