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净回撤到期量下降,理财配债需求或减弱

刘郁 郭强 郁言债市 2022-12-09









郁言债市数据平台

区域、城投、地产数据一网打尽

欢迎关注使用!


摘 要   


5月末以来股市回暖,债市有所调整,银行理财作为重要的债市配置力量,其收益表现以及新发情况值得关注。


截至5月31日,与2021年同期相比,今年新发理财产品数量同比下降38.7%。从发行机构来看,理财子新发产品占比有所提升;从投资分类来看,固收类和可投股票固收+产品占比提升;从运作模式来看,封闭型产品占比提升,定开型产品占比下降,不过运作周期都有所拉长,而最小持有期型产品的运作周期向1月以内集中;从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来看,定开型和最小持有期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整体下降。


3-5月,月度新发理财产品数量均环比下降,5月新发理财产品数量为2546只,仅高于2月的2251只。5月新发产品中固收类、可投股票固收+和不可投股票固收+占比较高,分别为36%、31%和29%,其中固收类产品占比略有提升,达到41%。


理财收益表现有所改善。截至5月末,发生破净或回撤的银行理财规模为2.94万亿元,较4月末降低21.8%。此外,发生破净或回撤的定开型和封闭型银行理财在6月到期规模为2672亿元,较5月的4198亿元下降36.3%。


6月银行理财配债力量或下降。一方面月度新发理财规模平稳,不过6月作为季末月,部分理财资金可能回表,类似于同为季末月的3月,二级市场净买入规模不到1000亿元,显著低于2月和4月。另一方面,伴随股市回暖,6月到期的破净和回撤理财产品规模也有所下降,从股市回流债市的资金规模可能下降。


核心假设风险。数据统计存在偏差。



5月末以来,股市回暖,债市有所调整,银行理财作为债市重要的配置力量,其收益表现以及新发行情况值得关注。


截至5月31日,与2021年同期相比,今年新发理财产品数量同比下降38.7%。从发行机构来看,
理财子新发产品占比有所提升;从投资分类来看,固收类和可投股票固收+产品占比提升;从运作模式来看,封闭型产品占比提升,定开型产品占比下降,不过运作周期都有所拉长,而最小持有期型产品的运作周期向1月以内集中;从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来看,定开型和最小持有期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整体下降。


3-5月,月度新发理财产品数量均环比下降,5月新发理财产品数量为2546只,仅高于2月的2251只。5月新发产品中固收类、可投股票固收+和不可投股票固收+占比较高,
分别为36%、31%和29%,其中固收类产品占比略有提升,达到41%。


截至5月末,发生破净或回撤的银行理财规模为2.94万亿元,较4月末降低21.8%,理财收益表现有所改善。此外,发生破净或回撤的定开型和封闭型银行理财在6月到期规模为2672亿元,较5月的4198亿元下降36.3%。


6月银行理财配债力量或下降。一方面月度新发理财规模平稳,不过6月作为季末月,部分理财资金可能回表,类似于同为季末月的3月,二级市场净买入规模不到1000亿元,显著低于2月和4月。另一方面,伴随股市回暖,6月到期的破净和回撤理财产品规模也有所下降,从股市回流债市的资金规模可能下降。



1


5月理财收益率回升,6月理财配债力量或下降


5月理财收益率有所回升。从今年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中位数来看,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表现比较稳定;各类非现金管理型理财产品表现在5月有不同程度回暖,年初至5月初的整体累计收益率中位数为1.00%,至5月第4周收益率中位数升至1.24%。


分类别来看,今年年初以来,固定收益类产品累计收益率中位数一直为正,5月累计收益率为1.33%,较4月增幅达到0.25%;权益类产品累计收益率中位数在5月探底回升,从5月第1周-16.66%的低位反弹至5月末的-0.41%;混合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今年以来累计收益率中位数也见底回升,但反弹幅度不及权益类,截至5月末收益率中位数仍为-11.06%。



正如我们在5月初的报告《从理财现状看,5月配债需求或仍强》中所梳理的,5月银行理财配置需求仍强,其背后的逻辑是部分到期的固收+理财资金可能回流债市。5月银行理财净买入债券规模达到3120亿元,尽管较4月的4126亿元有所回落,但仍明显高于2021年同期的1016亿元。从品种来看,银行理财净买入利率债和信用债的规模均有所减少,而存单配置规模仍处在较高水平。



