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试题仓库2018年6.1-7.5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仓库2018年6月1日前全部语文试题 3.2018年5月全部数学英语理综文综试题 4.数英理综文综2018年6月全部试题
襄阳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统一考试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除了迟子建、铁凝等少数几个女作家外,乡村几乎是女性写作的盲点。这一状况的改变始于世纪之交—女作家们日益介入乡土叙事,作品渐渐漫衍成潮,迄今为止,作品总数不下百部,许多颇具影响,如王安忆《富萍》、铁凝《笨花》、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方方《奔跑的火光》严歌苓《第九个寡妇》、梁鸿的梁庄系列……显然,女性乡土叙事不仅是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重镇,也是新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成为一股具有崭新特质的创作潮流。
②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种同质性的乡土经验,经验会因为经验主体、表述主体种种身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色彩,性别身份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身份变量。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贡献在于传达出一脉女性的乡土经验。尽管这样的女性乡土经验在“五四”以来的乡土叙事传统中其实并不缺乏,但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和改写。从这个角度而言,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以整体性的阵容“浮出乡土地表”,其文学史、文化史意义不容忽视。
③进入21世纪后,乡土文学的概念、边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工的形象成为最重要的农民形象,相对应,“打工妹”形象也成为最重要的乡村女性形象。因此,“打工妹叙事”就成了女性乡土叙事介入当下乡土中国的一个重要支点。“打工妹叙事”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发迹传奇或沦落故事,也远非解放/禁锢、进步/落后、文明/愚昧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元对立范畴所能覆盖得了的。因此,女作家笔下的很多“打工妹”形象都大大借越了人们关于乡村女性的种种刻板印象。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女性与本土/乡土/地方文化传统间的关联性,是这股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重要议题。王安忆《天香》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天香》写的是明代上海顾绣的历史,作为顾绣精粹的“绣画”和“绣字”,集中体现女性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独特传承。它超越了以男性精英为主体的士大夫笔墨书画传统,不是对后者的仿制或补充,而是提升和再造。“绣画”和“绣字”,已然是女性与民族文化传统关系最形象的隐喻。
⑤乡土经验会因经验主体、表述主体性别身份的介入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同样,女性经验也会因民族、地域、阶层等其他差异而呈现出不同色彩。女性主义、性别立场向乡土叙事领域的渗透,其意义不容小视。它意味着女性主义本土化终于落到了实处,标识着新世纪女性叙事和乡土叙事的双重新地标。
(《光明日报》(有删改)(2018年4月18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是女性写作的盲点。直到世纪之交,女作家们日益介入乡土叙事,女性乡土叙事潮流才崛起。
B. 女性乡土叙事是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重镇,因此也成为了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现象,成为了股具有崭新特质的创作潮流。
C. 由于“五四”以来乡土叙事传统中的女性乡土经验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和改写,所以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以整体性的阵容出现,其文学史、文化史意义不容忽视。
D. 乡土经验并不存在同质性。经验会因为表达主体、身份的不同,尤其是性别身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色彩。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列举大量作品,是为了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不仅仅是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重镇,也是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现象,成为一股具有崭新特质的创作潮流。
B. 文章第二段从乡土经验的角度阐释了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贡献是传达出了一脉女性的乡土经验。
