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昕《一生一事》
二十多天以前,我收到李昕先生寄来的回忆录《一生一事——做书的日子》,一直在读。李昕1982年从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四十年来一直从事图书出版,从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总编助理,做到香港三联书店、北京三联书店总编辑,退休后又到商务印书馆,担任特约编审和出版策划人。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是当代中国图书出版史的一个缩影。
李昕说,经他之手,出版图书达三千种,数量不可谓不多。但衡量出版家成就的,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是他通过出版物传播了什么思想,积淀了什么文化。这方面,只要看看《一生一事》谈到的作者:钱锺书、杨绛、钱学森、杨振宁、韩启德、王世襄、吴敬琏、资中筠、陈乐民、邵燕祥、李泽厚、刘再复、刘梦溪、陆键东、杨义、傅高义、齐邦媛、王鼎钧……,便不难掂出李昕的分量。我接触的当代出版家,老辈人有曾彦修、朱正、钟叔河、沈昌文、许医农等,每个人都有长长的故事。同辈人里,李昕无疑是故事精彩的一位。新千年之初,久负盛名的三联书店,一度因为择帅不当,决策走形,出现危机,酿成社会事件。后来,李昕等人走上帅位,才为三联挽回了信誉。
读李昕的书,感受最深的,不是炫耀自己的成功,而是诉说在夹缝里做书的艰难。他说,王鼎钧送他两句话,成为他的座右铭:“改变那不能接受的,接受那不能改变的。”他说,自己从走上编辑道路那一天开始,就怀抱文化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自己编好书来促进社会改造和思想进步。这就是要“改变那不能接受的”,身体力行,帮助我们的社会不断克服弊病,使之变得越来越好。多年来总是致力于出版一些有助于思想启蒙的书。但是,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目标我们无法达到,或者无法一步到位。这时,我们需要灵活处理,不能大步走时就小步走,不能快步走时就慢步走,不能直线走时就曲线走,总之还是要坚持往前走。这就是必须尊重现实,“接受那不能改变的”。他还说,既要怀抱理想,又要尊重现实,这两者的关系必须处理好,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有缺陷的现实里面,不能总是安于现状,更不能陶醉和自我沉迷,他需要有所追求,有改变现状的进取精神,尽管这种改变常常要通过妥协来实现。这是退一步进两步的道理。人类社会的历史,其实从来都是这样发展的。人们先要在妥协中求生存,继而取得进步。
在体制内从事出版,如何面对人类文明走向与当下出版环境的错位,是一道难题,学问很深,仍有回旋余地。哪些作者和作品,代表了文明的精华,是读者需要的优质文化,李昕清楚;当下的禁区和边界在哪里,李昕也清楚。如何寻找可能,不断地拓宽边界,既体现智慧,也体现良知。以为他作序的刘再复为例。1980年代,他第一次为刘再复出书。当时刘是当红的学术明星,他的书人民文学不出,别的出版社也会抢着出。但到了新千年,如何让去国多年的刘再复重新亮相,则非易事。李昕采取由易到难的策略,先与关键领导沟通,争取出版没有争议的红学新著,然后一步步拓展出版空间,终于让刘再复在中国大陆重新浮出水面。
李昕的着力点,不是靠出版社的名气,和兄弟社争夺那些既安全又有市场的选题,而是靠文化的眼力,操作的智慧,解决难题。杨义原来不出名,李昕的操作让他一举成名。《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绝版,他让其再生,并为作者陆键东推出《董每戡的最后二十四年》港版。
还有一些故事,未在本书中提及,也体现了李昕的智慧。《党史笔记》,是何方耄耋之年由国际问题专家转型党史研究的第一本力作,超出了大陆环境可以容纳的限度。在香港找一家出版机构不难。但何方要求,一定要由大陆在港的中资机构出版。这样有人找茬,回旋余地较大。于是,何方托人找到时任香港三联书店总编辑的李昕。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是何方所愿,但此书的锋芒,超出了三联的限度,于是,李昕用三联的副牌利文出版,满足了何方要求。
当下体制内的出版人,大致可分三种。第一种完全顺从权力和市场导向,出版是谋生的手段,甚至牟利的手段,与理想无干。这种人在出版界比例越高,中文出版物里文化垃圾比重越大。第二种是理想主义者,1980年代这种出版人并不鲜见,他们为了出好书,不惜付出代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随着黄钟毁弃、瓦缶雷鸣的机制一轮轮发威,志士仁人多已出局。第三种是李昕这样的出版人。既心怀理想,又善于周旋,在现实的夹缝里艰难地做事。这样的人数量不多。他们给中文读者留下了些许希望。李昕说,殉教的人是天柱,宗教赖以提高,妥协者是地维,宗教赖以延长。殉教者的精神遗产,靠妥协者保存、流传、发扬,二者都是推动历史的人。这话耐人寻味。
好友徐泓是资深记者,北大退休教授,完成了一部家族史力作,有很多独家细节,文化品味很高,可读性也很强,她交给李昕运作。她曾咨询我的意见。我说,你找对了人。体制内,李昕的人脉关系,运作能力,无出其右。因为题材,本书只得履行送审程序。为了和广大的中文读者见面,我对徐泓说,你只好耐心地等待李昕运作。
妹妹丁宁是一个老编辑,已经退休多年。她只做到出版社的中层,因为职权有限,一些到手的好稿出不成,留下很多遗憾。她办了一个公号丁宁心声,想回顾自己的出版生涯。从选题、构思、分寸把握,她时常和我在微信中交流讨论。我给她的建议之一,就是读李昕的公号
。目前,《一生一事》在香港发行,内地读者不易见到。但“编余闲笔”展示了其中的部分篇什。我让丁宁看看李昕怎么叙述出版生涯,对她写出版往事,必有直接启发。丁宁关注了李昕的公号,认可我的建议。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发表了二十几篇出版往事,读者反应不错。
相关阅读:李昕父子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