进入6月,银行理财资金流入债市的规模或有所减少,一个驱动因素是6月到期的破净或者回撤理财产品(定开和封闭型)规模下降。截至5月31日,我们统计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存量规模为25.30万亿元,其中有2.94万亿元发生破净或回撤(回撤指今年以来收益为负),占整体规模的比例为11.6%,规模环比减少21.8%。这部分破净或者回撤理财产品,85%是投向可投股票的固收+类,同时82%属于有固定重新开放日期的定开型和封闭型产品。因而,我们也统计了定开和封闭型破净或者回撤理财产品,重新开放日期的分布情况,6月重新开放的规模为2672亿元,较5月环比下降36.3%,同时也低于4月。





2


伴随股市回暖,理财产品破净和回撤规模下降


(一)5月末理财产品破净规模共计5996亿元


5月以来,各类理财子的破净率有所下降。5月第1周时,破净产品数量的占比达到月内高点,为13.2%,随后波动下降,5月末达到月内最低点10.2%。



截至2022年5月31日,理财产品净值整体表现较4月有所好转。在全部存量银行理财产品中,产品破净规模为5996亿元,占比2.37%,其中净值跌破0.99的产品规模超过破净总规模的一半。具体来看,46.91%破净产品的累计单位净值在[0.99, 1),18.94%破净产品的累计单位净值在[0.98, 0.99),累计单位净值在[0.97, 0.98)、[0.95, 0.97)破净产品规模占比均超过10%,分别为12.26%和15.58%,净值在0.95以下的产品占6.31%。



从银行类型角度,国有行理财子公司今年出现破净的理财产品规模为2650亿元,占破净产品的44.20%,在其存续的理财产品中占比3.29%。其后为股份行理财子、股份行、合资理财子,其破净规模分别为2553亿元、286亿元、189亿元,分别在各自存续产品中占比3.99%、0.60%、0.63%,分别占破净产品规模的42.59%、4.76%、3.16%。



从产品投资品种来看,全部破净理财产品以可投股票固收+为主,达到4444亿元,占比74.1%。此外,不可投股票固收+、纯固收、权益及偏股混合型产品分别占比4.8%、2.5%、1.9%。


从产品运作模式来看,全部破净理财产品以封闭型为主,为3158亿元,占比53.0%。此外,定开型、持有期开放型、其他开放型产品的占比分别为27.2%、13.6%、6.2%。



综合全部封闭型和定开型破净理财产品的下次开放时间来看,接下来的8月、9月和11月是2022年内到期高峰。2022年6月、7月到期产品规模持续下降,7月到期规模降至119亿元;8月单月到期产品规模达到674亿元,到期压力较大。



(二)5月末9.70%产品发生回撤,共24543亿元


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部理财产品中有24543亿元今年以来累计收益为负,占全部理财产品的比例为9.70%。具体来看,今年以来收益出现回撤的产品中,43.91%产品回撤幅度在1%以内,24.42%产品回撤幅度在1-2%区间,25.53%的产品回撤幅度在2-5%区间,5.18%的产品回撤幅度在5-10%区间,有0.96%的产品回撤幅度大于10%。



从银行类型角度,国有行理财子公司今年出现回撤的产品规模为10633亿元,在其存续理财产品中占比13.22%。其后,股份行理财子、股份行、城商行的回撤规模分别为8095亿元、2950亿元、1272亿元,分别在各自存续理财产品中占比12.66%、6.21%、4.25%。此外,合资理财子公司的回撤比例达到44.64%,其产品出现回撤的比例在所有银行及理财子类型中最大。



从产品投资品种来看,回撤理财产品以可投股票固收+为主,为20797亿元,占比84.7%。此外,不可投股票固收+、纯固收、权益及偏股混合型产品分别占比4.4%、1.9%、1.5%。


从产品运作模式来看,回撤理财产品以定开型和封闭型为主,规模分别为11178、9078亿元,占比分别为45.8%、37.2%,两者合计占比超过80%。此外,持有期开放型、其他开放型产品的占比分别为14.8%、2.3%。



综合这些封闭型和定开型的回撤理财产品下次开放时间来看,2022年6月到期规模较5月下降,但相比后续月份,仍为年内较高点位。2022年6月到期回撤产品规模为2672亿元,在当月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占比9.1%。随后这部分收益回撤的理财产品到期规模在7月明显下降,8月又上升至另一个小高峰,为2169亿元,9-12月回撤理财产品到期规模逐渐下降




