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辣妹都喜欢秀自己的比基尼晒痕?
炎炎夏日,正当我们身着防晒衣、手戴冰袖、打着太阳伞全副武装之时,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们,则呈现着截然不同的光景。
他们忙于往身上涂抹亮晶晶的助晒油,然后在沙滩上将自己放肆地摊开,就像一块正反面交替烧烤着的牛排,热辣滚烫。
那种精心晒过的、散发着光泽的小麦色皮肤被视为性感的符号,后背上的比基尼痕迹,就是最让人趋之若鹜的荣誉勋章。
无论春夏秋冬,欧美人民总会抓住一切机会享受太阳的亲吻。
他们喜欢美黑,就像我们对美白一样狂热。
之前我在国外上学时,就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比如,美黑霜、美黑乳在超市里随处可见。
看下面这张粉底色号图,亚洲人基本上只买第一排最靠右那几个,而欧美人,毫不夸张地说,喜欢的都是第三排后几个。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如果和他们站在一起照镜子,把脸挡住,就好像是互换了种族。
夏天在国外撑伞,会被当成一件非常另类的事儿。我曾经这么干过,然后我的英国同学一脸不解地对我灵魂拷问:
「Why don't you enjoy the sun?- 亲爱的你为什么不享受阳光呢🤷♀️?」
我只能尴尬地笑笑,心想说,老娘从国内带来的脸基尼还没拿出来呢。
在欧美文化里,金色皮肤就是健康、性感、财富的象征。
一项2000年的调查显示,50%的英国人表示,回国后变黑就是他们去度假的最主要原因。
我觉得,这就跟东北人喜欢去海南过年,是差不多的道理。
摄影师Martin Parr
最具标志性的海滩系列作品
如果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在过去几千年的时光里西方世界的人们并不满足于进化的赏赐,从海水浴场到日晒床,从好莱坞影星到普通的家庭主妇,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拥有一身小麦色,从未停止不择手段。
苍白肤色,
高贵身份的象征?
欧美人对于苍白皮肤的崇拜,其实历史悠久。
对于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来说,肤白是美丽的标志。
爱情诗歌中歌颂着皮肤白的女孩有多么光彩夺目,神话中崇拜着像安德洛玛刻和赫拉这样的女英雄和女神。
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
「安德洛玛刻哀悼赫克托尔」
伊丽莎白时代的女性为了变白采用非常极端的美容养生法。
她们小心翼翼地遮住阳光,涂着厚厚的「ceruse」——一种白色铅基涂料——来使她们的肌肤变得更加白皙透亮。
为了进一步营造鬼魅般的、白到宛若瓷色的柔滑效果,伊丽莎白一世还会在太阳穴处细细描绘出蓝色的血管。
电影「伊丽莎白」
当然,美丽的代价是惨痛的。
这种有毒的重金属增白剂不但会腐蚀皮肤,很多人更因为缓慢的铅中毒而丢了性命。
考文垂伯爵夫人玛丽亚·冈宁
因铅中毒去世
享年28岁
是英国18世纪最著名的社交名媛之一
到了19世纪,出身名门的妇女使用阳伞和面部美白乳液来保养皮肤。艳丽精致的花花公子们也追随她们的日常美容习惯,开始美白手背。
莫奈的名画「打阳伞的女人」
创作于1875年
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妇女咀嚼报纸,因为她们相信墨水具有美白的神奇功效。
这一切都是为了社会地位和阶级,白皙的皮肤将富人与穷人区分开来。
上层阶级保持着苍白的面孔,以显示他们优雅的室内休闲生活,而古铜色的皮肤则与农奴制暗暗相合,那是在户外辛勤劳作的底层劳动者的标志性特征。
埃莉诺·福特斯库·布里克代尔的作品
「真爱的困难」,1899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数以百万计的农村贫困人口涌入城镇,在几乎晒不到任何太阳的工厂和矿井中找到了工作。
以白为美的狂热在彼时开始悄然瓦解。
可可·香奈儿,
美黑文化推广大使
19世纪中晚期,医生们发现了太阳的神奇治愈能力。
