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忽左忽右187 | 新西兰来客、润学与维多利亚人的历史焦虑

忽友功德箱 忽左忽右Leftright 2022-07-31

点击蓝字  关注忽左忽右」 



新西兰来客、润学与维多利亚人的历史焦虑


以下是本期内容节选,预计阅读15分钟


为什么是新西兰


肖一之

另外再说回来“新西兰来客”,除了历史的层面,还有新西兰这个层面,为什么是新西兰?

 

刚才在雪莱的诗里头,我们看到,未来文明的代表还是美国,这其实还挺合理的。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托克维尔去了一趟美国,大家都觉得,美国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伟大革命的实践地。在刚成立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其实承载了欧洲关于未来的想象,当古老的欧洲不行的时候,美国会成为未来文明的寄托和象征。

 

然后慢慢地,英国人可能去美国去得多了,就有点“脱敏”了,好像觉得美国也没有办法负担起宏伟的未来想象了。这其实跟英帝国本身的扩张也有关系,英国人越跑越远了,到了19世纪中叶的时候,他们终于成功地跑到了大洋洲。

 

大洋洲的英国人都是怎么来的,就是流放犯嘛,原来有一个笑话,“Prison Overcrowding Solution Nr.4” ,为了解决监狱拥挤的问题,把人通通流放掉。

 

并且,大洋洲恰好有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又让人有了另外一些联想。在英国和当时的欧洲,大洋洲有一个通行的意象,叫做“ the Antipodes”,这是一个地理学术语,中文会翻译成“对趾地”(对趾点)。意思就是,你拿一个地球仪,在上面找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开始,穿过球体的中心,这条连线在地球仪的另一侧还有一个点,就是“对趾地”。中学地理课我们也学过,从中国挖下去,挖过地心,会从阿根廷挖出来。

 

程衍樑

我以前还看过一个美国的恐怖小短片,故事发生在墨西哥城,但恐怖片的主角也是挖穿地心过来的,来自于西藏,是一个西藏雪人。

 

肖一之

是的,所以“对趾地”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想象。欧洲人就开始想,我们这边有一个欧洲,那地球的另一边是不是还有一个对称的欧洲?在关于新西兰的19世纪的想象里头,这是一个文化想象的问题,肯定跟真实的新西兰作为一个被开发的殖民地是有区别的,当然这个文化想象也大量介入了当时的殖民宣传。

 

所以你会看到一个非常混杂的、基本上是偏离历史的宣传,它会说,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上的对称,新西兰的气候,还有它作为一个岛国的这些特点,都跟英国是互为镜像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新西兰变成一个小英格兰。

 

程衍樑

所以新西兰不仅是英国殖民体系中非常边缘的孤悬在大洋洲的一个岛而已,对新西兰的想象也不仅是一个边疆想象。

 

肖一之

对,不仅仅是一个边疆想象,在殖民地的宣传中,它作为一个对应的小英格兰存在。

 

“The Antipodes ”这个文化设定流行到什么地步呢?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当时最著名的儿童读物之一《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爱丽丝最开始不是掉进了树下的那个兔子洞吗?掉的时候,她就在那想,英文原文是这么写的:

 

“I wonder if I shall fall fight through the earth! How funny it'll seem to come out among the people that walk with their heads downwards! The antipathies, I think...” 

 

小朋友在想,我这要是掉穿了地心,是不是要去到另外一头,那一头的人跟我们都是反过来的,脚朝天的。

 

但她最后“antipathy”这个词是用错了,这是卡罗尔经常干的事情,让爱丽丝乱用词。其实指的就是“Antipodes”,你可以看出,这个想象已经通行到可以被用在儿童读物里。

 

所以新西兰作为英国的对称地的想象,在十九世纪的英帝国对于新西兰的想象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也没有人具体去考证,麦考莱到底对新西兰殖民做了什么事情,但他在写这个梗的时候,那一瞬间,如果他在想,是先写美国还是先写新西兰,那么在1840年,也就是19世纪中叶的时候,写新西兰更符合大家对于未来历史的想象。

 

 

维多利亚知识分子的历史焦虑

 

肖一之

维多利亚知识分子们到底在焦虑些什么?我刚刚提到的“维多利亚知识分子”最著名的代表就是维多利亚的批评家们(critics),比如“维多利亚三大圣人”,卡莱尔、阿诺德和罗斯金,当然还有其他人,包括麦考莱,主要是19世纪英国的这代文化人的历史焦虑。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辉格历史”。辉格历史永远是一个站在现在看过去的角度,它坚持认定,过去的一切都是为了现在这个宏伟目标,我们过去的种种变动都是为了来到现在这个伟大的欧洲民族国家。英国人很多时候写历史都是为了证明,我们这个议会民主制是一个伟大的东西,过去的一切都是向它准备的。

 

麦考莱在《自詹姆斯二世即位以来的英国史》的开篇就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during the last hundred and sixty years is eminently the history of physical, of moral, and of intellectual improvement...”

