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 |中咨公司数字智库支撑产业布局优化和国企转型的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中央文件中,体现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新特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开宗明义指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在数字时代,数字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咨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工程咨询机构,目前正在积极推动数字智库建设,促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从而有效支撑产业布局优化,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一、数字智库建设的背景
(一)数字经济推动智库转型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十三五”时期,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的数据,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已居于世界第二位,数字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持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2020年,我国发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部署了新消费经济领域的重点任务。
为了适应数字时代的迅速发展,智库也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相对传统智库而言,数字智库在思维模式创新、新型技术驱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具有优势与特色,见表1。
表1 数字智库的优势与特色
数字智库建设,主要是深入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颠覆和革命传统智库发展模式,建设更加开放、强调数据聚合及知识共享的公共智力资源平台,即充分发挥数据价值,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专业智库能力建设和转型升级。
(二)国内外智库发展对照
智库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肩负着为国家重大经济建设项目把关的历史重任。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全球各国智库积极搭建政府与社会间的桥梁,在重大政策、项目咨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1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20》(2020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库数据库列出了11175家智库,亚洲超过了一直稳居第一的欧洲,成为智库数量最多的区域,共计3389家。欧洲和北美洲智库数量较去年也有所增加,分别为2932家和2397家。从国别来看,美国以2203家的数量遥遥领先。中国智库数量以1413家位居第二,比上年增加了906家。印度以612家位居第三,英国、韩国、法国、德国、阿根廷、巴西、越南紧随其后。
在研究领域方面,中国多家智库入选了全球最佳“国防和国家安全研究”“国内经济政策研究”“外交政策与国际事务研究”“国内健康政策研究”“全球健康政策研究”“国际发展政策研究”“国际经济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在逐步提升。
(三)国内外智库数字化转型差距
在国外智库提供决策服务的过程中,数据是深度研究挖掘的对象。国内外智库数据的获取途径大致可归为直接生产创造的数据和间接搜集获取的数据。直接生产创造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调研和实验;间接搜集获取的数据包括自身馆藏数据和合作交流共建数据。发达国家的智库如兰德公司等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有数据资源库,并提供方便简洁的数据检索利用工具,将收集的各类数据资源进行归类整合,为智库的深度研究提供资源。我国智库在自建数据平台方面,与国外差距明显。
一是相对于国外智库多元化的数据资源,我国智库的信息资源多以文献为主,各类项目数据、研究成果数据的积累和利用不足,数据类型较为单一。
二是国外多数专业型智库均会提供专业的数据工具,如世界银行有专门针对经济统计数据的工具,但当前我国智库建设中数据挖掘分析工具开发滞后,数据利用率和推广度较低。
三是数据展示共享方面,国外智库的网站上大多设有便捷快速的数据访问入口,可针对不同的访问人群提供对应的数据和工具,而国内智库展示共享相对滞后。
(四)中咨公司在数字智库建设领域的探索
中咨公司作为中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的重要咨询服务单位,自成立以来,就承担了智库使命与责任,始终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做好咨询工作,历史性地成为我国投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先行者和探路者,智库作用不断增强。近40年来,中咨公司参与了几乎全部国家“超级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京沪高铁、大飞机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同时,针对高质量发展需求,开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新疆和藏区发展、三峡后续工作、汶川和玉树灾后重建等重大工程。围绕党中央和国务院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报送了一大批咨询成果,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目前,中咨公司正在积极推动数字智库建设,力争在投资建设领域建设成为国内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
中咨公司在过去近40年,参与了近5.6万项工程建设项目的咨询评估业务,涉及总投资约80万亿元,积累了大量的重要且独特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记录了我国30多年工程建设的历史,对其的深度挖掘将具有重要价值。
二、数字智库对产业布局和央企转型的支撑
中咨公司作为在我国投融资建设及产业发展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型企业,着力探索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并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未来高端智库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咨公司发展定位,着力建设中咨数字平台,通过高水平汇聚宏观数据、行业数据、企业数据、区域数据、政策法规数据,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数字化咨询服务,为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为央国企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提供支撑。
从支持国家重点生产力布局层面看,中咨公司正在研究开发“中咨业务大数据平台”,逐步融合新型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等诸多领域的海量数据,如国民经济基础数据、重点行业数据分析以及动态监测分析,能够辅助产业数字化发展及产业布局优化调整。通过研究归纳重点行业、热点领域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布局变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产业布局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智力与技术支撑。
从央国企转型发展层面看,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对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做出战略部署,要求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央企覆盖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企业之间差异较大,如何在做大规模之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央企面临的主要问题,多数央企距离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差距还很大。中咨公司数字智库建设将充分运用自身的数据资源及分析能力,探索在行业之间数据整合方面的应用方向和前景,释放数字资源对产业及企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及倍增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
数字智库的发展充分结合了数字经济的内生需要,基于大数据分析,协助企业开展战略管理模式创新,帮助企业打通数字壁垒,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战略转型。
三、中咨数字智库建设的构想
中咨数字智库建设已经拉开帷幕。中咨公司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端数字智库为战略导向,完善顶层设计,准确定义关键数据应用需求,构建立足公司、服务行业、辐射社会的中咨业务数据库;打造连接政府、产业、企业的数字生态圈,以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信息数据保障,为国家重大产业布局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快推进数字智库建设。
一是依托数字化手段推动打造中咨特色新型高端智库。重点面向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主要围绕政府重大决策、重大战略、重要部署等智库服务重点方向,以及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优化等智库建设重点领域,着力提升数字信息收集、关键数据挖掘、数据资源共享、数据分析应用水平,强化信息系统对智库研究和成果展现的支持能力,全方位开发提供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信息化智库产品。
二是探索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国家重大产业布局及政策咨询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推动与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数据平台的对接或嵌入,在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关键作用。在现状评估、数据分析、国际比较、调查研究、文献整理、模型设定等环节发挥数据沉淀、智能算力等优势,为各级政府部门在重大公共政策制定及投融资决策方面提供独立、专业、可操作、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三是通过“互联网+”构建现代咨询产业生态圈。面向工程咨询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以信息技术和信息应用为纽带,推动建立包括各类客户、专家团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行业内外合作企业在内的多层次智库研究生态系统。发挥公司在行业数据挖掘及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联合专业研究机构,与各类数据提供者建立合作,推进信息数据共享。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优化信息交流转化机制,促进信息资源的汇聚分享,促进高质量智库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数字化智库网络的转型升级。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于 明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处长,高级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在宏观经济研究、产业发展研究、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具有较丰富的研究经验。
■牵头组织并参与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参与人工智能、生态文明、高铁经济、能源开发、电力通道建设等多项重大项目的政策与规划研究。主持完成了发改委《高技术产业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工信部《战略新兴产业指导目录》,商务部《电子信息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建设》等国家重点研究课题,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国家发改委优秀咨询成果奖、工信部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奖项2项,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