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吹焦震,响的是鼎晖的号 | IIR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大家碰到事情爱讲困难,别讲困难,在一个问题没有证明它不能做之前,它就是能做的,你要觉得它不能做,你先给我证明为什么不能做。”
文 | 姜影
编辑 | 董力瀚
1
号角响起
想必徐冰情商不错,不然怎么说话让焦震那么爱听呢?
前年年末鼎晖搞CEO Summit,徐冰跟焦震同台,那话是这么说的,“像我们这样一家高科技公司,居然在临近爆发的时间点,被鼎晖投资这样一家投资‘猪牛羊’的机构给抓住了。”
焦震乐了,“我们不光投猪牛羊,还投人(工智能)呢”。
这番捧逗说给谁听?那得从需求端去看,这句话打中的是商汤跟鼎晖两边的需求。就商汤来说,一来是要震慑同行,二来是要告知资本,商汤正在爆发期,当然从后来的表现也看到,在那之后很快商汤就宣称实现了“全面盈利”。
话的另一头是鼎晖,这简直是给GP合伙人们当着LP们的面拔了份,吹响了号角。
要知道,2016年年底投资商汤是鼎晖这家老牌PE在人工智能方向上的第一次试水,在那之前,他们几乎跟共享经济、直播这些风口概念绝缘,甚至引起了LP在内很多人质疑,质疑的方向还不是那一套:老牌机构能不能跟上时代云云,这很可以理解,甭管体量大小,VC还是PE,做投资向来最怕的都是错失。而如今AI风口来了,当红炸子鸡的创始人当面夸投得准,可不正是焦震最想听的么。
看看“在爆发前投进去的”这条信息,简直是对GP的无上表扬,当然鼎晖的投资时点后来被证实确实非常关键,2016年正是商汤的分界线,在这之后,他们就被推到了风口正中央。
所以鼎晖在商汤这里肯定是颇有收获,虽然后来的轮次没显示再跟投,可到今年年初徐冰再接受采访,说即便鼎晖当初没给“乐观估值”,如今的商汤相比当时也翻了几倍了。
那个阶段,甚至传出过双方共同设立AI基金的消息。虽然后来没了下文,但总起来说,功夫都不白费,之后商汤的战略投资全面铺开,而鼎晖也开始连续在人工智能方向上出手,后来陆续投资了埃夫特、优必选、汇医慧影、数联铭品、灵动科技。
AI这个投资口径,其实是站在今天去观察焦震,理解鼎晖的一个最好的通道。
有些风口错过就错过了,焦震不是常说嘛,放在漫长的周期里看,“不输”比“赢”重要得多,这家管理着1000多亿人民币的老牌PE掉不了队。
徐冰后来还有这么句话,“我们2017年融资的时候,面对鼎晖、赛领这批投资人,说实话他们并不是那种给乐观估值的投资人。众所周知,鼎晖在市场上是非常保守的,投得很多也都是大型传统企业,回报也非常好。当时我们作为一家AI初创企业,鼎晖是最早投入我们的PE机构之一。”
被人讲是“众所周知的保守”想必没人会觉得服气。但鼎晖当初对商汤倒真的未必很有把握,何以见得呢?一方面,是徐冰说的价钱上的保守,另一方面,鼎晖只投了一轮,也没有继续下注——就当初的互动来看,想必不存在份额问题。
说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焦震那是早就留下过“戳在那,被人记住”的经典案例的人,这种案例一边是成就,另一边就是包袱——即便你自己能克服心里包袱,外界给你的标签也注定是长久地甩不掉。而对整个鼎晖来说,这种标签的包袱显然就更重了。
双汇买Smithfield这一单跨境并购对市场的震撼力绝不亚于今天高瓴买百丽。关于这次收购案,焦震后来在很多场合讲过在他主观视角里的核心问题,当时Smithfield报价75亿美金,同事的说法是没钱,没有美金,他说不是没钱,是没能力。
焦震后来总结的洞察是,“我们经常一碰到问题,大家会讲有这个那个原因,其实是掩盖我们的恐惧。”
在管理上,他还总结出一套应对恐惧的方法论,“大家碰到事情爱讲困难,别讲困难,在一个问题没有证明它不能做之前,它就是能做的,你要觉得它不能做,你先给我证明为什么不能做。”
怎么样?这逻辑可以说非常critical thinking了吧?当然我们也可以用白话讲,焦震这里谈的其实就是“胆识”。
其实鼎晖也好,焦震也好,如果说过往几年有焦虑的话,并不是在“传统行业”标签这个包袱上。
按照焦震的说法,虽然鼎晖长久地被认为投消费、投传统行业,但市场上有名的公司,多数都会跟鼎晖打打交道,所以项目源不是问题,拿份额也不是问题,问题偏偏是出在“胆识”这个包袱上。
这倒不是说鼎晖胆识不如以往,该出手的时候不敢了,而是“胆识”、“敢不敢”背后的东西,那个判断标准一度失焦。
焦震谈话有给投资祛魅的习惯,山东人向来谈话也实在。“我们以前每个项目都会做个详细的模型,未来三年资金流动、支出、扩张,模型可以做个八九不离十。你只要做得足够细,确实八九不离十,但今天的财务模型,有时候就是(走个)程序,不做就觉得有问题,但分析的时候有无穷的假设,能不能实现?根本不知道,尤其是在价值很高的公司上。”
