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雕塑宝宝有话说|第四期:大唐盛世的书法盛宴

糖糖 大唐不夜城官方 2024-03-3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雕塑,是美化城市或具有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大唐不夜城中央景观带上的一组组雕塑,都向人们讲述着盛世长安的故事。雕塑宝宝每周四与你述说与众不同的长安,跟着糖糖一起“看”!第四期,让我们走近大唐群英谱雕塑群的书法艺术大师! 


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写艺术之一。中国书法几乎随着文字的诞生而同时出现,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经石鼓文、金文逐渐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最终在东汉时期定型,并形成了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字体的分支。 


中国书法于魏晋时期迎来第一个发展高峰,出现了钟繇、卫夫人、邯郸淳、索靖、王献之等著名书法家,其中尤以号称“书圣”的王羲之成就最高。魏晋之后,书法艺术在唐朝掀起了第二波高潮,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书法对前朝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不仅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书法家,书法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各书体都在唐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特点突出,对后世书法家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01


初唐四大家


唐代书法于初唐时期开始形成新的风格,初唐时期书法家的杰出代表是虞世南、褚遂良和欧阳询,他们三人与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虞世南
虞世南出身于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的虞氏世家,他少有文名,博闻强识。虞世南在书法上得到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的传授,完美继承了王氏书法“圆融遒丽、外柔内刚”的特点,是“初唐四大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代表作《孔子庙堂碑》甚至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并经常临摹。唐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
褚遂良
褚遂良是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封为河南郡公,因此世称“褚河南”。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魏徵便引荐了褚遂良,盛赞他的书法“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褚遂良在继承魏晋书法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开拓,《唐人书评》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宋代书法家米芾,对褚遂良青眼有加,赞颂其书法“九奏万舞,鹓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有极强的的个性魅力。褚遂良的传世作品有《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欧阳询
欧阳询是唐代楷书的代表人物。他早年学习王羲之书法,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钻研揣摩。有一次外出时,路遇晋代书法家索靖所书的一块碑刻,竟席地而坐,在碑旁学习临摹了整整三天,可见其对书法爱好之深。后来他又广泛向北朝碑刻、以及当时的不少书法家学习,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糅合入自己的笔意,形成了“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独特风格,号称“欧体”。其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被认为是奠定唐代楷书基础的集大成之作。一直到古稀之年,仍在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弘文馆”教授书法,声名远播大江南北。



02


孙过庭


初唐书法向盛唐过渡期的一位代表是孙过庭。孙过庭,本名虔礼,字过庭,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他的书法以笔势坚劲、兼融飘逸与沉着、婀娜与刚健的不同艺术特点著称,简单几笔之间,就给人带来丰满圆润、轻重映带、变化无穷的直观印象,号称“丹崖绝壑”。他本人也对自己的书法颇为自负:“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孙过庭
孙过庭的书法在唐代就得到很高评价。开元年间书论家张怀璀称他:“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尚异好奇,然所谓少功用,有天材。”北宋《宣和书谱》说他“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俊拔刚断,出于天材,非功用积习所至。善临摹,往往真赝不能辨。” 孙过庭草书《千字文》
孙过庭不仅是大书法家,同时还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的草书长卷《千字文》用笔含蓄不露,功力内在,一气呵成,“质”“妍”并存,千百年来一直被用作草书学习的教材。而理论著作《书谱》文思缜密,言简意赅,多有真知灼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书法专著,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极高的地位。

03


颜真卿&柳公权


唐代书法最出名的人物,是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人合称“颜柳”。这两人都是陕西乡党,年代上并不同时,但都因在书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齐名,他们与欧阳询以及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又合称“楷书四大家”,代表着中国古代楷书的“总统山”。
 颜真卿
颜真卿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他不仅是大书法家,更是一代忠君爱国的名臣。后来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因此也称“颜鲁公”。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大家”的风格,同时对篆字、隶书和北魏碑帖等兼收并蓄,打破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形成了结构宽博、气势磅礴,骨力遒劲、气慨凛然的“颜体字”。这种风格也体现了盛唐的大国风范,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欧阳修称赞:“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柳公权
柳公权是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他聪明早慧,年仅十二岁就能作辞赋。由于擅长书法,被唐穆宗李恒召为翰林院侍书学士。柳公权在楷书上的成就最高,上溯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同时也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魏晋的刚劲明媚和唐代的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体”楷书。传世名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作品曾被刻入《三希堂法帖》,乾隆皇帝称其“险中生态,力度右军”,评价极高。其遒媚劲健的书体与颜真卿的雄浑宽裕并驾齐驱,后世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公权书《神策军碑》
颜柳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历朝以来楷书入门,几乎都是从颜柳开始起步。


04


张旭&怀素


象征唐代书法真正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草书艺术的兴盛。与一笔一画端庄严谨的楷书不同,草书,尤其是“狂草”所象征的是一种汪洋恣肆、洒脱不羁的人生境界。这种自由豪放的风格实际也是盛唐气象的一种直观折射。唐代草书的两位代表是张旭和怀素。 张旭
张旭其人,学识渊博、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他喜欢喝酒,经常喝得大醉,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因此时人称其为“张颠”。与李白、贺知章等人都被杜甫写入他的《饮中八仙歌》。张旭的书法一方面继承了二王“字字有法”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学习东汉书法家张芝的草书,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惊世骇俗的狂草,在当时名望极高,连颜真卿都曾两度辞官,只为向他求教书法。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其他人多为有褒有贬,只有张旭几乎是“零差评”,无不叹为观止,这在艺术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张旭的代表作是《肚痛帖》《古诗四帖》等。其草书与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共同被唐文宗列为“三绝”。 

怀素
张旭之后,草书这一艺术风格被怀素发扬光大。怀素是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俗姓钱,十岁时出家,却无心修禅,不忌酒肉。他性格豪迈,与当时很多名士,如李白、颜真卿等都有交情。怀素的狂草“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在继承张旭的风格上又有开拓创新,被称为“以狂继颠”。代表作《自叙帖》是怀素书法风格的集中体现。张旭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怀素《自叙帖》
唐代的书法成就光芒万丈,熠熠生辉,最直接地表达了唐代意志蓬勃、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开启了一个新的书法时代,并为后世书法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雕塑宝宝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下周四,我们继续听雕塑讲故事糖糖等你哦! 先来猜猜下期登场的“雕塑宝宝”会是谁呢?留言区告诉我们吧



大唐不夜城原创素材转载请注明来源▼往期精彩回顾▼雕塑宝宝有话说|第一期:大唐不夜城的“四大名师”
雕塑宝宝有话说 | 第二期: 水墨丹青,传世流芳
雕塑宝宝有话说|第三期:诗词里的大唐天团


点个赞和在看


 再走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