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纵论“中国粮食系统与农业综合企业发展”-第十三届CAER-IFPRI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桌论坛侧记
10月30日,以“中国食物系统与农业综合企业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三届CAER-IFPRI国际学术年会圆桌论坛举行,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阁教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Rigoberto Lopez教授、浙江大学陈志钢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Bill Malcolm教授以及北京厚生投资管理中心创始合伙人张天笠博士五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围绕经济萧条、地区冲突、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等多重因素对农业和食物系统的冲击和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付文阁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
五位专家和学者从新冠疫情下本国食物消费系统的变化展开讨论。Malcolm教授认为,澳大利亚的食物供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比如蔬菜等食物的价格明显上升,同时购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网络销售额明显上升,实体供应链则受到冲击。张天笠博士认为,在中国度过最严重的疫情阶段后,餐馆、超市重新营业,对食物供应的需求加大使得食物供给相对紧张。陈志钢教授对此进行了评论,他认为新冠疫情给食物供应链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例如进出口绿色通道政策的执行会给全球食物供应链带来很大帮助,封锁和阻碍的政策则会破坏全球食物供应链的稳定。
大家还重点关注了小农的发展问题。付文阁教授指出,在当前的环保要求下,小农户相对于大农场来说达到环保要求的成本更大,因此在此背景下小农户如何更好的发展值得关注。陈志钢教授认为,从中国国情来看,制定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环保农业政策会帮助小农户更好的适应新的生产背景,要用政策手段调动小农户进行绿色生产的积极性。张天笠博士则认为,单纯的政策手段和单纯的市场手段都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的农业生产问题,需要尽快建立一个新的立足生态、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框架。Lopez教授认为,小农户是农业发展的基石,单纯的追求效率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投入。Malcolm教授也根据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现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当前农产品进出口的壁垒带来了农产品价格的增长,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食物供应链的稳定。
学者们还就消费习惯改变的背景下食物系统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建立健康和可持续的食物系统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