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格鲁善教昌盛愿辞(上篇)

色拉寺 2020-02-27
 




格鲁善教昌盛愿辞


贡唐•丹贝仲美作 
多 识 译 

虽是育养诸佛之佛父,现佛子像无量世界中, 
奉持佛法发心真实力,促使善慧胜王教昌盛。 

前世曾在自在顶佛前,发大心时佛与众佛子, 
誉为大勇士之真实力,促使善慧胜王教昌盛。 

为传见行纯真之法流,敬献水晶念珠给佛祖, 
回赐法螺授记真实力,促使善慧胜王教昌盛。 

智见纯真远离常断边,止观纯真消除沉昏暗, 
行为纯真严奉佛教诫,善慧胜王善教愿昌盛。 

广学多闻成为善知识,所学结合见行是贤者, 
一切回向众利善德著,善慧胜王善教愿昌盛。 

了不了义并行而不悖,视为同一人之修行训, 
心无偏执罪过自消失,善慧胜王善教愿昌盛。 

教法宣讲学习三藏义,证法身心实践三学行。 
学问断悟成就均出色,善慧胜王善教愿昌盛。 

外具声闻戒风心和善,内修生圆瑜伽悟境深, 
显密二道结合互为用,善慧胜王善教愿昌盛。 

因乘之中所示性空理,果乘方便为用大乐智, 
双合运用八万法精华,善慧胜王善教愿昌盛。 

三士之道护法神总主,速效估主毗沙阎罗等, 
无数守誓护法施威力,促使善慧胜王教昌盛。 

但愿善德法师长住世,贤慧持法之士遍大地, 
助教施主安乐财运旺。善慧胜王善教得昌盛。 


(一)前言


1、作者简介

《格鲁善教昌盛愿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它的作者是贡唐三世丹贝仲美。贡唐一世根登彭措,是一世嘉木样大师的两大弟子之一,嘉木样大师学成以后,被蒙古王邀请到甘青交界处甘南来建寺,他的大弟子根登彭措也是一起来的。师父对根登彭措说:"你不能走,就住在西藏吧,以后会有更大的任务。"果然,过了几年以后,根登彭措就被选为宗喀巴大师50代的金座法王,也就是宗喀巴大师的继承人,也叫"赛赤",非常了不起。

贡唐第二世在拉萨转世,后来回到了他师父在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甘南拉卜楞寺。第三世贡唐的学问超群,著作颇丰,当时就被称作是"在世的文殊"、"贡唐文殊",或者也直接叫做"文殊大师"。

2、译释的意义

这个《格鲁善教昌盛愿辞》就是贡唐文殊大师所作。他的著作很多,但其中流传最广、最有名的就是这个愿辞。现在在国内,凡格鲁派僧人所在的地方,没有不念这个愿辞的。我们开佛教协会,包括全国性的佛教协会和各省市的佛教协会时,也都要念这个愿辞,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一直以来都只有藏文,而没有被译成汉文。这次来这里有点时间,我就特意把这个愿辞译成了汉文。希望这里以后能够建起一个宗大师的道场,让格鲁派清静的法脉在汉地得以弘扬。大家今后起码每天念一遍愿辞,虽然偈子不多,但这小小的愿辞却把宗喀巴大师从前世的发心到整个法脉的特点都包括在里面了。如果真正理解了愿辞的内容,也就理解了宗喀巴清静法流的特点,如果不理解这个愿辞,那就对宗喀巴的法脉还理解不够。

(二)正释


1、宗喀巴大师前世的发心

虽是育养诸佛之佛父,

现佛子像无量世界中,
奉持佛法发心真实力,

促使善慧胜王教昌盛。


"善慧胜王"就是宗喀巴大师,"善慧"是他的名称,藏文"罗桑扎华"翻译成汉文就是善慧。"胜王"是对佛的称呼,宗喀巴大师是第二佛陀,所以按佛的称呼来称呼他为胜王。 这四句偈是讲宗喀巴也是讲文殊的,宗喀巴是文殊的化身,所以从文殊的来历讲起。


