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为人生梦想插上翅膀? 浙大宁理校长杨德仁院士为新生开讲大学第一课

探索梦想的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2021-07-09

芬芳的桂花香弥漫在雨后的傍晚,就像浙大宁波理工学院3000余名2020级新同学们的热情,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9月28日晚上6点半,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可珍讲堂主会场和十二个分会场早已座无虚席。“很期待,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这次我第一次听院士讲课!”“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开学第一课的契机,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充实自己。”同学们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满满憧憬,期待着“开学第一课”的上课铃。



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长杨德仁为同学们作“创新-人生梦想的翅膀”报告从“创新的意义、主体、途径、范例”为切入点,讲述了创新的重要性,分享了自己“创新为弓,硅心似箭”的人生历程,与现场的同学们亲切互动,为全体师生答疑解惑。


“早在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我校调研,评价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园建筑很有风格,办学环境不错。浙江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依托名校办学,理工学院的前景一定非常广阔。’”杨德仁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年习总书记亲自指导解决学校发展重大问题,为学校发展把舵定向的历史渊源,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书写精彩人生。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与浙江大学同根同源,自创建时传承百年浙大文脉,弘扬求是精神。杨德仁抛出了竺可桢老校长的著名两问,引领在场新生思考“来到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做什么?”“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新的起点、新的生活,初入大学的你们要树立人生目标,追寻人生理想,为国家建设、为社会发展锤炼过硬本领。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一流创新性应用型大学,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是创新!对同学们来说,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也是不可或缺的。”
创新发展是国之大计,是大国竞争的核心力量,它能改变历史,影响生存,创造未来华为、抖音、微信,在宏大的国际视野里,中国的创新成长由此引领着世界影响,无论国家需求、企业需求、个人需求,只有创新是民族生存之路
作为拥有育人功能的大学,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的重任。杨德仁分享了中学时期比尔盖茨通过创新获得第一桶金的故事、手工缝衣针针孔变化的故事,告诉同学们要敏锐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放眼未来,进行创新的一定是当代大学生。



(部分分会场场景)

“此外,同学们要学会质疑,学会提问。质疑书本,质疑老师,敢于挑战,敢问为什么。”对权威的崇拜,对标准答案的崇拜是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拦路虎通过论文、专利、网络等,博览群书、确定新颖,世界不缺少创新,只是缺少发现。
为了让同学们对创新精神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杨德仁讲述了自己的创新故事。
集成电路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作为集成电路基础材料,直拉硅晶体更是重中之重。在国际都以高纯氩气作为保护气进行生产的情况下,为打破国内没有高纯氩气,无法生产高质量硅晶体的难题,阙端麟院士带领当时还是博士的杨德仁另辟蹊径,研究氮保护气生长直拉硅晶体。因为与主流研究方向相悖,他们的研究遇到了不少困难,也不被人看好。在同行看来,这似乎是一条看不到希望的路,在阙院士带领下,“氮保护气生长直拉硅晶体”这一项目获得了中国专利发明创造优秀奖、198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并逐步得到国际上的认同。
后来,杨德仁团队又开始了以硅为核心的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经研究,纳米硅管具有优越和特殊的性能,可硅是非层状的金刚石结构,制备纳米硅管一直是国际难题。从模板制备纳米硅丝、模板制备纳米硅管、模板辅助化学气相沉淀,杨德仁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制备出了纳米硅管,并提出了两种新的制备氧化物和硫化物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普适方法及其机理,项目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的责任,创新的前提是好奇和质疑,创新的未来是你们!”杨德仁希望同学们在浙大宁理的四年里学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实现人生梦想增添有力翅膀。





在交流中,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杨校长,我们该如何脱离传统的拘束,提高创新能力?”“作为2020级专升本的新生,如何在课程安排很满的情况下锻炼创新能力?”“工科学生要怎样接触到创新的前沿?”
杨德仁校长一一给出了建议。他说:“从问问题开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也就是我希望你们在这四年培养起来的素质。”“学业首先是一个根本,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在做学业的同时,要把创新的意识放在自己脑海里。”“去实习,到企业去了解他们现在的产业上面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只有知道他们不足的地方,矛盾的地方,你才会有创新的出发点。要尽可能的和实际产业企业去结合。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冯建波在主持报告时讲:“杨校长通过个人的经历和研究领域的所见所闻,为大家介绍了创新的意义,了解了创新的方法,让同学们更深地意识到,到大学来,究竟要成就何事,行至何处,成为何人。”
近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干货满满,同学们听的意犹未尽。“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向校长提问,校长的回答让我对我以后的大学生活有了更明确更合理的规划,正如校长所说我们国家现在是机械大国,但还不是机械强国。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想要变强就一定要创新。作为机械学子,在未来的学习中要脚踏实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做个追求卓越的浙大宁理人!”机制205班的罗明冲激动地说道。“这加强了我想要在大学,这个试错成本最低的时期,多创新、多打脸、多进步希望我能将‘创新’贯穿我的未来每一天,希望未来的我也能为社会、为国家带来便利。国际经济与贸易201班方雨婷表示受益匪浅。网新201的黄庆慧对杨德仁校长团队坚持不懈的精神表示感叹:“在国际不承认的大环境下矢志不渝,坚持自己的研究,这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法学202班孟伊曼则说:“在这四年,希望自己像杨校长所说的,激发好奇,发现问题,将生活联系科学,以科学创造生活。点起梦想之灯,迈向创新之路!”


推荐阅读


1.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首届“启新新生节”开幕

2.尽量不跨省出行!宁波市教育局就国庆期间有关工作发出通知

3.共赴这场启新之约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奏响2020级新同学扬帆乐章

4.大学将决定一个人成就何事、行至何处、成为何人 | 杨德仁校长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5.世界冠军助阵体育产业双创大赛!浙大宁理团队双双晋级决赛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片来源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徐承栋 沈顾雯
▶文字来源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史芸丞  林渝策  姚晓晟
▶今日编辑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王菲
▶责任编辑丨林丹虹

-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订阅号:nitnews

投稿邮箱:nitnews@nit.net.cn

或是直接留言官微后台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一经录用,有小礼品可以领取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