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大新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什么是新能源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与水、空气、粮食等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能源变革的历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对能源的利用已经经历了薪柴时代、煤炭时代、油气时代,正如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由于石头的消失,而是铁器的诞生,随着煤炭、油气等高碳能源面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新能源时代的崛起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能源利用变迁史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从名称看,一个“新”字将其与传统能源区别开来,一般是指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对其进行系统性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地热能、氢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与常规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不同,新能源的利用过程往往是可循环的,对环境没有污染或者污染很小,属于绿色的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类型

(风能、光伏、水能、地热、可燃冰)



专业产生的背景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年轻、极富朝气的专业,是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2012年将原有的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由于新能源种类及配套产业较多,涉及的专业知识范围广,学科交叉性强、专业跨度大,各高校在设置该专业时,会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已有专业积累,设立了各具特色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方向等都有较大差别。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农业农村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共建的高校,是省属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综合性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学科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学科”建设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硕士点。作为能源领域的高等学府,除了从事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教学和科研之外,长江大学在新能源领域也已深耕多年,涉及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生物质能、氢能、能源地下储备、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埋存(CCUS)等相关技术,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而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因素是人才。为了适应“双碳”目标的需求,构建并完善能源转型时代的人才培养体系,我校于2020向教育部申请并获批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于2021年秋季招收了第一批本科生,从此开启了长江大学新能源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

新能源2201班



专业介绍

01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强化基础、突出特色、注重素质、拓展技能”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和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宽厚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系统掌握以新能源工程技术(地热、天然气水合物、氢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地下储备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如:CCUS、新能源辅助油气开发)等为特色的新能源开发、转换与利用涉及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新能源工程实践能力,拥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能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02

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03

主干学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04

 基本课程

新能源概论、普通地质学、岩石力学基础、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储集层物理学、渗流力学、普通化学、物理化学、钻井工程、地热开发工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工程、生物质能工程、氢能工程技术、能源地下储备技术、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等。

05

办学条件

石油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3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53人,拥有博士学历91人;专任教师中,省部级以上各全职类人才计划18人,具体包括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2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的专家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4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3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另外,特聘教授5人,双聘院士2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20余名,分布于石油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多个教学与科研机构,并融合新能源领域内的中国科学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共同建设,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在的石油工程学院现有3个国家级教学研究平台、13个省级研究平台、2个省级教学团队、200余台实验设备、5500万元固定资产。近五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重大横向科研项目(≥100万元)31项,发表SCI/EI论文144篇,发明专利76项,科研经费总额达3.0亿元。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0项,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高温万能材料实验机

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系统

天然气水合物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地下能源开发入井液体测试分析仪

地下新能源井筒流动模拟系统

变温高压核磁共振成像分析系统

高温高压酸岩反应流动仪

CO2压裂携砂可视化模拟系统



就业前景

长江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传统油气能源领域王牌专业的基础上建立的,培养目标的设置兼顾了传统油气能源和新能源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更加宽广,除了能够在传统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央企就业之外,还可以进入众多与新能源相关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等;另外,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新能源比例逐步提高,对新能源人才的需求更大,而且新能源行业属于新兴领域,对于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量大,此外,国外对新能源的研究比较热,毕业生继续深造或者出国的机会较多。

据报道,传统的能源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五大发电集团,早已开始大力开发和利用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以中石油为例,“十四五”期间,将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规模化发展地热、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风光气电融合等业务,加强氢能、新材料、CCUS、新能源服务支持战略布局,超期储备一批清洁低碳关键核心技术。2021年中国石油上游16家油气田企业全部成立新能源相关专业部门,因地制宜开拓新能源业务,加强油气与新能源新产业融合发展。随着我国能源结构中新能源比例的增加,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必然增大,长江大学适时开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前景广阔。

2021年中石油成立新能源研究院

2021年中石化成立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

2021年清华大学等联合发起

碳中和产学研联盟

 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成立新能源研究院

放飞理想 展翅高飞

长江大学

期待你的到来~




集赞有礼 


 精彩回顾 

▼ 长大新专业 ▼


▼ 长大新专业 ▼


▼ 高考倒计时 ▼


▼ 长大新专业 ▼



● 2022年长江大学报考攻略——农学院专业招生宣传

● 发表2篇SCI!保研“双一流”高校!付博文——履践致远

● 惊艳开秀!长大2022年度首场“时装秀”来啦!

● 2022校友会中国一流专业排名出炉!长江大学6个专业上榜!

● 直播预告 | 长江大学2022年高考招生直播咨询会(4月17日14:30)即将开播,我们等你来!

素材来源 |  石油工程学院

责编 |  徐  茵

审核 | 卜富清

终审 |  张  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