 

他说,我们过去这160年的历史是一个进步的历史,在全方面进步。这么一个线性进步的历史观就出现在了时人的心中。

 

如果你觉得历史一直是进步的,站在现在往过去看,充满了荣耀的感觉。你看过去的人觉得非常原始,到了我们这里就先进、现代了。那等一下,再想一步,未来的人又会怎么想我们?如果你坚信进步是历史的基本底色,那么100年以后的人也可以嘲笑我们——你看,19世纪那帮原始人。

 

站在未来、回望已经变成历史的现在,这样一个想象性视角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会变得更加常见,甚至成为了某些文学作品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意向,比如康拉德的《黑暗之心》。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欧洲殖民者去了一片非洲的原始之地,然后在当地野蛮的自然存在的魅惑之下,抛开了一切限制,把自己献祭给了蛮荒的这么一个故事。

 

这本书里还有一段关于黑暗的描述。在故事的叙述者马洛开始讲非洲的故事之前,他们坐在伦敦的泰晤士河边上,当时天已经黑了,伦敦城灯光亮起,马洛看着伦敦陷入了光明的黑暗之中,他说,其实当年伦敦也是一片黑暗,想象一下:一个罗马军团的百夫长从意大利的腹地被调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连酒都没得喝,只能喝水,到处是蚊蝇,到处是沼泽,到处是死亡。他把伦敦、把欧洲这个所谓的进步文明跟现代拆解开来,他在提醒听故事的人,你以为现在是什么进步的时刻,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历史的角度换一换,你也是黑暗。

 

关于这个视角,有一个总结挺好玩的。我们一般讲历史是镜子,叫镜鉴,有一个评论家说,维多利亚人这种站在未来想象现在的视角,用的不是一般的镜,这个叫历史的后视镜。你车已经开了,然后扭头看着这个已经倒退的没有办法回到的过去,你是站在这么一个未来的视角来评定自己的现在。

 

我觉得这样一个视角给了当时这些历史焦虑非常重的人一个借口和理由,来评判自己所处的时代。在他们评判这个时代的时候,可以宣称自己在用一个更高的历史标准来评判——这不是我个人的偏好,而是说我们要假设,未来一千年之后,有什么东西可以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有什么东西才是真正伟大的?所以“新西兰人”这个梗后来大家用得越来越多,也是因为这个视角提供的这么一个想象的诱惑。

 

可以给大家看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新西兰来客”这个梗一直在更新换代,到了19世纪晚期的时候,它被更新成什么样子了呢?

 

1890年,当时的一位历史学者弗雷德里克·哈里森写了一篇文章,他直接一脚前进了1000年,来到了2890年。

 

那位2890年的新西兰全球旅行者坐在伦敦桥最后残存的桥拱上,他的电气气球也系缆于其上,当他在享用自己午餐的珍馐玉馔(ambrosia and mana,希腊神话里神的食物)的同时,也在试着眺望覆盖圣保罗教堂和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土丘,如果在他身旁有一份电子照片版的1890年地形测量局地图,这对他该是多大的帮助!而如果在这份古城的地图之外他可以加上伦敦城在遥远古代的真实景观,那么我们这位来自新西兰的年轻朋友将会是多么的知识渊博,简直是一位德国教授的九次方! 

 

在这里,“新西兰来客”这个梗已经非常更新换代,彻底是“电气时代”的想象了。

 

程衍樑

但它又覆盖了一些很古典的意象。比如他坐在那里眺望圣保罗教堂,眺望威斯敏斯特教堂,可能当时教堂都没有了,只剩几个大土丘。这就很像爱德华·吉本对罗马的描述,他在自传里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在18世纪中叶开始写《罗马帝国衰亡史》。1764年10月15号,他在罗马,在那个卡比托林的废墟中,听到了罗马当时的托钵僧齐唱晚祷词,歌词在空中回荡,这个地方又曾是朱庇特神庙,所见所感突然涌上心头,他就开始想着,要用一家之言写下这段历史,写下这座城市、这个帝国的衰落与灭亡的事情。

 

这是《罗马帝国衰亡史》的来源,他描述的这种枯坐在罗马山丘之上,思考罗马历史、观看罗马废墟的情景,就很像你刚才提到的,哈里森虚构的29世纪的新西兰人在伦敦遭遇的景象,这位新西兰朋友立刻就可以写一本什么《大英帝国衰亡史》。

 


本期嘉宾

肖一之,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期提到

麦考莱 / 利奥波德·冯·兰克 / 珀西·比希·雪莱 / 爱德华·吉本 / 刘易斯·卡洛尔 / 马修·阿诺德 / 乔治·艾略特 /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 弗雷德里克·哈里森 / 约翰·密尔 / 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小西庇阿 / 邵友濂 / 穆时英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本期豆列


|||END|||

节目后期:hotair | 制作总监:王若弛
文字整理、排版:谢新月
资料延伸:禾放




苹果播客 | Spotify | 小宇宙App |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 FM | 荔枝 FM
央广云听 | 芒果动听 | 阿基米德 | 三联中读
搜索『忽左忽右』订阅收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