C. 文章第四段列举王安忆《天香》,是为了论证“绣画”和“绣字”已然是女性与民族文化传统关系最形象的隐喻。
D. 这是一篇文学评论文章,全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量女性作品为例证,阐述了女性主义本土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乡土文学的概念、边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打工妹”形象也成为最重要的农民形象。因此“打工妹叙事”就成了女性乡土叙事介入当下乡土中国的一个重要支点。
B. 由于经验主体、表述主体性别身份的介入,乡土经验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同样,由于民族、地域、阶层等其他差异,女性经验也会呈现出不同色彩。
C. 顾绣精粹的“绣画”和“绣字”,超越了以男性精英为主体的士大夫笔墨书画传统,不仅仅是对后者的仿制或补充,更是提升和再造。
D. 由于“打工妹叙事”不仅仅是简单的发迹传奇或沦落故事,因此,女作家笔下的“打工妹”形象都大大僭越了人们关于乡村!女性的种种刻板印象。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是女性写作的盲点”说法绝对。原文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除了迟子建、铁凝等少数几个女作家外,乡村几乎是女性写作的盲点”。B项,强加因果。原文中女性乡土叙事是新世纪女性文学的重镇和其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现象没有必然因果关系。D项,“表达主体、身份的不同,尤其是性别身份的不同”以偏概全。原文中还有一个条件,即经验主体的不同。
2. 试题分析:C项,“是为了论证‘绣画’和‘绣字’已然是女性与民族文化传统关系最形象的隐喻”误把对材料的分析作为观点。文章列举王安忆的《天香》是为了论证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重要议题是构建女性与本土/乡土/地方文化传统间的关联性。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打工妹’形象也成为最重要的农民形象”偷换概念。原文是“‘打工妹’形象也成为最重要的乡村女性形象”。C项,“不仅仅是对后者的仿制或补充,更是提升和再造”曲解文意。原文是“不是对后者的仿制或补充”。D项,“女作家笔下的‘打工妹’形象都大大僭越了人们关于乡村”说法绝对。原文是“女作家笔下的很多打工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医张
孙玉秀
神医张祖籍河北,祖上几代都是有名的接骨大夫,祖训是“扶危济困”。神医张其貌不扬却有一副侠骨柔肠。有钱有势的,他收钱不误,穷人讨饭的,他分文不取。凡是有个腿断胳膊折的,别的名医治不好的,只要送到神医张这里来,让神医张捏吧一阵子,骨头即刻恢复原位,再给配上几幅接骨药,养上个把月,准保恢复成好人一个。
几位抗联战士化了装,连夜将受伤的“青山好”送进了县城神医张的药铺。神医张仔细打量了几位不速之客,从装束打扮和举止上,已经猜到了八九分,便一拱手说:“几位从哪里来?对身份不明的人我拒不接收。”
一位战士看了看担架上的“青山好”,见他轻轻点了点头,才肯说:“那就不瞒您了,我们是抗联的人!昨天在密林里执行任务时,队长被一队小鬼子包围了,并追到了山崖边。小野想要生擒队长,没想到却被队长拦腰抱住,一起跳下了悬崖……”
神医张舒展双眉,微微点头,指着担架上疼得满脸是汗的“青山好”说:“把他放下吧!只见神医张走到他身边蹲下,两手托起他的后腰,先是慢慢揉捏了几下,然后突然间双手一用力,只听“咔吧”一声响动,两手再轻轻推拿一番,才从他的后腰下拽出两只手来。
说来也是奇怪,那声响动之后,“青山好”立刻觉着腰部不那么剧痛了,微微抬起头,双手抱拳,微弱地说:“张大夫,果然名不虚传!”
神医张淡然一笑,转身对几位战士说:“山里条件差,要想彻底治好,就把病人留在这里,一个月后再来领人!”战士们见他下了逐客令,用眼神征求“青山好”的意见。“青山好”点点头,一挥手,几位战士便离开了。
几位战士刚走不到一个时辰,药铺大门又被吵闹着敲开了。
神医张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胖翻译官带着几个日本兵,正抬着担架横在门口。胖翻译斜着一双眼:“你就是神医张?小野队长进山剿匪受了伤,今天你必须给他治好,否则你这药铺就别想再开了!”
神医张面不改色,同样一拱手说:“长官,请把担架放下,我马上给病人,不,给小野队长洽病。”他蹲下去同样捏揉推拿了一番,小野便杀猪一般叫唤。胖翻译立刻跳起来,拿出手枪顶住了神医张的脑袋。
神医张头也没抬,双眼仍注视着小野的腰部,只听“咔吧”一声响动,又舒缓了一会儿,小野微微睁开了眼,对着神医张伸出了大拇指:“呦西!大大的好!”
胖翻译这才将手枪收回腰间,对那几个日本兵说:“你们留在这里照看小野队长,不能有丝毫差错!”
胖翻译往外走时,才发现药铺里还躺着一位病人。他立刻警觉起来,拔下手枪悄悄走了过去,将那人身上破了洞的被单用力一掀,一股难闻的臭味扑了过来。他急忙捏住鼻子,对着担架上衣衫褴楼、脏兮兮的“青山好”骂了一句:“他奶奶的,原来是一个要饭花子”,便站起身,对他踢了一脚,气哼哼地转身走了。
神医张冲着胖翻译的背影笑了笑,吩咐手下的小伙计说:“赶紧把小野队长抬到里间软床上,千万不能让他受凉了!至于门口那个要饭花子,把他抬到那几块木板上就行了!”
担架上的小野听了神医张的话,连连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以后的一个多月里,神医张在几个日本兵的严密监视下,给两个病人煎汤熬药,眼见病人一天天好了起来,也能下地轻微活动了。
中秋节那天早晨,神医张吩咐手下的小伙计,将要饭花子“青山好”抬到大门外,扔给他一根拐杖。神医张对他骂道:“我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你又没钱给我,赶快滚吧!”
