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推荐 | 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思飞学术 Author 彭宣维
新书推荐
外国语言文学高被引学术丛书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ISBN: 978-7-5446-7830-8
出版时间:2023-10
作者:彭宣维 著
定价:68.00元
扫码购买本书 如需发票,请在支付之前,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栏备注
Email 电子邮箱、抬头和税号,
如有多笔订单,均需上述方式填写,谢谢合作
作者简介
彭宣维,博士,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曾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会执委、《语言、语境和语篇——社会符号学论坛》主编。主研语言学理论,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正式出版学术著作9部,主编和主译文集和经典名著37部。
(图源深圳大学官网)
重版前言(节选)
本书能够在2000年初版后持续得到读者垂青,应该跟当时课题设定的理念有关:从语言材料着眼,详细解释有关概念,以便明确它们在汉语中的适用性。这样,笔者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认识提出不同想法,明确、具体地分析相关问题,从而使本书成为一本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领域的入门性教科书,并接续坊间同类著述,彼此互补。但由于认识水平有限,本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此笔者深感汗颜);再者,过去20多年国内外语言和语言学研究都有了长足发展。所以,本书须进行必要的修订。
所幸,书中的主要观点在笔者后来的学术历程中大都有持续不断的延伸,相关经历或许可以对现今攻读硕士学位并有抱负的同学有所帮助。例如,本书第七章讨论的“语体”,是一个语篇语法范畴,支配它的是背后的社交权势关系。但“权势→语体”的体现模式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缺乏相应的位置。其实,这个议题的直接来源正是韩礼德(M.A.K.Halliday )在《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第8—13章阐述的要义。例如,韩礼德(Halliday,1978:156)在系统讨论“语言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时完全接受了“正式语境中的高位变体”“非正式语境中的低位变体”等概念,他举的例子有I saw the man who did it, but I never told anybody(我看到那人做的事,但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和I seen the bloke what done it, but I never told nobody(我瞅见那家伙干的事儿,可我啥人也没提)。他的基本观点是,这样的谨慎表述和随意话语是由社交语境决定的,是“社交意义的载体”。他进而指出:“我们了解的社会结构的本质特点是等级性;而语言变异正是用来表达这种等级特点的,如年龄、辈分、性别、出身或任何其他表现,包括社会等级地位和阶层。”(Halliday,1978:184)他又说:“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是各种方言的等级关系(按:包括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也就是方言的变体模式,其中的‘标准语’(代表社会的权势基础)和非标准方言变体(成员使用的‘方言’)相互对立。非标准方言会变成对立和抗议语言;不时出现的显性阶级冲突倾向于带上这种抗议语言的发展特点,有时以‘聚居的阶层语言’这一形式出现,逐渐走向‘语言一反语言’这一等级阶列上的反语言一端。这里方言变成了一种表达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的手段。”(Halliday,1978:185)
体现权势意义的词汇语法范畴是“语体”,而语言学意义上的语体其实是程雨民教授在《英语语体学》(1989)前半部分阐述的基本问题。程雨民教授采用的基本理论框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涉及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元。他从“正式性”“专业性”和“客观性”的角度对“语体”做了严格定义:语体是“一些在使用场合上有区别的同义变体的选择”,“是一个阶列形式的连续体,每一个语体成分起到一分向上或向下推动语体的作用,根据向上和向下成分的数目可以大致决定话语的语体幅度”,从而提升相应的丰满型(见本书第139页);他进而确立英语语体成分表。笔者根据更多的材料做了一些修订,然后对比讨论了汉语的语体成分系统,这为笔者后来确立语体跟权势关系的理论地位奠定了充分的材料基础(如彭宣维,2011:144-176)。在笔者看来,程雨民教授的相关先期工作,对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批评话语分析,主要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进行话语的社会权势分析。但由于后者缺乏相应的词汇语法范畴,双方都显得非常尴尬,如果相关学者了解程雨民教授的成果,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令人遗憾的是,程雨民教授的工作既没能在圈内也没能在圈外引起足够重视,因为韩礼德的语言模型中没有相关内容。
