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整理|2019秋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全解读,资料珍贵,速速收藏!
“初中教师园地”公众号
全体初中教师的精神家园!各科资料陆续推送中
教材分析
二
明确认识
1. 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上一切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发展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从纵向看,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都无一例外的按照这个系列向前发展,而是先后不一、形态各异,但是这个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仍然是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
2. 对世界历史分期的认识
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
世界近代史是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世界古代史与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之间,并不是以某一个明确的年代而断然分割的,它们之间的转换,也是历史渐进发展的结果。
3.对点线结合的认识
“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就是历史发展的主线。
提示:学生对线的把握需要教师的帮助。
总体特征:人类社会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人类社会的演进呈现出从分散到整体的基本脉络。
根据社会形态可划分:五种社会形态。
根据生产工具的使用可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
根据文明程度划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
世界近代史部分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产生、确立、发展并向世界扩张的历史,也是世界日益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历史。
纵向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产生并向北美、日本等国发展的历史。
横向发展:在扩张和掠夺中,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逐步形成密切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整体。
4. 对三维目标的认识
5. 对教材内容呈现和表述方式的认识
知识拓展
人类的形成和原始社会: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类形成。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最初人们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那时候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男子在经济活动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逐渐取代母系氏族社会。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私有制奴隶制出现,原始社会开始解体。(保留?)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它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点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转换角度?)
相关史事
1791年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宪法基本落实了宣言的原则, 但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宣言宣告,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但宪法却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两种。
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但是,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评价?)
三
细致研读,用心设计
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编写教案的前提,也是教师充分认识、理解教材的过程。(意图;地位、结构;深度、广度等)
教学内容分析是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是用有关理论来组织和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概念、例证、困难、步骤等)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
案例: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人的石雕人像能捕捉什么信息?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汉谟拉比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国王。他勤于朝政,日理万机,关心国计民生。而随着版图的扩大,作为“威武之主、四方之王” 的汉谟拉比每天要处理的申诉案件几乎应接不暇。于是他下令将昔日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汇编成法典并刻在石柱上 ,竖立在巴比伦的马杜克大神殿里,供臣民们瞻仰与学习。由此看来《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使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被征服国的地方法律达到一致,以便巩固古巴比伦王国,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加强军事实力,稳定社会秩序 。
——杨红林著《历史上的大法典》
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3500行、8000个左右的楔形文字),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尤其是在民事方面的许多规定,更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如:“疏于维护田间的灌溉堤防,致使河水渗入邻人田地,破坏邻人麦田时,需赔偿其损失”;
“建筑房屋偷工减料,致使房屋倒塌,压死屋主,建筑工人必须以命抵命”;
假使某人在道路上受到惊牛的撞击而死,则“没有补偿之道”
……
承租者如不听出租者的警告,“怠惰不耕”,出租者便可将土地收回,并收缴租金,交回租地前,承租者还得将其耕好,等等。
——杨红林著《历史上的大法典》
第3课 古代印度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佛教:教学中对宗教的把握。
关注课下小注:① 大约10世纪,佛教的地位就被印度教取代。
南亚次大陆,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一片半岛型陆地,亚洲大陆的南延部分,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面积又小于通常意义上的大陆,所以称为次大陆。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自古希腊之后,西欧一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西方民主政治,而不是直接传承了希腊文明。
西欧文明始于公元5世纪,初步成型于11—15世纪。
源于日耳曼传统、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是若干不同文明要素的混合体。
欧洲文明是一种次生文明。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 城邦?
城邦制是身份制度。
从形式上简单的说,城邦是由一个城市(城堡)和周围村庄组成,城市由卫城和广场组成,卫城是神庙的所在地,有城墙,有战事撤入城内,广场是部族成员的集会场所,也是交换产品的集散地。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维护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公民团体。”因此他将城邦解释为公民团体,公民团体实际上就是城邦制度。
——任世江
2. 城邦的人员构成
公民:一般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打仗是公民的特权,也是义务,武器装备自备。公民还享有宗教、节庆,演出、竞赛等文化上的特权。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外邦人是自由人。大多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外邦人不能以平等身份参加各项活动。
古希腊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制,对奴隶很残忍。
3. 雅典的民主政治
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知识拓展:四百人议事会和陶片放逐法
雅典民主政治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公元前594年,当选执政官的梭伦进行了改革,将城邦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4个等级,各等级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梭伦设立公民代表组成的四百人议事会,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公元前509年,政治家克利斯提尼进行改革,重新划分雅典的行政区域,并将四百人议事会扩大为五百人议事会,所有公民不分等级都可以担任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扩大了议政人员的范围。克利斯提尼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
公民团体形成集体统治,公民团体内实行直接民主。(为什么能?)