3


2022新发产品数量较2021年同期减少38.7%


截至2022531日,共存续理财产品3.94万只(2021年同期共存续4.40万只)。其中,2022年新发理财产品1.39万只,同比减少38.7%,这些产品的实际募集规模为1.59万亿元,同比减少46.4%

从机构类型来看,2022年以来,仅农商行理财子产品的实际募集规模有所增长,而其他类型机构发行理财产品实际募集规模均为减少;募集数量方面,除国有行理财子同比减少外,其他理财子数量同比均为增长;而各类银行自行募集数量均为同比增长。



从投资分类来看,2022年各类型产品的实际募集规模和数量均同比减少。不过固收类、可投股票固收+产品的实际募集规模占整体规模的比例分别提升3.8%和8.5%,不可投股票固收+、权益及偏股混合型产品,实际募集规模占比分别同比下降5.2%和0.5%。


固收类、不可投股票固收+和可投股票固收+三种类型产品在新发理财产品中占比较高,且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占比有所上升。从实际募集规模来看,可投股票固收+理财产品约占全部理财产品的一半,其次是不可投股票固收+理财产品占比27%;从数量来看,三类理财产品的占比差距不大,固收类产品占比略高,占比36%。




从运作模式来看,封闭型、最小持有期型理财产品,实际募集规模占比分别同比提高8.6%和0.5%,定开型理财产品的实际募集规模占比同比下降9.8%。


2022年封闭型理财产品的封闭期较2021年同期延长,封闭期在1年以上的实际募集规模和数量占比均提升。从规模上来看,封闭期1-3年占比较高,达到38.6%,从数量上来看,封闭期6月-1年占比较高,达到37.9%。


定开型理财产品的期限以6月-1年为主,规模和数量占比分别为38.8%和31.0%。从规模来看,定开型理财产品的运作周期向6月-1年和1年-3年集中;从数量来看,运作周期在1月-3月区间内的产品数量占比提升较多。


最小持有期型理财产品的运作周期较封闭型和定开型更短,且2022年新发最小持有期型理财产品的运作周期向短端集中,运作周期在1月以内的产品占比提升较多且最大,实际募集规模占比为46.0%,数量占比为35.8%。



受股债震荡的影响,2022年前五个月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中位数下降14bp至3.92%,平均数下降15bp至3.95%。


从业绩比较基准来看,2022年新发各期限封闭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基本与2021年同期发行产品持平,封闭期为3年以上的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中位数提高0.6%,平均数提高0.5%。


2022年新发的定开型和最小持有期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中位数均较2021年同期发行产品更低;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平均数也呈现相似的特征,其中1-3年定开型产品平均数提高0.1%。



总体来看, 2022年以来新发理财数量同比减少38.7%,规模同比减少46.4%。结构上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理财子产品占比提升,规模占比提升10.1%至52.0%,数量占比提升14.5%至28.2%;

第二,固收类和可投股票固收+产品占比提升,规模占比分别提升3.8%和8.5%,数量占比分别提升8.6%和2.0%;

第三,从产品运作模式来看,封闭型和定开型产品合计的规模和数量占比均在90%以上,其中封闭型产品规模占比83.7%(提升8.6%),数量占比75.1%(降低5.7%),平均单只产品规模提高0.05亿元,定开型产品规模占比12.6%(降低9.8%),数量占比10.3%(提升1.7%),平均单只产品规模降低2.01亿元;

第四,封闭型和定开型产品运作周期延长,分别以1-3年和6月-1年为主,最小持有期型产品运作周期则缩短,以1月以内为主;第五,受股债市场影响,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呈下降趋势,5月其中位数下降14bp至3.92%


风险提示:

数据统计存在偏差。


机构行为研究系列

之一:银行理财的破净与赎回现状

之二:当净值回撤的理财产品遇上开放期

之三:从理财现状看,5月配债需求或仍强



   
已外发报告标题破净回撤到期量下降,理财配债需求或减弱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6月9日报告作者:

刘 郁,SAC 执证号:S0260520010001,SFC CE No.BPM217,邮箱:shliuyu@gf.com.cn

郭  强,邮箱:guoqiang@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的星标、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