胖翻译也是那天开车来了,扔给神医张二百块大洋,接走了小野队长。
两个月后,人们才发现神医张的药铺关门了,人早已不知了去向
后来人们听说“青山好”在密林里,又跟小鬼子打了几个漂亮仗。至于小野队长,变成了一个拄着拐杖的罗锅了,到处悬赏捉拿神医张。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交代了神医张的家世背景、超高的接骨技术以及他的侠骨柔肠,为后文他治好了“青山|好”的病并且分文未取作了铺垫。
B. 神医张吩咐手下的小伙计赶紧把小野队长抬到里间的软床上,把“青山好”抬到几块木板上,说明在胖翻译的威胁下,神医张只能暂时妥协,优待小野队长。
C. 神医张刚收下“青山好”,日本兵就到了。胖翻译刚要离开药铺时却差点发现“青山好”。这样设置使情节跌宕起伏,松弛有度,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D. 文章结尾体现了神医张的机智与侠骨柔肠。在日本兵的监视下他治好并巧妙放走了“青山好”,让小野变成罗锅后自己还成功脱身。
5. 小说多处运用细节刻画神医张,使人物形象丰满传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小说以“神医张”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①语言细节描写,神医张从装束打扮和举止上,已经猜到了“青山好”的身份,仍说:“几位从哪里来?对身份不明的人我拒不接收”;对日本兵说“我马上给病人,不,给小野队长治病”……刻画了神医张灵活机智的形象。
②神态细节描写,神医张看到“青山好”的神态是“舒展双眉,微微点头”“神医张淡然一笑”;对日本兵有威逼“面不改色”“头也没抬,双眼仍注视着” 刻画了神医张沉着冷静、爱憎分明的形象。
③动作细节描写,如给病人治病时“蹲下,两手托起他的后腰,先是慢慢揉捏了几下,然后突然间双手一用力”,刻画了神医张动作娴熟,干脆利落,医术高明的形象。
6. ①以“神医张”为题,交代小说的主要内容――主人公治疗病人的故事。
②以“神医张”为题,更有利于表现了小说的人物形象。“神医”说明了神医张的医术高明。
③“神医张”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小说情节紧紧围绕了神医张对“青山好”和小野队长治疗的故事展开。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这里不是说明神医张暂时妥协,而是表现了神医张的机智聪慧与冷静,也为小说结局作了铺垫。正因为神医张让“青山好”睡木板,才能更快更好的恢复腰部。而让小野队长睡软床,看似优待实则不利,导致他最后变成了一个拄着拐杖的罗锅。
5.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答出对“神医张”的细节描写,考查的是对塑造人物的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筛选出小说中对神医张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然后分析这些细节描写分别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品质就可以了。如小说中的语言描写“几位从哪里来?对身份不明的人我拒不接收”“我马上给病人,不,给小野队长治病” “我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你又没钱给我,赶快滚吧!”等表现出神医张的机智,而神态描写中,神医张看到“青山好”和日本兵的不同神态,表现出神医张的沉着冷静爱憎分明,动作描写则表现出神医张的医术高明。
6. 试题分析:从人物形象来看,小说标题就是小说的主人公,“神医”既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又表明人物医术高明,突出了人物形象。从写作内容来看,小说主要描写了神医张给青山好和日本小队长治病的故事,都与“神医”,所以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中的所有情节都是围绕“神医张”展开的,“神医张”起到了线索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主要事件;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小说主题,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第三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第四看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五,思考与情节的关系:是否起到线索作用;第六,综合上述思考所得总结出答案。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网络文学自1998年发轫,于今已走过二十载。中国文学的时空观念通过网络文学得到了拓展。如果说以前的写作走的多是纯文学的路子,到了新的时期,即便在穿越小说里,作家也展现出全球化的新视野,纵横驰骋于中国历史各时期的地域、文化和文明,在文学创作中也都呈现出符合大国时空观的想象力。
