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几十年的创可贴,你可能一直都用错了!
创可贴是家庭急救小药箱中的常备物品,可你真的能正确使用么?
之所以有这么一问,是因为最近在门诊看到一个患者,因为外伤,胳膊上被割了一道好几厘米长的伤口,家人帮他用创可贴给贴了起来(见下方示意图)。嗯……你觉得这样的处理可行么?
这样吧,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各类常见小伤口的居家处理方式,这里先出个小考题。
#01
测试时间
以下伤口对应的最佳处理方式是:
★
选项
★
A. 碘伏消毒后使用创可贴
B. 外科清创缝合
C. 氯己定消毒后伤口敞开,不用包扎
D. 氯己定消毒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创面,外面再盖上普通纱布
E. 碘伏消毒后使用免缝帖
图1. 擦刮伤
图2. 浅表割裂伤
图3. 宠物抓伤
图4. 较深的割裂伤
答案在文末,心急的同学可以直接下拉文章查看。
#02
请正确使用创可贴
回到前面说的创可贴,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觉得创可贴“可贴万物”。只要是外伤,用创可贴贴一下准没错。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我们先来看一下创可贴的“解剖结构”:
一块自粘胶布,中间加上一块药棉。
胶布提供附着和固定伤口周围皮肤的作用,而中间的药棉则是采用可以吸收渗液的材料制成,以吸附伤口处的可能分泌物。
(某品牌创可贴宣传图案)
同时,之所以称为“药棉”,是因为这一块吸附材料往往是预先表面添加过药物的:最常使用的药物成分就是诸如苯扎氯铵这样的消毒杀菌剂(比如经典的邦迪创可贴),还有像云南白药创可贴这样使用中成药的。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创可贴,它们的本质没有变,都是把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药棉给糊在伤口上,从而起到“止血、消炎、愈创”的作用。
上面说的“止血、消炎、愈创”是从创可贴产品说明书上抄来的功效,道理上是没错,但是请注意,后面还跟着“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表浅、创口较小且无需缝合的外伤”。
对的,伏笔在这里呢:
如果伤口持续出血,则不可以使用创可贴!
创可贴的药棉虽说有一定的吸附液体功能,但是非常有限,超过5毫升的鲜血包管就让它彻底浸透滴下来。
这时候你需要先用纱布、棉球等吸附能力更强的敷料来压迫止血,如果能止血才可以考虑用创可贴。
伤口如果已经出现了感染或者高度可能出现继发感染,那也不可以使用创可贴!
前者是诸如各种皮肤疖肿类型的伤口,已经产生了肉眼可见的脓性分泌物或者至少是明显的红肿;后者则是伤口有严重污染的情况(大量异物侵入了伤口)、动物咬抓伤、小而深的穿刺伤、烧烫伤等等。
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还使用创可贴,只会让原本的伤口雪上加霜,感染加重,所以切记不可以使用。
伤口如果较长较深,或是形状不规则,同样也不可以使用创可贴!
一般说来,如果伤口深度超过了表皮层,进入了真皮层甚至皮下组织,长度超过了1cm,那么就需要专门的外科处理来帮助伤口边缘皮肤的对合,从而保证愈合、减少瘢痕。
具体的方法有传统的外科缝合、免缝贴、生物胶、皮肤钉等几种(详情请参考我们的系列科普:公众号菜单栏-医学在线-检索科普「伤口」)。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使用创可贴,那么会让伤口的愈合非常难看。
怎么样?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吧,创可贴虽然简单易用,居家旅行必备,但还是有它使用的限制场景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
创可贴只能应用于没有活动性出血、没有感染表现(动物咬抓伤、较深的穿刺伤、烧烫伤大概率会有感染,所以要按照感染伤口来预防性处理)、伤口真的很小不需要外科缝合处理的情况。
#03
测试答案揭晓
说完原理,下面回到文章开头的小测试,正确答案及解释如下:
图1
D(氯己定消毒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创面,外面再盖上普通纱布)
这是一个面积中等的擦刮伤,因为创面会有较多的渗出,所以需要在最内层使用防粘连的凡士林油纱,这样既可以保护、覆盖创面,又不会因为换药本身带来对伤口的暴力撕扯、形成二次损伤。
图2
E(碘伏消毒后使用免缝帖)
这是一个浅表割裂伤,但是伤口并不短,所以为了最佳愈合效果,需要使用免缝帖来对合伤口、促进愈合,而不应该使用创可贴。创可贴无法起到减少伤口两侧张力、维持对合的作用。
图3
C(氯己定消毒后伤口敞开,不包扎)
这是喵星人的抓伤,虽然伤口并不深,但是感染的风险依然较高,所以对于这一类动物的咬抓伤,一般建议消毒后敞开,除非有活动性出血,不然是不需要敷料包扎的。
当然,这里咱们只是讨论对伤口本身的处理,事实上它还会需要给予预防性的口服抗生素,根据免疫状态酌情注射破伤风疫苗等。
图4
B(外科清创缝合)
这是一个较深的割裂伤,看到这种伤口,啥都别想了,赶紧去医院急诊交给医生吧:你需要一个清创缝合的外科手术。
是不是很惊讶?以上四个场景中,竟然没有一个是应该使用创可贴的!你都答对了么?现在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创可贴了吧!
免责声明:本文经卓正医疗健康信息组审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文章转载请联系: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
点个“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