文殊是育养"诸佛的佛父"。诸佛产生于智慧,文殊是智慧的象征,一切佛闻法、修心、成道都离不开文殊的智慧。有的也叫"佛母",般若智慧也就是佛母。佛父、佛母都是一个意思,文殊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智慧的化身,叫做诸佛之父或者佛母。

文殊的世间圣地是五台山。过去我们说汉地是文殊的圣地、藏地是观音的圣地,为什么这么说呢?藏地自有了佛教后,人比较慈悲,历代的国王,就是主政的吐蕃王,也都是以观音的慈悲化身来看待的;汉地是文殊的圣地,受文殊的影响,汉人从来都很聪明,脑子很好。

汉地一般都说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作为度世显现的的身相来说,把文殊称做菩萨也可以。但文殊是佛,不是菩萨,他早就成佛了,佛经里面称做"第一佛"。没有文殊第一佛的话,后面的佛是不可能产生的,没有智慧是不可能成为佛的,所以叫做第一佛。文殊早已成佛,在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以菩萨的身份来协助弘教。观音等八大菩萨都是这样的,他们早已都成佛了,是以菩萨的身份来弘教的,事实上都不是真正的菩萨。 显宗里说观音、文殊菩萨是化现的菩萨,真正的本体是佛。密宗里头直接就是观音佛、文殊佛,没有菩萨的说法。在佛经中,佛和菩萨是有严格的区别的,不能混淆。

一切佛通过智慧的育养才能成佛,所以文殊是育养诸佛的佛父。但他却发心显佛子的相,也就是显菩萨相,在恒河沙数般的无量世界中奉持佛法。文殊最早的发心就是这样的,以其发心的真实力,"促使善慧胜王教昌盛",也就是促使文殊转世的宗喀巴的胜教能够得到昌盛。


前世曾在自在顶佛前,

 发大心时佛与众佛子, 
誉为大勇士之真实力,

 促使善慧胜王教昌盛。 


"前世",不是指宗喀巴的这个前世,而是指很早以前,释迦牟尼之前的自在顶佛时,在佛前发心的那个。那时,他就发心要在五毒盛行的浊世,度化难度之众。末法时代,五毒盛行的时代,众生难度。不是一般的难度,五浊恶世的众生的执着心很重,非常难度。宗喀巴就是发心要救度这些难度之人,用方便法门,最殊胜的性空见与密法来度众。 


佛经中记载,当时发心的时候,佛和众佛子齐声赞叹,称他是"大勇士"。没有大勇士之心的话,度不了这些难度之众。这种的大勇士之发心,如同莲花中的白莲一样,是一种出类拔萃的发心。 佛经中这种的记载由谁来印证呢?宗喀巴同时代,有一个红教大成就师霍察珠杰,神通很高,经常和文殊见面请教事情。后来,宗喀巴在西藏很有名,霍察珠杰就向文殊请教宗喀巴的来历,文殊亲自和他讲宗喀巴前世是怎么发心的,霍察珠杰做了记录后传了下来。这个大成就师那时已有六七十岁,他就去邀请宗喀巴大师并请求拜师传法,他说"我知道您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所以我请您来给我传法"。宗喀巴大师就专门到他那里去了,他们两个相互传了法。 


为传见行纯真之法流,

 敬献水晶念珠给佛祖, 

回赐法螺授记真实力,

 促使善慧胜王教昌盛。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宗喀巴是一个童子,他为了传见行纯真(性空见和菩萨行)的法流,敬献了一串水晶念珠给佛祖。水晶纯净、发亮,象征非常清净,表示需要有清净的法流。佛回赐给了他一个洁白的法海螺,并授记说"你将来会出生在西藏雪域,弘扬我的清净正法流。" 