无论是肺结核、佝偻病还是抑郁症,都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1891年,医生和健康食品推广人约翰·哈维·家乐发明了「白炽灯泡浴」,据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用此方法来治疗痛风。
与他同时代的尼尔斯·芬森因使用「光疗法」治疗狼疮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自此,阳光的好处终于被人们发现,但日光浴以及美黑文化并没有在那时兴起。
20年后,迎来了重塑肤色审美的转折点。
时装先锋可可·香奈儿女士在地中海度假时晒成了一身古铜色,这让海滩上的俏女郎们第一次开始怀疑:
自己小心保护的、没有丁点儿晒斑的白皙皮肤,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正在享受阳光的可可·香奈儿女士
随着香奈儿在1929年宣称「一个女孩想要变得时髦只需晒成古铜色」,由此正式开启了日光浴潮流。
这种阳光海滩制造出来的特有肤色变成了一种社交货币,它暗示着身体健康、有钱有闲。
富裕的欧洲人纷纷穿上短裤比基尼,涌向热门的度假胜地。在那里,他们悠闲地躺在躺椅上,争相把自己晒得黝黑。
「看上去像刚从海边回来一样」成了上流社会对于时尚的新定义。
即使是大萧条时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未能阻止爱美的女性们停下改变肤色的进程。
她们将双腿浸泡在腌肉用的酱汁或者茶包里,试图让自己看起来黑一点。
别担心亲爱的,
晒个一两天你就会看上去很体面
五十年代,是青铜时代真正开始的时候。
泳装变得不那么端庄了:
美黑产品的广告slogan告诫人们「脸色苍白是不时髦的」:
五十年代的助晒油广告
「花花公子」这种定位于男性读者的杂志将凹凸有致的小麦色女郎推至封面:
就连芭比娃娃,也出现了深一号的沙滩版本:
随着六十年代彩色电影和商业航空旅行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前往地中海。
一身被阳光亲吻过的金色皮肤总能高调地向他人释出「我很懂享受生活」的信号。
六十年代的广告创意
呈现出西方中产生活方式的完美模版
到了七八十年代,从「捉贼记」中一身亮色泳衣的格蕾丝·凯利、「007」系列里比基尼造型的邦德女郎再到一头蓬松长发、充满原始野性魅力的波姬·小丝,「以黑为美」成了影视作品中对于完美女性的期待。
与此同时,男性也同样积极地享受着日光浴,把自己的身体塑造成迷人的、巧克力色的雕塑。
1982年CK男士内衣广告
1981年GQ杂志时尚大片
因为受到气候、季节、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拥抱阳光沙滩并非一件易事,各种各样的人工手段也因此开始流行起来。
七十年代后期,以家用美黑灯和美容沙龙里的美黑床为主的室内日光浴在市场上爆炸式增长,为爱美人士提供了一种快速且相对便宜的全年晒黑方式。
自助式美黑灯
在进行神圣的蓝光浴前,首要任务就是戴上护目镜以防眼睛受伤,精致的还会抹上防晒唇膏和保湿润肤露,然后进入设备中躺/站个10分钟,通过人工紫外线的照射,即可达到晒黑皮肤的目的。
这种室内美黑的热潮一直持续到新世纪,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
帅哥贝克汉姆爱上了辣妹维多利亚,碧昂斯被誉为性感的「黑珍珠」,杰西卡·阿尔芭成了人见人爱的万人迷,10年前发迹于真人秀的金·卡戴珊也是女孩们竞相效仿的时尚偶像。
拥有太妃糖色皮肤的女星,站在了21世纪的美丽前沿。
再看看那些似乎与时尚绝缘的政要人物。
从唐纳德·特朗普到米特·罗姆尼,他们眼周以及太阳穴处的白皙与周围呈现迷之橘色的区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而被严重怀疑是美黑爱好者。
「纽约时报」2019年2月2日的一篇报道试图解开这个谜团,文中提到特朗普的一名化妆师信誓旦旦地表示他肯定使用过日晒床。
「华盛顿邮报」推测他很可能是涂了一种橘色粉底,还找出了品牌和色号。
然而,当皮肤科医生注意到皮肤癌病例激增时,人工日光浴的故事发生了转折。
