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不是战争,明智的父母这么做
1岁左右的孩子吃起饭来似乎格外调皮,抢勺子、抓食物、把食物丢下餐椅......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让父母头疼不已。面对这样的喂养困难,不同性情的父母可能应对方式也不同:
“强势型”:我的地盘我做主,试图夺回控制权;
“民主型”:你行你上,开心就好,甚至还为你的新尝试感到有点小骄傲。
其实,孩子只是开始渴望自己做主,参与到喂养过程中来。此时,适当的“放纵”反而是有必要的。父母和孩子不是敌我关系,喂养也不是一场剑拔弩张的战役,而是一种快乐美妙的亲子时光。
我自己有一位称职却敏感的妈妈,她不允许我弟弟自己学习进食。记忆中,每顿饭她都要花上两个小时,一边连哄带骗、载歌载舞,一边喂给弟弟吃,而弟弟则控制着全局,他戏谑地看着妈妈进行这场为时两小时的战斗:“求求你了,最后一口!”妈妈会一遍一遍地乞求,然而这只是徒劳。
当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儿科医生时,我乐此不疲地推荐父母和孩子一起进餐,并给予很多建议。然而,轮到和自家孩子们吃饭,我总是觉得胃疼......
我发现自己在家会说一些从来不会建议别的父母说的话:“再多吃一口好不好?你会喜欢的!”此时孩子会用无辜疑惑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为什么要喜欢这个?”当孩子意兴阑珊地想要远离餐桌时,我会假装从盘子里偷走一些食物,企图以这样的方式刺激他们多吃一点:“不然爸爸要把你的食物偷走了。”他们也许永远不会忘记我这些滑稽可笑的行径,也不会明白为什么我如此在意他们要吃什么以及吃了什么。
好在当我意识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时,胃疼也慢慢消失了。
我妈就是这样逼我弟弟进食的,尽管我侥幸没有被她这样对待过,但在进餐时,这种氛围却依旧是司空见惯的。
在孩子快满1岁时,父母其实应把食物种类和数量的选择权交给孩子,很多父母会感觉很难做到,但其实靠”威逼利诱“让孩子进食,往往难以成功,你才是被牵着鼻子走的手下败将。
其实,喂养的原则很简单,就是把健康的选择呈现给孩子。
饥饿感是人的本能,但是当一个孩子开始思考:妈妈说我要吃饭,我就必须要吃饭吗?她可以逼我吃饭吗?大脑中更复杂的部分就会发动起来,掩盖饥饿感,让他不那么乐意进食。
营造愉快的用餐氛围,是父母支持孩子养成健康进食习惯的最有效方式。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因为食物而矛盾重重,那食物就丧失了它本来的意义。
为了帮孩子发展出对食物的好奇心与灵活度,进餐应该是有趣放松的、让全家人觉得享受的美好共处时刻。我们的最终目标必须是使孩子能够独立进食,享受进食,并靠充足且合适的食物满足自己成长和健康的需要。
安静的孩子这样喂养▼
安静的孩子会对喂养非常顺从,一直很接受被喂食的过程,似乎满足于做一个被动的接受方。但突然一夜之间,他可能会开始拒绝食物,再也不能忍受被喂了,然后消极地抵抗进食。
这时,父母需要后退一步,让孩子试着自己进食。但他往往还没有用手指和勺子吃东西的经验,最初的尝试可能非常笨拙,每次吃饭都弄得乱七八糟——脸上、衣服上、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是食物。
此时,你要做的就是两个字:耐心。每次吃饭时,可以少量多次地给孩子两小块能够吸引他的手指食物,然后“无视“他纠结的过程,让他自己尝试。
你需要陪伴孩子,但是不要在进餐时逗引他。当他吞下两小块食物后,再给他两块,这个过程可以持续到孩子开始捏碎食物,或者在餐椅上把食物扔下来为止。这些行为意味着不用再给孩子更多食物了,等下次进餐再开始。
不要让他在两餐或者正餐和加餐之间不断吃东西。现阶段,先不用在意如何让孩子吃下一顿营养均衡的餐食。要知道,这个过去无比顺从的孩子正在飞速学习自己吃饭的技能,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并且跟随她的脚步。
活跃的孩子这样喂养▼
在气质谱系的另一端,是那些活跃的、一刻不停的、对所有事物都无比好奇的孩子。他对视觉、声音和跑来跑去的兴趣,远比对食物的兴趣大。身为父母的你可能会感到挫败,当孩子半个身子探出餐椅摇摇欲坠时,只能近乎乞求地说:“在你的椅子上坐好“。
你可能觉得疑惑:我该追着孩子喂饭吗?他几乎不能好好坐着吃饭,总是吃得不够。我也试过等他饿了再让他吃饭,但他好像从来没有真的饿过,似乎一整天都要不断给他吃点东西才能确保营养均衡......我到底该怎么做?
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确保一家人专注地一起进餐,不要让手机或其他东西干扰这个过程。
当孩子失去了坐在餐椅上的兴趣时,这顿饭就结束了,把孩子抱下来。
让进餐成为一种快乐的陪伴和互动时刻。即使是和一个在座位上不断扭动的、丢掷食物的学步儿一起用餐,也要去创造这样的体验。当孩子吃东西时,你也吃东西;如果孩子不吃,你可以吃自己的东西,并且让他知道,如果他依旧留在餐椅上的话,可以和你聊天,开心地待在一起。如果他不断扭动身体想要离开,把他抱下餐椅,并且必须等待你吃完饭才能得到关注,最终他便会学会模仿你的行为。
用餐时不要开电视,也不要为了让他好好吃饭,而许诺给她特别的零食。
确保你允许她自己吃饭,永远不要说:“再吃一口。“这么说就是把自己放在了被孩子不断试探的位置上。
别自找麻烦,给孩子煮一份特别或惊喜的餐食,很可能你的失望会大于实际的好处。相应的,要让孩子知道“这是我们今晚要吃的食物“。如果孩子不想吃这些东西,那他就要等到下顿饭再看看有没有自己更喜欢吃的。
当孩子足以承担一些很细微的家务事,让他参与到进餐前后的过程中,例如摆放餐具,用海绵洗碗等。
按时体检,让儿科医生检查孩子的生长情况。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餐桌变成战场,也不要把餐椅变成囚禁孩子的牢房。
喂养不止于营养,更是体验亲密的契机
当父母能提供孩子所需,并和他一起享受进食的乐趣时,孩子会感受到亲密和满足。如果父母能处理好自己的感受,认识到孩子在这个领域需要独立,给予孩子自主权,孩子就会更期盼进餐时间,并且像家里其他成员那样进食。
作者简介
T.贝里·布雷泽尔顿教授是波士顿儿童医院儿童发展中心创始人,哈佛大学儿科学荣誉教授,布朗大学儿科学与发展人类学教授,是世界儿科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公认的重量级学者,曾担任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会会长。2013年,为表彰他在儿科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奥巴马授予布雷泽尔顿教授“美国总统公民勋章”。
*本文由卓正医疗钟乐医生改编自《布教授有办法|恰到好处的喂养》(获得化学工业出版社许可),作者:T.贝里·布雷泽尔顿、乔舒亚·D.斯帕罗,翻译:严艺家,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