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著推荐 | 蔡新乐《论语》英译原理研究

通讯君 翻译学通讯
2024-09-0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欢迎更多优秀作者、出版社加入我们的专著推广计划,联系邮箱:dianzishu@126.com

Newest

专著推荐

本书提出应建构出适应历史需要的儒学翻译学,将中华文化思想的重要资源运用于翻译研究之中,推动翻译研究走出后现代虚无主义的困境,最终建立起新的“跨文化的人的构成”的理论系统,以促使翻译研究的理论建构走向“中国化”道路。
  以此为思想导向,本书主要致力于儒家思想的方法论的探索及其在《论语》英译之中系统性的运用。笔者经过详尽的考察和分析指出,尽管朱熹早就提出,中庸之道乃儒家“道统”之所寄,但即使他本人在其“集解”之中也并没有突出加以运用,而在现代有关思想在今译和英译之中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故而,儒家“为己之学”所要求的对人的打造的“德”,往往被外化为“道德”,恰与夫子之追求截然相反。如此,重振“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礼记·中庸》)的中庸哲思,也就有必要将之引入译论建构,确定其方法论地位并以之为导引,才可跨文化再现儒家经典之真。
  因而,“以儒解儒”不仅是语内解释更是语际译解的主要的时代课题,而需要大力倡导和进一步落实。而本书通过学理分析、相应的例证的讨论、研判以及对《论语》有关论断的重译,高屋建瓴,试图揭示出有关方法论的运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本书收录论文13篇,加上“绪论”和附录的批评文字,一共收录15篇。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蔡新乐

ISBN:9787520399739

出版时间:2022-08-01

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先填写发票信息,再支付。

请在扫码后的地址栏下方留言电子邮箱、抬头和税号,谢谢合作!

作者


蔡新乐,中山大学博士,现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社会兼职有: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一级学会理事,中国翻译学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理事;《廣譯》(与台湾政治大学合办)联合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蔡新乐教授深究翻译理论,认为中国儒家文化包含可与西方传统相提并论的思想交流系统,在南京大学开设“翻译哲学”课程,出版专著《翻译哲学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同时发表了一系列以儒家方法论中庸之道为题的论文,以期推动有关探究。他专著有《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及《翻译的本体论》等十数部,他在《中国翻译》《外国语》及《中国比较文学》等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译著主要有《詹姆逊文集》(第四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及《霍普金斯文学批评与理论指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等。他曾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翻译理论的中庸方法论研究》。

简介


序言(节选)


《《论语》英译原理研究》提出应建构出适应历史需要的儒学翻译学,将中华文化思想精华运用于翻译研究之中,推动翻译研究走出后现代虚无主义的困境,最终建立起新的“跨文化的人的构成”的理论系统,以促使翻译研究的理论建构走向“中国化”道路。并以此为思想导向,致力于儒家思想的方法论的探索及其在《论语》英译之中的系统性运用。本书提出应建构出适应历史需要的儒学翻译学,将中华文化思想的重要资源运用于翻译研究之中,推动翻译研究走出后现代虚无主义的困境,最终建立起新的“跨文化的人的构成”的理论系统,以促使翻译研究的理论建构走向“中国化”道路。以此为思想导向,本书主要致力于儒家思想的方法论的探索及其在《论语》英译之中系统性的运用。笔者经过详尽的考察和分析指出,尽管朱熹早就提出,中庸之道乃儒家“道统”之所寄,但即使他本人在其“集解”之中也并没有突出加以运用,而在现代有关思想在今译和英译之中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故而,儒家“为己之学”所要求的对人的打造的“德”,往往被外化为“道德”,恰与夫子之追求截然相反。如此,重振“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礼记·中庸》)的中庸哲思,也就有必要将之引入译论建构,确定其方法论地位并以之为导引,才可跨文化再现儒家经典之真。因而,“以儒解儒”不仅是语内解释更是语际译解的主要的时代课题,而需要大力倡导和进一步落实。而本书通过学理分析、相应的例证的讨论、研判以及对《论语》有关论断的重译,高屋建瓴,试图揭示出有关方法论的运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本书收录论文13篇,加上“绪论”和附录的批评文字,一共收录15篇。


目录










(向上滑动启阅)

目录:


 第一章 绪论:儒家翻译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节 思路的可行性:“求放心”的意义
第二节 翻译研究的处境及其问题
第三节 儒家翻译学的趋向及其任务
第四节 儒家思想的负载词、关键词和核心词与本书的研究重心
第五节 “中国译论”的建构与儒家翻译学的内德打造:尼采的“透视主义”与儒家的“感通”
第六节 安乐哲的“中庸”focusing the familiar的“透视主义”问题
第七节 “中庸”之导向、《论语》英译原理研究与本书的探索课题