通过这二十年的长足发展,网络文学呈现了中国人怎么想象自己,怎么想象民族国家,怎么想象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并在这三个维度上扩展得非常好。中国网络文学的成功是中国现代性的成功,为中国现代性的特色树立了主体性,这样一种中国现代性精神,也导致了在资本、传媒、文学的合力下,在各种机遇的碰撞下实现了网络文学二十年的腾飞式发展。
(摘编自《中国网络文学的成长与烦恼》,2018年4月19日《解放日报》)
材料二:
在梳理网络文学二十年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它的爆发期在2000年到2015年。2015年后虽然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出现,但是上升有点乏力,而且出现了学界所概括的网络文学模式化、同质化、循环化现象。
网络小说要吸引读者,常采用一些基本的故事套路。受商业化的驱动,网络小说需要快速更新,借用套路,是难度最小的写法,导致许多部小说好像是一部小说,跟风、同质化倾向严重。但是即便是借用同样套路的作品也有高下之分,决定作品质量的不仅是故事模式,还有语言表达能力、对故事结构的把控力、对生活的洞察力、故事中人情事理的合理性、类型领域的开拓性、细节深处的表现力等。在这些方面,网络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学习,网络作家需要拓展阅读视野,深入生活,适当沉潜,提高修养,超越商业化的局限,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
(摘编自《网络文学何以有效对接文学传统》,2017年12月11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网络文学的兴起很大程度源自对读者群体多样化阅读需求的捕捉和满足。但是,敏锐捕捉并不代表一味迎合,对创作者而言,既不能落入“写书人抄不算抄”的自我欺骗,也不能被点击量、更新频率甚至作品字数等牵着鼻子走。网络文学行业的发展不排斥商业逻辑,但并不意味就要屈从盲从。那些披着商业运营外衣,唯点击率至上,将“流水作业”代替原创,夹杂色情、暴力、媚俗等“精神鸦片”的行为,只能是自我陶醉的泡沫,泡沫消散,未来将难以为继。今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通过客观指标和量化标准对网络文学进行社会效益考核。有了指挥棒,还需自念紧箍咒。对于网络文学创作者而言,理应在行业飞速发展的大潮中少一些浮躁逐利、多一些伏案定力,转变唯点击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回归对所处时代和生活本身的关注。唯有如此,网络文学才能在量的高原上继续打造质的高峰,让更多作品走进人心。
(摘编自《莫让网络文学被资本绑架》,2017年1月17日《人民日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二立足于网络文学的发展,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网络文学的创作既有新时代的特色同时也存在模式化、同质化、循环化的现象。
B. 材料一分析了近二十年网络文学的艺术特点,肯定了网络文学的成功是中国现代性的成功,为中国现代性的特色树立了主体性。
C. 随着网络文学市场与影视、游戏等众多娱乐市场的结合,网络文学体现出巨大的营销价值,因而创作者应更加看重经济效益。
D. 《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为网络文学的社会效益考核制定了客观指标、量化标准和奖惩方案,是创作者的指挥棒。
9. 在当今商业浪潮冲击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们如何才能在网络文学量的高原上打造质的高峰,让更多作品走入人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D 8. B
9. ①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们需要向传统文学学习,作家需要拓展阅读视野,深入生活;
②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们应少一些浮躁逐利,多一些伏案定力,注重沉潜;
③创作者们应专注于创作本身,而不能屈从盲从商业逻辑,被市场所左右,不能毫无原则地一味迎合读者,要转变唯点击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D 项,“就能让网络文学作品走进人心”说法太绝对。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原文是“有了指挥棒,还需自念紧箍咒”。
