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5 年前,我国曾提前 20 天预测出 7.3 级的地震

神经星星 HyperAI超神经 2019-12-26
 

By 超神经


场景描述:使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技术,去分析和研究地震问题,能够分析出人们看不到的一些数据价值。在诸如余震、微地震的预测中,得到更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残差学习 地震预报



地震预警:与死亡赛跑的自救时刻



 1.宜宾地震与花莲地震的地震预警 



此次宜宾地震预警,并不是第一次成功预警的案例。


今年 4 月 18 日 13 时 01 分,台湾花莲突然发生 6.7 级地震。这是近 20 年来台湾地区最大的一次地震,靠近台湾海峡的多个地区都有震感。


在这次地震震感抵达之前,新北市就提前 20 秒收到了预警信息。


前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地震正在接受采访,

采访画面记录下了地震预警的一幕


视频中提前收到的消息,和本次四川地震中提前 61 秒的报警一样,都称为地震预警。据估计,提前 10 秒的预警可减少 39% 的伤亡人数;如果汶川地震发生时有预警,死亡人数可能会减少 2 万至 3 万



 2.地震预警意义重大,但不等于预测 



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的要快的原理,从而能对非震中地区提前发出警告。


对于个人来说,收到预警信息可以及时采取保护与逃离措施。


对于其他机构来说,医院可避免正在进行的手术发生失误,火车、高铁可及时制动避免脱轨,电梯可及时被控制避免人员受困……


地震预警系统依靠在可能地震地区安装传感器

探测到地震波后传给计算机


具体来说,地震预警就是争取时间差


在地震发生时,深入地下的探测仪器检测到纵波后传给计算机,通过 P 波到达地表的时间及 P 波与 S 波的速度差。即刻计算出震级、烈度、震源等大致信息,有关部门可以抢在横波到达地面前 10 余秒给地面发出警报。


而非震中地区,能在地震波传播到来前 20 秒到 50 秒收到预警。


地震预测:几天后的地震提前准备?


但是,地震预警并不等于预测。虽然地震预警已经较为成熟,但是想要做到预测却仍然困难重重,实现难度大得多。


地震预测是指在地震未发生时,就能准确推算出地震时间、位置和等级,然后能提前安排好对策。



  1.提前 20 天预测、

 当天预警的「海城大地震」  



历史上唯一一次准确的预测并成功预报的是海城大地震。对于这场发生于 1975 年 2 月 4 日的 7.3 级大地震,由于科学家的提前预测,并发布了短临预报,全区死亡人数 1328 人,占总人口数的 0.02%



海城大地震来临前几天,当地电影院已经贴出公告


1975 年 1 月 16 日,震前 20 天,国家地震局就提出了「辽东半岛地区,特别是辽宁南部,可能孕育着一次较大地震,6 级的可能性较大」的短期预报,随后地震预报情况全面铺开。


2 月 4 日上午 10 时 30 分,省政府向全省发了电话通播,发布了临震预报。工厂停工,集会取消,救援队待命,当时正是严冬,政府命令「人离屋,畜离圈」。


当晚 7 时 36 分,7.3 级的强烈地震在海城发生。


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免除了各种损失


根据人口密度与一般地震伤亡率计算,如果不设防,海城大地震将会造成超过 5 万人死亡。


虽然这场预测后来被各方论证其科学性,但当时仍然震惊世界,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报地震,甚至引来国外科学家前来学习。


但就在科学家以为地震预测问题被攻克的时候,此后的唐山大地震却把他们的理论拍到了谷底。对于复杂的地震问题,还没有确实有效的预测办法,海城大地震的提前预测也再没有复现过。



 2.预测成功往往是偶然   



虽然海城地震的预报,集合了迷惘困惑、经验分析、直觉判断和好运气,但它毕竟是第一次在实践上没有以失败而告终的大震预报的尝试。


因为地震成因复杂,数据稀少,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做了预报却没有发生,没有预测到却发生了的事件常有发生。而诸如传闻的地震前兆等现象,也逐渐被很多实例证明,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公布,宜宾地震后余震不断

而全球几乎每天都有地震发生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地震的预测问题还没有解决,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技术,去分析和研究地震问题,在诸如余震,微地震等预报中,均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余震预测:避免再次伤害的唯一途径

 

地震发生往往都不是单独事件,大地震后的余震频繁,大的余震会带来严重的再次伤害,典型的例子就是 5 · 12 汶川地震,主震之后发生余震上万次,对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所以对余震的检测也是地震预测中重要的一环。哈佛大学与 Google 的机器学习专家合作,尝试用深度学习来预测余震发生的位置。


他们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最终的结果发布在 2018 年 8 月的 Nature 上。

 

 

1992 年南加州兰德斯 7.3 级地震的直观表示,

其中多色部分代表最初的地震,红色方框代表余震位置 
 

他们的数据库,包含了世界各地发生的至少 199 次的大地震的信息数据。他们最终得到了最优的余震位置预报模型,虽然这个系统仍然有待完善,但是这意味着在这个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预测兰德斯地震余震定位概率的分布。

深红色表示预计会经历余震的区域。

黑点是观察到的余震的位置,黄线表示在主震期间破裂的断层

 

这项研究还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它帮助该团队确定了地震中涉及的物理量,这对地震研究非常重要。

 

团队成员之一 Meade 曾解释道:「传统的地震学家更像病理学家,他们研究灾难性地震事件后会发生什么。我们不想做这些,而是更想成为流行病学家,我们想了解这些事件的诱发因素、原因。
 

期待在未来,机器学习可以揭开地震背后的奥秘,并减少它带来灾害。

 

科学技术:与天斗,其乐无穷

 

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被大量地用于保存过去地震的模拟记录。随着记录这些数据的媒体逐渐退化,地震学家正在争分夺秒地保护这些有价值的信息。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者都认为完全的预测地震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从目前研究结果看来,或许对地震的预测不再是「不可能」。


天灾不可控,只愿我们能借现代技术的力量,能够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

 


 

历史文章(点击图片阅读)

618 购物狂欢 | 揭秘亚马逊和淘宝:

如何打造算法成为最佳导购

妄想只用技术就能为巴黎圣母院这些文物续命?Naive!

工业爆炸事故频发,AI 已经看不下去了

AI 百科

教程

数据集

商店

更多

http://hyper.a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