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推荐 | 蔡新乐《论语》英译原理研究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Newest
专著推荐
以此为思想导向,本书主要致力于儒家思想的方法论的探索及其在《论语》英译之中系统性的运用。笔者经过详尽的考察和分析指出,尽管朱熹早就提出,中庸之道乃儒家“道统”之所寄,但即使他本人在其“集解”之中也并没有突出加以运用,而在现代有关思想在今译和英译之中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故而,儒家“为己之学”所要求的对人的打造的“德”,往往被外化为“道德”,恰与夫子之追求截然相反。如此,重振“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礼记·中庸》)的中庸哲思,也就有必要将之引入译论建构,确定其方法论地位并以之为导引,才可跨文化再现儒家经典之真。
因而,“以儒解儒”不仅是语内解释更是语际译解的主要的时代课题,而需要大力倡导和进一步落实。而本书通过学理分析、相应的例证的讨论、研判以及对《论语》有关论断的重译,高屋建瓴,试图揭示出有关方法论的运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本书收录论文13篇,加上“绪论”和附录的批评文字,一共收录15篇。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蔡新乐
ISBN:9787520399739
出版时间:2022-08-01
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先填写发票信息,再支付。
请在扫码后的地址栏下方留言电子邮箱、抬头和税号,谢谢合作!
作者
简介
序言(节选)
《《论语》英译原理研究》提出应建构出适应历史需要的儒学翻译学,将中华文化思想精华运用于翻译研究之中,推动翻译研究走出后现代虚无主义的困境,最终建立起新的“跨文化的人的构成”的理论系统,以促使翻译研究的理论建构走向“中国化”道路。并以此为思想导向,致力于儒家思想的方法论的探索及其在《论语》英译之中的系统性运用。本书提出应建构出适应历史需要的儒学翻译学,将中华文化思想的重要资源运用于翻译研究之中,推动翻译研究走出后现代虚无主义的困境,最终建立起新的“跨文化的人的构成”的理论系统,以促使翻译研究的理论建构走向“中国化”道路。以此为思想导向,本书主要致力于儒家思想的方法论的探索及其在《论语》英译之中系统性的运用。笔者经过详尽的考察和分析指出,尽管朱熹早就提出,中庸之道乃儒家“道统”之所寄,但即使他本人在其“集解”之中也并没有突出加以运用,而在现代有关思想在今译和英译之中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故而,儒家“为己之学”所要求的对人的打造的“德”,往往被外化为“道德”,恰与夫子之追求截然相反。如此,重振“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礼记·中庸》)的中庸哲思,也就有必要将之引入译论建构,确定其方法论地位并以之为导引,才可跨文化再现儒家经典之真。因而,“以儒解儒”不仅是语内解释更是语际译解的主要的时代课题,而需要大力倡导和进一步落实。而本书通过学理分析、相应的例证的讨论、研判以及对《论语》有关论断的重译,高屋建瓴,试图揭示出有关方法论的运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本书收录论文13篇,加上“绪论”和附录的批评文字,一共收录15篇。
目录
(向上滑动启阅)
目录:
第一章 绪论:儒家翻译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节 思路的可行性:“求放心”的意义
第二节 翻译研究的处境及其问题
第三节 儒家翻译学的趋向及其任务
第四节 儒家思想的负载词、关键词和核心词与本书的研究重心
第五节 “中国译论”的建构与儒家翻译学的内德打造:尼采的“透视主义”与儒家的“感通”
第六节 安乐哲的“中庸”focusing the familiar的“透视主义”问题
第七节 “中庸”之导向、《论语》英译原理研究与本书的探索课题
第二章 “心”丢了以后:《论语》中“一以贯之”的今译和英译问题初探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一贯之道”:传统疏解中的“心与理”与现代疏解中“心”的缺席和“理性”的登场
第三节 今译的问题:没有“心”的“思想”与只见“理性”的“学说”、“原理”
第四节 英译之中的“一贯之道”:“原理”的霸权与“线索”的暴敛
第五节 英文亦需之“心道”:“一以贯之”之三重意蕴及其仁化循环和自我回归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思之心”英译的原理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儒家之“思”的意义
第三节 三种“常识”之于儒家思想的(跨文化)传译
第四节 “心”的传译需要“极其原理”
第五节 “诗教”与英译之“心”
第六节 本章小结:跨文化交流需走上心心相印的“恕道”
……
第四章 求放心以成中庸的英译:以“民鲜(能)久矣”为个案
第五章 从“绘事后素”的理解看《论语》英译的方法论问题——与鄢秀、郑培凯商榷
第六章 《论语》之中“仁”的英汉译解原理简论
第七章 儒家的“回环道路”与《论语·学而》章的今译和英译
第八章 “圣人气象”如何再现?——论《论语》的“心源”导向的跨文化英译
第九章 夫子“作与不作”的历史意义与跨文化英译原理研究
第十章 “闻一知二”的子贡跨文化英译形象的原理初探
第十一章 子路的“知与不知”三层意蕴的中庸之道跨文化译解初探
第十二章 中庸解《论语》及其跨文化问题:以“两端”为例
第十三章 《论语》英译要求中庸的回归:以“异端”的处理为例
第十四章 《论语》英汉译“天”与“德”的缺席:中庸解“子以四教”
第十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间接翻译
现货有售
如需发票,请扫码后请在地址栏下方留言栏备注Email, 抬头和税号,如有多笔订单均需如此填写,谢谢合作!
如需发票,请扫码后请在地址栏下方留言栏备注Email, 抬头和税号,如有多笔订单均需如此填写,谢谢合作!
本文编辑: 王峰 山东大学
欢迎更多作者、出版社加入我们的学术著作推广计划。联系邮箱:dianzishu@126.com
扫码进入语言学通讯外文书店
如需购买国际原版学术著作,可以联系我们询价,支持对公转账,可以制订合同,开具电子发票和购物清单。订购联系人:孙老师 18321711365(电话同微信)
科研助力
学术研修 | 10月22-23日. 跟踪学术前沿,提升研究方法:2022年教育学学术前沿与研究方法年会
学术研修 | 9月24-25日. 全国高校论文写作课程师资培训专题网络研修班
学术讲座 | 发文利器!结构方程模型,改善文科生的“偏头痛”
学术讲座 | CSSCI期刊编审:如何使学术写作更有价值
学术讲座 | 青年学者如何突破论文发表困局?
学术讲座 | 孙毅. 语言学期刊主编谈论文发表技巧—以文献计量法为例
查询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方法如上视频所示
15万学者关注了我们
○
语言学通讯
○
关心您的语言学习、教学与科研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