佛授记这事在《文殊根本续》中有记载,由霍察珠杰和宗喀巴的一个大弟子两人证明。宗喀巴的这个大弟子,年龄可能比宗喀巴还要大一些,他也是经常能见到文殊的。后来,法海螺也被找到了,就在甘丹寺的地底下被挖了出来。这个海螺是当时一个龙王献给释迦牟尼的,宗喀巴作为一个童子正在佛身旁发心,佛就把这个法海螺赐给了宗喀巴。当时,声闻舍利子就在身旁。佛还授记说,"你将来成佛的时候,名叫‘善眼佛’"。贤劫千佛中第十一个佛善眼佛,就是宗喀巴。 这两个四句偈,说明了宗喀巴大师在前世很早以前,曾在自在顶佛和释迦牟尼佛前,为传清静法流而发愿授记的情形。


2、宗喀巴法流的特点及愿辞 


智见纯真远离常断边,

 止观纯真消除沉昏暗, 
行为纯真严奉佛教诫,

善慧胜王善教愿昌盛。


"智见纯真",指的是龙树菩萨所解释的释迦牟尼佛的正见。《文殊根本续》里佛亲自授记,佛涅槃后四百年之际,会有个龙树菩萨降世,大乘教的正见因此可以得到正确的解释。宗喀巴的正见就是龙树、月称的应成派中观见。阿底峡尊者说:"离开月称门,即无成佛法。"月称门是最殊胜的,缘起性空远离一切边见,是最彻底的无戏论正见。 

沉、昏都是修止观中的毛病。沉和昏不是一回事,昏是意识混浊,一般都是打瞌睡;沉则有三种层次:轻微的、重度的、较严重的,虽有定但念力或说感知力不够,缺乏清晰度。菩提道次第论中关于止观讲了很多,沉昏不消除,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止观。真正的止观就是要消除沉昏暗,止和观结合才能显真智。仅仅是坐着什么也不思不想,没有任何意义,智慧不会产生出来,智慧不生,则烦恼也断不了。比如光线不照进房间,屋子里的黑暗不会自动消失。太阳出来,黑暗才自然消失,智慧具能断的力量,有了智慧才能断掉烦恼。如果没有这个能断的作用,什么也不思不想地在那里坐着的话,就是动物禅,动物冬眠三个月的时候也是什么也不想,那也是深定,什么都不知道。 
"止观纯真",就是要消除沉昏暗。这个纯真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弥勒、无著解释的《地论》以及《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等弥勒五论中所说。无著也是释迦牟尼佛亲自予以授记的,预言说佛涅槃后九百年之际,大乘佛法遭到了破坏,此时无著菩萨会出来拨乱反正。 

"行为纯真严奉佛教诫",行为不要堕空、有二边。又,三乘佛法都是方便之法,不能割裂分别为好、坏或者说某法浅薄、某法高深,一切的教言对我们来说都是有益的,适合不同层次的修行。要按照菩萨的六般若四摄行来度化众生,严格按照佛的教诫来做。 智慧、止观和行为,这三者都是非常纯正的,不夹杂任何不纯洁的成份,这就是宗喀巴教法的特点。 


广学多闻成为善知识,

 所学结合见行是贤者, 

一切回向众利善德著,

 善慧胜王善教愿昌盛。 


作为宗喀巴的弟子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广学多闻成为善知识"。一定要学佛经,掌握佛理,不能盲修瞎练。不能像瞎子走路那样,应该高举智慧之灯,消除自己心中的愚暗。闻思修三种智慧依次产生,必须广学多闻,从学开始,先有正确的闻智,然后才有思智,才会产生正确的修智。 
第二,"所学结合见行是贤者"。学了以后不要做口头的理论家,只是个空说的口头派是没有意义的。佛家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修心,所学完全结合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学一套修一套,所学就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所学结合见行的人,叫做贤者。 
第三,"一切回向众利善德著"。所学所做所修都是为了众生,如果没有这一条的话,会堕到小乘去。因此,无论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必须要回向众生的利益,这也是宗喀巴教派的主要特点。以这样的回向来祈愿善慧胜王善教,希望得到昌盛。





色拉寺

微信:wxselasi


甘丹教法永昌盛

长按二维码关注

遵循佛家理念,以善念行事

请购大慈藏香链接,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