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寻找马麝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赵俊杰
原载于《西海都市报》2021-5-25 A05版
马麝,是一种警惕性很高的动物。在红外相机监测到的为数不多的镜头里,它总是抬头侧身观察周围的动静。稍有动静,便转身消失在丛林之中。
与雪豹、藏羚羊、荒漠猫等明星物种相比,同样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马麝,关注度、知名度却很低,生境堪忧。在广袤的三江源地区,马麝的存在,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团队利用两年的时间,在黄河源地区寻找马麝的足迹,初步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近日,西海都市报记者独家专访青海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秘书长阿旺,他向我们揭开了黄河源地区马麝家族鲜为人知秘密,请看报道——
马麝是最需要保护的物种
说起马麝,阿旺并不陌生。阿旺家住黄河流域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小时候上学的路上,他经常能碰见马麝。在阿旺的印象里,马麝与猞猁、狍子、野猪等动物一样,在野外、村庄附近随处可见。
时间久了,马麝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如今,阿旺回家时难觅马麝的踪影,村民也很少提及马麝。
马麝去哪了?这个问题萦绕在阿旺的脑海里。2019年,阿旺和团队远赴黄河源区域,寻找马麝的足迹。对阿旺而言,现在社会上将更多的目光落在雪豹、荒漠猫等明星物种身上,而对马麝、林麝等物种的关注却很少。他觉得,社会更应该将目光关注这些极度濒危物种身上。
前往黄河源地区之前,阿旺查阅了众多有关马麝的文献资料,得知目前国内对马麝野外的研究资料寥寥无几,马麝现在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数据几乎空白。
阿旺说,估算马麝种群数量是非常困难的,在众多资料当中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国内马麝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导致马麝濒危的主要原因是它身上的麝香。阿旺在相关资料记录的数据里发现,我国1985年出版的《药典》中,收载含麝香的配方23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共收载成药处方2621种, 其中含麝香的就有295种之多, 占总处方量的11.26%。特别是一些传统名贵中成药,都以麝香为主要药用成分。其中,一千多种藏药都在使用麝香,不含民间其他疾病使用的麝香。
“马麝雄性身上只有麝香。如果不加以保护,对马麝这个物种而言,这是一种是毁灭性的打击,物种的恢复可想而知。”阿旺说,他们从监测的数据中发现,在黄河源地区红外相机捕捉到的马麝里,雌性的占多数。
马麝是麝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肩高50厘米至60厘米,体长80厘米至90厘米,体重10千克至15千克,全身呈黄淡褐色或黑褐色,前肢短于后肢,大眼睛,长耳朵,因面部酷似马脸,故称“马麝”。
阿旺说,在三江源地区众多珍稀物种中,马麝的濒危程度比较严峻,是最需要保护的珍稀物种。
马麝“舍命不舍山”
根据此前走访掌握的信息,以及了解马麝生活习性的基础上,阿旺和团队有选择性地在固定区域架设红外相机。起初,红外相机捕捉到雪豹、棕熊、猞猁等野生动物活动踪迹,却迟迟没有发现马麝的踪迹。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终于监测到了马麝。
“马麝属于家域性的动物,也就是说它有固定的活动范围。马麝的这种生活习性对它的处境带来危险和挑战。”阿旺说,他多次观察和监测发现,马麝当受到外界干扰时,会跑到的领地一边的山坡暂时躲避。危险消除后,它们重新又回到领地,因而人们说它是“舍命不舍山”。熟悉马麝活动习惯的盗猎分子或天敌,根据马麝的生活规律,在它活动的区域布设圈套或暗处蹲守,容易捕捉到它。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阿旺和他的团队渐渐掌握了马麝的一些生活习性,为更进一步了解黄河源地区的马麝打下基础。
马麝是食草动物,它的天敌比较多,有黄喉貂、狐狸、金雕、狼和猞猁,以及猛禽中的金雕、草原雕等。在众多天敌活动的区域,马麝能建立属于自己的领地,也有它的优势所在。阿旺说,马麝拥有出众的攀爬和跳跃技术。马麝前肢短、后肢长,当遇到危险时,它喜欢往山坡跑,容易避开天敌的追捕。
“马麝还有固定的厕所。”阿旺透露,当雪盖住粪便时,它用脚刨开粪便上的雪,还观察到不同个体和性别的马麝使用同一的厕所。
马麝香囊的生态价值
雄性马麝身上的麝香,具有浓郁的香味。尤其在夏天,马麝活动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
阿旺和团队在黄河源地区部分牧区走访时了解到,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凡是马麝活动的区域,草木茂盛,流行疾病少。虽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他觉得,从生态学的角度讲,也有一定的道理。马麝香囊中分离的分泌物,对改善区域环境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访谈中也有牧民向阿旺和他的团队介绍,当马麝数量减少的时候,蓝马鸡和藏雪鸡的数量也减少了;马麝数量恢复后,这些鸟类的数量也在恢复。另外,当地牧民反映这些年棕熊、白唇鹿、岩羊、雪豹、猞猁等数量增加,也包括马麝。这种微妙的变化,可能不只是单个物种的恢复,更多是相关联物种整体的变化。
阿旺说,调查当中还发现,黄河源马麝活动区域内的很多灌木丛面积呈现扩大趋势。对马麝而言,这是一种好的信息,说明当地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保护措施逐渐显现。
阿旺觉得,对黄河源地区而言,作为一种物种,马麝具有它存在的价值,它的存在对植被草被,以及食物链当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保护意义巨大。
黄河源区马麝种群恢复明显
历时两年的走访和调查,阿旺和团队初步摸清黄河源地区马麝的区域分布情况。阿旺说,在黄河阿尼玛卿山谷区域内,有较完整的连片的马麝栖息地,通过调查发现在这些区域内有小规模的马麝种群的数量。
在黄河源地区,结合访谈的信息,阿旺和他的团队,以及当地的牧民群众一起野外评估马麝栖息地,以通过粪便的痕迹方式确定适合马麝栖息地是否有它们的存在。
其间,共走访14条样线,总长2000多公里,获得17条马麝痕迹记录;共布设了20台红外相机,获得了300多份有关马麝的影像。
阿旺觉得,在黄河阿尼玛卿山区域内马麝种群数量恢复比较明显,得益于当地采取的政府部门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民间环保组织,牧民群众的保护。对马麝这类具有经济价值的物种需要长期的保护,不仅需要政策有关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民间组织和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之中。
在调查的3个县域内,玛多县除了某镇周边区域,没有发现有马麝的分布,栖息地适合度来看也没有典型的马麝栖息地分布。在其他调查的两个县内,均发现马麝活动的踪迹。
阿旺说,根据访谈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得知,马麝主要栖息于黄河源峡谷两岸的林区,适合马麝的栖息地地形主要包括有灌木或丛林的山坡区域,很少发现它们在平原一带的林区和灌木丛中生活。不管在进食、睡觉、奔跑,马麝的活动区域都在山坡上。
由于世世代代都在采用杀麝取香的方法,致使野生麝类资源锐减,虽然现在麝类养殖业也得到了发展,取麝香也摸索出从香囊口直接掏取麝香的科学方法。但是依然有不法分子盗猎野生马麝,导致马麝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少。
阿旺说,马麝生殖能力还是比较强,一次繁殖两胎的常见,如果保护措施得当,种群恢复还是比较快的。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