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已经将过度暴露于紫外线与皮肤癌联系起来,在过去几十年里,英国的黑色素瘤发病率翻了2倍,是15至34岁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癌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30岁以前使用过日光浴设备的人患黑色素瘤的可能性较普通人高 59%。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紫外线辐射(波长100-400 nm,包括UVA、UVB和UVC)列为一类致癌物。
鉴于紫外线如此巨大的潜在风险,不借助紫外线手段就能使皮肤变黑的美黑乳液、美黑霜、美黑喷雾就成了新一代的性感密码。
还有一种名为「spray tan - 喷涂机器」更为方便,只需几分钟便可完成全身喷涂,大约12个小时后即可得到一身金色皮肤。
这些产品中的关键成分为「DHA - 二羟丙酮」,它并不能产生真正的黑色素,而是和皮肤表面的胶原蛋白反应而生成棕黄色的沉积物,因此相对比较安全,但由于皮肤不断的新陈代谢,这层诱人的假象也会随之消失。
那么,它有什么副作用吗?
当然有,如果涂抹不均匀,会产生脏兮兮的吃土效果。
hi,
新一代的东亚辣妹!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亚洲,受欧美文化影响最早、最深的莫过于日本,岛国人民从不掩饰对于白人富足生活的向往。
早在六十年代,他们就已经赶上了美黑热,而到了上世纪末房地产泡沫经济时期,又掀起一波高潮。
如果你小时候看过「蜡笔小新」就一定记得,虽然野原新之助逢人便说「家里还有32年的房屋贷款要缴」,但这并不妨碍他的麻麻美芽偷偷用私房钱购买高叉泳衣的热情。
九十年代初,辣妹教主安室奈美惠横空出世。
这个从冲绳走出来的兔牙姑娘向日式传统审美发出了甜美的挑衅,在西化与保守之间的巨大裂缝中开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潮流风向。
以「黝黑皮肤+夸张妆容+浅色卷发」为标志性视觉元素的涩谷辣妹 ,成为日本那个年代最重要的亚文化之一。
但与此同时,日本制造的美白面膜、美白精华、美白丸等产品正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各国。
他们的化妆品广告向全亚洲女性不遗余力地贩卖着「美白焦虑」。
不过对于万物包容的Z世代来说,老一辈「一白遮百丑」的论调已日渐式微。如今亚裔00后在社交媒体上大胆自信地晒出Asian Baby Girl的美妆教程和造型指导。
越来越多的女孩们已不再为自己不够白而感到烦恼,她们摇身一变,成了被点赞破百万的黑皮亚裔混血辣妹。
就连一直被舆论严苛审视的女明星们,也有一些勇敢者选择站在了「白瘦幼」的对立面。
Asian Baby Girl Style是指
生活在欧美国家的亚洲女孩所形成的独特风格
截图来源从上至下依次为:
YouTube @Leah's Fielnotes
YouTube @oh no nina
YouTube @Michelle Choi
肤色,故有其社会和文化内涵。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审美多元包容,人人拥有肤色自由。
所以,适合白你就使劲白,适合黑你就尽情黑。
其实我以前一直不明白古天乐为什么要把自己弄这么黑,直到后来看到他的屁股,方才恍然大悟。
电影「野兽之瞳」
参考资料:
1.How Being Pale Became Passe
https://www.thedailybeast.com/how-being-pale-became-passe?ref=scroll
2.The evolution of tanning
https://www.readersdigest.co.uk/health/health-conditions/the-evolution-of-tanning
3.A short history of tanning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2/feb/19/history-of-tanning
4.Could this be Trump’s orange makeup?
https://www.vox.com/the-goods/2019/12/6/20998822/trump-orange-concealer-bronx-colors
PS: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