8. 试题分析:A项,“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也存在模式化、同质化、循环化的现象”表述错误,材料一没有从反面说明,也没有提到网络文学的“模式化、同质化、循环化的现象”。C项,“应更加看重经济效益”错误,材料三说应“转变唯点击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D项,“制定了客观指标、量化标准和奖惩方案”不正确,并未制定“奖惩方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冯应京,宇慕冈,盱眙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二十八年,擢湖广佥事,分巡武昌、汉阳、黄州三府。税监陈奉恣横,巡抚支可大以下唯诺惟谨,应京独以法栽之。其年十二月,有诸生要被其辱,诉上官。市民从者万余,哭声动地,蜂涌入奉廨,诸司驰救乃免。应京捕治其爪牙,奉怒,阳饷食而置金其中,应京复暴之,益惭恨。明年正月,置酒邀诸司,以甲士千人自卫,遂举火箭焚民居。民群拥奉门。奉遣人击之,多死,碎其尸,掷诸途。可大噤不敢出声,应京独抗疏列其十大罪,奉亦诬奏应京挠命,陵敕使。帝怒,命贬杂职,调边方。给事中田大益、御史李以唐等交章劾奉,乞宥应京。帝益怒,除应京名。缇骑抵武昌,民知应京获重谴,相率痛哭。奉乃大书应京名列其罪榜之通衢士民益愤聚数万人围奉廨奉窘逃匿楚王府遂执其斥牙六人投之江,并伤緹骑;詈可大助虐,焚其府门,可大不敢出。奉潜遣参随三百人,引兵追逐,射杀数人,伤者不可胜计。日已晡,犹纷拏。应京囚服坐槛车,晓以大义,乃稍稍解散。奉匿楚府,逾月不敢出,亟请还京。帝愠甚,手诏内阁,欲究主谋。一贯言民心宜静,请亟遣重臣代可大拊循,因以侍郎赵可怀荐。帝乃褫可大官,令可怀驰往。未至,可大已遣兵护奉行。舟车相衔,数里不绝。可怀入境,亦遣使护之。奉得迄逦去。应京之就逮也,士民拥槛车号哭,车不得行。既去,则家为位祀之。三郡父老相率诣阙诉冤,帝不省。系应京诏狱,拷讯久之不释。应京乃于狱中著书,昕夕无倦,著煌煌二十八卷《经世实用编》。三十二年九月,星变修省。廷臣多请释系囚,于是应京获释。应京志操卓荦,学求有用,不事空言,为淮西士人之冠。出狱三年卒。天启初,赠太常少卿,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冯应京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奉乃大书应京名列/其罪榜之通衢/士民益愤/聚数万人围/奉廨/奉窘/逃匿楚王府/遂执其斥牙六人/投之江
B. 奉乃大书应京名/列其罪/榜之通衢/士民益愤/聚数万人围/奉廨/奉窘/逃匿楚王府遂执其斥牙六人/投之江
C. 奉乃大书应京名列/其罪榜之通衢/士民益愤/聚数万人围奉廨/奉窘/逃匿/楚王府遂执其斥牙六人/投之江
D. 奉乃大书应京名/列其罪/榜之通衢/士民益愤/聚数万人围奉廨/奉窘/逃匿楚王府/遂执其斥牙六人/投之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晡,又名日晡,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晡时是十二时辰之一,即申时,上午7时整至上午9时整。
B. 缇骑:穿红色军服的骑士,泛称贵官的随从卫队,为逮治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此文选自《明史》,文中应该指的是明代锦衣卫校尉。
C. 诸生,汉时指儒生,明清时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也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今诸生学于太学”。
D. 褫,有剥夺之意,在文中指革除官职。与之相类似的说法有“罢、免、废、夺、黜、绌、革”等。如:“不胜其任者废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奉恣横,巡抚以下的官员唯唯诺诺。只有冯应京以法决断与他斗争。有个生员的妻子被他们侮辱,应京抓捕了其爪牙。
B. 百姓得知缇骑抵达武昌后,立即围攻衙门,打伤缇骑,陈奉派人射杀百姓,城中一片混战,应京坐在囚车中劝说百姓解散。
C. 田大益、李以唐等同僚上奏章弹劾陈奉,请求皇上宽恕应京。冯应京被逮捕时,百姓围着囚车痛哭,车辆无法前行。
D. 冯应京被关进刑部大牢,受到酷刑拷打,很久不被释放。他在狱中坚持著述,早晚不懈怠,写成二十八卷大作《经世实用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奉怒,阳饷食而置金其中,应京复暴之,益惭恨。
(2)应京独抗疏列其十大罪,奉亦诬奏应京挠命,陵敕使。
【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陈奉很恼火,假装赠送食品(给冯应京),里面藏着黄金,冯应京又把它公之于众,陈奉更加羞忿憎恨。
(2)冯应京独自上奏章,列举陈奉十大罪状,陈奉也上奏诬陷冯应京,说冯对抗圣旨,凌辱皇帝特使。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画线句子中“奉”和“应京”都是人名;“通衢”是名词,大街的意思;“奉廨”,名词,陈奉的衙门;“楚王府”,名词;“江”,名词,长江。结合上下文可推知画线句子的大意为:陈奉又在大街上张贴列举冯应京“罪名”的布告,百姓更加愤怒,数万人围住陈奉的衙门,奉很窘迫,逃到楚王府里藏匿起来,百姓们抓到陈奉的六个爪牙,把他们投进了长江中。根据句意,可知D项断句正确。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即申时,上午7时整至上午9时整”不正确。晡是申时,时间应是下午3点整到下午5点整,而不是“上午7时整至上午9时整”。
