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5000公里的友谊桥梁:我在这里读懂中国
从2013年前往浙江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到2017年毕业后开展博士后研究,再到2021年成为我校传媒与法学院副教授,可汗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了近10年。写论文、教课程、作调研……他用双脚和学术丈量着中国,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出发,逐渐“读懂”了中国。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 人物
居宁波,通寰宇
可汗在中国的10年,恰好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10年。10年间,可汗亲身经历着中国的巨变,也见证了中国的兼容并蓄、开放包容。
像许多外国人一样,可汗对中国的基建、物流和数字经济印象深刻。最让他惊讶的是中国互联网技术高度普及,智能手机成为支付终端,可以连通万物。“我的孩子经常拿着手机跟我说,手机里什么都可以买到。”可汗感慨道,“虽然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支付方式,但没有中国规模这么大,范围那么广,即便在偏僻的乡村也能用手机支付。”
获得传媒与法学院的教职后,可汗带着妻子和孩子定居宁波。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或许正因如此,这座城市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今年5月,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宁波举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直是可汗重点研究的课题,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项目与产品都是他研究的对象,这样的盛会自然不能错过。
站在一方场馆,博览天下万物。中东欧国家的美酒、文创产品在可汗面前铺陈开来、琳琅满目,让他产生了在宁波就可以看世界的奇妙感觉。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现场,他被展示中的一台轮彀电机所吸引,这是中国企业和斯洛文尼亚合作的一个产品,它帮助斯洛文尼亚在电车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而在另一边,映入眼帘的是中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合作研发的鲨鱼飞机,这是同级别飞机中世界最快纪录的保持者,时速达333千米……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密切合作的成果。
在一篇论文中,可汗写道:“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可持续区域发展演进方法的全球模式,它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合作机会。”作为一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者,可汗认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它让世界看到了国家之间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无限可能。
观乡村,知中国
促理解,重交流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