4. 雅典的民主政治的评价
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但是,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相关史事:
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扬全体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权利和义务,但一些野心家打着民主旗号蛊惑民众,使民主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一种暴民政治。例如,在一次对外战争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煽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得胜立功的将领。
案例: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认识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雅典民主政治。
观察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油画作品《苏格拉底之死》,猜一猜画面中哪个人是苏格拉底?你认为他在做什么?
这样一个崇尚自由、追求真理的人,为什么被处以死刑?
在最有智慧的人面前,你(哈尔密戴斯——苏格拉底认为他远比当时执政的人更有本领,鼓励他参与政务)并没有感到惭愧,在最强有力的人面前,你也没有感到害怕,而在最愚昧无知、最微不足道的人面前,你倒害羞的说不出话来了!这些人当中叫你害羞的是擀毡工人,还是补鞋匠,还是铜匠,还是农民,还是批发商,还是在市场上斤斤计较贱买贵卖的人们呢?因为整个国家议会都是由这些人组成的。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或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施治生、郭方《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 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前27年)
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又译波利比阿),本是希腊人,在罗马生活了16年,对罗马的政治体制有一个经典的描述:“我们已知的政体有三种,那就是王政、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如果有人问罗马人,你们国家的政体是什么?恐怕没有人能回答。只看执政官的话,有点像王政;要看元老院的职能,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贵族政体;如果你注意到人民大会的作用,大概会说罗马是民主政体。……不过,罗马的制度是这三种制度的混合体。”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罗马法精神》
2. 罗马法
从一定意义上讲,几乎所有国家的法律工作者都已可以运用罗马法学说对本国的基本民事关系作出解释,并且也可以从本国的基本现实出发对罗马法学说作出自己的诠释。
——巴里·尼古拉斯著,黄风译《罗马法学概论》
在构成罗马法的法案和律令之中,其中有不少都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罗马的政治制度、生活习惯、社会组织以及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律也是时代背景的产物,因应社会的需要,所以罗马法的内容也经历了复杂、多样的变化。而所有这些条令,一经制定而成为法律,便超脱了其所制定时期的社会背景而具有了对后世的普遍约束力。这难免会导致罗马法体系之中不乏相互矛盾和冲突之处,为法庭的判案和官员执行法令带来许多困惑和不便。
——陈勇《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3. 知识拓展
马尔克村社制度:4—5世纪,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日耳曼人来自欧洲北部多雾的海边。他们分为不同的部落,后来被统称为“日耳曼人”。尚没有民族和国家观念的日耳曼人,只形成了暂时的集团或战斗同盟,不同的部落使用极为相近的语言,有着相同的传统、信仰和社会制度,其中最典型的是通行马尔克村社制度,包括村民大会制度、土地轮耕制度和荒地林地公用制度等。马尔克村社制度对中世纪的欧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何设?如何用?)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神具有人的形象和感情,不同是神有超自然的的威力,永生不死,比人高大、健美。
古希腊人注重形体美,男神一般都是赤身露体,女神半裸的居多。神的形象健美、丰满、性感也反映了希腊人不掩饰人的爱美、爱健康的习性和自然欲望。
《掷铁饼者》
古希腊人的社会风俗,认为健康的人体是人的骄傲,也是神性的体现。
第一、二单元
案例 亚非文明与欧洲文明比较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至15世纪文艺复兴之间约1000年的时间。
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诞生。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基督教会依靠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支持,不断发展和向外传播。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称作拜占庭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许多新兴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用赎买等方式争取城市自治。
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大学纷纷兴起。(黑暗的中世纪?)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欧洲封建制度
封君与封臣: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亨利二世的军事敕令节选(1181年):凡占有一块骑士采邑的,应置备一副链甲、一顶头盔、一面盾牌和一支长矛,每个骑士置备多少链甲、头盔、盾牌和长矛,应以在自己领地内所占有的骑士采邑多少为准。
土地封赐为纽带------领主附庸关系------契约意义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案例:“封建” :封土封民、封邦建国、封土建藩等(真正含义)
已有知识:西周分封制
陌生知识:封君封臣
对比内容:形式、对象、土地制度、权利义务、关系等
如对权利的认识: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第8课 西欧的庄园
提示:
一个概念: 庄园
两个构成: 人口构成、土地构成
三种管理方式:管家制度、庄园法庭、自治(敞田制)
四种关系: 庄园与国王、庄园与贵族、庄园与农民、 庄园与村庄共同体
案例:庄园的概念
文字解释: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图片解释:
案例:庄园
出示教材《一个庄园的图解》图片。
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设计以下几个探究问题:
(1)动手绘制一幅欧洲中世纪庄园平面图,勾勒出“直领地”“份地”和“共用地” 布局特点。指出庄园土地的生产状况。
(2)依据图片及教材知识,指出庄园居民的构成,并说明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谈一谈庄园农民的日常生活状况。
(3)有人说“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结合图片材料反映的庄园生活状况,请说明你的理由。
难点提示:自由农民和不自由农奴的区别
表格以恩斯海姆的24个自由农庄及30个非自由农庄为例,根据德国历史学家汉斯一维尔纳格所著由王亚平译《欧洲中世纪生活(7—13世纪)》整理。----朱悦《基于概念流变的历史教学》
中世纪的法律判定一个人是否为农奴,主要是看其是否服周工。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避免理解上的几个误区:
(1)城市是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对立物?
