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百姓》从头看
近日,收到孙涛先生的自印书《百人百姓》,副题是“《虔诚的疯狂》一书的副产品”。孙涛曾任太原市作协主席,公开出版文学书籍有二十多部,还有影视剧本多种,有的曾获奖,有的曾畅销。他却说,退休以前,大部分作品是为稻粱谋。付出心血最多的,是退休以后完成的文革风云人物刘灏传记——《虔诚与疯狂》,这部书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地方文革史。为此,他投入十年时光,八易其稿,成书后只能在一个极小的朋友圈中流传,至今没有机会进入国内的图书市场。读过此书的朋友,多有佳评。我亦刮目相看,把这本书视为孙涛的代表作。
写完《虔诚与疯狂》以后,孙涛没有停笔。他将写书过程中了解到的百余位人物,一一为之立传,总题为《百人百姓》。2017年,他办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名
“昨夜涛声”以“百人百姓”开篇。当时我在手机上阅读,感到很有意味。这次拿到纸质书,又重新读过,更能掂量出独特的价值。一般读者不易得到孙涛的纸质自印书,打开这个公号检索,却很方便。
八十年代,文革题材的文学作品一度流行。冯骥才发表了纪实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题目很好,写得也有水平,可惜只发了二十四篇,便无下文。不知作者是否完成了最初的计划?
孙涛的《百人百姓》,实实在在地写出了一百一十多位中国人的文革经历,应当说,这才是足额的“一百个人的十年”。
这一百多人当中,性别有男有女,身份有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军人。从省委书记等各级官员,到乡下的农民,从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到被关被杀的地、富、反、坏、右等专政对象,还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军宣队、大批判组成员,都有专题刻画,各色人物跃然纸上,构成了一幅文革年代中国人的群象。
文革是一场空前的大运动,里面又包含多场名目不一的运动,翻来覆去,绞肉机不停地转动,有人成为刀片,有人沦为肉片,有人先当刀片后当肉片,有人先当肉片后当刀片。其中的荒诞诡异、世态炎凉,一言难尽。如实地描述文革中各类人物的行为和遭遇,还原他们的心理状态,绝非易事。文革刚结束的时候,一度流行伤痕文学。伤痕文学的作者都是文革亲历者,当时容许文革题材发表传播,但留下的作品,有深度者并不多。一些走红的作品,迎合了舆论,却囿于官方结论,滤去了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回头再看,没有跳出简单化、脸谱化的窠臼。
好景不长。伤痕文学只流行了数年,写文革便成为忌讳,涉及文革内容的作品,也失去了传播空间,余下的便是淡化。最后,干脆走向虚无。写文革,吃力不讨好,成了自找麻烦。坚持写文革,竟然需要拿出一点司马迁的精神了。
如今,亲历过文革的几代人,远行的远行,活着的也已经老去。文革发生那年,孙涛先生21岁,在大学读一年级,如今已经是77岁的耄耋老人。
孙涛写文革中的各色人物,有自己的视角。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只以人性观善恶。一个农村支书,娶了两个女性,一个不育,一个盲人,为此受了处分,作者以同情的笔调,讲了他的故事。冤死的省委书记,保险柜里查出不少钱,竟是准备给本省籍中央领导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这些细节,让人震惊。由此感到修辞立其诚的可贵。
经历过文革的人言说文革,和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写文革,有明显的不同。我接触过一些中青年,从70后到00后,他们有兴趣了解文革,评判文革,不缺少正义感和批判精神,在鞭辟入里方面,不免感到隔膜。我意识到,二十多年的简化和虚化,已经起了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已经阻塞了传承真相的管道。这就让我愈发感到《百人百姓》这样的书的珍稀性,它对于后人理解文革,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如果说,此书有什么不足,就是以“赵钱孙李”百家姓为序,把一部分人的真实姓氏隐去,代之以虚构的姓氏,未免削足适履。有的人物,本来史上很有名,我也能读出是谁,换以假名,就显得别扭。毕竟不如以真名讲述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