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百姓得知缇骑抵达武昌后,立即围攻衙门,打伤缇骑”不正确。由原文“缇骑抵武昌,民知应京获重谴,相率痛哭”可知,缇骑抵达武昌,百姓得知后“相率痛哭”。“打伤缇骑”“陈奉派人射杀百姓”都是在百姓们抓到陈奉的六个爪牙,把他们投进了长江中之后。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阳”,通“佯”,假装;“饷食”,赠送食品;“暴”,通“曝”,公布于众;“惭恨”,羞忿憎恨。(2)“抗疏”,向皇帝上书直言;“挠”,对抗;“陵”,通“凌”,凌辱;“敕使”,皇帝特使。
参考译文:
冯应京,字慕冈,盱眙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二十八年,冯应京调任湖广佥事,巡视武昌、汉阳、黄州三府事务。当时,陈奉受万历帝派遣到湖北任税使,恣意横行,而巡抚支可大等大多数地方官员对他都是唯唯诺诺,不敢吱声,只有冯应京以法与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年十二月的一天,有个生员的妻子被侮辱了,到巡按衙门击鼓喊冤,声援他的百姓一时间达万人以上,哭声动地,大家包围了陈奉的税衙,官府派重兵才把陈奉救走。冯应京下令捉拿凶手,令陈奉十分恼火,陈奉假借送一盒食品,里面藏着一大块金子,想以此收买他,没想到冯应京把它公之于众,陈奉对冯应京更加憎恨。第二年正月的一天,陈奉大摆酒席,宴请地方官员,仗着有千名甲士护卫,以箭射火把,焚毁民居。百姓蜂拥而至陈奉的衙门。陈奉竟下令士兵射杀他们,死伤很多。陈奉又令手下把尸体剁碎,抛到大路上。支可大吓得不敢出声,冯应京独自上奏章,列举陈奉十大罪状。陈奉也上奏诬陷冯应京,说冯对抗圣旨,凌辱皇帝特使。万历帝很愤怒,下令将冯应京降为杂役,发配边疆。给事中田大益、御史李以唐等上奏章弹劾奉,请求皇上宽恕应京。万历帝更加恼火,将冯应京革职查办。当锦衣卫校尉到达武昌时,老百姓知道应京获重罪被惩处,相继痛哭流涕。陈奉又在大街上张贴列举冯应京“罪名”的布告,百姓更加愤怒,数万人围住陈奉的衙门,奉很窘迫,逃到楚王府里藏匿起来,百姓们抓到陈奉的六个爪牙,把他们投进了长江中,并伤了锦衣卫校尉。他们痛骂湖广巡抚支可大助纣为虐,点火梵烧巡抚官衙的大门,支大可龟缩在里面不敢出来。陈奉暗中派遣参随三百人,引兵追逐,射杀数人,伤者不可胜计。时间已到晡时,还在混战。冯应京身穿囚服坐在囚车中,大声劝说百姓,晓以大义,百姓才渐渐疏散。奉藏匿在楚王府,逾一个多月不敢出来,急切请求还京。帝很生气,亲自命令内阁,追究主谋。大学士沈一贯说民心宜静,请立即派遣重臣代替可大安抚百姓,于是举荐了侍郎赵可怀。帝就革除了可大的官职,令可怀驰往。还未到,可大已遣兵护送奉前行。舟车相接,数里不断绝。可怀入境,也派遣专人护送之。奉得以迤逦离开。冯应京被押解离开武昌,许多百姓围着囚车痛哭,车辆几乎无法前行。走后,有百姓在家中设牌位纪念他,武昌、汉阳、黄州三个府中有成批的百姓相继到京城替他申冤,皇帝不醒悟。他被关进刑部大牢,受到种种酷刑,拷问审讯了很久不释放。在狱中,他坚持读书著述,早晚不懈怠,写成煌煌二十八卷大作《经世实用编》,流传至今。万历三十二年秋天,因星相出现怪异变化,朝廷许多大臣请求释放囚犯,于是冯应京被释放。应京志向节操超绝出众,学问以求用于国家有所作为,不说空话,为淮西儒者中最优秀的人。出狱三年后去世。天启初年,赠太常少卿官职,谥号恭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南朝的五言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沈剡①夕至嵊亭②
虞骞③
命楫寻嘉会,信次④历山原。
扪天上云糺⑤,搴石下雷奔。
澄潭写度鸟,空岭应鸣猿。
榜歌唱将夕,商子⑥处方昏。
【注】①沈剡生平不详,大约是居于山中的隐者。②嵊亭建于嵊山(在今淅江嵊县东)。③虞骞南朝齐梁间诗人。④信次,指连宿三夜以上或三天左右时间。⑤紀,古同纠。⑥商子,指辰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开篇叙促装启程,“命”字见备舟出行之急切。一叶小舟,载着诗人离岸而去,转眼驶行在曲折江流之上。
B. 途中舍舟,穿行于原野山径,屈指已过了三日。这次寻访,虽路程颇为漫长,但要会见阔别的故人,诗人也觉轻松自在。
C. “扪天上云乱”,写登山仰观的视觉意象。此句化用屈原《悲回风》“据青冥而摅虹兮,遂鯈忽而扪天”之境,写所至之处的高渺。
D. 尾联写诗人沉浸在友人居处的山林之中,船歌打破了静谧,发现已是辰星升起的霭霭黄昏。诗至此收尾,照应了诗题“至嵊亭”。
15. 颈联“澄潭写度鸟,空岭应鸣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写景的精妙之处
【答案】14. D 15. (1)视听结合。“澄潭写度鸟”从视觉着笔,描摹山间所见的奇景。“空岭应鸣猿”从听觉着笔,写那断续的猿鸣,在空谷之间此起彼应。
(2)以动衬静。“空岭应鸣猿”一句重在衬“静”,声声猿鸣,也正适宜诗人体味此刻山林间的静谧。
(3)远近结合。“澄潭写度鸟”写眼前一泓清亮的水潭,又有几只飞鸟掠过,图画般投印于水中。“空岭应鸣猿”把目光推移,投向天边的山岭。
