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三)
阅读丨作文丨教学丨考试丨教育
需Word版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回复加群领取
【特推】每个人都有梦想,或大或小;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努力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始终朝着梦想前行,永远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行辈(xíng) 归省(shěng)絮叨(xù) 挑衅(xìn)
B.亢奋(kǎng) 逻辑(jí) 闲逛(guàng) 旌旗(jīn)
C.踊跃(yǒng) 踱步(dù) 家眷(juàn) 脸颊(xiá)
D.欺侮(wǔ) 蓬勃(péng) 耳畔(pàn) 战栗(l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元霄 大抵 宽慰 嘱咐
B.松懈 过隐 懒惰 回驳
C.撺掇 糜子 慨叹 蓦然
D.褪色 朦胧 躁热 斡旋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
B.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
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或“使”去掉其一)
D.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的后面加上“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我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
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5.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人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 B.⑤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⑤③ D.②③④⑤①
6.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7.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1个进行仿写,(2分)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_____ ,______ _。
8.古诗文默写。(9分)
(1)式微式微, ?(《式微》)
(2)青青子衿, 。(《子衿》)
(3)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来源:.Com]
(4)便扶向路, 。《桃花源记》
(5)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6)四面竹树环合, , , 。《小石潭记》
(7)一日不见, 。(《子衿》)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古文阅读 完成文后9—12题,共10分 。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2分)
(1)怡然自乐
(2)佁然不动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乙文中直接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间接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2分)
12.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二)散文阅读,完成13-16题,共13分。
澈如水晶
林清玄
①从花莲回来,走苏花公路,到崇德隧道口附近,看到几个工人在排石板阶梯,他们专注的神情吸引了我,我便下车了。
②工人用一种近乎悠闲的样子排石板梯,他完全不用水泥或任何粘接物,他只是把造型都不同的石板沿山坡调整,让石板密实在山坡上,并与下一个石板接合。
③这看起来不甚费力的工作,事实上是孕含了极独运的匠心,以及全副的精神,工人必须要完全了解每一块大小不同的石板和每一寸不同斜度的山坡才做得到。
④不远处,就是海了,一层青、一层蓝、一层靛的,完全没有污染的海。
⑤“这石阶可以通到海边吗?”怕惊扰了他的工作,我小声的问工人。
⑥他正一分一分地挪着手上的石块,约三十秒后,他头也没抬地说:“往下走,转两次弯,就到海边了。”
⑦我兴奋地沿石阶跳跃而下,心情欢愉像一个孩子,我发现阶梯的两旁开满牵牛花,比平常看到的还要硕大,是最美丽的浅紫色,色泽清丽,还带着今天清晨的露水。
⑧到了海边,看到海岸的卵石美丽不输给牵牛花,粒粒皆美,独一无二。一艘渔船正顺着波浪在海岸不远处载沉载浮。
⑨我蹲下来捡石头。
⑩我向来都喜欢海边的卵石,因为这些石头从来没有隐藏,也不故意显露,它只是在海岸如实呈现它的美与风采。它不怕人笑,也不排斥别人的掌声。
⑾这石头、这海洋、这路边的牵牛花、这专心排石阶的工人,都如是如实地在演出自己,既没有隐藏,也没有显露。这样一想,使我震惊起来:呀!呀!原来我们身边最美的事物,无不如实、明白、澈如水晶。
⑿只可惜这水晶映现的沛然万象,凡俗的眼睛都把它当玻璃来看待。
⒀如果我们要看见这世界的美,需要有一对水晶一样自然清澈的眼睛;如果我们要体会宇宙更深邃的意义,则需要一颗水晶一样清明、没有造作的心。
13.作者一路走来,看到了哪些景象以及心境如何?请加以概括。(3分)
14.文章以“澈如水晶”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5.赏析第⑩段中加点的词语。(3分)
16.第④段写大海有什么作用?(4分)
(三)说明文阅读,完成17 -21題,共I2分。
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①据报道,河南长垣县一家歌舞厅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24人受伤,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使其1分钟内连爆近10次。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
②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的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③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 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符实,它是靠香味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2012年9月,中科院专家就通过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0.1微米的超细微粒。
④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入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的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⑤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可靠一些。
17.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18.为什么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3分)
19.第②段中的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0.选文第③段中的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在了解了空气清新剂之后,请结合本文内容谈一谈:应该如何科学地使用空气清新剂。(写出两点即可)(2分)
(四)议论文阅读,完成22-26题,共12分。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梁衡
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周日无事,一个大人带着十多岁的孩子在宿舍大院里散步。看到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可继续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就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③其实,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猥琐、孤独、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偷得仙桃能成仙,搬来救兵也称王。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常有好作。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你超越阅读而进入写作,发表了作品时,别人又开始了对你作品的阅读。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是这样螺旋式前进。
⑤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如果你说老了,已胸无大志,那么,阅读至少可以疏通头脑,不至于让你提前痴呆,输在了终点线上。再者就算你无所谓了,也该为下一代装出一个阅读的样子,别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⑥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解决军营单调冷寂的问题,提高士气,美国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
⑦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⑧为了精神生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
22.本文开篇讲了一个生活中真实的事例,用意何在?(2分)
2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4.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谈谈其作用。(3分)
25.请说说你对第⑤段“是钥匙”“是开关”的理解。(2分)
26.请写出你依靠图书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丰富精神生活的经历,并谈谈你的感悟。(3分)
三、作文(50分)
27.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拍照小贴士:拍照时,走得太近,被摄物体容易变形,有时往后退一退,反而更自然。
乘车小贴士:乘车时,一拥而上容易造成拥堵,有时往后让一让,上车更快捷。
请以“往后一小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要出现好友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
word版资料请关注公众号 回复中学加群获取
往期精彩回顾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训练
➤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训练
➤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
↓↓↓点击“阅读原文”有更多
好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