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CEO撰写文章 简述出社交红利的是背景和大改变
这是今日头条CEO张一鸣为新书《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做的序言。比较简单而清晰地说出了新一轮社交红利产生的大背景,及新变化。话不多说,看文:
社交就是一场信息交互运动。人与人之间通过发送信息进行沟通与了解,也通过接收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形象和立场。而所有涉及信息的东西,必然被互联网所改变。
最近两三年,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互联网上的四大服务——信息获取、社交、娱乐游戏、购买与支付等,都在发生产品形态与用户体验上的变化。比如:在信息获取上,用户由原来的主动搜索与分频道浏览,变成了在手机上刷新信息流,以及社交网络上朋友的分享。现在,信息更多时候是自动出现在用户眼前的,根本不用费心寻找。社交,则通过新的服务,让彼此在虚拟空间中时刻保持着连接。
造成这些变化的核心是介质变了,承载这些服务的介质由原来的PC变成了手机。
随身的手机、可穿戴设备就像人体对外延生出的“触角”,连接着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通过“触角”产生各种交互,这些交互行为在数字世界生成了很多新的数据,在新数据的基础上就会衍生出各类新应用与新工具;新应用和新工具到了用户的手里,又会催生更多的新数据……
新数据带来新服务,新服务催生更多新数据,两者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彼此促进,形成一个双螺旋,产生出一股创新驱动力,可以源源不断的为用户带来更多新奇有趣的服务。无论这些应用或服务是否会快速衰落,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用户都是受益的。用户获益,移动互联网才会愈加繁荣,才能让更多的开发者享受到“红利”。
在《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书中,可以看到脸萌、魔漫等引爆社交网络享受红利的例子,实际上,这些应用都是刺激用户创造内容、产生新数据的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创造内容同样发生了变化,甚至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图片、视频领域。手机使得图片创作的门槛大幅降低,摄像头技术的进步则赋予了用户愈发强大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内容在数字世界源源不断的流淌着。
不仅仅是在中国,新应用催生新数据、新数据带来新服务的双螺旋也在国外主流的社交网站上发生着。
- Facebook 推出新视频创造工具 Riff 。用户可以先用 Riff 拍摄一段长达 20 秒的视频,为它起一个标题,发给朋友后,其他的朋友也能够将视频片段叠加在这个视频中,成为集体创作的视频。
- Twitter 推出视频直播软件 Periscope ,其前身是 Meerkat 。有了这款软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视频新闻的报道员。另外,Twitter 还针对媒体机构、内容发行商和广播电台推出了Curator功能,用户可在观看或收听节目的过程中实时参与 Twitter 讨论,帮助媒体人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创造更好的内容。
- Instagram 推出拼图应用 Layout。用户可以选择已经拍好的照片或马上自拍4张制作成一张,可以随意排列图片和用手调整大小。
实际上,这些平台都正在探索能够驱使用户产生新内容、生产新数据的工具,以此来反哺平台自身,让用户对平台产生更大的依赖。
作为信息分发平台的“今日头条”,当然也与社交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书中提及的清华大学传播学教授沈阳,曾对微博分享的资讯做过一个统计,结果是,“今日头条”在微博上是社交分享评论量第一的资讯应用,分享量比第二到第十名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大。实际上,这正好也说明了社交就是一场信息交互运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与社交更是完全不可分割的两个主体,基于信息的社交是社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引爆社交网络的一个切入点。
“今日头条”是用推荐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除了推荐用户自身感兴趣的信息之外,信息新颖性和多样性也是需要达到的目标,这里就会通过社交关系来创造信息的偶然,因为社交关系是重要的协同特征。比如,一则资讯可能并不是用户过往的阅读喜好,但却是他的好朋友喜欢的,这样的资讯也会推荐给用户。这样就解决了很多人认为的个性化会让信息获取面变窄的问题。这个例子,实际上说明了社交网络提供了数据“红利”,又由此为用户创造更好的服务,用户也分享到了“红利”。
当社交遇到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信息被转化成内容,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透明;越来越多的数据产生了新的服务,信息也越来越高效的到达需要的人手中,分发更加有效率。透明与高效率,这应该算是真正的“红利”吧。
(文 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 张一鸣)
欢迎各位读者点击“阅读原文”,提前下单购买。或复制下列地址购买:
预售地址:
京东:
当当:
亚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