所以焦震才会反复跟人讲,以前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如今别说3年,市场恨不得3个月就变天了。
这几年鼎晖面对的问题,本质上是个节奏问题,但是长远来看,节奏问题其实不成问题,一方面节奏变化的时候会有人不适,但只要还在队伍里,调整几步总归是能跟上。再一个,市场很可能又会回到焦震、鼎晖的节奏里。
你想啊,以前能清清楚楚用充满确定性的数字来解决的问题,后来要拼“讲故事”,但如今市场冷下来,“故事”很快也就不时兴了,回来以后,算清楚数字、搞明白关系这些鼎晖擅长的部分,可不还是投资的核心竞争力么。
一个最有力的例证是来自LP的认可。
2018年6月份,在募资困局正在发酵的时期,中金资本和鼎晖签了战略合作,外界对这事儿怎么说的?“正如久旱逢甘霖,对人民币基金整个行业都是提振。”
更得考虑到,鼎晖在运作、并购、私有化这些方向上的看家本领并没有丢。
虽然这几年的并购案例有成有败,但百丽私有化这么大的案子摆在这儿的。很多人只看到了高瓴的本事跟收益,可鼎晖也持股12%,百丽重组的产业端依赖高瓴的能力,而鼎晖在资本市场运作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当初这么大的私有化案例,3个月就做完了,拆出来滔博上市,市值一度超过600亿港币,鼎晖也有44%持股。
相比高瓴,你甚至可以认为,百丽之于鼎晖反而更像是一个代表案例。从2005年第一次投资,2007年上市,2013年双方共同收购日本的baroque集团,2016年Baroque重新上市,再到这次百丽私有化、滔博上市。简直跟以前焦震做南孚的案例如出一辙,百丽本身就是个“鼎晖得不能再鼎晖”的经典案例。
2
投资语录
痛苦大家都是一样的
现在是不确定性做投资,你说他50亿美金,明年有没有人愿意100亿去接?你思考这个问题。你没法从利润的角度去看,利润反应要很多年以后,但投资的时候,你根本预测不准,痛苦大家都是一样的。
找项目不难,创造项目特别难
找项目不难,发现项目也不难,但是创造项目特别难。什么是创造项目,就跟打牌一样,都分散在各个人手里面,你见那个人老去跟他谈,说咱俩以后打牌,但是人家不出,单憋着你,就是工作面要做大。
问题不是没钱,问题是没能力
假设有钱放在这里,能不能谈收购,突然发现也不敢谈,还不一定谈得下来。所以问题不是没钱,问题是没能力。
投资就是买卖行为,没有什么高雅
在一个行业里,把所有公司梳理一遍,找一找机会在哪,买卖东西,跟行业好坏没有关系。只有不好的公司,没有不好的行业。投资经常被高雅化,投资就是买卖行为,没有什么高雅,无外乎你买的茄子黄瓜,你买的茄子股权。买卖最大问题,买的便宜卖的贵,中间环节不浪费,这是核心。
3
投资理念
心理行为有帮助
自然增长,收购兼并,不是纯商业行为,很多时候是心理行为。我不说鼎晖是优秀的,但这些东西确实能带来帮助。
好标的,就是被抢,怎么做
你可以告诉公司治理结构这些东西,你可以做,长期的经验你可以做,库存的规律你可以讲。这都是经验之谈,你只是可以提醒他。
投资需要提前规划好安全边际
有时候,行业特别好,其实并非真的好。比如,流动性过剩、股市虚高,会给行业造成巨大伤害。如果在这时候进行投资,会有一种可能,就是“买贵了”。投资是长期的事,过了几年后会发现,经过各种变化,只能接受被伤害的结果。
投资行业讲安全边际。所谓安全边际,就是在投资时刻到决定退出时刻的估值的差额。
4
投资机会洞察
谈投资机会
对投资人来说,投资往安全的地方放,哪个地方最安全?有需求的地方最安全,有刚需的地方最安全。今天大家最大的需求是什么?除了教育就是医疗。
中国企业国际化在未来依然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国际化不是一个企业想不想做的事情,而是保持竞争力所必须要做的事情。
谏言大湾区
坚持创新
在粤港澳,不缺钱,不缺开放的思想,不缺创新的基因,不缺需求,我们缺什么?我们缺的是敢于想问题、敢于思考、更加努力、更加刻苦地去研究新的东西。
国际化视野
大湾区是国内最接近国际,最早开放的区域。所以今天在说科技创新的时候,一定要沿着国际的视角去想问题。
在资本市场环境变化中把握机会
在今天这个环境下,没有任何理由说环境不好,没有任何理由说没有机会。别人总说现在募资难、投资难,其实都不难。与历史情况相比,今天的机会是前所未有的。
5
基金信息
官方网站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管理的资金规模达1200亿元人民币。
6
投资案例
人工智能:商汤科技、埃夫特、优必选、数联铭品、灵动科技
零售及消费品:百丽、美的、双汇、蒙牛、晨光文具、李宁
物流仓储:闪送、丰巢、京东物流、壹米滴答、中通快运
服务业:ATA、德邦、学大教育、一嗨租车
TMT:分众传媒、房多多、途家
医疗健康:正海生物、和美医疗、明基医院、天境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