(4)寓情于景。诗人留连于青峰绿潭之境,心情是欢悦和平静的,他把感情溶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所写的潭水飞鸟空灵、山谷静谧。
(5)化动为静。表现飞度水潭之鸟,偏从图画般投印于水中的鸟影写出。这样就有了后世诗论家所追求的那种“镜花水月”的空灵之趣。
【解析】
14. 试题分析:D项,“照应了诗题‘至嵊亭’”不正确。照应了诗题中的“夕”字。“榜歌唱将夕,商子处方昏” 二句,正以一片欢乐的船歌,打破了前文的静谧,将诗人从山景的沉醉之中唤醒。当诗人仰看东天,才发现早已是辰星升起的霭霭黄昏。诗至此处,便戛然收止,正照应了诗题“夕”至嵊亭之意。此刻,他的友人大约已倚门待久了吧,该是前去欢叙的时刻了。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项鉴赏诗歌的炼字,B项鉴赏诗句内容及诗人情感,C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项鉴赏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澄潭写度鸟”是看到的景象,从视觉写起,是近景,并且此句化动为静,表现飞渡水潭之鸟,偏从图画般投印于水中的鸟影写出。两相映照,甚有后世诗论家所追求的那种“镜花水月”的空灵之趣。接着的“空岭应鸣猿”,“猿啼”是听到的声音,从听觉的角度写起;“空岭”又把目光推移,投向天边的山岭,写的是远景。只见远峰隐现,默默无语,所能听到的,只有那断续的猿鸣,在空谷之间此起彼应,以动衬“静”。因为诗人留连于青峰绿潭之境,心情本就是欢悦和平静的,那声声猿鸣,也正适宜诗人体味此刻山林间的静谧,所以此二句还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曹操当年英武豪迈、赋诗豪饮的形象,然后赞叹他是当世的英雄豪杰。
(2)《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李白用手可摘星的夸张写法写出山峰之高以及刻画出行人惶恐神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酾酒临江 (2). 横槊赋诗 (3). (2)小学而大遗 (4). 吾未见其明也 (5). (3)扪参历井仰胁息 (6). 以手抚膺坐长叹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酾、槊、赋、遗、扪、参、历、胁、抚、膺。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一辆小吉普,是接局长和总工程师的专车。一辆旅行车,供其他同志乘坐。还有一辆大轿车,是家属们坐的。洋洋洒洒,真够气派!
B. 2017年,由于快递价格和工人工资在不断提升,而文印价格提不上来,许多文印店老板直呼洛阳纸贵,生意没法做了。
C. 这位离开襄阳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D. 这份工作只有我们俩人在考虑之列,但我知道就资格和经验而论,我们俩在伯仲之间,所以我认为我百分之百能够得到这份工作。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还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文章来很顺畅。句中使用正确。B项,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此处为望文生义。C项,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可改为“同日而语”。D项,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句中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年来,网络直播发展迅速,执法部门尽管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但一些突破道德底线与法律红线的网络直播还是一度猖獗。
B. 要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需要加强对产权和契约的保护、制定鼓励竞争的政策、并建立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的制度等。
C. 比利时皇家博物馆馆长表示,人类动物园是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只有同种族偏见作斗争,才能防止人类动物园不再出现。
D. 中兴被美国制裁,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执法部门尽管”语序不当,“执法部门”放在“尽管”的后面。C项,“才能防止人类动物园不再出现”否定不当,应改为“防止人类动物园再度出现”。D项,“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一面对两面,“必须”改为“能否”。
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招领启事)本旅社于4月5日上午拾得皮包一个,内有手机和人民币730元,望失主前来认领。