中世纪的城市是在封建主的领地和城堡、封建庄园、教会领地和修道院的包围之中出现的。
城市里的商业和贸易活动首先需要有自由的保障。(反抗)
城市同封建领主之间订立的宪章或条约来确定的。(特许状)
城市必须向封建领主纳税,但后者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
(2)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3)城市里没有农民?
西欧中世纪城市大都建立在农村基础上,除了发展商品贸易之外,农业依然是城市的重要产业。“城市除房屋、街道外,往往还包括花园、葡萄园、耕地、草场、甚至小型林地……在城墙外围分布着精耕细作的农田……直到1387 年,法兰克福市议会仍雇佣4个牧人和6个看地人。”城市居民在从事商业、手工业的同时还兼顾农业生产,城市在经济上仍以农业生产和地租收入为主。城市居民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经历了很长时间。
——朱悦《基于概念流变的历史教学》
(4)中世纪的城市很繁华?
中古西欧的城市远不是我们脑中的现代化城市,甚至也没有古代中国的京城整齐繁荣。街道大部分是弯弯曲曲的,又很狭窄。路一般是石子路或干脆是烂泥路。街道的两边都是木头房屋,住房有的是三层的,有的是四层,也有少数是五层楼。房子一般很暗,夜间点蜡烛。房子既是商店,又是住房,工匠、店主和他们的家族,都住在这些房子里。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案例:大学的兴起(改编自 天津 王琳)
导入:你最想去的大学是哪所?说说你的理由。
一、追踪大学之源
看完时间轴,结合你搜集的资料,你能说一说大学源于何时何地吗?
英国当代研究中世纪大学的学者科班曾这样评论过,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
二、追问大学兴起之由
(基督教会开启了后来大学教育的先声;十字军东征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文化和组织基础;中世纪城市是大学产生和发展的依托。)
三、重走大学自治之路
巴黎大学的诞生过程中,哪一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呢?这一组织自此后有了哪些权利?
教会和国王为什么支持大学?
拥有自治权的大学怎样培养学生?
四、传承大学之精神
图片观察中世纪大学课堂,演讲等,体现了怎样的课堂氛围?
请你利用课外时间,走访周边的大学。看看今天大学还有哪些传统传承自中世纪大学?你认为我们的大学又应该怎样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精神呢?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査士丁尼法典
提示:用好两幅地图
为什么民法大全诞生于査士丁尼统治时期?
查士丁尼开疆扩土,使得帝国版图继续扩大,帝国内农业发达、贸易繁荣,国势的强大使编撰法典成为可能。
版图的扩大使编撰法典成为需要。
法典的成功编撰,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和保证皇帝专制权力的作用。
与査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版图进行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总结提示:拜占庭帝国的特点——时间长、位置重、成就突出。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1. 8世纪中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主要通过征服而拼凑起来的,多民族、多宗教和具有不同社会发展水平的庞大而松散的联合体,即使在哈里发政权最强大时期,中央的权力也是有限的,尤其对于边远行省,更是鞭长莫及,及至9世纪中叶,主要由于人民起义的打击以及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国势衰微,哈里发权力消弱,各行省总部和禁卫军首领趁机扩大权势,或割地自立,或直接控制朝廷,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最后由于外族入侵而灭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2. 阿拉伯文化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例如:《医典》
《医典》是杰出的医学权威阿维森纳的名著,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医学著作,也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不仅有医学原理及治疗方法,而且还有药学专章。他对脑膜炎,中风和胃溃疡等病理进行了精辟的论述,鉴别了膈障炎和胸膜炎,确认了水土流和土壤传播疾病的作用,提出了肺结核、鼠疫、天花、麻疹等病是肉眼看不见的病原体造成的细菌学说,在医学部分,分析了760多种药物的性能,《医典》有拉丁文,希伯来文和英文的译本,直到17世纪,欧洲各大学都以它为教科书。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1.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2. 文艺复兴概念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齐世荣
3.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西班牙是葡萄牙的商业竞争对手。葡萄牙人海上冒险的成功,刺激了西班牙人,后者也想寻求一条通往亚洲的航路。
在15世纪的海外冒险事业中,起带头作用的是葡萄牙,而非西班牙。西班牙行动迟缓,而且他投身海洋事业是出于对葡萄牙首创精神的反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 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图片
案例:如何塑造学生心目中的哥伦布
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到底干了些什么?他是如何对待那些“发现”的土著和土地的?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对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要做客观、全面的评价。既要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封建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又要让学生明确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剥削制度,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的剥削,以及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剥削与掠夺,违背了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等理念。
1. 难点处理---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2. 价值引领---美国独立战争
案例 美国宪法之妥协的智慧(天津 范庆玥)
一、妥协的过程
1787年制宪会议
时间: 1787.5.25—9.17,共116天
地点: 费城
主持人:华盛顿
参加人:12个州的代表55人,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
表决次数:569次
主题: 协调矛盾、强化中央、避免专制
材料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多且复杂,矛盾重重,进行的非常艰难。
各州代表激烈争论
华盛顿几乎一言不发?