第二章 “心”丢了以后:《论语》中“一以贯之”的今译和英译问题初探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一贯之道”:传统疏解中的“心与理”与现代疏解中“心”的缺席和“理性”的登场
第三节 今译的问题:没有“心”的“思想”与只见“理性”的“学说”、“原理”
第四节 英译之中的“一贯之道”:“原理”的霸权与“线索”的暴敛
第五节 英文亦需之“心道”:“一以贯之”之三重意蕴及其仁化循环和自我回归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思之心”英译的原理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儒家之“思”的意义
第三节 三种“常识”之于儒家思想的(跨文化)传译
第四节 “心”的传译需要“极其原理”
第五节 “诗教”与英译之“心”
第六节 本章小结:跨文化交流需走上心心相印的“恕道”
……

第四章 求放心以成中庸的英译:以“民鲜(能)久矣”为个案
第五章 从“绘事后素”的理解看《论语》英译的方法论问题——与鄢秀、郑培凯商榷
第六章 《论语》之中“仁”的英汉译解原理简论
第七章 儒家的“回环道路”与《论语·学而》章的今译和英译
第八章 “圣人气象”如何再现?——论《论语》的“心源”导向的跨文化英译
第九章 夫子“作与不作”的历史意义与跨文化英译原理研究

第十章 “闻一知二”的子贡跨文化英译形象的原理初探
第十一章 子路的“知与不知”三层意蕴的中庸之道跨文化译解初探
第十二章 中庸解《论语》及其跨文化问题:以“两端”为例
第十三章 《论语》英译要求中庸的回归:以“异端”的处理为例
第十四章 《论语》英汉译“天”与“德”的缺席:中庸解“子以四教”
第十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间接翻译

现货有售

专著推荐 | 什么是间接翻译?


超低优惠价482元,价格涵盖了书费、国际物流、关税等一揽子在内。现货10本,先购先得,售罄转为期货则国际物流8周。现货下单后3个工作日到手。如需发票,请扫码后请在地址栏下方留言栏备注Email, 抬头和税号,如有多笔订单均需如此填写,谢谢合作!支持对公转账、开具电子发票,如需询价其他原版书联系王老师13501892122


论语翻译研究著作推荐

如需发票,请扫码后请在地址栏下方留言栏备注Email, 抬头和税号,如有多笔订单均需如此填写,谢谢合作!


如需发票,请扫码后请在地址栏下方留言栏备注Email, 抬头和税号,如有多笔订单均需如此填写,谢谢合作!


本文编辑: 王峰 山东大学

欢迎更多作者、出版社加入我们的学术著作推广计划。联系邮箱:dianzishu@126.com


扫码进入语言学通讯外文书店


如需购买国际原版学术著作,可以联系我们询价,支持对公转账,可以制订合同,开具电子发票和购物清单。订购联系人:孙老师 18321711365(电话同微信)


科研助力

学术讲座 | SSCI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介绍

学术研修 | 10月22-23日. 跟踪学术前沿,提升研究方法:2022年教育学学术前沿与研究方法年会

学术讲座 | 文献管理入门课:Endnote与Citavi

学术研修 | 9月24-25日. 全国高校论文写作课程师资培训专题网络研修班

学术研修 | 9月17-25日. 翻译与搜索技术工作坊

学术讲座 | 发文利器!结构方程模型,改善文科生的“偏头痛”

学术讲座 | 文学类SSCI A&HCI论文发表进阶系列课

学术讲座 | CSSCI期刊编审:如何使学术写作更有价值
学术讲座 | 青年学者如何突破论文发表困局?

学术讲座 | 如何用定量研究讲好社会科学故事?

学术讲座 | 语言类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

学术讲座 | 综述≠综抄,语言学高水平文献综述写作

学术讲座 | 如何实现语言学研究的学术创新与跨学科研究

学术讲座 | 研究如何创新?以翻译学跨学科研究为例

学术讲座 | 论文撰写与录用:编辑视角的案例分析

学术讲座 | 杨润勇. 各级课题申报策略与方法

学术讲座 | 人文研究的阅读与写作

学术讲座 | 核心期刊编辑如何看待学术写作的策略

学术讲座 | 孙毅. 语言学期刊主编谈论文发表技巧—以文献计量法为例

查询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方法如上视频所示

15万学者关注了我们

语言学通讯

关心您的语言学习、教学与科研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翻译学通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