B. 我拜读了您寄呈的大作,心潮澎湃,您讴歌了无数先烈浴血奋战、穷其生命追求民族自强的精神。
C. 今天是舍亲的生日,我祝寿时听到很多人在说他无礼,在此我替他向大家道歉,舍亲有不当,请包涵!
D. (发给领导的祝福短信)愿新的一年里您位高权重责任轻,钱多事少离家近,别人加班您加薪!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内有手机和人民币730元”不得体。招领启事中拾到的东西具体数目不用实写。B项,“寄呈”是敬辞,此处用于别人寄给自己的东西,不得体。应改为“寄来”。C项,“舍亲”,是谦词,指自己的亲戚。使用得体。D项,“位高权重责任轻,钱多事少离家近,别人加班您加薪”有讽刺嫌疑,不得体。故此题答案应为C项。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①_____。所谓对仗,指词句的对偶,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所谓平仄,指平声和仄声,讲究平仄相合,仄起平收。②_____。一般是竖行书写,张贴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③_____,凡身边事、眼前景等皆可入对联。
【答案】 (1). ①但要求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 (2). ②对联对书写和张贴也有要求 (3). ③对联与生活息息相关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所给材料说的是对联的写作要求,①领起下文,结合下文“所谓对仗”“所谓平仄”可确定此处应填“但要求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一类内容;②下文说的是对联书写和张贴的格式,据此可知此处应填“对联对书写和张贴也有要求”一类内容;③结合下文“身边事、眼前景”可确定此处应填“对联与生活息息相关”一类内容。
21. 阅读下面的表格、写出两条结论(每条结论不超过20个字)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休闲活动频次和消费支出整体上有增加。(或:休闲的活动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2). 结论二:
(1)旅行和学习是人们休闲的核心领域。
(2)学习研究的频次不升反降。(20年来,只有学习研究的频次有所下降。)
(3)娱乐旅行是消费支出的重心,并且增长最快。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找规律,舍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本题所给图表是“2016年和1996年北京市居民人均休闲活动频次、消费支出”统计图,“活动频次”部分,除“学习研究”一项,2016年比1996年下降外,其他各项均有上升,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兴趣娱乐”和“旅行游玩”;在“消费支出”部分,只有“公益活动”一项持平,其他各项均有增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也是“兴趣娱乐”和“旅行游玩”。考生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总结出本题的所要的结论了。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月15日晚,在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现场,茶水岗位工作人员杨蓉莲获得专业精神奖。她登台领奖时,全场自发起立鼓掌。这个瞬间,成为这场颁奖典礼的一个热议焦点。因为在大家的惯常印象里,一个电影奖项的颁奖现场,明星大腕是绝对的主角,甚至把是否有所谓大牌明星露面作为衡量这个奖项影响力和感召力大小的关键指标。而这次,看似不起眼的茶水工却走到了舞台的正中央,成了“明星”。
阅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选准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平凡中孕育伟大
涓涓溪流千回百,一往无前,淡隐于沉沉暮霭;河蚌朝沐清霞,暮染烟岚,用生命守护那精诚之泪……诸如平凡,隐没天地之间,精诚之心,日月为之黯然。
在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现场,茶水岗位工作人员杨蓉莲获得专业精神奖。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着或喜或悲的角色。他们的容貌并非卓然不群,他们的岗位也许普普通通,他们的资产或许并不丰厚,然而,正是这样一群人,在某个场合,某个时间,在无意之中完成了伟大的逆,在平凡之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新疆汉子阿里木,一生都在炭火缭绕中度过,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他的摊位毫不起眼,他的羊肉串也并非人间极品。但他的心却如茫茫大漠一般宽广,他的心像戈壁的太阳那般火热。他用平时积攒下来的钱资助了上百名贫困生,或许他捐助的钱无法和有名的慈善家相比,但是在刚能维持生计的情况下,谁又能为了那些孩子而倾其所有、毫无怨言?或许他的举动不能被人理解,但这也正是他超越常人的地方,他生命的绝伦之处!
或许,更应该谈谈杨善洲老人,他用二十年的心血浇灌了百亩绿林,他凭着造福一方的信念把荒山染成绿地。虽然他年事已高,但他的心却永不会变老;虽然他已气力衰微,但在坚持的路上他信心百倍!每天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自然的土地上挥洒着汗水。大多数人漠然置之,认为仅凭一人之力就要将荒山彻底改变完全是痴人说梦,而他却用行动给以答案,满山葱茏讶异了世人的心。但是令任何人都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将价值三亿的青山捐献给国家。在他的眼里,名利已经毫无意义,作为一名党的书记,为人民服务,才是他的追求,他的目的。
阿里木,其貌不扬,但是他却有一颗比炭火还炽热的心,在别人的心被冷漠冰封的时候,他温暖了几百个孩子的心,在他们的生命旅程中注入了一泓善的清泉;杨善洲,低调平淡,但他却有一股比钢筋还坚韧的意志,在别人追名逐利的时候,他用双手扮绿了青山,又把这天价的宝贵财富无偿地奉献。
芸芸众生,大多平凡,有这么一群人,却成就了平凡中的伟大,他们仿佛天边的一朵朵白云,淡然无华,然而在他们的身下,却笼罩着一片幽幽绿荫。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难度不大。所给材料是一则实事新闻,说的是在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现场,茶水岗位工作人员杨蓉莲获得专业精神奖,成为“明星”的事。材料中,把看似不起眼的茶水工和明星大腕进行对比,揭示出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告诉读者,只要爱岗敬业,认真工作,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获得世人的认可,小人物也一样可以做出大成就。考生写作中可以围绕“平凡与伟大”来写,如立意为:平凡中孕育伟大;爱岗敬业,平凡的岗位做出大成就;小人物也可以专业;小人物也可成为“大明星”,等等。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限定为“议论文”,这就要求考生的作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本文由公众号美源缘(ID:meiyuanyyy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