攻读硕士学位时,笔者曾经反复琢磨这一点,而“社会语言学”课程涉及的相关文献,如布朗和吉尔曼关于“权势和亲疏性”的论述(Brown & Gilman,1960),拉博夫关于纽约市中高档大型超市的白人女性销售人员和底层廉价超市的黑人女性销售人员使用[r]音的显、隐表现(Labov,1966),费什曼、甘柏兹、海姆斯等其他社会语言学家关于语言和社会等级结构的理论建构(Fishman,1968,1971; Gumperz,1971;Gumperz& Hymes,1972),格里高利和卡洛关于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存在连续性的讨论(Gregory&Carrol,1978),伯恩施坦关于阶级、语码和行为控制的观点(Bernstein,1971a)等等,为笔者试图把“权势→语体”体现模式纳入人际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处涉及多个文献,在当下的快餐文化时代,一些对语言学研究刚有一点兴趣的后学或许会望而却步。但笔者能想到将“权势→语体”体现模式纳入人际功能,除了受到韩礼德、格里高利和卡洛以及程雨民等人著作的启发,还受到关键的两本书的指引,即祝婉瑾教授主编译的《社会语言学译文集》(1985)和刘润清教授主编的《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1988)。系统阅读有关文献则是后来的事。如果初学者一开始就少而精地读经典,多想问题,多写多练,就可以避免在看到海量文献时产生“学,还是不学”的畏难情绪。
其次,本书谈到的“语言的美学功能”,马丁等人(如Martin&White,2005)在韩礼德关于情态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人际功能的另一个次范畴,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语言评价范畴。这也说明另一个问题:我们没能在同一时期发展出相应的理论模型。这个议题正是笔者后来做的项目“评价理论在文体学上的应用及评价语料库的研制”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评价文体学》(彭宣维,2015)中。现在回过头来看,第八章的内容正是对评价范畴在语篇分析上的合理补充。
再次,“主题”(Topic,学界通行的叫法是“话题”),韩礼德把它归入“概念功能”的范围(见Halliday,1985/1994:38),因此有“主题主位”之类的名称。马丁把有关现象划分为超级主位(Hyper-Theme)和宏观主位(Macro-Theme),即超越小句和复句范围的主位(如Martin,1992:434-448),属于“语篇功能”的范围。笔者当时认可马丁这一处理方案,但所用术语是“主题”,一是为了体现它的动态组织性一一因为“主位+述位”是一种小句范围内的结构化概念,二是因为国内通行的叫法是“话题”。而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语篇主体系统》(“Topic System in Text”)是专门讨论这个议题的,但出发点回到了韩礼德概念功能的范围:主题虽然通常居于句首、段首、篇首位置,但并不是线性关系可以描述的——不同级阶的主题构成不同等级层次,位于主位推进背后,形成指称意义上的复杂网络。
另外,本书“导引:理论框架与对比范围”部分旨在修正侯易对韩礼德早期语言模型的看法,这方面的理论思考在后来笔者的博士后研究报告中有所体现(见彭宣维,2011:1-36):把级阶从经典理论的“句”(包括小句和复句)推向“篇章”,说明它是一个连续体,即“词一篇连续体”。这一思考虽然远不够成熟,但最终成为后来笔者的系列理论思考的起点(如彭宣维,2004,2013)。之后,笔者又根据三元功能详细考察了语素、词和词组是如何同时对句结构和语篇组织发挥作用的(如Peng,2016,2017),这也是笔者当下的重点研究课题。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学习者在早期学习阶段会系统涉猎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但毕竟处于入门阶段,不受条条框框约束,容易根据已有的认识作出判断,产生想法,形成各类学位论文的选题基础。在学业上逐步成熟以后,我们就需要接纳其他学派的观点,兼收并蓄。吉汶(Talmy Givón)曾在私下交流时说(大意):我们往往寓于孔见,毫无缘由地拒绝阅读自己研究领域以外的著述,从而错过很多真知灼见,甚至重复不少观点,造成大量浪费。在笔者看来,人们常说的“文学是人学”,同样适用于语言学研究:人们往往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互相攻击,以维护自己忠诚的范式本身;还有的以“专家”身份自居,拒绝跟非“正统”同行交流。就早期阶段的研习而言,这一点很有必要,对弄清楚自身学派的来龙去脉和学理是有益的。一定阶段以后,如果能够跳出所学,破除“所知障”,我们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新见。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这对于一个追求真理的人来说特别重要。
总之,打好基础,勤于思考,回避偏好,终身学习,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应有的态度,与学弟学妹们共勉。
本书目录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近期学术研修
扫码报名
免费回看
学术讲座
学术研修 | 双11购课狂欢季!超值礼包全年最低!错过还要等一年!
学术讲座 | 11月7日. 优秀学员分享:我的C刊论文发表之路
学术讲座 | 11月29日. 利用博士论文申报课题: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经验分享
学术讲座 | SSCI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三步:阅读、模仿与创新
科研助力 | John Benjamins语言学期刊2024年电子账户订阅
学术研修 | 跟踪学术前沿,提升研究方法:2022年教育学学术前沿与研究方法年会
学术讲座 | 发文利器!结构方程模型,改善文科生的“偏头痛”
学术讲座 | CSSCI期刊编审:如何使学术写作更有价值
学术讲座 | 青年学者如何突破论文发表困局?
学术讲座 | 语言学期刊主编谈论文发表技巧—以文献计量法为例
学术研修 | 2024年课题申报加油包学术讲座 | 10月28日. 论文选题策划极简课程学术研修 | 10月16-22日. 语料库方法及其五个核心技术
学术讲座 | 语料库入门十讲
学术讲座 | 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能力系列课程(12节课)
学术研修 | 科研小白论文写作提升包:论文写作进阶必备学术研修 | 文献管理有多重要?发论文的利器:Zotero与Endnote学术讲座 | C刊编辑手把手教你写论文~双节限时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