二、妥协的成果
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
威尔逊国联梦的破碎。
三、妥协的艺术
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在黑人、印第安人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种族歧视,妇女地位也不高,并未真正解决人权问题。
3. 习惯认识---法国大革命(最彻底?)
法国大革命,在一般的层面上的确前所未有的高扬的民主的理念,使之对几乎全人类都产生了震撼心灵的感召力,然而在具体层面上,法国大革命却没有能够向全人类提供一个实现“民主”的理想榜样。
——高毅
马克思曾认为,大革命通过恐怖统治的“猛烈锤击,像施法术一样,把全部封建遗迹从法国地面上一扫而光。”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工业化在带来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问题已经显现。
资本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案例 瓦特改良蒸汽机
问题1:蒸汽机是瓦特在烧水的时候,看到水蒸气顶开壶盖得到灵感发明的。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即纽科门蒸汽机,但它的耗费煤量大,效率低,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
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衡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解气阀、压力计等等。
问题2:透过上面的文字描述你能体会出什么?
问题3:小组讨论---瓦特改良蒸汽机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共识:
1:使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便利了机器的使用和推广。
2:蒸汽机能够提供比较强大的动力,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从而推动了工厂制度兴起和工业城市的出现。
3:蒸汽机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出现了火车和轮船。
4: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和最显著的标志,它使人类进入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前三个单元,专题系列设计
以“人”为核心来构建单元知识意义和现实意义:
人的发现(文艺复兴)
人的解放(资产阶级革命)
人的力量(科技革命)
人类三大问题:
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
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人应该过怎样的幸福生活---科技革命。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案例(改编自--山东青岛 郝爱学)
三个环节:
导师---从凡人到伟人
思想---从空想到科学
实践---从首创到壮歌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心目中的马克思。接着展示材料,认识一个立体的马克思。
材料一:
他用生面做成脏兮兮的面团,让姐妹们吃下;
他被老师和校长列入希望不大的学生;
他学业平平,向父亲谎报过成绩。
他还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学校的图书馆经常让他乐而忘返。
他17岁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幸福的职业。
他在巴黎参加社会实践,多次深入工人群众,
思想不断升华,立场逐渐转移到无产阶级。
——据梁雪影《马克思的故事》整理
问题:读了这段材料之后,你觉得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
材料二:播放音频《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材料三: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摘自内蒙轩《马克思靠谱》
问题:听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引导:人的价值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材料四:
马克思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的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问题: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的定位,就其中某一点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限时领取|免费!163套教学说课风格PPT,美到爆!(人手一份)
独家整理|幼儿小学至高中各科名师优质课大礼包,建议老师们人手一份!
限时领取|免费!2019秋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7-9年级上册全套精品教学资源包
限时领取|免费!2019秋季部编版历史7-9年级上册全套精品教学资源包
教师福利|全免费!小学至高中各科全套教学资源,新学期教师福利!
限时领取|免费!2019秋季人教版数学7-9年级上册全套精品教学资源包
独家整理|真题押真题!2019年全国中考科学试卷精选,收藏转发!
限时领取|免费!2019秋季人教版物理8-9年级上册全套精品教学资源包
独家整理|真题押真题!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精选(第2期),收藏转发!
限时领取|免费!2019秋季人教新目标版英语7-9年级上册全套精品教学资源包
限时领取|免费!2019秋季北师大版数学7-9年级上册全套精品教学资源包
独家整理|真题押真题!2019年全国中考历史试卷精选(第2期),收藏转发!
优课学习|全国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名师优质课精选(3节),熬夜整理!
最新教材|2019秋季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高清电子教材,暑期预习必备!
名师大礼包|初中各科名师大礼包精选(知识点梳理+优质课视频+月考试卷)
小初高分享|小学初中高中各科超详细全册知识点归纳(打印版),值得收藏!
声明
初中教师园地(ID:czjs2018)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初中教师园地
初中教师的精神家园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赞、转发是最大的鼓励
合作投稿
主编微信(新号):lucky5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